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神经疾病   
[0] 评论[0] 编辑

氨已烯酸

氨已烯酸结构类似于γ—氨基丁酸(GABA),是GABA主要降解酶GABA介质酶的抑制药,它可使脑脊液GABA水平提高。该药在欧洲广泛应用,具有安全、有效和容易应用的特点,对所有类型的癫痫发作均有效,对部分发作效果更好。口服1~2小时后可达峰值血浆浓度,半衰期为6~8小时。开始用量每日1克,分2次口服,以后可每天增加0.5克,至最大剂量每日4克。

[药品名]

氨己烯酸片

[英文名]

Vigabatrin

[别名]

SABRIL

[作用及用途]

  本品具有抗癫痫作用,其作用机制为,不可逆地抑制GABA氨基转移酶(GABA-T),提高脑内GABA浓度而发挥作用。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氨已烯酸为治疗严重癫痫患儿有效而安全的一种抗癫痫药,并对智力障碍的癫痫患者亦有效。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食物不影响其吸收速度。服药2小时后达血药高峰浓度,t1/2为5—7小时,单剂服用1—3g,药动学呈剂量—线性关系,表观分布容积约为0.8L/kg,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2土11%。  本品适用于治疗顽固性部分性癫痫发作,尤其对顽固性儿童癫痫发作适用。 [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和9岁以上儿童为每日2g,每日2次,需要时可增加到每日4g,每日最大剂量4g。3—9岁儿童,建议剂量为每日1g

。[副作用与毒性] 

 1.不良反应可有嗜睡共济失调、头痛、头晕、情绪激动、记忆障碍及体重增加,但绝大部分病人未见到这些不良反应。  2.合用时,本品可使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的血药浓度分别降低20%、7%和11%。当本药与苯妥英钠合用时,苯妥英钠剂量需增加(但苯巴比妥与扑米酮与本品合用时不需增加剂量)。

[制剂]

片剂:每片500mg。

[作用机制]


GABA是脑内广泛分布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GABA能系统功能的减弱会导致局灶或全身性癫痫发作,而功能的增强则有抗癫痫作用。目前认为GAB与受体结合后造成CL离子内流或K离子外流、膜电位超极化而导致神经元功能被抑制。
氨己烯酸是一种结构与GABA相似的氨基酸,动物实验证明氨己烯酸能与神经元的γ-氨基丁酸转氨酶以共价键形成不可逆的结合,阻断GABA的分解途径,从而使脑内GABA浓度显著增高。停用氨己烯酸后,γ-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需4~5天后恢复,大致与合成新酶所需时间一致。虽然脑脊液内GABA浓度不能直接反映脑内稳定状态的GABA,但它可间接反应脑实质内GABA的生成、释放、分解、代谢情况。临床试验发现,接受氨己烯酸治疗者,其脑脊液内GABA浓度较用药前增加了2~4倍,增加幅度与氨己烯酸剂量成正比,但与抽搐控制程度无关。氨己烯酸对其它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天冬氨酸等的影响也已被广泛研究,但未发现异常。故目前认为氨己烯酸是作为不可逆的γ-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而发挥抗癫痫作用的。

[药代动力学]


氨己烯酸有S(+)和R(-)两种对映体,仅前者具有药理学功能,口服后吸收迅速,峰浓度时间约1~3小时,其吸收速率和幅度不受食物的影响。动物实验表明氨己烯酸生物利用度接近100%,人24小时尿回收率表明S(+)和R(-)生物利用度分别为≥50%及65%。氨己烯酸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半衰期为5~7小时。与具有肝微粒酶诱导作用的抗癫痫药物合用时,半衰期缩短至4~6小时,提示氨已烯酸部分在肝脏代谢,但至今尚末从血液或尿内鉴定出任何代谢产物。其他绝大部分药物是以原形从肾脏排出,肾脏清除率为1.3ml/min/kg。老年人肾清除率减少,约为年轻健康志愿者的20%。另外,氨已烯酸有效作用时间明显长于半衰期。

[临床应用]


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提示约一半难治性癫痫病人(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性全身发作)的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总的来说,氨己烯酸对部分性发作的疗效优于全身性发作。对只有一种发作形式、发作次数较少、脑电图上只有一个局灶性异常部位和没有精神障碍者疗效最好。对于全身性发作的病人,氨己烯酸的有效率则明显低于部分性发作。氨己烯酸不宜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有行为障碍、严重抑郁史的患者慎用。

[剂量与用法]


一般来说,氨己烯酸用量为1.5g/d时即可显著减少发作频率,3g/d效果更明显。开始时0.5g,每日2次,以后根据临床情况每次增加0.5g。但有些病人可能需增加至4g/d才能控制发作。撤药时应小心,过快的减量可能会导致复发及癫痫持续状态。

[不良反应]


氨己烯酸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为嗜睡、乏力。其它少见的有头晕、头痛、共济失调、复视、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偶见意识改变。一般在用药初期出现,除意识障碍需立即停药外,其它症状多随治疗的继续而自然消失。但体重增加可能持续存在。个别文献报道氨己烯酸可导致血红蛋白降低及粒细胞减少,故对服用氨己烯酸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血象。氨己烯酸另一个比较严重的毒性反应是能引发动物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如髓鞘内水肿,与剂量有关。但至今在人身上尚无类似病理改变报导。

[相互作用]


由于氨己烯酸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亦无肝微粒体酶诱导作用,从理论上讲不会出现药物的相互作用。但有学者报道氨己烯酸可使苯妥英钠的血清浓度下降20%~30%,其机制尚不清楚。已有研究表明氨己烯酸对苯妥英钠的吸收、与血清蛋白的结合及代谢均无影响。

http://www.zgygw.com/MedicineInfo/254/2006-02/168253.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9a5249010009fg.htm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    下一篇 氨甲蝶呤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