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111] 评论[0] 编辑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筹建于1954年7月,正式成立于1956年2月,初期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方向任务是“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问题为中心,配合农业部门的研究力量,进行调查及总结群众经验,开展生物、农、林、牧、水等基本性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为解决黄土区水土保持及增加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所名改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调整为“以生物、土壤为重点,结合水土保持进行研究”。

1964年7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为“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为中心任务,主要研究解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农、林、牧、田间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土壤侵蚀规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及农业增产等有关问题,同时根据西北地区农业生产选举法土保持的需要和原有工作基础,继续开展植物分类、土壤地理土壤胶体化学作物远缘杂交等工作”。

1979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为“面向黄土高原,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任务,开展水土流失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途径、土壤及土地资源的评价的合理利用、植被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旱作农业增产体系和依据等方面的研究,为黄土高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根治黄河服务。”

1987年由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双重领导,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仍以黄土高原区域为重点,以水土保持任务为中心,为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加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黄河治理服务。同时考虑到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可适当兼顾其他地区的水土保持科研任务”。

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知识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

1999年与杨凌其它6个科研教学单位共同组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共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方向任务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面向全国,以黄土高原为重点,开展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蚀环境中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建设成为国家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确立国家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地位,进入国际同类研究机构先进行列。同时作为中科院“西北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杨陵地区科教单位的联合共建,为西北地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

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目标:

瞄准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在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性、综合性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野外生态站(点)为基地,强化长期定位监测与试验示范研究,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适度超前的试验示范样板。以任务带学科,在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及其交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等学科前沿取得突破,发展水土保持学科。在水土保持与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方面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

学科框架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学科框架结构:构建以水土保持学为主体学科,以土壤学生态学农业工程学有关领域为支撑的学科体系。

优势重点领域:土壤侵蚀旱地农业农业水土工程

建立发展领域:流域生态与管理

 

研究领域

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领域共分5大研究领域,16个研究方向,分别是

土壤侵蚀研究

土壤侵蚀实验技术: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以核素示踪技术在侵蚀过程、坡面及小流域侵蚀产沙时空分布特征定量研究为主要内容,建立并发展核素、元素示踪、人工降雨模拟实验的科学方法,为揭示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制,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率定、验证提供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建立实验侵蚀学科领域。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过程与预报:

开展植被提高土壤抗侵蚀有效性研究;降雨径流对侵蚀链动力过程研究,高含沙水流沟网侵蚀输沙过程机制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预报模型。

土壤侵蚀环境:

主要研究现代侵蚀环境状况特征,侵蚀环境演变及其动力机制,人类活动对侵蚀环境的作用,生态环境建设对侵蚀环境的修复,以及侵蚀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

水土流失过程计算机模拟:

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和土壤侵蚀过程研究的深化,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手段完成模拟实验难以控制的条件和过程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土壤侵蚀过程研究的分散成果有机结合,进行沟道发育、沟网扩展、泥沙输移等土壤侵蚀过程的动态模拟;引进“3S”技术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为土壤侵蚀过程和预报模型研究提供数字信息平台和成果的可视化出口。

旱地农业研究:

坡面生态系统水分溶质运移机理及调控:

以SVAT为核心,通过实地研究建立坡面水分、溶质迁移动力学模型参数体系;分析降雨—入渗—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养分流失的过程,确定水土流失的临界条件,以建立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过程的模拟模型;研究降水—土壤水—植物水—光合—生产力的转化效率,建立植物水分—养分—生产力模式;研究降雨最大可能就地入渗转化的途径,坡面土壤水库功能及其植被承载力,坡面生态环境恢复与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调控途径。

植物整体抗旱性研究:

瞄准植物抗旱生理的前沿领域,研究植物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器官对干旱的敏感性以及水分变动条件下产生适应—伤害—修复—补偿的级联效应生理生化机理及其与整体抗旱能力和产量构成的关系。重点研究不同基因型植物根系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的生理基础及其可遗传性,对植物抗旱、节水遗传潜力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出评价;以植物根冠之间的ABA逆境信号传递为基础,研究水分亏缺条件下ABA对水分传导、气孔反应以及根系吸水能力的生理调节机制。

节水农业的生物学基础: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研究水分养分亏缺条件对植物根系构型的诱导性变化及其在土壤水分利用中的效应,植物不同器官生长协同性与抗旱节水潜力的协调机制;研究旱区不同植物种类的耗水规律及其对水分亏缺的生态适宜性,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对不同亏水度的响应,寻求植物如何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用水效率的功能;研究旱区生态适宜性植物的水分生产函数和有限灌溉原理,植物水分与产量间的互动效应,并从水分—养分耦合效应出发探讨提高WUE的调控途径。

流域生态与管理:

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产力:

以黄土高原中小流域为对象,针对该区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和经济落后三大特点,通过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分析,研究流域水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探求结构合理、效能最佳、持续稳定的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结构。重点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流域生态系统重建中生产力提高机制;流域水循环与生产力耦合效应;流域营养元素运移过程与高效利用;流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征。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

CERN监测及流域室野外站长期定位研究为基础,通过黄土高原以水土流失为主导因素的流域生态系统受损、修复过程分析,研究流域退化生态系统质量及健康诊断理论与方法;流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类型流域生态系统演替驱动因子;健康诊断指标识别及阀值、敏感性分析。提出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小流域健康诊断指标体系。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

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研究退化流域生态系统重建的理论与技术体系。重点研究流域水土流失过程及控制原理;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水土资源环境演变过程的影响;植物群落演替、水土保持功能及植被重建理论与技术;以数字流域为基础的流域可持续发展策略及管理系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管理与示范模式建设。为我国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示范样板与技术体系。

区域水土保持: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分析与趋势预测:

以土壤侵蚀和资源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以遥感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全数字化方式研究多种分辨率的区域水土保持及其环境时空格局,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理论与技术方法和数据支撑体系。为区域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区域水土保持环境效应评价:

以区域水土保持信息平台为支撑,从宏观空间尺度,深入研究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关键要素的影响,建立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效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开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探索性研究。

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战略:

在西部大开发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围绕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问题,强化区域水土保持宏观战略研究,重点研究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有关牵动宏观决策的重点、热点科学问题。

农业水土工程:

雨水资源化与高效利用技术: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以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为基础,将研究范围从道路、坡地拓宽到流域。重点开展雨水资源利用潜力与评价及其与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相结合的流域雨水资源利用技术体系、雨水资源网络化利用模式与专家决策系统研究,为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节水工程技术与系统设备: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与建立节水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将研究领域从农业节水逐渐拓宽到城市节水、生态节水与生活节水。重点开展节水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节水系列化设备的研制与检测,探索纳米技术等其他新技术、新材料在节水领域的应用;研发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系统软件,实现节水工程规划设计的智能化,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水土保持工程与规划新技术新方法:

将研究领域从流域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逐步拓宽到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研究工矿企业弃碴、弃地的复垦技术;探索水土流失的快速防治技术和新方法。为科学利用水土资源、维护良性生态平衡提供技术保障。

历任领导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虞宏正,男,生于1897年10月,福建福州市人,1949年5月参加工作,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通过,1956年9月中央批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所长,连任至1966年11月病故。

余峥,男,生于1916年3月,河南光山县人,1940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8月至1978年1月任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革委会主任。

朱显谟,男,生于1915年12月,上海崇明人,1940年中央大学农化系毕业,1949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78年7月至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第一副所长(主持工作)。现为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

杨文治,男,生于1931年1月,山东德州市人,1954年8月参加工作,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8月至1984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1月至1990年8月任所长。1990年8月至1991年12月任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巡视员。

邵明安 所长、党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邵明安
邵明安,男,汉族,1956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1982年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1985年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学硕士毕业;1996年美国衣阿华州立科技大学农学系土壤学博士毕业。1996年任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年任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主要围绕旱地农业有关应用基础问题进行研究。主持中科院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多项。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并先后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等荣誉。

现任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持所党政工作。分管全所战略规划、高级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工作。

院士风采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朱显谟,男,上海崇明人,土壤学家。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早年提出华南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红色冲积物的堆积而不是现代生物地带性土壤的观点,后又从土壤侵蚀和沉积学以及华南的不同时期玄武岩上红色风化壳性征的对比中获得明证。对国内外土壤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风化作用是脱硅过程,而成壤作用又是生物的聚硅过程,由此有力地明确了灰化土中的A2层不是R2O3的淋溶层而是硅的淀积层。系统地阐明了黄土中土壤和古土壤粘化层的生物起源问题。对黄土和黄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风成沉积的新内容和风成黄土是黄尘自重、凝聚、雨淋三种降落方式的融合体。这三种沉积方式赋予黄土高渗透性、高蓄水功能,并被着生生物所巩固和提高。这些都是“整治黄土高原国土和根治黄河水患的28字方略”的理论依据。最近从陆地生态的发生发展及其整个地质历史演变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土壤水库”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是陆地生态发生发展的关键和“动力”,只要维护土壤水库的正常发展就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山仑,男,1933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1954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后到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1962年获前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生物学副博士学位。曾任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仑是我国旱地农业农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作物抗旱生理和旱地农业研究,开辟了旱地农业研究的生理生态领域。就黄土丘陵区综合治理及旱地农业发展提出了若干新论点,如提出“黄土丘陵区作物低产的主要原因不是降水不足,而是对降水未能充分利用,农田生产力提高一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肥而不是水”等,应用后在宁夏固原以及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半干旱地区多变低水环境,系统研究了不同作物对缺水的适应性、作物高效用水的生理生态依据、干旱逆境成苗机制及化学调控技术,建立了综合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理论框架,证明一定生育阶段适度水分亏缺可使作物产生生理、生长和产量形成上的补偿效应,节水与增产的目标可以同时实现,为推行节水农业提供了有力根据。

山仑作为主持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科学院与省(区)科技进步奖共8项,发表学术论文220多篇,主编专著3部,培养研究生20余名。目前,山仑致力于作物整体抗旱性、节水农业生物学及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

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成果与专利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相关词条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七二五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参考资料
http://www.iswc.ac.cn/default.asp

附件列表


11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