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遗传病   
[53] 评论[0] 编辑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简介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一种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患者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两者都增高,而且血胆固醇也增加。可出现黄色瘤动脉硬化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人群发生比例为1:500,其特征为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常常超过61毫摩尔/升,伴肌腱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病因是由于肝脏表面特异性的LDI-受体数目减少或缺乏,导致肝脏对血循环中LDL-胆固醇的清除能力下降,进而引起血循环中LDL-胆固醇的水平升高。根据I-DL受体的数目,分为两种类型: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上极其罕见,发生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这类患者由于LDL受体缺乏,出生后不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很高,一般在18.l~31.1毫摩尔/升之间。随年龄的增长,可以在身体的许多部位发生皮肤黄色瘤和肌位黄色瘤。大多数患者在40岁以前就有严重而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颈动脉、骼动脉、股动脉等都会受累,甚至患儿3岁时就死于心肌梗塞。

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上并不少见。这类患者LDL受体数目仅为正常数目的一半,故其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大部分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最终可达9.1~12.9毫摩尔/升,伴有皮肤黄色瘤和肌位黄色瘤的发生。患者常常过早发生冠心病,男性患者通常在40~50岁出现冠心病症状,而女性患者则大约比男性迟10年发生。

病因学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病因学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病因学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是一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有家族性的特征,患者本身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胆固醇数值异常超高,若为同合子患者时其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胆固醇数值是正常人的4-6倍,通常LDL-C 为500-1200 mg/dL,甚至超过700 mg/dL,但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正常;也易于生命早期罹患心血管疾病。 因胆固醇沉淀而形成的黄色瘤(Xanthomas)经常会在生命早期中出现,局部性的分布于手肘(elbows)、 膝部(knees)以及手指间关节与阿基里氏腱(Achilles tendons)等位置。

该病的发病机制是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基因突变,导致LDLR缺如或异常,体内低密度 脂蛋白代谢障碍,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过量的LDL-C沉积于吞噬细胞和其它细胞,形成黄色瘤和粥样斑块,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发生率

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为1/500~1/1,000,而同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则为1/1,000,000。此症成人患者非常多,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过去曾罹患冠状动脉疾病者,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减低死亡率或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小孩子常在脚跟、膝、手腕出现黄色瘤才会被诊断,有时会合并角膜弓或动脉硬化产生。

引起的症状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引起的症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引起的症状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黄色瘤

黄色瘤(xanthoma)是一种异常的局限性皮肤隆凸起, 其颜色可为黄色、桔黄色或棕红色, 多呈结节、斑块或丘疹形状, 质地一般柔软。主要是由于真皮内集聚了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又名黄色瘤细胞所致。根据黄色瘤的形态、发生部位, 一般可分为下列六种:

(一)、肌腱黄色瘤(tendon xanthoma)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结节状黄色瘤,发生在肌腱部位, 常见于跟腱、手或足背伸侧肌腱、膝部股直肌和肩三角肌腱等处。为圆或卵圆形质硬皮下结节, 与其上皮肤粘连, 边界清楚。这种黄色瘤常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二)、掌皱纹黄色瘤(palmar crease xanthoma) 是一种发生在手掌部的线条状扁平黄色瘤, 呈桔黄色轻度凸起, 分布于手掌及手指间皱摺处。此种黄色瘤对诊断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有一定的价值。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黄色瘤

(三)、结节性黄色(tuberous xanthoma) 发展缓慢, 好发于身体的伸侧, 如肘、膝、指节伸处以及髋、踝、臀等部位。为圆形状结节, 其大小不一, 边界清楚。早期质地较柔软, 后期由于损害纤维化, 质地变硬。此种黄色瘤主要见于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四)、结节疹性黄色瘤(tuberous eruptive xanthoma) 好发于肘部四肢伸侧和臀部, 皮损常在短期内成批出现, 呈结节状有融合趋势, 疹状黄色瘤常包绕着结节状黄色瘤。瘤的皮肤呈桔黄色, 常伴有炎性基底。这种黄色瘤主要见于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五)、疹性黄色瘤(eruptive xanthoma) 表现为针头或火柴头大小丘疹, 桔黄或棕黄色伴有炎性基底。有时口腔粘膜也可受累。主要见于高甘油三酯血症。

(六)、扁平黄色瘤(xanthelasma) 见于睑周, 又有睑黄色瘤之称, 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黄色瘤。表现为眼睑周围处发生桔黄色略高出皮面的扁平丘疹状或片状瘤, 边界清楚, 质地柔软。泛发的可波及面、颈、躯干和肢体, 为扁平淡黄色或棕黄色丘疹, 几毫米至数厘米大小,边界清楚, 表面平滑。此种黄色瘤常见各种高脂血症, 但也可见于血脂正常者。

上述不同形态的黄色瘤可见于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而在同一类型的高脂血症者又可出现多种形态的黄色瘤。经有效地降脂治疗,多数黄色瘤可逐渐消退。

其他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

除各种黄色瘤外, 还有两个体征也有助于高脂血症的诊断, 即角膜弓脂血症眼底改变。角膜弓(corneal arcus)又称老年环,若见于40岁以下者,则多伴有高脂血症,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为多见, 但特异性并不很强。脂血症眼底(retinal lipemia)改变是由于富含甘油三酯的大颗粒脂蛋白沉积在眼底小动脉上引起光散射所致,常常是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并伴有乳糜微粒血症的特征表现。此外,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尤其是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可出现游走性多关节炎,不过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且关节炎多为自限性。明显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还可引起急性胰腺炎,应该引起注意。

临床表征
哩临床表症的研究

血清胆固醇升高,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s,VLDL)与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正常。

脂蛋白电泳分析(lipoprotein electrophoresis)(较少进行):用于确认高脂蛋白形式, 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电泳分析透过电流正负极把不同的脂蛋白分列出,然后观察每种含量多少。一高脂蛋白症(hyperlipoproteinemia type II)第二型可藉由此技术被确认。

1.早熟性的心血管疾病(Prema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如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导致必需执行气球扩张术(PTCA)或是冠状动脉绕道手术(CABG),来治疗心脏血管狭窄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短暂的缺血性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s) 、脑血管意外/中风(Cerebrovascular accidents / Strokes)、外围动脉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OD)。
3.早熟性动脉粥样硬化(premature atherosclerosis)的家族史
4.身体上的症状(并不会经常呈现):
肌腱的黄色瘤(Tendon xanthomas)(肌腱变得浓稠是由于小吞噬细胞的聚集且填满了胆固醇),黄斑瘤(Xanthelasma)(眼睑皮肤上略隆起的黄色斑块,内含脂类物质),角膜老年环(Arcus senilis corneae)(角膜周边部基质内类脂质沉着),虹膜上有发白的退色点。
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胎儿发现,仅有极少数脂质会聚集在大动脉与与冠状动脉的血管内膜中。

临床表现

本病最特征的临床表现为血 LDL-C水平增高、黄色瘤、角膜弓和早发性冠心病。杂合子血浆胆固醇浓度通常是正常人的2~3倍,纯合子则较正常人高6~8倍。前者介于300 mg/dL~400mg/dL,而后者介于600mg/dL~1,200mg/dL。但也有些杂合子患者LDLC增高不明显。纯合子的临床表现比杂合子严重得多。 血浆 LDL-C 水平增高促使胆固醇在身体其它组织沉着。沉积在肌腱者称肌腱黄色瘤,以跟腱和手部伸肌腱多见,为FH的特有表现;在肘部和膝下也易形成结节状黄色瘤;眼睑处可形成扁平状黄色瘤。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黄色瘤更常见,但并非所有FH患者都会出现。胆固醇在角膜浸润则形成角膜弓。纯合子在10岁以前即可出现,杂合子多在30岁后出现。角膜弓不是FH的特有表现,也可见于其它类型的高脂血症。 纯合子 FH多在10岁左右就出现冠心病的症状和体征,降主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和肺 动脉主干易发生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心瓣膜和心内膜表面也可形成黄色瘤斑块,多在30岁以前死于心血管疾病。受体缺如的纯合子预后更差。男性杂合子30~40岁就可患冠心病,女性杂合子的发病年龄较男性晚10年左右。 FH患者常出现反复性的多关节炎和腱鞘炎,主要累及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抗炎药物不能抑制。 FH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基因型,非遗传因素也对其有影响。FH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带有相同突变,甚至属于同一家族的个体其临床表现差异也较大。另外,非遗传因素如高龄、男性、吸烟、饮食等也可显著影响LDL水平,增加冠心病的发生。在多数地区,来自不同FH家族的病例其突变形式各异,然而在某些地域或文化相对隔离的人群中,大多数FH由相同的LDLR基因突变引起,被认为是祖先效应(founder effect)的结果。

遗传模式

已知的 ApoB缺陷与一LDL受体多数的缺陷,在每一群内有不同的发生率。LDL受体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短臂(19p13.1-13.3)的位置上,其组成包含18个 exons,大小为45kb,其基因产物具有839个胺基酸。两种类型皆会遭遇到相同的问题:可能是LDL接受体或是ApoB蛋白质的突变。此症基因变异之ㄧ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缺陷时,会使得肝脏无法移除血液中的LDL,以致 血中的LDL浓度升高。

调控LDL受体的基因有很多,如果子女从父 母双方遗传到相同的LDLR变异,则为「同合子」家族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值可超过600,这类患者死亡率极高,需要洗血过滤LDL;如果子女只从父母一方遗传到LDLR,则为「杂合子」,总胆固值会超过300,必须要从青少年时期接受药物、饮食控制血脂。

目前国内 LDL受体基因变异的发生率约为1/500,大约有六成七的家族病患是属于此种基因变异;至于ApoB、PSCK的基因异常发生率约为1/2,500,两者合占家族病患的70%左右,其他家族病患的致病基因仍不明。

诊断
诊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诊断

根据临床的变异性与研究技术的方法来评估与追踪患者动脉粥状硬化的发展,给予建议与治疗。
他DL受体基因的缺陷已能用基因检测来确诊,且需符合以下几点条件:
1.已找出家族成员中一罹病者的致病缺陷基因
2.动脉粥状硬化的年轻患者被发现有高胆固醇现象
3.高胆固醇患者被发现有肌腱性黄色瘤(xanthoma tendinosum)

国内已有一基因芯片可针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缺陷、APOB基因缺陷、PSCK9基因过度表现,进行全基因的定序,在五、六千个碱基中找出异常位置。

治疗与预后

(一)饮食控制:生长中的小孩每日卡路里脂肪尽量小于30%。含水解纤维素饮食,水果、蔬菜有益降低血中胆固醇。
(二)降血脂药物:当小孩的LDL-C超过160mg/dl(正常<110 mg/dl)须要小心评估,为了防止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药物治疗是必须的如:bile acid sequestrant 及statins等药物有效果。
同合子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常因为基因缺损造成饮食及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时,更进一步新治疗有
(三)LDL分离术:血液透析方法加速降低LDL,改善皮肤的黄色瘤及心血管病变。小孩接受长期LDL分离术是比较不舒服。
(四)肝脏移植:移植正常肝脏组织,分泌酵素发挥排除LDL功能,须终身免疫控制剂服用。
(五)未来发展基因疗法

预防方法

 国内学童体位和营养调查,可以筛检血中总胆固醇低于170 mg/dl最好,当>240 mg/dl有极高危险性,三酸甘油脂及LDL-C也应定期检查。

注意事项

一、合理饮食调养:
人体脂类包括脂肪类脂两种。高脂血症饮食的关系最为密切。人体脂肪的积聚和部分类脂的来源,主要来自饮食。只有一部分类脂是在体内合成的,称为内生性类脂。控制饮食对高脂血症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饮食提倡清淡,基本吃素。但不宜长期吃素,否则饮食成分不完善,反而可引起内生性胆固醇增高。宜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饮食,如动物脑髓、蛋黄、鸡肝、黄油等。脂肪摄入量每天限制在30~50克。糖类食品也要限制,不吃甜食和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宜低盐饮食,食油宜用豆油、花生油、菜油、麻油等。饥饱适度,每餐进食量以下一餐就餐前半小时有饥饿感为度,不宜采用饥饿疗法,过度的饥饿反而使体内脂肪加速分解,使血中脂酸增加。
二、绝对戒烟忌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能使周围血管收缩和心肌应激性增加,使血压升高,心绞痛发作。不适当饮酒能使心功能减退,对胃肠道、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损害,应绝对戒烟忌酒。
三、提倡适量饮茶:
茶叶中含有的儿茶酸有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可预防血管硬化。茶叶中的茶碱和咖啡碱能兴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疲劳和具有利尿作用。适量饮茶能消除油腻饮食而减肥。但过多喝浓茶,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对身体有害。
四、适当运动减肥:
控制肥胖是预防血脂过高的重要措施之一。除饮食控制外,提倡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五禽戏、太极拳、打乒乓球、老年迪斯科等。平时经常参加体力劳动。要控制体重的增长。

如何防治高脂血症

在现代医疗条件下,高脂血症是可以防治的,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任何高脂血症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都应先行饮食治疗,只有在饮食治疗无效或病人不能耐受(常需半年至一年)时方才使用药物治疗,因为饮食治疗是最合乎生理的和有效的措施。不论何种降脂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即使在用药物治疗时,也不应放松合理的饮食措施。
2、适量的体育运动:运动锻炼可增加消耗、改善脂质代谢,防止体脂和血脂增多。运动可使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血脂含量完全降至正常水平。不仅如此,运动还能提高人体血液中一种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脏的侧支循环,从而也起到防治冠心病的良好作用。健康情况良好,又无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应该进行经常性运动,如长跑、骑自行车、游泳、打球、爬山等。但对已合并有冠心病以及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者则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这类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医疗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
3、适当的理疗:在实行上述方法效果不好时,应辅以其它的物理治疗,如矿泉浴、肝区电磁疗法等。肝区电磁疗法可以调节肝脏代谢紊乱,从而纠正高脂血症。
4、药物治疗:对顽固而严重的高脂血症,可适当给予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很合乎生理要求的降脂药物。多数降脂仅有短时疗效,而长期用则出现明显副作用。所以,药物治疗应被看作是治疗冠心病高危者脂代谢紊乱的万不得已的措施,且需与非药物疗法联合进行。

饮食治疗
高胆固醇血症饮食 食疗方法高胆固醇血症饮食 食疗方法

高脂血症进行合理的饮食治疗

所谓合理的饮食包括着两方面的意义:第一是,所采取的饮食措施既要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又要使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供给,才能保证身体健康。那种以素食为主或“三不吃” (肉不吃、蛋不吃、鱼不吃)的片面做法,决不可取。第二是,饮食治疗应根据不同的高脂血症的类型而异,还要因人而别,不可生搬硬套,更不可道听途说。下面对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饮食治疗,作一个原则性介绍:

(1)高胆固醇血症 仅有血胆固醇含量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的患者,饮食治疗的要点是限制食物胆固醇,每天总摄入量少于200mg。病人应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每只鸡蛋蛋黄含250~300mg胆固醇)、贝壳类(如蚌、螺蛳等)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等)。另一方面病人应该摄食适量的胆固醇含量不太高的营养素,如瘦的猪肉、牛肉、鸭肉、鸡肉、鱼类和奶类。这些食物胆固醇含量并不高,例如,每瓶牛奶仅含30mg,其他几种食物每100克中也仅含胆固醇100mg左右,不必过分忌口,当然也不要吃得太多。其次是限制动物性脂肪,适当增加植物油,计算表明,如烹调不用动物油,则每个患者每月可吃植物油(豆油、玉米油、菜油等)500~750g比较理想。素油虽好,但也不宜吃过多,否则也会带来不利的作用。第三,多吃蔬菜、瓜果,以增加纤维的摄入。第四,多吃些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洋葱、大蒜、金花菜(草头)、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物中,有的还同时具有抗凝血作用,对预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也有好处。

(2)高甘油三酯血症 对于仅有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胆固醇含量正常的患者,其饮食治疗的要点与上面不同。关键在于限制进食量,降低体重,达到并维持在标准范围的体重。标准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男性:身高(厘米)-105(公斤)
女性:身高(厘米)-107.5(公斤)
其次是限制甜食,此类患者对糖类特别敏感,吃糖可使其甘油三酯含量更加增高。因此,白糖、红糖、水果糖、蜜糖以及含糖的食品和药物等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第三,禁酒,酒可使这类患者的甘油三酯含量增高。第四,适当增加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第五,适当限制胆固醇,每天低于300mg,允许病人每周吃3个鸡蛋,其他含胆固醇食物也可适当食用,只要总摄入量不高于上述界限即可。第六,适当限制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

(3)混合型高脂血症 此型患者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都增高,饮食治疗的要点是将上面两型结合起来。即适当限制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控制食量以降低体重,忌吃甜食、戒酒,适当增加植物油、豆类及其制品,多吃蔬菜、瓜果和某些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多吃鸡肉、海蜇等,尽可能地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洋葱、大蒜、木耳、山楂、香菇都有较好的降脂作用,炒菜用油最好以植物油为主。限制病人的饮食热量,少食甜食,加强运动,增加消耗,戒烟酒,避免过度紧张,生活要有规律,选用降脂药物如脉通、益寿宁、月见草油丸等,平素常饮泽泻汤(泽泻10g、干荷叶一张)能保持较好疗效,同时也减少了诱发其他疾病的危险。

中药可以降低血脂

临床研究证明,许多中药都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如草决明、泽泻、何首乌、蒲黄、山楂、大黄、红花、银杏叶、虎杖、月见草、茵陈、麦芽等。
(1)草决明 又叫决明子,为豆科一年生植物钝叶决明或决明的成熟种子。是一种味甘苦微寒的中药,主要含有植物固醇及蒽醌类物质,具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降血脂效果显著。临床上常用草决明50克,加水适量,煎后分2次服用。连服1月,可使胆固醇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2) 何首乌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根块,气味苦寒,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物质,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吸收,加快胆固醇排泄,从而起到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临床常用何首乌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连用 1~3个月,有效率可达89%。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通便泻下等功效,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脂症兼有肝肾阴虚、大便秘结的病人。
(3)泽泻 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的块茎,味甘淡性寒,含有三萜类化合物,能影响脂肪分解,使合成胆固醇的原料减少,从而具有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的功效。常用泽泻降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3个月为1疗程。
(4) 蒲黄 为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水烛蒲黄的花粉,性味甘平,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能抑制肠道吸收外源性胆固醇,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只有生蒲黄有作用,蒲黄油及残渣无此药效。临床上所用片剂或冲剂,每日量相当于生蒲黄30克,1~2个月为1疗程,有显著的降胆固醇作用。
(5)山楂 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野山楂的果实,性味酸甘微温,含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等类物质。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增加胃液消化酶等作用。临床上常用山楂片,每次2~3片,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也可用山楂果50克,加水煎,代茶饮。
(6)大黄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根状茎。味苦性寒,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蒽醌衍生物。具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等作用。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病人,口服大黄粉每次0.25克,每日4次,1个月为1疗程,降低胆固醇有效率84%,甘油三脂也有一定程度下降。生大黄有攻积通便,活血化瘀作用。所以,尤适用于偏实证及大便干结的高血脂病人。
(7)红花 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花,味辛而性温,含有红花甙、红花油,红花黄色素、亚油酸等,其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以及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临床上常用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口服,连续4~5个月,降胆固醇有效率为72%。
(8)银杏叶 为银杏科落叶乔木植物银杏树的干燥叶,含莽草酸、白果双黄酮、异白果双黄酮、甾醇等成分。实验研究和临床证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作用。单用或配川芎、红花。如银川红片,用量每日5~10克。

哪些常用食品有降脂作用

血脂过高危险性很大,很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除应给予降脂药物治疗外,家庭膳食治疗也不可忽视。下面介绍几种能够降脂的食品。
(1)豆制品 包括豆浆、豆腐、豆芽等。现代营养学研究证明,豆制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如果每日摄入30~50克大豆蛋白,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脂水平,而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研究者指出,大豆的降脂作用明显地与原来血脂水平高低有关。原血脂越高者,大豆的降脂作用越显著。
(2)大蒜 具有舒张血管,化解血小板过度聚集的功效,并有阻止胆固醇生物合成及抗氧化的作用。有报告指出,每天服用大蒜粉或大蒜精以及坚持吃大蒜,经过4~5周后,血压会降低10%,血清总胆固醇会降低8%~10%。如果每人每天吃一头大蒜,即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3)洋葱 具有促进血凝块溶解,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外周血管血流量的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认为,中老年人多吃洋葱,可以防止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4)黑木耳 近年来研究证实,黑木耳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和防止胆固醇沉积的作用。同时,还发现黑木耳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脂质过氧化与衰老有密切关系,所以,老年人经常食用黑木耳,可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并可延年益寿。
(5)海带 具有软坚散结,利水降压,降低血脂,促进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作用。经常食用,对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有益。
(6)山楂 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具有活血化瘀、消食健胃、降压降脂及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

附件列表


53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鱼鳞病    下一篇 A型肉毒毒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