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66] 评论[0] 编辑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8月,是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

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所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专利战略试点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重点培养基地,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中唯一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9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和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职工近600人。科技人员400余人,其中高级研究与工程技术人员近2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06人。

建所50多年来,研究所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海洋科学前沿,重点在蓝色(海洋)农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动力过程,海洋环流与浅海动力过程,以及大陆边缘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取得了8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一等奖5项,国家二等奖8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4项,中国科学院和省部(委)重大成果奖、山东省最高科技奖、科技一等奖99项,国际奖6项,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创新性贡献。

机构设置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

主任:秦蕴珊

副主任:孙松、侯一筠、张国范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凡、王广策、王斌贵、孙松、何宜军、吴时国、宋林生、宋金宝、宋金明、张国范、李铁刚
李鹏程、杨红生、侯一筠、俞志明、逄少军、秦松、秦蕴珊、阎军

顾问委员会

主任:刘瑞玉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刘瑞玉、张福绥、侯保荣、周名江、郑守仪、相建海、胡敦欣

秘书:科技处处长

学位委员会

主席:孙松

副主席:侯一筠、张国范

委员:(排名按姓氏笔画)

尹宝树、王凡、王广策、王斌贵、孙松、吴时国、宋林生、宋金宝、宋金明、李军、李铁刚

李鹏程、张国范、杨红生、肖天、侯一筠、俞志明、秦松、阎军

秘书:研究生部主任

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主任:屠国华

副主任:王斌贵

委员:李鹏程、尹宝树、孔宪才、邢桂方、张志平

园区导航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生物楼 2、标本馆 3、水族楼

4、综合楼 5、资料楼 6.研究生公寓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950年8月1日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成立。有工作人员30人,主任童第周,副主任曾呈奎、张玺。

1954年1月1日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直属中国科学院。有工作人员220人;主任童第周,副主任曾呈奎、张玺。

1957年1月1日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扩大建制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有工作人员500人;所长童第周,副所长曾呈奎、张玺、孙自平。

1959年1月1日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扩大建制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有工作人员750人;所长童第周,副所长曾呈奎、张玺、孙自平等。

历任所长

第一任所长 童第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童第周
童第周,男,1902年5月出生,浙江省鄞县人,1979年3月30日逝世。是我国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共党员。他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同年到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任助教。1930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1934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后到英国剑桥大学作短期访问并于年底回国,任青岛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山东大学内迁到四川万县。1938年山东大学被解散,他辗转到重庆,先后任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济大学生物系教授和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大学复校,1946年他任山东大学动物学系教授、系主任。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应美国洛氏基金会邀请到美国耶鲁大学任客座研究员,于1949年3月回到青岛山东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山东大学动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他授聘兼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并任生物地学部副主任。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59年该所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他仍任所长。1960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分为生物学部和地学部,他任生物学部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7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细胞遗传学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在将近50年的科学研究中,他一直从事实验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两栖类(蟾蜍黑斑蛙)胚胎发育的研究中,明确指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从而证明这种感应能力是由一种未知的化学物质,通过细胞间的渗透作用,诱导和决定胚胎纤毛的运动方向。

他带领的研究组在掌握了文昌鱼的饲养、产卵和人工授精等必要技术的基础上,对文昌鱼胚胎发育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论证了文昌鱼属于介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是进化上的过渡类型。

他在鱼类的胚胎发育能力和细胞遗传方面也作出了贡献。

在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时,他发现不仅仅是细胞核来决定细胞质发育方向,而是细胞质也决定细胞核的命运,核与质之间不是彼此完全孤立,而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构造上它们可以互相沟通,在功能上它们可以互相诱发和抑制。这便是被称谓的:核质关系理论。

他还和美籍华裔科学家牛满江合作,探讨鲫鱼和鲤鱼的信息核糖核酸对金鱼尾鳍的影响。结果证明,这种核糖核酸能诱导金鱼尾鳍的双尾变成单尾等。从而开拓了在发育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中一个非常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研究领域。

他还担任第三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第二任所长 曾呈奎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
曾呈奎著名海洋生物学家,(1909年6月18日——2005年1月20日),福建省厦门人。

美国密执安大学理学博士(1942)。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87),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世界水产养殖学会终身荣誉会员(1991—),国际藻类学会终身荣誉会员(1999—)。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名誉所长;山东省科协、山东省侨联名誉主席;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水产学会、中国藻类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第三至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至九届山东省人大副主任。

曾呈奎教授是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我国海藻化学研究的开拓者。70多年来,先后发表论文384篇、专著13部,多次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省(部委)奖。1989年被评为首届新时期全国侨界十大新闻人物—侨界十佳奖;1991年被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授予杰出贡献科学家;1995年获第十八届太平洋科学大会畑井新喜志奖;1996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1997年9月获香港何梁何利科技基金会科技进步奖;2001年获美国藻类学会杰出贡献奖;2002年获首届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主要成就:先后发现并报导了上百个新种,二个新属,一个新科;首次发现并报导了西沙群岛原绿藻,组织领导了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研究;创造了海带夏苗低温培育法、陶罐施肥法,完成了商品海带南移栽培实验,使海带在我国长江以南大面积海域栽培成功;提出了紫菜壳斑藻阶段的大量培养方法,并成功地组织领导了我国紫菜的半人工和全人工栽培实验;创造了利用马尾藻为原料提取褐藻胶的方法,并成功地应用在工业生产上;通过海藻光合作用和色素吸收研究,提出了光合生物的进化途径;提出并倡导我国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走农牧化道路,提出了在我国发展蓝色农业研究和开展大型底栖海藻栽培以改善日益恶化的海洋环境的必要性,并成功组织领导了海洋水产农牧化实验;提出了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设想,领导开展了海藻的生物技术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海藻基因工程研究实验室。

第三任所长 刘瑞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
刘瑞玉,男,著名海洋生物学家,1922年出生,河北省乐亭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甲壳动物学分会理事长,国际黄海研究学会名誉主席,国际甲壳动物学理事会理事。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第八届青岛市政协副主席、第四届山东省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刘瑞玉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甲壳动物学家、海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的奠基人之一,50多年来,发表论文150多篇、专著9部,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农业部养虾荣誉奖,山东省科学大会奖、科技进步奖等20多项,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学、甲壳动物学和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主要成就:首次搞清了对虾生活史和繁殖特点,推动了人工育苗和养殖研究。系统研究并总结了整个中国近海底栖生物的组成、分布、群落结构和生态学特点,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地理学的发展。首次发现了黄海深水区冷水性动物群落占绝对优势,浅水区夏秋高温季节成为一些暖水种向北方扩布的“走廊”;指出了长江口-济州岛一线为北温带区系东亚亚区与暖水区系中日亚区间的分界线,澄清了黄东海区系的地位;指出了台湾-海南岛南端为热带与亚热带区系间的分界线,其论点补充、修正了Ekman和Briggs等名家的不足与误识;组织完成了“全国和山东省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其开发方案,促进了海水增养殖生产发展;“长江三峡工程对河口生态环境及资源影响预测研究”,为工程论证提供了重要依据;甲壳动物分类区系和虾类增养殖研究,发现多个新种新属;主持编写的中国动物志蔓足类卷,为迄今东亚最完整的文献;合作完成的糠虾类、枝鳃虾类、口足类动物志,其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他与合作者建立了胶州湾对虾生长和移动模式、成活率及回捕率估算方法,提出适宜放流量及放流地点的建议,获显著增产效益。

第四、五任所长 秦蕴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秦蕴珊
秦蕴珊,男,著名海洋地质学家,1933年6月出生,山东省莱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国际第四纪海岸线分会东亚地区副主席,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国际黄海研究协会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秦蕴珊教授是我国海洋沉积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47年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渤海地质》、《东海地质》和《黄海地质》等专著多部。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9年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先后有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国家经委专业科技成果奖、山东省科技大会奖等。

主要成就:创建和发展了我国海洋沉积学研究,不但从宏观上阐明了沉积物分布的空间格局,而且划分出两种不同时代和不同成因的内陆架和外陆架沉积,在我国最早提出和建立了中国大陆架的沉积模式,并编绘了第一幅较完整的中国海陆架沉积类型分布图;提出了中国陆架的“泛大陆阶段”、“青年期陆架”、“壮年期陆架”和“现代陆架”等四个不同的演化发展阶段;率先阐明了黄河物质在黄、渤海的扩散范围与强度,发现了南黄海海底黄土的存在,阐明海底黄土沉积都是末次冰期时近源风成的产物;发现并研究了菲律宾深海区的“类黄土”陆源沉积,及风成性质,其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对冲绳海槽的浊流沉积及岩浆活动的研究,为冲绳海槽沉积作用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开展的我国海底灾害地质学和海底古河道、埋藏沙丘的研究,为海上石油平台的选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年来,他密切关注国家战略需求,为我国大陆架的划界提供战略咨询和科学依据。为我国海洋地质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任所长 周名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周名江
周名江,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毒理实验室主任;担任《海洋与湖沼》、《海洋环境科学》副主编、《海洋科学集刊》学报主编、及《ChineseJournalofOceanologyandLimnology》编委和国家环保局《海洋环境保护法》编订专家组专家;在国内外多个学术团体兼职,英国海洋生物学会(BiologicalAssociationoftheU.K.)会员、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渔业委员会委员第二,第八工作组双召集人之一(Co--Chair0)、中国水环境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环境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山东省科协副主席、青岛市科协副主席、美国纽约科学院(NewYorkAcademyofSciences)会员;先后被聘为青岛海洋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大学客座研究员。

周名江多年从事海洋生态、海洋环境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以下几个方面:污染物如汞、镉、锌、石油烃等在海洋藻类、浮游动物、贝类、鱼类中的累积和排出,污染物沿海洋食物链的传递研究,低浓度污染物对海洋生物个体发育的影响;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有害赤潮研究等。

第七、八任所长 相建海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建海
相建海,男,1946年5月出生,山西永济人,出国研究生。1970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常委,致公党山东省副主委,致公党青岛市主委,山东省科协副主席,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海洋学科评议专家,国家基金委学科评议专家,国家863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863重大产业化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高技术中长期规划海洋技术领域编写组组长,国家S863资源与环境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海水重要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海洋工程院副理事长;联合国FAO聘为咨询专家,国际甲壳动物学会理事会执行理事。“海洋与湖沼”主编、“海洋科学集刊”主编、"黄海水产研究"副主编、"海洋科学"、"海洋学报"、"水产学报"等学术刊物的编委;是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兼职教授,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相建海是我国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海洋动物生殖与遗传工程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学与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承担和完成了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科学院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基金项目等40余项,系统地开展了海洋动物生化遗传学的研究,研究进展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在对虾资源评估和预测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对虾、蟹资源影响的研究中,取得了国际先进的成果。在海产动物的繁殖与遗传学研究中取得若干创新进展,在鱼、虾、贝类染色体制备与核型研究上,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诱导了三倍体、四倍体对虾,三倍体诱导率,规模和培育规格上达国内外领先水平,并在国内外首创的D型诱导剂。率先在国内系统地开展了海洋动物生化遗传学的研究。在国家海洋高技术的战略研究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负责组织了海洋生物技术863重大项目立项前预启动专题“海洋动物多倍体育种与性控研究”,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973项目“海水重要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着力解决海水养殖面临的病害和健康的重大科学问题,就宿主、病原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开展跨学科研究,建立了我国首个海洋经济动物的分子信息数据库及分析平台,促进了海洋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和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功能基因的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成果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使我国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研究水平达国际先进,特别在虾贝类EST序列的测定及利用,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方面获得前瞻性和创新性成果,居国际同行前列。先后几十次应邀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泰国、罗马尼亚、南韩等参加国际会议和合作研究。

相建海曾任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863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1),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奖二等奖(2001),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2),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和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1994),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7),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7),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2000)等荣誉称号。

所长、党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松
孙松,1959年12月出生,山东莱阳人,博士学位。1982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后留所工作。1989年至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了中国第七次南极考察(1999/1991)、第八次南极考察(1991/1992),后赴澳大利亚南极局进行合作研究(1992.12-1994.5),1994年底获博士学位。199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通过博士生导师资格;1997年参加我国第十四次南极考察(1997/1998);1998年至1999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纪委书记、副所长;1999至2006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2006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一直从事近海生态学和南大洋生态学的研究,曾三次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在“八五”期间作为主要业务骨干参加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南大洋磷虾资源考察与开发利用研究”,在“九五”期间承担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南大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和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南大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和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作为主要业务骨干承担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浮游动物种群动力学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课题。973项目“黄东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的课题负责人,国家公益项目“南极磷虾生长状况与南大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关系研究”课题负责人和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我国典型海湾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项目负责人。目前承担国家973项目“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可持续机理”中的“浮游动物功能群在食物生产中的调控作用”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东海浮游动物优势种种群动态变化机制”课题负责人和南大洋生态系统研究等。

主要学术兼职: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CoML)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委员会主席;国际浮游动物普查计划(CMarZ)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115工作组正式成员(FullMember)、海洋生物观测新技术工作组正式成员(SCORPanelonNewTechnologiesforObservingMarineLife)、海洋生物自动识别系统工作组(130)成员;国际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委员会(GLOBEC)海洋生态系统动态过程研究工作组正式成员(FullMember);北太平洋海洋组织(PICES)生物科学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国际浮游动物大会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常务理事;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理事长等。

现任领导

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一筠
侯一筠,1956年11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侯一筠,1988年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作为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位博士后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期满,1993年初被破格提升为研究员,并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同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1997年于美国特拉华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至今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

侯一筠现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委员,国家军事海洋学学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中国海洋遥感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海洋科学》学报主编,《海洋科学集刊》、《东海海洋》学报副主编、《海洋与湖沼》、《海洋学报》、《中国海洋湖沼学报》、《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海洋科学进展》学报编委。

侯一筠先后主持了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种科研课题数十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论文多次被同行引用,特别是关于非线性海浪统计理论的研究被写进教育部审定的研究生教课书。主要研究领域是非线性水波动力学,随机海浪理论,地球流体中的非线性波动,海洋环境动力要素的数值模拟和数据同化技术。主要学术贡献为,首次获得了孤立波可跨介质传播的性质,并继国际上水波三大方程之后建立了新的演化方程。

侯一筠1998、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1999年获青岛市跨世纪青年学术、工程技术带头人称号,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01年获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海洋监测技术主题突出贡献奖,2003年获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启尧
王启尧,196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所长。

1983年7月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金属材料专业;1992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经济管理专业。1983年8月至1987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八零八厂技术科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厂团委组织委员;1987年9月至1995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部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5年12月至2000年1月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任二秘领事、一秘领事、党支部宣传委员;2000年2月至2000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工作;2000年12月至2004年12月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一秘领事;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人事教育处长兼党委办公室主任;2006年12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所长。

在四八零八工厂工作期间,1986年获青岛市“五小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1986年获青岛市政府颁发的“振兴青岛建功章”一枚。在海洋所研究生部工作期间,1987年至1989年,连续三年被山东省教委授予教育先进工作者。在驻外总领事馆工作期间,1997年被外交部、教育部评为优秀公务员,1999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交流突出贡献奖,1999年获中国旅美科协颁发的杰出贡献奖,2004年被外交部、教育部评为优秀公务员。回所工作以后,2005年被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院士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守仪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郑守仪
郑守仪,女,著名海洋生物学家。1931年5月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广东省中山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4年在菲律宾东方大学获“商科教育”和“生物学教育”学士学位,后在国立菲律宾大学研究生院主修生物学,1956年7月回国,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第五至七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第八至十一届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第六至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郑守仪教授开创并全面发展了我国现代有孔虫分类学与生态学研究,发表了计320万字的20篇论文和2部专著;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2003年荣获国际有孔虫研究最高奖——库什曼奖。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归侨先进个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中科院“科普工作先进个人”、“齐鲁女杰”等多项荣誉称号。

主要成就:上世纪60年代,与郑执中教授合作进行中国海现代浮游有孔虫分类与生态研究,填补了空白。70年代,重点进行底栖有孔虫研究。突破主要凭外部形态鉴定种类的传统方法,改革创新研究手段,大量观察虫体内部形态结构,使我国现代有孔虫研究在高起点上后来居上,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迄今已详尽描记1500余种,其中有1新科、1新亚科、24新属、290新种;亲自绘制近万幅有孔虫形态图,完成上千测站(次)的定量计数工作。在此基础上,较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海有孔虫区系、生态特性和多项有孔虫参数的分布规律。她建立的隔编织虫Septotextularia新属,纠正了前人近百年的误识。

为了使海洋原生动物有孔虫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科研教具、科普展品和旅游纪念品,她凭借对有孔虫形态了如指掌的优势,开创了国内外罕见的有孔虫放大模型和大型雕塑的研发工作,亲手雕琢了230多个形态逼真的有孔虫属种放大原模,获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30余项外观设计专利。中科院海洋所与青岛市服装有限公司共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原生动物有孔虫科普基地,与广东中山三乡镇共建了坐落110余个大型石雕的全球首个公益性有孔虫雕塑园。以此为载体,既展示了有孔虫微观世界的千姿百态之美,也向社会大众普及了科学知识。

丰硕成果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础研究

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模型动物发育遗传实验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主要针对海洋农业中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在海水养殖核心种质筛选和保存、重要养殖生物生长发育调控、海洋动物繁殖生物学、海洋生物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海洋生物技术、病害防治与天然产物利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先后主持并承担了多项“973”、“863”、国家攀登计划、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提出了重要海水养殖生物生长发育和生殖遗传的人工调控理论,为品种改良和遗传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阐明了重要养殖生物病害发生机理和分子机制,为病害免疫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构建了海洋天然产物及先导化合物筛选模式,完善了大型藻类转基因体系,为海洋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材料和新途径;建立了海水养殖生物核心种质库,为品种培育和苗种生产提供了种质保障。以生物养殖为代表的蓝色农业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引领了我国海洋农业和海洋高新技术研究的发展,确立了中国在世界海水养殖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促进海洋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水高效养殖工程数字化精准生产技术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针对海洋生态系统关键生物生产过程,海洋生态系统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海洋环境演变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中国近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与海洋微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变动,中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关键种种群动力学,重要渔业资源种群补充机制,南大洋海洋生态系统关键种群动态学,海水化学要素对海洋生态环境演变的调控作用,海洋中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及效应,海洋沉积物在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海洋污染对近海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有害赤潮形成的海洋学与生态学机理及其预测与防治,近海富营养化形成过程、机制及对策,海水养殖系统生态调控原理与环境控制等研究,主持并承担了多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或重点项目,特别是承担了国际GEOHAB,SCOR和IOC联合发起的全球赤潮研究计划中目前唯一的国家赤潮研究项目,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为我国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针对海洋环流动力学过程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海洋环境的遥感探测与数值预测方法,海洋波动及其对其它海洋过程的影响等方面,开展西太平洋-东印度洋环流变异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近海关键环流动力学过程及其环境生态效应、海洋中尺度现象探测、分析与预测、海洋波动与混合的非线性机理、多尺度海洋波动相互作用理论及预测方法、我国沿海重大海洋灾害机理、预测方法和风险评估、海洋遥感机理和海洋要素遥感探测方法、海洋遥感应用、海洋数据同化与数值预报方法等研究,先后主持并承担了一大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专项等重大项目,提出了我国近海环流多项重大科学问题,形成了具有开创性和带动性的以南海黄海冷水团环流、南海暖流、东海冷涡、浙江沿岸上升流、棉兰老潜流等重要科学发现为代表的学术成果,在海洋环流、海洋通量与陆海相互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或先进地位,为我国物理海洋科学诸多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13人,实验室主任王凡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苏纪兰院士。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本实验室重点开展海洋环流动力学过程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海洋波动及其对其它海洋过程的影响、海洋环境的遥感探测与数值预测方法等研究,力争取得突破性的学术成果,为建设成国际海洋环流与波动研究中心之一而努力。

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是我国最早的海洋地质科学研究集体,近50年来为我国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目前实验室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针对海洋地质科学关键问题,重点研究大陆边缘地质演化与资源潜力、全球变化的海洋记录与沉积过程、深海环境探测与生命过程。主要研究内容有:东亚大陆边缘岩石圈动力学与地球深部过程、深水油气的资源潜力、沉积扩散系统的形成过程、太平洋西部边界流演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深海热液(冷泉)系统研究、深海生物圈的地质微生物学研究以及深海探测的若干关键技术等。先后承担国家“973”、“863”、国家重大专项、国家基金、科学院创新方向等重大课题的研究。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11人,具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22人,实验室主任为李铁刚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朱日祥院士。实验室拥有系统的海上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的仪器设备及丰富经验的海上作业人员;拥有室内实验所必须的大型仪器实验室;拥有矿物分离、鉴定实验室、微体古生物分离、鉴定实验室、地球化学分析实验室、地质微生物实验室、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室、数据处理与制图室等。实验室以“开放、流动、合作、竞争”政策为指导,立足知识创新、面向国际前沿、服务国家需求,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为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海采集底栖生物标本

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海洋生物分类学研究是海洋研究所建所以来孕育形成的特色学科。为从战略角度保存和发展我国的海洋生物分类学研究,海洋研究所于2007年9月新设立了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实验室汇聚了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郑守仪为代表的老中青结合的海洋生物分类学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涉及了我国几乎所有海洋生物门类的分类研究。目前实验室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重点开展中国海和西太平洋海洋生物(包括海藻、海洋原生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鱼类等)的区系分类、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变等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同时,以我国海洋生物标本入藏量最大、物种数量最多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为依托,结合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的理论和技术,着力构建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完整、准确的电子信息平台。实验室现有人员1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研究员4人(含百人计划1名),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6人,中级职称人员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实验室另有高水平的退休反聘专家11人,博硕士研究生15人。实验室本着继往开来的创新发展目标,力争建设成为面向全国的海洋生物分类学与系统进化研究的中心和服务平台。

应用研究

海洋生物技术工程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鱼类繁育及健康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是以满足我国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对高技术的需求搭建的海洋生物技术孵化平台。主要针对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的种质、环境等瓶颈因素,开展海洋贝类、鱼类、藻类健康增养殖技术、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在农业上应用技术、海水养殖病害防治与饵料开发技术、海洋环保技术等研究,主持并承担了多项“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在海水养殖动物的遗传育种、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养殖动物高效全价微颗粒饲料研发,微藻的大规模培育和大型海藻活性物质利用方面取得了国内外领先或先进水平的技术和成果,构建和实施了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关键技术体系,培育的“大连一号”杂交鲍鱼获国家海水养殖新品种证书,创建的“三段法”菲律宾蛤仔高效健康养殖模式,“农乐一号”海洋生物制剂广泛推广应用,研发的褐藻多糖硫酸脂和海昆肾喜胶囊等4个海洋药物获国家新药证书,在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化学制品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提高了我国海藻资源高值化利用水平,推动了海洋产业高效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海洋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底沙泼沙脊原位检测及特性研究

海洋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以满足国家海洋环境监测和防腐蚀领域科技发展需求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目标,针对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腐蚀防护技术、环境评价技术开展海洋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海洋仪器与系统集成,海洋腐蚀防护技术、污染状态的探测与研究,环保评估以及环境评价技术、防腐涂料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进而做出科学的综合评价,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与对策,研制和开发相应的技术产品。多年来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国家攻关,863计划及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大型企业委托的科研任务,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研究支撑

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胶州湾出海调查
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始建于1981年,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成员及其定位站之一,是目前我国温带海域唯一的集监测、研究与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研究站,是自然生态和实验生态学的监测、实验与研究、示范与推广的综合基地。建站以来,为国家和区域一系列的科研和应用项目提供了野外试验和研究平台,在生态、资源、环境和海洋农牧化等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9月被中国科学院授予“2001-2005年度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评估优秀野外站”称号。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是我国海洋生物分类区系、生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的科研、教学中心和基地,馆藏海洋生物标本70余万号,其中模式标本1100多种2300余号,包括了我国所有大型海洋生物调查采获的全部或大部分和采集于南、北极在内的54个国家和地区标本,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亚洲馆藏量最丰富的,集海洋生物标本收藏、海洋生物分类系统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海洋生物科普知识宣传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现代化标本馆。

标本馆集中了我国一大批知名专家,代表了我国海洋生物分类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海洋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以及我国海洋法规的制订、海洋权益保护、进出口贸易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内外的海洋生物分类学和区系研究培养了大批高级研究人才。

海底热液活动实验室

海底热液活动实验室成立于1994年,在发展关键技术方法的基础上,致力于现代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研究,了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产物的分布状况与基本特征,研究海底热液活动与成矿、生物活动、深部过程和其他深海资源的关系,为解决海底热液活动的关键基础理论问题,揭示海底热液活动这一自然现象的本质作出贡献。

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处

承担所机关管理部门相关事务综合协调职能,协助所领导对重要工作进行协调,对落实各类重要会议决定的事项进行督察和督办;负责党政领导接待日安排与办理情况反馈,负责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审计日常工作,承担创新文化建设及科普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协调,负责工会、团委、统战、妇委会等其它组织的日常工作;承担所年度工作会议、年度总结会议、所务会、所党委会议、所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重要会议的组织及会务工作;承担对外联络职能,包括来文来电处理、紧急事务与突发事件处理;承担所领导秘书事务、党政统计、文书档案事务及全所日常行政事务;承担全所安全、保卫、保密工作的管理与协调;承担日常政务信息编报、对外宣传组织与管理。负责全所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的清理与汇编;承担中科院公共事务管理标准的日常管理工作;承担全所ARP管理信息系统、资源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及其运行维护管理职能;承担学会、协会、记者站日常管理与协调,负责曾呈奎科技奖、吴尚勤奖学金等奖项的日常管理。承担所领导交办的工作。

合署与挂靠办公机构:党委办公室、安全保卫办公室、《海洋与湖沼学会》办公室、《科学时报》驻青记者站、曾呈奎科技奖办公室、张玺基金管理办公室、吴尚勤奖学金管理办公室。

科研与开发管理处

承担科技工作年度计划的制定,协调、督促科技计划的执行。负责研究所科技业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负责学术委员会日常工作。承担研究所科技项目(课题)的组织与管理,科技基地(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和台站、工程中心、科学中心等)的有关管理工作及科技业务工作的日常管理。承担所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的综合管理事务,负责院(所)地合作与成果技术转让,负责知识产权保护与经营相关的业务培训、绩效评价等工作,负责各类成果鉴定、课题验收等科研项目的组织评审工作,负责各类重要科技奖励的推荐申报工作。负责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统计与科技信息管理,负责科技档案、文书档案管理。负责科技外事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筹划组织召开国际会议、签订国际合作协议、共建中外联合单元等国际交流活动,承担所领导出访、国外重要代表团及科学家来访接待的组织工作。负责组织“开放航次”和审批科学考察船的用船计划;负责所保密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计量(环评、海域使用证等各类资格证书)管理;负责与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联络,负责组织各类学术会议。承担所领导交办的工作。

合署与挂靠办公机构:科技开发管理办公室、外事办公室、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所学术委员会秘书处、908项目办公室。

人事教育处

承担所人力资源与教育相关战略研究和规划草案的制定修订。承担所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政策、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的草拟,包括人员编制、岗位设置、人员的聘用、调配和管理、优秀人才的招聘和引进、劳动工资及福利待遇、职工各种社会保险的管理、职工考核和奖励、项目岗位及科研助理的津贴、人事争议调解等工作。承担各类人才项目计划、博士后等综合管理事务工作,承担科技人员管理、人才培养、人员培训、职工继续教育等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两院院士及各类人才奖励项目的推荐与申报。协助做好党政干部的管理工作,负责科技副职、院地人才合作、干部挂职管理事务工作,负责客座及名誉研究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负责离退休干部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受理离退休干部来信来访;负责人才交流中心的日常工作,包括项目聘用、短期聘用、退休返聘、离岗退养、无岗、待岗人员的管理;负责制定出国培训计划与人员选派的推荐,负责审批和办理职工出国手续;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各类统计工作;ARP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管理。负责院士保健、职工体检、职工休假的组织与协调,负责职工伤亡善后事宜等工作;负责法人证书与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管理工作。承担所领导交办的工作。

合署与挂靠办公机构:离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人才交流中心办公室、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创新团队管理办公室。

财务管理处

负责全所预算编制与管理、资金拨付与管理、财务决算、财务监督与审计整改等工作。承担我所资源组合配置相关的统筹协调工作;依法组织收入和全成本核算,负责定期编制各类财会报告,如实反映我所财务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支持,对各类经济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和监督。负责科技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分析、项目立项经费审核,负责经费使用计划性的管理。承担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的制定,负责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承担所领导交办的工作。

资产管理处

负责全所国有资产总量与产权管理,所土地与房屋资产的相关管理工作,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及所参股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监管、政府采购管理等工作,负责编制研究所资产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负责技术标准制定与执行、质量与计量认证等管理工作,负责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无形资产的评估、实验室规划与调整、房地产管理及住房改革的实施、房屋维修计划的审批与验收等工作。协助负责全所资源资源配置统筹协调、大型仪器设备采购与管理工作。协助负责组织争取国家有关部位、院、省市与资产有关的资源争取,负责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创新自行研制项目的申请、立项及后续管理工作;承担所领导交办的工作。

合署与挂靠办公机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管理办公室、计量认证管理工作办公室、质量认证管理办公室。

战略规划办公室

承担所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制定;承担所领导重要文稿的起草和发展规划调研;负责重大项目与资源争取规划方案的起草;负责向国家、院及其它省市部委建议书的起草;负责重大政务信息的筹划与宣传;承担所领导交办的工作。

能力建设办公室

负责联系国家、院、省市有关部门,负责组织重大科技任务、院基地建设、国家(院)重点实验室建设等相关项目争取工作。承担大科学工程与条件平台等战略规划、项目争取、建设与统筹协调。承担所领导交办的工作。

合署与挂靠办公机构:造船工作办公室。

基建项目办公室

负责争取和实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负责编制研究所园区总体规划草案,承担全所园区建设规划管理工作,包括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起草、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预算及投资计划、监督检查与协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组织协调各类基本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招标工作;负责基建项目全过程管理;负责基建项目报表的统计、核算和报送;各类工程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建档等;负责完成竣工项目的验收、移交、质量回访等基本建设项目的后期工作;承担所领导交办的工作。

支撑系统

科学考察船舶大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船员队伍
科学考察船舶大队是以获取有效、高质量的海洋探测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撑的专业技术队伍,拥有以科学一号、金星二号、科学三号为代表的科学考察船,先后承担过多项大型国际综合科学考察任务。

 

研究生部

负责所研究生教育总体发展规划的草拟,负责学位点的学科及研究方向建设。承担研究生教育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负责研究生党、团、学生会、班级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负责研究生生活保障、医疗保险与突发事件的处理。承担所学位委员会和招生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负责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拟订与组织实施。负责研究生学籍、培养过程、学位申请、研究生毕业分配等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及其它各类研究生奖项的申报。承担所领导交办的工作。

合署与挂靠办公机构:招生办公室、学位办公室。

文献信息中心

负责实施海洋所信息网络、期刊出版、文献图书的发展规划以及任务目标的完成、承担文献信息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负责实施海洋所计算机网络的规划和发展及信息资源建设规划,承担网络中心的安全运营和管理;负责图书馆的自动化、数字化建设和图书订阅、交流与管理。

合署与挂靠办公机构:《ChineseJournalofOceanologyandLimnology》编辑部、《海洋与湖沼》学报编辑部、《海洋科学》与《海洋科学集刊》编辑部、网络中心、图书馆。

分析测试中心

分析测试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技术支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生态环境、海洋地质、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以及大型仪器管理、计量认证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同时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该中心的组织运行。

负责分析测试中心的总体工作,特别是中心运行的体制与机制、岗位设置等工作;负责院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管理办公室的组织运行;负责所大型仪器委员会的日常组织工作;完成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兼任分析测试中心总工程师。

负责分析测试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大型仪器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所计量体系认证建设、院仪器研制项目的组织管理以及完成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联合实验室

中美联合海洋生态动力学开放实验室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是当今海洋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国际前沿领域。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系统大不相同,海洋的初级生产由0.1~100mm的微小浮游植物完成,而次级生产也仅由较大的0.1~10mm的浮游动物完成。这样,海流等海洋物理过程以及与悬浮颗粒物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成为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变化的关键过程。因此,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把海洋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物理过程与生物过程相互作用和耦合为核心,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时空演变规律,探讨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系统对其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机制,进而探讨生物资源的补充机制和优势种的替代规律,评估生态系统的容纳量,预测其动态变化。


中日海洋腐蚀环境共同研究中心山东省腐蚀科学重点实验室暨青岛市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于2000年,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中日海洋腐蚀环境共同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任中方主任,东京工业大学水流徹教授任日方主任。该中心的主要领域包括:海洋腐蚀环境及腐蚀规律研究与海洋工程设施的相互关系、海洋环境大气腐蚀发生与发展过程、海洋生物污损与控制、不同海洋环境下的应变电化学规律和腐蚀破坏机制、海洋工程设施腐蚀控制技术及评价研究、海洋工程设施防护状态监控智能化技术研究等。


中日海洋防腐涂料研究发展中心山东省腐蚀科学重点实验室暨青岛市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于2006年12月,与大日本涂料株式会社(DNT)联合成立了“中日海洋防腐涂料研究发展中心”。大日本涂料株式会社(DNT)已有70多年的历史,为日本第三大涂料企业。大日本涂料株式会社在防腐涂料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有着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该中心致力于海洋长效、环保防腐防污涂料的研发。通过国际合作,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在海洋浪花飞溅区保护、钢结构重防腐涂层保护、钢筋混凝土涂料保护、海洋防污涂料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产品。

山东省腐蚀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腐蚀科学重点实验室暨青岛市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在山东省和青岛市的大力支持下,以原中科院海洋所海洋腐蚀与防护实验室为基础建立的,在海洋腐蚀与防护领域有着近50年的研究历史。主要研究方向是针对海洋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腐蚀问题,以减少腐蚀破坏所造成损失为目标,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致力于为我国和山东省、青岛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青岛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青岛市科技局共建的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12月4日正式成立。实验室建设的目的在于:根据青岛市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的需求,为解决海水养殖中良种培育的关键问题,进行海水养殖生物种质改良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青岛地区建立国家级海水养殖生物优良种质种苗繁育中心,为青岛市海水养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在青岛市和中科院海洋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全室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把实验室建成一个科技力量强、实验条件完备、与产业结合密切、有效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研究开发实体。

海洋环流与气候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相关词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天则经济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郑州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附件列表


66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