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解剖学   
[0] 评论[0] 编辑

颅后窝

颅后窝颅后窝
颅后窝
颅后窝胆脂瘤显微外科治疗

文章来源:    2006-7-2613:14:43

颅后窝胆脂瘤显微外科治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9年第2期第0卷脑瘤显微手术

作者:章翔 傅洛安 费舟 张剑宁 张志文 顾建文 刘卫平 宋少军

单位: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胆脂瘤;颅窝;后;显微外科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颅后窝胆脂瘤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总结162例颅后窝胆脂瘤的临床症状、诊断方式、显微手术入路与疗效。 结果 149例(92.0%)肿瘤获全切除;13例(8.0%)为次全切除。4例(2.5%)于术后2周内因脑干缺血、水肿或肺部感染而死亡。134例获长期随访(平均4.5年),其中129例(96.3%)恢复良好,2例(1.5%)肿瘤复发。 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颅后窝胆脂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Microsurgicaltreatmentofcholesteatomaintheposteriorfossa ZHANGXiang,FULuoan,FEIZhou,etal.DepartmentofNeurosurgery,XijingHospital,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

  

  【Abstract】 Objective Toimprovethesurgicalresultsofcholesteatomaintheposteriorfossa. Methods Aretrospectivereviewof162patientswithcholesteatomaintheposteriorfossawasconductedincludingtheclinicalmanifestations,diagnosticmodalities,microsurgicalapproaches,andoutcomes. Results Totaltumorremovalwasachievedin149cases(92.0%);subtotalremovaloftumorin13cases(8.0%).4patientsdied(2.5%)becauseofbrainstemischemiaoroedema,andlunginfectionwithintwoweekspostoperatively.Longtermfollowupreview(mean4.5years)in134patientsrevealedgoodrecoveryof129patients(96.3%)andthetumorswererecurrentin2patients(1.5%). Conclusion Itisasafeandeffectivemethodbyusingthemicrosurgicaltechniquetoremovecholesteatomaintheposteriorfossa.

  【Keywords】 Cholesteatoma Cranialfossa,posterior Microsurgery

  

  颅内胆脂瘤也称表皮样囊肿或珍珠瘤,由异位胚胎残留之外胚层组织发展而成,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2%,以颅后窝桥脑小脑角区多见[1]。由于此瘤具有生长缓慢、且多发生在脑底部蛛网膜下腔(Subarachnoidspace,SAS)等特点,因此早期很少出现临床症状。近20年来,我院对162例颅后窝胆脂瘤(Posteriorfossacholesteatoma,PFC)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自1978年1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PFC162例。男94例(58.0%);女68例(42.0%)。年龄5~73岁,平均41.8岁,其中≤15岁12例(7.4%);16~30岁51例(31.5%);31~45岁70例(43.2%);46~60岁22例(13.6%);≥61岁7例(4.3%)。病程4.5月~18年(平均6.4年)。

  二、临床表现:本组临床表现主要为小脑综合征、单一或多脑神经功能障碍及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肿瘤位于桥脑小脑角区者,首发症状为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与瘫痪,而生长于小脑幕裂孔区及第四脑室的肿瘤,主要症状是眩晕和躯干性共济失调。位于小脑延髓池的肿瘤,多累及后组脑神经和脑干下段,故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及行走步态不稳较明显。晚期肿瘤者多表现有颅内压增高征象。

  三、影像学检查:本组69例采用头颅X线平片、椎动脉造影、气脑或脑室造影检查。93例应用CT或MRI进行诊断。肿瘤大小不一,CT片上一般表现为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形态多不规则,邻近脑室受压、变形或移位,部分病例可有颅骨侵蚀。瘤体多无明显增强效应。MRI见瘤实质呈长T1与长T2不均匀信号,在T1加权像上呈等或略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等或略低于脑脊液的高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较明显,肿瘤基本不增强。

  四、手术入路与操作:本组均在全麻下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位置依次为:桥脑小脑角区、小脑幕裂孔区、第四脑室、枕大孔区和横窦周围区。根据肿瘤部位我们采取3种手术入路:(1)对位于桥脑小脑角的肿瘤,从乳突后切口入路,骨窗直径为4cm,可较好地显露并切除肿瘤,优点是对脑结构创伤小;(2)生长于枕骨大孔区、第四脑室及横窦区肿瘤,常取颅后窝正中切口入路,将枕骨鳞部和环椎后弓切开,使术野宽敞,有利于对深部病变的切除与处理;(3)起源于小脑幕裂孔区的巨大肿瘤,多向幕上发展,采取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行摘除术,术中可辨明肿瘤与周边脑结构的关系。

  手术中见肿瘤体积巨大者,常沿着SAS漫延,有的充满了小脑延髓池。48例肿瘤从正中孔和侧孔扩展至上颈髓周边,压迫脑干和颈髓。本组135例(83.3%)瘤体积直径≥5cm,余27例(16.7%)瘤体积直径<5cm。最大者直径达11cm,肿瘤从桥脑小脑角经第四脑室伸展至颈2平面。肿瘤呈结节状或圆环形,灰白色干奶酪样或豆渣样物质,并有珍珠光泽的胆固醇结晶,质地柔软,血供不丰富,易于分离和摘除,其包膜菲薄,似蛛网膜。

  149例(92.0%)肿瘤达到全切;13例(8.0%)因肿瘤包膜与脑干侧壁和第四脑室底部粘连甚紧,故对包膜行次全切除。

  结果:本组149例(92.0%)肿瘤获全切除,余13例(8.0%)因肿瘤包膜与脑干粘连紧密,而行肿瘤实质切除后将包膜作次全切除术。142例(87.7%)恢复顺利,有神经功能障碍者逐渐得到改善;4例(2.5%)于术后2周内因脑干缺血、水肿或肺部感染死亡;16例(9.9%)发生了无菌性脑膜炎,采取多次腰穿放液,并应用利尿、脱水剂和激素等治疗,约2~4周症状消失。出院时,158例(97.5%)获临床治愈效果。134例术后行随访调查(包括肿瘤全切除127例和肿瘤包膜次全切除7例),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7.5年)。其中129例(96.3%)痊愈,可从事正常工作与生活;3例(2.2%)好转,遗有轻或中度神经功能障碍;2例(1.5%)肿瘤复发,此系术前肿瘤位于小脑幕裂孔区、且为包膜次全切除者。术后肿瘤复发间隔期为6.5年和7.2年,均采取再次手术行肿瘤切除而治愈。

  讨论

  一、PFC的诊断

  PFC为良性肿瘤,多在颅内中线部位呈伸展性地向脑池内或SAS漫延,瘤体常位于脑结构的表面,发生于脑实质内者十分罕见。多数病人的病史较长,病程进展缓慢,出现首发症状至诊断的间隔期为数年或10数年,本组平均6.4年,这可能与肿瘤的缓慢生长与发展特征有关。Alvord等[2]跟踪研究了胆脂瘤的生长速度,发现每年平均只增加1cm直径,远较脑膜瘤及良性胶质瘤等增殖速度慢。本病的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只有当肿瘤生长达到一定体积、且对周边脑结构造成压迫、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时才去就诊而获诊断。

  对本病辅助诊断首选方法为CT或MRI检查,一般都能作出正确诊断。CT对诊断可靠性强,主要表现为肿瘤边界清楚、形态多不规则的低密度影,其密度值(约为-14~14 H)较脑脊液略高,增强效应多不明显。MRI通过T1和T2加权成像,不但能显示肿瘤的部位与形状,而且对病灶与周边脑结构的关系亦显像清晰。其信号值的高低常取决于瘤组织中的胆固醇和角质蛋白的含量,这些物质若含量多,则信号值相对高,若瘤质不均匀,其信号亦不均匀,这对诊断很有帮助[3]。

  二、手术入路与显微技术操作

  根据肿瘤位置及影响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我们采用的三种入路对各部位的PFC,一般都能达到良好显露,使瘤体及邻近结构清晰可见,有利于切除病变。为使肿瘤能获得满意的切除,通常在显露瘤体后,在手术显微镜下于肿瘤最隆起处,以电凝切开囊膜,用取瘤钳将囊内银屑状瘤实质分次摘除。待瘤壁塌陷后,牵起瘤膜,用小剥离器与显微剪沿其边界细心地分离,逐一电凝并切断供瘤血管及粘连,予以彻底地切除。瘤床及术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以使可能脱落的瘤内容物漂浮于液面而被吸除。

  对于少数肿瘤体积巨大,瘤膜与脑干、椎基底动脉等结构粘连紧密,或动脉与神经贯穿于瘤内、且难以分离者,此时不必强行作剥离与切除,以免发生危险和出现严重并发症。这种情况下可行瘤壁次全术,遗留下的瘤壁用双极电凝弱电流处理,以破坏瘤壁组织。但即使这样做肿瘤仍有复发的可能性,只不过时间较长,本组随访于术后6.5及7.2年肿瘤复发的2例,均为瘤壁残留所致。Fiume等[4]报道术后17年肿瘤复发,亦与瘤壁次全切除有关。

  胆脂瘤的手术切除成功率较高,本组全切率为92.0%,Yasargil[5]报道的颅内胆脂瘤手术全切率为97.0%。这可能是我们的病例都为颅后窝肿瘤,且其与脑干、血管、后组脑神经及小脑等重要结构关系紧密,加之肿瘤体积多偏大,手术的难度相对较大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我们认为,如果能使病变早期作出诊断,并广泛地应用手术显微镜行肿瘤切除术,则PFC的手术全切除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SalazerJ,VaqueroJ,SaucedoG,etal.Posteriorfossaepidermoidcysts.ActaNeurochir,1987,85:34-39.

  2 AlvordEC.Growthratesofepidermoidtumors.AnnNeurol,1977,2:367-370.

  3 SieKCY.Cholesteatomainchildren.PediatrClinNorthAm,1996,43:1245-1249.

  4 FiumeD,GazzeriG,SpalloneA,etal.Epidermoidcystsofthe fourthventricle.SurgNeurol,1988,29:178-182.

  5 YasargilMG,AbernatheyCD,SaeiogluAC.Microneurosurgicaltreatmentofintracranialdermoidandepidermoidtumors.Neurosurgery,1989,24:561-567.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颅前窝    下一篇 颅囟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