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65] 评论[0] 编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是中国国家一级的水产科学研究和设计机构。它建于1980年,其前身是建于1978年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设计院。院部设在北京,下辖10个研究所、2个科学实验基地、3个研究中心和4个研究、设计室。全院共有科技人员1600人,其中50%左右为中级以上科技人员。主要任务是:编制全国水产科技发展规划;进行水产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利用,水产增养殖、水产品保鲜和加工、渔船和渔业机械仪器制造、渔港建设、渔业经济等方面基础理论和重大课题的研究,并组织全国力量协作攻关;普及水产科技知识,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展国际科技学术交流和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水产经济动植物品种等。

简介
(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院现有海区研究所3个、流域研究所4个、专业研究所2个、增殖实验站4个及院部共14个单位,与地方共建了5个研究机构,分布在全国的12个省、市。全院共有在职职工1992人,其中在职科技人员1378人。在科技人员中,有高级研究人员463人;研究生导师16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8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5名,院首席科学家13人。我院科技队伍已基本形成了由院士、国家级专家、部级专家、院首席科学家以及中青年优秀人才组成的层次结构比较合理的科研团队。

全院共有省部重点开放实验室9个、院级重点开放实验室12个,国家级、部级质量监督检测中心10个,部级野外观测台站8个,国际水产培训中心2个,科研实验及中试基地34处,拥有1000吨级海洋科学调查船2艘(其中一艘在建,预计2009年投入运行)。

全院研究重点为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生态环境、水产生物技术、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工程与装备、渔业信息与发展战略等十大领域。

建院以来,研究院科技工作者攻克了水产业持续发展中的一系列基础性、关键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一大批对渔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的成果。1978年建院以来,全院有500多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奖51项,省、部级奖励400多项,全院以占全国水产科研单位25%左右的科技人员,获国家和农业部奖的成果数量占全国水产行业的50%以上,水产学科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的5项成果中,水科院为主的占4项。

全院已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有关单位建立了密切的科技、经济合作关系,为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1200多名高级水产技术和管理人才。

研究所
(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 

黄海水产研究所是面向黄渤海的国家三大海区综合性渔业研究机构之一,1947年1月始建于上海,1949年9月迁至青岛。现有在职职工330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高级职称101人。全所共有3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次分别获得过“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首届农业英才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中华农业科教奖”、“青岛市科技功勋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人入选青岛市科技将才专项计划,2人入选青岛市突出贡献人才奖,5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人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获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4人获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有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34人,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36人。2003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技工作站,进站博士后3人。现有在读博士30人,硕士150人。

所内设海洋可捕资源与生态系、海水养殖生态与容纳量、海水养殖生物疾病控制与分子病理学、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海洋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6个实验室,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2个研究室;4个实验基地、4个挂靠机构;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北斗”号海洋科学调查船;编辑出版学报级中文核心期刊 。

东海水产研究所

东海水产研究所是面向东海的国家三大海区综合性渔业研究机构之一, 1958年10月创建于上海。

全所有职工224人,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其中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3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0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院首席科学家3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9人。

所内设有渔业资源、渔业环境水产品加工、水产养殖生物学和种质资源、捕捞与渔业工程、遥感信息技术、水产生物技术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并设有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院渔业环境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院渔业资源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馆藏有各种海淡水鱼类标本1700余种;建有我国唯一的一座大型拖网试验水池;拥有各类中、外文专业书籍、合订期刊150余种7万余册;拥有各类万元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200余台(套); 编辑出版《海洋渔业》 、 《现代渔业信息》等学术期刊。

南海水产研究所

南海水产研究所是面向南海的国家三大海区综合性渔业研究机构之一,1953年1月创建于广州。

有职工325人,其中科技人员17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67.7%。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2人;5人次获全国、省级劳动模范称号,2人为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4人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1人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所内设有水产养殖与生物技术研究室、渔业资源研究室、渔业环境研究室、食品工程质量安全研究室、渔业工程研究室和渔业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室共6个研究室。并设有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渔业环境监测站及水产品质检中心,农业部南方渔病防治中心、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院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3个野外实验基地。

全所拥有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200多台(套),科技图书的藏书量达到8万余册,中外期刊1600多种,出版科技期刊《南方水产》 ,热带亚热带海洋生物标本馆贮藏各类标本1万多瓶(件),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海洋生物标本库。现正在建造千吨级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调查船1艘。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是中国建立最早的淡水水产科研机构。以黑龙江流域和三北寒冷地区淡水渔业为重点,面向全国开展淡水渔业综合科研工作。以北方主养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事鱼类增养殖、遗传育种、水产生物技术及其开发应用、渔业资源调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性、应用基础性研究工作。现有在职职工146人,其中科技人员103人,科技人员中副研究员以上人员40人,院首席科学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

所内设有养殖、生物技术鱼类育种、资源与环境四个研究室。农业部北方鱼类生物工程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院冷水性鱼类增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都设在该所。拥有4个中试基地和推广企业。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农业部黑龙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也设在该所。

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部省级等重大科研计划项目50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1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经过多年发展,该所在冷水性鱼类养殖、鱼类育种、水产生物技术等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已逐渐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淡水渔业的科技创新基地

重点研究领域
(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为适应从产量型渔业向质量效益型渔业的转变和发挥全院的整体优势,我院确定了十大重点研究领域:

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渔业生态环境

水产生物技术

水产遗传育种

水产病害防治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

水产品质量安全

渔业工程与装备

渔业信息与发展战略

参考资料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页 http://www.cafs.ac.cn/

附件列表


65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下一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