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物理   
[0] 评论[0] 编辑

亚致死损伤

亚致死性损伤(sublethalcellinjury):较轻的细胞损伤是可逆的,即消除刺激血子后,受损伤细胞可恢复常态,

亚致死损伤亚致死损伤
通常称之为变性或是亚致死性细胞损伤。

亚致死性损伤的发现

细菌的亚致死性损伤现象虽在1917年就早有发现,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且大多侧重于食品微生物学领域。一方面,用以提高杀菌效果,来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另一方面,在于提高食品中细菌检验方法的敏感性,以便更好地判定食品的安全性。在医学和兽医微生物学领域,则在于提高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效果方面。因此,研究微生物的亚致死性损伤及其恢复,这不仅在消毒理论研究还在传染病预防以及公共卫生学实践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损伤和恢复的一般特征

  细菌受亚致死性损伤后的一般表现有失去在同种正常菌细胞能很好生长条件下的生长能力;在对同种正常菌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的选择性培养基中,不能生长繁殖;繁殖适应期延长;发生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细菌受亚致死性损伤后的表现并不是基因的改变,当其又重新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和适宜的温度下能很快得到恢复,并重新获得正常生理生化特性。而且受损伤细菌细胞一经修复,不再表现出任何受伤的特征,但也有某种损伤的个别变化不能完全恢复到和过去一样的现象。

细菌损伤的表现和修复


  各种理化因素处理均能使细菌细胞遭受损伤,不同的处理可导致细菌细胞不同部位的损伤。现已观察到的损伤有细胞壁的损伤、细胞膜的损伤、核酸的损伤以及机能的损伤等。其修复机制还不太清楚,一般认为受伤细菌修复需要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但也有实验表明受伤菌的修复在简单的最低营养需要的培养基中比复杂的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更为容易。另外,受伤菌修复不仅要靠复杂的营养,热损伤细菌的恢复还与接触空气的程度有关,冷冻损伤菌的恢复对pH的变化更为敏感。

细菌芽孢的损伤和恢复
细菌芽孢损伤和恢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加热的影响。就其研究结果看,其损伤和修复的主要表现有非营养性发芽激活物如溶菌酶可增加热损伤芽孢的恢复;芽孢计数最适培养温度发生改变,即降低或变窄;对营养和其他因素的需要变的苛刻;对抑制剂的敏感性增加;芽孢构造发生改变。

相关名词

  杀菌 抑菌作用 灭菌 消毒 防腐 无菌 无菌操作 大肠杆菌  防腐剂   消毒剂 共生 寄生 颉颃 烈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 亚致死性损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二聚氰胺    下一篇 人工神经网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