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64] 评论[0] 编辑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办所宗旨是:弘道明德,即弘扬优秀道德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东方道德研究所既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研究东方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研究东方道德与人类其它文明的关系;也组织、研究各类道德教育的实验,组织实施对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还积极开展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交流,并招收国内外中国文化专业进修生与访问学者。

概况

本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7人(其中教授3人、副研究员4人,3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具有硕士学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王新宏教授任研究所所长,叶瑞昕博士任副所长,王殿卿教授、甘葆露教授、钱逊教授为名誉所长,赵军华教授为兼职副所长。研究所除副院长张晓华教授等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多位专家学者任兼职研究员外,还拥有30余位社会知名学者组成的兼职研究员队伍,其中张岱年、罗国杰、钱逊、方克立、牟钟鉴、袁贵仁、郭齐家、刘国强、叶国洪等为特邀研究员。

建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三个主办单位、尤其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在北京及国内外学术界一大批学者的指导与支持下,全所同志积极开展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及道德教育实验与培训,承担了10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主办和参与举办了20多次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出版和发表了20余部著作教材和200余篇论文及研究报告,定期编辑出版了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所所刊《东方道德研究》,先后对全国60万余名大中小学生开展了中华美德教育实验,对韩国、日本招收过多名中国文化专业的的进修生与访问学者,对北京各区、县、局、乡镇、街道、社区10000余名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公民道德及人文奥运建设培训,对5000余名企业员工进行了职业道德培训,为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研究所下设首都公民道德教育研究室、儒家伦理研究室、文化创新研究室、北京青年运动研究室

公民道德教育研究室

首都公民道德教育研究室立足首都,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青少年,研究首都公民道德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方法及途径。研究方向主要有:
  1、首都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3、中西方公民道德建设比较研究
  4、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
  5、公民道德建设与“人文奥运”
 

儒家伦理研究室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
儒家伦理是维系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基本伦理观念及道德规范。本研究室注意辨证分析儒家伦理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汲取其中鲜活的元素,丰富和发展当代公民道德的建设水平。研究方向主要有:
  1、儒家伦理基础理论研究
  2、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研究
  3、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研究
  4、儒家伦理与经济全球化
  5、儒家伦理与青少年道德教育

文化创新研究室

文化创新研究室注意整理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还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文化综合创新之路。研究方向主要有:
  1、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研究
  2、“五四”以来新文化思潮研究
  3、传统文化与经济全球化
  4、传统文化与小康社会
  5、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
  6、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文化
 

北京青年运动研究室

北京青年运动研究室以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北京市青年组织、青年运动发生、发展及演化规律为宗旨,以为北京青年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为己任。研究方向主要有:
  1、建国前的北京青年运动研究。
  2、建国后北京青年思想教育活动研究。
  3、“红卫兵”运动与传统道德研究。
  4、改革开放以来北京青年参与大型活动研究。
  5、港台和国外青年运动研究。

主要课题

王殿卿等:《普通高校德育德育大纲》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项目
甘葆露:《市场经济与青年价值观》国家教育部“八五”项目
王殿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理想、信念、价值观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项目
王殿卿:《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实验研究》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
甘葆露:《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子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文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项目
杨庆中:《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青年项目
赵艳霞:《传统文化与北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赵艳霞:《北京妇女与家庭伦理》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杨庆中、谭绍兵:《中国孝亲的优秀传统与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王殿卿作品
王殿卿:《学校德育与新世纪社区道德建设》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王殿卿:《中华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互动研究》,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
叶瑞昕:《“加大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科学含量”教育实验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叶瑞昕:《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公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谭绍兵:《北京青年国际和平意识调查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任文利:《儒家性善论与青少年情感教育》,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张晓华:《首都大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张晓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推广》,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叶瑞昕:《清末民初北京的公民道德建设》,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项目
叶瑞昕:《首善之区与公民道德——20世纪北京公民道德建设的动力机制与效应研究》,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王颖:《荀子的教育思想与青少年培养》,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王颖:《北京市民公民道德意识的培育与提升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项目
张晓华:《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基地(平台)项目
张晓华:《北京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资料库》,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基地(平台)项目

研究成果

一、代表性成果  

《中华伦理》(王殿卿),首都师大出版社1994年出版
《跨世纪青年的价值观》(王殿卿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新编大学德育学》(王殿卿),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人生哲理新论》(甘葆露),北京师大出版社1992
《伦理学概论》(甘葆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中国古代早期姓氏研究》(赵艳霞),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杨庆中),人民出版社2000
《大众道德——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东方所组编),红旗出版社2000
《中华美德教育实验在北京》(王殿卿等),首都师大出版社2001
《中国革命道德》(叶瑞昕合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清通鉴》(同治朝)(谭绍兵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清史编年》(同治朝)(谭绍兵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东方所组编)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6
《文化反思与文化建设》(东方所组编)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8
《修身?立业?治国——中华德治思想录》(王殿卿、叶瑞昕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文化道德德育》(王殿卿)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
《心学的形上学问题探本》(任文利)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寻求学校德育新定位》(王殿卿,谭绍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荀子伦理思想研究》(王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我们的节日》(张晓华等)学习出版社2006
《我们的节日(学生版)》(张晓华等)学习出版社2006
《传统节日文化丛书》张晓华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危机中的文化抉择》叶瑞昕商务印书馆2007

二、论文和研究报告(280余篇

三、所刊《东方道德研究》第1-9辑

承办学术会议

(一)国际篇: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师资培训班
1、“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年5月16-18日,北京,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华伦理研究室、南京大学东方道德研究合办;
2、“东方伦理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10月,北京,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合办;
3、“传统美德与21世纪道德教育”高级研讨班,2000年3月26-4月2日,北京,与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加拿大文化更新中心合办;
4、“公民与道德”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11月,北京,与香港中文大学教科所、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学院合办;
5、“中埃古代文明对话”学术研讨会,2001年6月19-28日,埃及开罗,与中华文化学院、埃及爱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汉语系合办;
6、“汉城、北京文化比较与文化产业”韩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6月29-7月5日,韩国汉城,与韩国汉城成均馆大学儒道会合办。
(二)国内篇:
1、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大会暨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学术讨论会,1994年11月18日,北京;
2、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两周年专家座谈会,1996年12月20日,北京;
3、“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德育”研讨会,1997年7月11日,北京,与北京大学德育研究所合办;
4、“文化反思与文化建设”专家座谈会,1997年12月5日至6日,北京;
5、文化建设理论青年博士学术座谈会,1998年1月9日,北京,与北京社会科学院合办;
6、“20世纪易学史研究”专家座谈会,1998年6月,北京;
7、“大学中华文化与伦理教育实验用书内容体系”学术研讨会,1999年4月,四川成都;
8、“中华伦理与大众道德学术研讨会”,2000年1月9-10日,北京;
9、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基地验收与学术讨论会,2000年5月4-7日,北京;
10、海峡两岸三地“中华伦理与公民道德”学术研讨会,2001年8月24-27日,山东烟台,与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省烟台市教育科学院、山东省招远市教委合办;
11、建所七周年座谈会,2001年11月24日,北京;
1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华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研究”开题会议,2002年4月25-26日,北京;
13、“大学生与诚信”学术研讨会,2002年4月27日,北京;
14、“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学术研讨会,2002年5月25-27日,北京;与国际儒学联合会、河南《新乡日报》社、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省新乡市合办;
15、首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2002年8月2-10日,香港,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合办。
16、“青少年公民道德与民族精神教育”研讨会,2003年6月21日,北京,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主办,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承办;
17、“大众道德与文化创新”研讨会,2004年1月17日,北京。
18、“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研究”黑龙江垦区经验交流现场会,2004年7月底,黑龙江,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主办;
19、纪念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举办“中华美德与青少年道德教育”学术研讨会与师资培训班,2004年11月18-22日,北京房山良乡,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联合举办;
20、“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推广”研讨会,2005年9月,北京,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21、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建校50周年“青年?责任?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2006年9月22日,北京,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承办;
22、第二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2006年10月,河南省新乡市,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澳门大学教育学院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协办;
23、“儒家文化与当代青少年教育研讨会”,2006年12月,海南海口市海南大学与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办。

教育实验

(1)“八五”期间与北京市教委合作,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5所院校,在东城、朝阳、昌平三个有代表性的区县100所中小学的4万余名学生中进行了中华美德教育实验;
(2)“九五”期间继续合作,并被立项为北京市和全国教育科学的重点课题,北京市的实验规模扩大到7个区县,有10万余名中小学生接受了此项教育,外地扩大到山东等6个省市的部分教育实验区,有15万余名学生接受了此项教育,大学扩大到清华、北大、南开、南京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北大学等20余所大学,有3万余名大学生接受了此项教育。
(3)“十五”期间,目前承担的国家教育部课题“中华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研究”,又有35万名大中小学生正在接受教育实验。

职业道德培训

(1)1995年3至7月,对北京当代商城的1700名员工进行岗前职业道德与商业道德的培训;
(2)1995年9月至11月,特邀张岱年、季羡林、张岂之等著名学者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为主题,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大中小学教师举办了6次开放式义务讲座;
(3)1996年全年,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东方道德之光”专题节目,每周一次,每次半小时;
(4)1996年7-8月,对北京蓝岛大厦2800余职工进行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传统美德与商业道德等内容培训;
(5)1997年5月,对北京赛特俱乐部员工进行了两期传统道德与企业文化、企业道德的培训;
(6)1998年8月,先后两次在山东招远市、北京市,对全国参与“大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各个实验基地的500余名教师进行了培训;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标志
(7)2000年3月到4月,在北京对来自全国大中小学的100余教育骨干进行了“传统美德与21世纪道德教育”的培训;
(8)2001-2002年,先后对参加全国“十五”课题的各地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
(9)1996-1999年,招收三届日本进修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另有一名韩国汉城大学博士在本所作过访问学者。
 

学术交流

(1)国内: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北京社科院、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伦理学会等学术机构与团体均有良好合作;
(2)海外: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埃及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的有关科研机构,建立了较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附件列表


64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下一篇 北京哈斯根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