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医学名词   
[0] 评论[0] 编辑

足菌肿

足菌肿


由真菌或放线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疾病。常见于足肿,侵入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筋膜、骨骼,形成许多穿道及痿管,脓液中有病原体形成的各种颜色的颗粒,足部常肿大呈假性肿瘤样。诊断本病要在脓液中或组织切片中找到颗粒。作真菌培养或放线菌培养,培养出各种真菌或诺卡氏菌,作菌种鉴定。由诺卡氏菌引起者口服磺胺、四环素等长期治疗可以治愈,真菌引起者,常需截肢,可试用氟康唑及伊康唑。

足菌肿足菌肿

所属分类症状:足菌肿的临床表现  

随病原菌菌种发病部位和病期及机体情况而异但基本特点一致病原菌通过破损处侵入皮肤引起丘疹脓疱或结节不断扩大随后结节软化破溃流出带有不同颜色的颗粒常见损害一边愈合结疤一边向外围扩散重复结节化脓和纤维化的过程日久有瘘管形成淋巴管阻塞骨质破坏筋腱收缩纤维增生以致病足缩短增厚从结节到瘘管形成一般需1年左右缩短增生则需5年10年不等有继发感染者附近淋巴结可肿大但不痛足菌肿好发足部通常为单侧据墨西哥35例和苏丹211例分析发生于足部者分别占33.4%和79.6%;小腿为26.9%和9%;手2.3%和6.6%;臀部2.6%和14%;臂8.6%和1.9%;颈2.3%和0.9%;腹壁1.7%和0.5%;其它还可发生于膝股胸壁等处;但很少转移个别病原菌(如奴卡菌)由于菌体小可能通过血循环扩散至肺或其它部位主观感觉除痛或局部不适外无全身性症状

检查:足菌肿应该做哪些检查 

诊断足菌肿的关键是真菌检查首先是找寻颗粒由于脓液很少有时不到ml加上颗粒又小因此不易被发现特别是存在继发感染时找不到颗粒则检查常为阴性般初起损害特别是尚未破溃又无继发感染时容易找到将颗粒置玻片上加滴%氢氧化钾液或生理盐水覆上盖玻片既不压也不加热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排列成肾形或其它形状的真菌通常外围菌鞘有时颗粒与脓细胞难以区别但真正颗粒用接种棒压之不碎加氢氧化钾不溶如损害已破溃又有继发感染脓液又少找寻颗粒比较困难可用无菌纱布条塞入瘘管隔日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纱布条随后颗粒沉入瓶底颗粒少时颜色不显如颗粒多则黄白红黑很易区别取颗粒再接种到沙保氏琼脂或其他特别培养基待生长后鉴定菌种如疑为放线菌性则培养基内不宜加抗生素。

 

足菌肿病因

根据病原菌的不同足菌肿分为两大类:

(一)真菌性足菌肿(eumycetic mycetoma) 由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目前报告的已有16种之多如马杜拉足肿菌(Madurella mycetomatis)波氏足肿菌(Pseudallescheria boydii)等近年来发现皮肤癣菌如奥杜盎羊毛样铁锈色小孢子菌及石膏样断发疣状与紫色毛疣菌也可引起足菌肿病变

(二)放线菌性足菌肿(actinomycetic mycetoma)由放线菌属的巴西奴卡菌(Nocardia brasilliensis)和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madurae)等8种引起

病原菌不同还表现在颗粒大小硬度和颜色的不同如马杜拉足肿菌颗粒一般0.5mm大小无菌鞘质硬黑色;而波氏足肿菌颗粒1mm大有菌鞘质软黄白色;马杜拉放线菌颗粒一般大于0.5mm质软有菌鞘黄白色;而巴西奴卡氏菌颗粒0.5mm大可有菌鞘质软色白;只有白利梯足肿菌颗粒为红色上述致病菌除伊氏放线菌外都存在于土壤也是植物的致病菌人因工作或生活接触这些致病菌通过破损的皮肤而引起感染与其他同类真菌病一样传染途径通过皮肤者损害常为局限性

治疗:足菌肿的治疗方法

真菌性足菌肿应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而放线菌性足菌肿则用抗细菌药后者疗效好预后佳而前者则否除药物外手术切除X线照射可作为辅助治疗防止皮肤外伤避免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和保证治愈的重要措施。

真菌感染生物致病因子和生物源性疾病

参考资源

1 .健康生活:http://jbk.39.net/keshi/crk/cause/53e66.html

2 . 健康疾病大全:http://jb.qm120.com/jb/2436.htm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趋化作用    下一篇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