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54] 评论[0] 编辑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是以高技术研究发展为主的电工专业科研基地型研究所,是以发展电工电能新技术为学科方向的国家科研机构,在全国电工科技布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创建40年来,电工研究所一直承担着电工学科重大前沿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发展的任务,对电力系统稳定大电机高电压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气测量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并且,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电火花加工技术和磁流体发电的研究发展工作。为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和电工装备制造业、推动电加工技术的产业化、提高我国在电工技术方面的国际竞争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已取得科研成果400余项,其中100余项已在工业、科研部门推广应用;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级奖励100余项。

所情简介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电工研究所按一级学科建所,研究领域宽广,以促进电工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提升我国电力生产和电工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孕育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为己任。同时,注重电工学科的知识创新,注重电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不断拓展电工学前沿领域,促进电工学科内涵的更新和发展。

近年来,电工研究所在先进能源电力技术、现代电气驱动技术、应用超导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微纳电加工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前沿基础性研究,发展了多项促进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性高技术,并以多种形式初步形成了高档医疗设备、先进电气驱动、特种机电装备和绿色能源装置等高新技术产业

电工研究所正在推进磁技术应用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应用超导技术的产业化和替代能源技术及产业的成长。而作为新的学科生长点,电磁生物工程的研究已经起步。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是1958年在原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的部分研究室的基础上在北京筹建,l963年正式成立的。它是中国科学院内唯一从事电工学科研究的专业研究所。

在建所初期,全所工作围绕我国电力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国防特种电工装备的需要和电加工技术的发展,开展了电力系统稳定和运行方式,电力系统自动化,大型电机高电压技术电工测量仪器仪表,暂冲式电弧风洞用电弧加热器,脉冲放电风洞电源,大型电感储能装置,电火箭,微电机,特种电源,电火花、电子束、离子束与等离子体加工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与研制工作,为我国电力的发展,国防现代化及电加工技术的产业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培养、锻炼了一批有良好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科技骨干队伍。

1965年,由予全国统一动力系统建设的要求放慢,并为了避免与产业部门和高等院校间的不必要重复,科学院对我所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研究全国统一动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电工科技改为针对相对近期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电工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并对原有的研究工作作了相应的调整,中止和外调了有关电力系统稳定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工作。调整了高电压技术和大型电机的研究内容。高电压技术的研究从过去主要研究高电压输变电工程中的高电压技术问题改为开展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特别是液中高压脉冲放电和快脉冲放电技术的研究,大型电机的研究除保留部分原有的内容外,重点转为开展特种电机的研究。

十年动乱期间,体制变动较多。1968年我所划归国防科委领导,改名为国防科委第五0六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展电火箭技术,并计划分建第一五。八所,发展大功率脉冲电源。1970年重回科学院,恢复了原来的所名和工作。l972年为了加强磁流体发电研究,将原来的磁流体发电研究组改建为磁流体发电研究室。l973年我所与科学院其他五所一厂一起下放北京市,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的双重领导,改称为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工研究所。1978年重新归中国科学院领导,仍称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所陆续开辟了超导电工计算机在电工中的应用和微电子束加工技术等新型学科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研究室。l979年所的研究方向根据科学院长远发展规划的要求,定为“发展电工电能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其新技术”。为此,对有关课题作了一些调整,新开辟了太阳能热发电研究,调出了电火箭的工作。1982年太阳能热发电研究转为太阳能热利用与光伏发电研究,与风力发电研究一起于1986年组建成新能源研究室。

为了贯彻科研体制改革的方针,我所于l984年建立了“中国科学院电气高技术公司”(原名“中国科学院电工新技术开发公司”),从事科研产品的开发、生产、技术贸易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并已开发出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电子束焊接机,电火花震源等多种产品,占领了市场,取得了效益。l990年进行了初步的机构调整,原特种电机与微电机研究室合并为统一的电机研究室,在原电加工研究室、机电控制系统实验室与伺服电机组基础上组建了电加工和数控技术工程研究发展中心,并组织开展了电工装备CAD,电力电子,磁悬浮技术与磁流体推进技术方面的研究发展工作。

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及前沿,结合我所的办所方针和自身特色,确立我所的到2020年的中长期战略发展方向为能源和电力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及电气科学的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

我所科技工作的总体框架可概括为:

一级学科:电气工程

两大领域:能源与电力安全技术领域

电气科学前沿交叉领域

三个替代:在能源与电力安全技术领域,重点发展未来可替代现有技术及应用模式的重大创新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燃油替代的电气驱动交通技术及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技术。

五个探索:电气科学前沿交叉领域,重点探索电气科学与生物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从而产生的电气科学前沿交叉方向,积极鼓励新的科学思想和原始性创新。

根据国家能源和电力方面的战略需求,把能源与电力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作为我所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和核心任务。主要解决:我国自身能源和电力总量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石油安全和经济安全问题;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问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用电设备安全问题。在电气科学的前沿交叉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主要围绕电气科学的前沿基础问题及其与相关领域的交叉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工作,为能源与电力安全科学技术方面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

围绕对国民经济和学科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部署若干重大项目,坚持自主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的攻关、提高基础研究能力。通过这些任务和项目的实施,突破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和解决一些关键科学问题。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领域一:能源与电力安全技术

1)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2)燃油替代的电气化交通技术

3)电力节能技术

4)大型电工装备的蒸发冷却技术

5)超导电力技术

6)分布式电力技术

7)电力储存技术

领域二:电气科学基础和前沿交叉领域

1)电磁生物工程研究

2)超导磁体与强磁场应用技术脉冲放电与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3)材料在强磁场下的电特性交叉研究

4)微纳米系统的电磁场问题研究、微能源系统研究

5)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数字电工科学研究

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知识创新工程任务的要求,从电气工程的学科特点出发,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整合资源,适时组建一些新的研究单元,部署一批具有前瞻性研究领域和新的学科增长点,例如太阳能电池、分布式电力、电力节能、新型电力储存技术等,及时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高技术需求,敏锐把握电工科学的发展趋势。根据研究所的方向和重大战略任务,有效组织研究力量,形成重大任务的攻关能力和集团作战能力。在前沿交叉科学领域方面,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采取更为灵活的组织方式。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应用超导技术、生物电磁技术、大型电工装备的蒸发冷却技术、电机分析及控制技术等3~5个学科方向上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成为我国该技术领域在国际上的最主要代表。面向国家安全需求,加强国防科技研究。

充实前沿探索研究部的力量,加强前沿探索研究。成立战略研究中心,加强战略研究。建立信息中心与电气系统仿真实验室,强化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

现任领导

所长 肖立业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肖立业
肖立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95年10月参加工作,200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电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985.09-1989.07 重庆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学生

1989.09-1990.03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1990.08-1992.04 中科院电工所电工电能新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2.04-1995.10 中科院电工所超导技术及磁流体发电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5.10-1997.08 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博士后

1997.08-1998.04 日本金属材料研究所特别研究员

1998.08-1998.10 电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8.11-1999.11 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9.04-2002.01 电工研究所超导技术研究室主任(其间:1999.12研究员)

2002.11- 兼院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主任(其间:2002.03-2005.12国家“863计划”超导技术专项专家组专家)

2003.04-2007.04 电工研究所副所长

2007.05- 电工研究所所长

党委书记(副所长)  马淑坤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马淑坤
马淑坤,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l970年4月参加工作,l97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电工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1970.04-1974.08河北保定第三医院护士、人事干部

1974.08-1977.07河北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学生

1977.07-1985.05中科院微生物所助工

1985.05-1990.07中科院微生物所工程师

1990.07-1993.04中科院微生物所党办副主任

1993.04-1994.05中科院微生物所党办主任

1994.05-1996.08中科院微生物所人事处长、党办主任

1996.08-2003.08中科院微生物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2003.08-2007.04电工研究所党委书记

2007.05-电工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副所长 许洪华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洪华
许洪华,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88年3月参加工作,l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电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1981.09-1985.O8天津大学本科学习

1985.O9-1988.O3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电机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8.03-1999.03电工研究所工作(其间:1996.11副研究员)

1999.04-2001.11电工研究所新能源与新型发电技术研究室主任
(其间:1999.12研究员)

2001.12-电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2007.05-电工研究所副所长

所长助理 齐智平

齐智平,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电工研究所前沿探索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1976.03-1979.01北京昌平东沙屯插队

1979.12-1983.02北京航空学院第一分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学习

1983.03-1985.08北京第一轻工业研究所工作

1985.09-1988.0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

1988.07-1988.11电工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88.12-1993.10电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其间:1992.04-1993.05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访问学者)

1993.11-1997.10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其间:1994.11-1995.07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访问学者

1995.04-1998.03电工研究所研究室第六研究室副主任
(其间:1997.11研究员)

1998.04-1999.03电工研究所第六研究室主任

1999.04-2002.01电工研究所科技处处长

1999.08-电工研究所所长助理

2002.01-电工所前沿探索部主任研究员

所长助理 宋涛

宋涛,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94年6月参加工作,199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电工研究所电磁生物工程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1984.09-1988.07山东大学数学系控制理论专业学生

1988.09-1991.0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数理系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1.03-1994.0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数理系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4.06-1997.10电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7.11-1999.11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9.12-电工研究所研究员

1994.04-2002.01电工研究所永磁应用研究室主任

2002.02-电工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所长助理 李耀华

李耀华,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97年4月参加工作,199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电工研究所所长助理,电力电子与电力驱动研究部主任,磁悬浮与直线驱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1994.10: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控制专业或工学博士学位

1995.09~1997.03:联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电机研究所博士后

1997.04~至今: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工作(其间:1997.11:副研究员,伺服技术组组长)

1999.12:研究员,第六研究室主任

2002.11:磁悬浮与直线驱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02.03~2007.07:国家“十五”863“磁悬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兼牵引供电专业专家组组长

2007.8:所长助理

2007.10~2010.1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电力电子关键器件与重大装备研制”总体组专家。

2008.01~2010.1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研究”总体组专家)

历任领导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机构设置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协会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中国太阳能学会)是中国科协所属,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学术团体,1979年9月6日在西安市成立。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和动员太阳能科学技术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促进太阳能学科的发展,促进太阳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促进太阳能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太阳能科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反映太阳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太阳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太阳能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下设7个专业委员会、7个工作委员会和学会办公室、学会编辑部。7个专业委员会:热利用专业委员会、光伏专业委员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氢能专业委员会、太阳能和建筑专业委员会

7个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国际工作委员会、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会员工作委员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产业工作委员会、学会办公室、学会编辑部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出版《太阳能学报》《太阳能》杂志。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于1980年7月加入国际太阳能学会,2000年加入国际氢能协会,2002年加入世界风能协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自1979年9月6日召开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并选举成立第一届全国理事会以来,至今已召开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产生七届全国理事会。

理事长:石定寰

名誉理事长:黄孟复 毛如柏

副理事长:孔力 毛宗强 张剑 赵玉文 贺德馨 韩建功 李俊峰 朱俊生 黄鸣 王孟杰

秘书长:孟宪淦

常务理事:33人

理事:109人

电工所简报

所刊《新电气》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所刊《新电气》为季刊,于2007年元旦正式出版。为全所职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流信息、沟通思想、探讨问题、展现丰富精神世界和多彩人生道路的平台。

该刊设有专题报道、焦点新闻、领域前瞻、观察思考、人物访谈、岁月如歌、学子风采、闲情驿站等栏目,报道电工所人的每一项成就,构筑全所上下信息沟通的平台,拓展科技人员的学术视野,记录科技人员探求真理的行为轨迹,传播科学大家的声音,探讨创新文化的深刻内涵。

研究方向

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用的发电机及其控制装置

风力田建设、风力机性能测试与监控技术

光伏发电:

光伏电站研建,包括DC-AC转换器、并网逆变器及单、双轴并网跟踪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制等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工程

太阳电池:

非晶硅/单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研究;高效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研究(效率大于21%);晶体硅太阳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多层薄膜非晶硅锗太阳电池的研究及产业化相关技术;HIT太阳电池中试技术;高效太阳电池中试线;新型太阳电池的探索。

太阳能热发电与热利用:

太阳能“光-机-热”一体化的研究。热解制氢中的高效换热、多相混输、能量转化和系统稳定性理论 用于制氢的太阳能槽式聚光反应器的研究真,空管空气集热器应用的示范工程,真空管太阳热水器应用于沼气生产中的探索,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系统总体设计技术及系统集成,高可靠性吸热、传热、蓄热方式的研究和系统建立,塔式太阳能电站的总体设计技术,定日镜总体设计及样机研制。

可再生能源检测、认证与咨询、培训:

就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向国家主管部门提供机制建议;

在农村离网供电的政策研究、技术标准、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等方面从事研究;

与国外知名从事可再生能源的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发项目,创办相关的机构;

承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的咨询与培训,为项目单位培训师资;

现代电气驱动技术

1.多相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可用在传统电气传动场合,特别适合于用在船舶推进、电动车辆等要求高可靠性、大功率的场合

2.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研发:

a)独立电源系统:45kW~150kW不同功率等级的直流-直流变换器,采用数字控制技术,方便灵活,输入直流电压范围较宽,输出电压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设计,系统转换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可应用在燃料电池移动电源,智能充放电机,分布式电源系统等领域。

b)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稳定性和EMC技术研究。

3.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研发:

a)交流异步电机及其驱动系统:采用先进的全数字矢量控制,用高速DSP实现复杂控制策略。可在电动汽车概念车、燃料电池电动车、纯电动轿车、纯电动大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中应用。

b)永磁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在高转矩密度的永磁磁阻电机、数字化矢量控制技术、CAN总线通讯、系统集成等几方面有所突破。系统具有高效电动/发电特性,凸现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节能优势,可用于混合动力电动轿车上。

c)新型特殊电机驱动系统:电动变速传动系统(EVT),可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领域。

d)其他:驱动系统等价可靠性研究工作,高效驱动系统技术研究等。

磁悬浮与直线驱动技术
1.现代电力电子变流技术(ModernPowerElectronics):

高压大功率变流技术

大功率高性能中频电源技术

高压大功率有源电力滤波技术

高品质大功率功率放大器技术

2.先进电力驱动控制技术(AdvancedElectricalDrives):
? 交流电机磁场定向控制理论和系统
? 高速磁悬浮列车牵引控制理论和系统
? 高速磁悬浮列车牵引供电规划设计技术
? BacktoBack变流技术

3.新型非黏着轨道交通技术(NewNon-adhesionTransportationSystem):
? 永磁电磁混合式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
?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技术

汽车电子

1.车用总线:总线设计技术、总线测试规范制定与总线测试设备研发、总线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

2.车用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混合动力系统混合方案的设计、车用高低压电器系统的设计、整车控制策略与控制器研发、道路试验测试系统研发;

3.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发:镍氢电池与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

应用超导技术

主要从事超导电性应用基础研究,发展超导体在电力工业、强磁场技术、通讯技术、医疗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目前,重点研究方向包括:高温超导电磁物理基础研究、超导电力技术的研究开发、超导电力装置与电网的匹配协调运行、超导强磁场磁体技术及其在空间探索、材料变性处理和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实用超导材料物理基础:复合高温超导带材和块材的电磁物性(磁通动力学、交流损耗、临界特性等)及其与外部电磁场、温度、应力等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物理机理。CICC导体的稳定性以及超流、超临界和常低压温流体的传质热、低温流体两相流中的非线性问题;热力学及两相流运动规律。

超导磁体物理基础:复合高温超导磁体-热稳定性及其与电磁生物性的相互关系;交流高温超导磁体和脉冲超导磁体的稳定性、失超传播特性和失超保护方法及其与冷却方式和外部干扰(电磁、温度、应力等)的相互关系;低温高电压放电机理。

超导电力应用基础:超导电力装置的原理、动力学特性、电磁兼容、电磁暂态过程及其与电网动态稳定性的相互关系;含超导电力装置的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理论、控制策略和经济运行理论。

超导强磁场的应用基础:电磁加工和电磁铸造的基础研究;MgB2材料的制备;AMS反物质探测用超导磁体系统的研究;强磁场作用下新材料制备及物性研究。

生物医学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部旨在运用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生物电工学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从工程学角度解释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同时从事相应医疗仪器和生命科学仪器的研究和开发。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分析、生物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电磁场生物效应、人工器官以及相关的医疗仪器研制等。

目前电磁生物工程研究组已基本形成了电磁场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理研究、生物电磁特性和电磁信号的检测及应用研究、生物电磁成像技术研究、人工生物器官研究、纳米生物电磁技术研究五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拥有用于生物电磁效应实验的各种电场和磁场设备、电磁仿真环境和生化实验设备,可进行离体和在体的生物电磁实验,能够对电磁作用后的活体及离体细胞进行形态、行为和各种特定生化指标量化检测与分析,拥有检测和分析处理微弱生物电磁信号的设备与技术。

微纳加工技术

以国家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先进光刻的关键技术为目标,在微纳技术及应用领域开展相关的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方面的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

(1)微纳加工技术

(2)微纳检测分析与控制技术

(3)微能量转化技术

微纳加工技术:

微纳加工技术在我所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科学院和国家项目,在相关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在科学院创新基金、百人计划人才基金、国家863和973项目的支持下,正在开展65nm-45nm-32nm-22nm微纳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尤其是ArF光刻、极紫外光刻(EUVL)、分辨率增强技术、光刻协同设计等关键技术,部分结果国际领先,取得了一系列自主产权专利、软件版权和学术论文成果。

微纳检测分析与控制技术:

微纳检测分析与控制技术,是微纳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WeCanMakeItIfWeCanMeasureIt!高精度测量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的国产化,已被政府和有识之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目前,相关研究正在实施之中。

微能量转化技术: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机电系统)以其低成本、微型化等优势,在汽车、电子、家电、信息、机电、医药健康和生化环保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大量的关于MEMS的研究报道都集中在传感器、执行器及相关的特定装置上。其中被广为忽视的两个领域是:(a)如何给这些微小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提供能量;(b)如何对高度集成器件的热效应进行控制和制冷。MEMS微能源研制和制冷技术的落后已成为MEMS实用化的瓶颈和进一步研究开发的难题,所以研究MEMS微能源系统和制冷技术意义重大。我所在百人计划和863MEMS专项支持下,利用我所在能源领域的优势,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开发。

综上所述,微纳技术属于未来5-10-20年前瞻性、战略性高技术领域的重要学科领域。电工所微纳技术研究将立足技术创新,结合研究所制定的能源、电力安全和电工理论新技术两大领域发展战略目标,将微纳技术应用到信息、能源、电力、生命科学和健康保健等领域,以满足半导体企业、信息产业、能源、环境、生命科学和人口健康等领域对微纳技术的需求。

新型电力技术

电磁流体推进技术

电磁推进技术组以磁流体动力学为发展方向,研究领域涉及环保、医疗、交通运输、船舶推进、分布式发电等方面。科研方向主要有:单管双通道液态金属磁流体波浪能直接发电装置,超导磁流体推进船,海面浮油回收船,磁流体血液泵,磁流体泵喷推进,流体和多场偶合仿真计算等。

高压与脉冲放电技术

雷电防护及雷电现象研究目前研究重点:
  · 等离子体防雷技术
  · 雷电波侵入的机理和防护;
  · 电源滤波器的研制;
  · 球雷研究。

低温等离子体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们研究组大量开展介质阻挡放电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进行了等离子体发生用的高频高压电源和重频脉冲电源的研制工作,完成了多种等离子体发生电源的研制、进行了大气压下均匀辉光放电、臭氧发生器等的研究工作。自93年开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防雷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十几篇。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技术;
 ·等离子体材料处理研究;
 ·等离子体杀菌,生物效应研究;

电磁生物效应研究

目前研究重点:

· 脉冲电场非热效应机理的研究;

· 脉冲电场下中药抗肿瘤细胞效果研究;

· 脉冲电场对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研究

大功率高频高压电源研究

目前的研究重点:

·KV/30KHz/50KW电源的元器件和高频变压器长期工作稳定性的研究;

·50KHZ/100KW大功率高频高压电源的研制。

绝缘特性与材料研究

先后开展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绝缘特性试验和机理研究、真空条件下介质绝缘特性研究、纳秒脉冲作用下绝缘介质击穿特性及击穿后绝缘恢复强度特性研究、纯水和有机玻璃中电荷注入和传播研究、混合物作脉冲形成线绝缘介质的实验研究、铁电体及高储能密度绝缘材料的研究、电介质电荷输运特性研究
目前研究重点:


  · 单次和重频窄脉冲下绝缘材料特性研究;
  · 聚合物/纳米微粒复合绝缘材料的研究;
  · 电源滤波器的研制;

       · 高储能密度绝缘材料研究

蒸发冷却技术

蒸发冷却技术是利用液态介质的汽化吸热的原理来冷却电机的。它具有效率高,温差小,温度分布均匀等特点。涉及到电机、热物理、流体力学以及机械等多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内容包括:

·汽液两相流的研究
·蒸发冷却系统传热、传质的研究
·蒸发冷却电机温度场的研究
·蒸发冷却技术与其它冷却技术组合应用的研究
·冷却介质物化特性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机测量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研究组密切结合蒸发冷却电机实验研究的需要,自行设计出一系列高精度测量仪器:多点测温仪、混合密度测量仪、多参数测控仪、蒸发冷却发电机试验模型测量仪等,并配合400MW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的研制,解决了机组各项运行参数(压力、温度、液位和密封状态等)的检测问题。

研究部门

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部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新能源发电技术组于70年代末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独立运行及并网光伏电站的研究开发、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独立风电系统、风-柴油和风-光互补系统的研究及工程示范方面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先后建成了西藏双湖25kW、安多100kW、班戈70kW、和尼玛40kW光伏电站、研制成功"Φ"型5米立轴风力发电机组、3×4kW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20kW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30kW风-光互补联合电站、600kW风力发电单机电气控制系统和集中远程监控系统、槽式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系统,均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界,获多项中科院科技进步奖。

电力电子与电气驱动技术研究部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本研究部从事为发展新型交通工具和特种运载工具所需的现代电气驱动和控制技术的研究,探索新的高效电气驱动原理。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电动汽车电气驱动技术、大功率驱动供电技术、磁悬浮技术和船舶的电磁推进技术。

 

 

电力设备新技术研究部

本研究部是由蒸发冷却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强流脉冲及电源技术、电磁流体推进技术三个研究组组成。重点开展电力装备先进制造技术、电磁防护、特种用途电源、新型推进系统、大型发电装备关键问题的研究。研究部现有人员56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博士后、博士及在读博士共14人。

应用超导技术研究部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本研究部主要从事超导电性应用基础研究,发展超导体在电力工业、强磁场技术、通讯技术、医疗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目前,重点研究方向包括:高温超导电磁物理基础研究、超导电力技术的研究开发、超导电力装置与电网的匹配协调运行、超导强磁场磁体技术及其在空间探索、材料变性处理和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部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部旨在运用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生物电工学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从工程学角度解释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同时从事相应医疗仪器和生命科学仪器的研究和开发。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分析、生物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电磁场生物效应、人工器官以及相关的医疗仪器研制等。

微纳加工技术研究部

本研究部主要从事电子束微纳加工技术的研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为我国微细加工设备的研究开发提供战略性技术储备,同时探索微纳米加工技术在微机电系统和生命科学仪器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方向有:缩小投影电子束曝光技术、DAN生命科学仪器、先进光刻技术、半导体装备关键技术、微纳加工和光学检测技术、MEMS器件和微型仪器设计。

前沿探索研究部

电工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贡献的学科,电工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及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孕育着学科的新生长点,给电工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生命力。

前沿探索部是研究所实现战略新方向布局的基地,根据所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布局,围绕能源与电力安全、电磁学的前沿交叉两大主体方向,立足我所多年的雄厚积累和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前沿方向,通过前沿交叉探索研究,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为未来发展提供前沿研究方向,为新方向研究培养必要的人才。目前重点考虑新能源、新电力、资源环境、国防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研究。

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严陆光
严陆光,浙江东阳人。

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动力系。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1年、1992年当选为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

1978年、1989年分别任电工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主任。

1988年、1993年分别任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主任。

1980年起至今任中国核学会等离子体物理与核聚变学会常务理事。

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1978年全国科学会为在我国科技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发表中、外文学论文共110余篇,获16项经鉴定的科技成果,6项国家与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严陆光同志长期从事近代科学实验所需特种电工装备的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在我国开创了大能量电感储能装置的系统研制,领导建成了储能X107焦耳的合肥7号常温电感储能装置。领导研制和建成了我国第一台托卡马克CT-6的电磁系统,参加了合肥8号托卡马克CT—8的设计和意大利强磁场FT托卡马克调试。在超导电工方面,领导进行了多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研制成多台实用超导磁体,并在西德与日本进行了客座研究。组织领导了国家863计划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主题的工作。组织领导建成了空间反物质探测计划用阿尔法磁谱仪的大型永磁磁体。积极倡导与促进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磁流体船舶推进与高速磁浮列车研究发展工作的进展。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顾国彪
顾国彪,上海市人。

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九五”科技部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李家峡400兆瓦(40万千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研制与运行”负责人。

获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87年及9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中科院、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九五”攻关获国家科技部突出贡献表彰。

顾国彪院士长期从事大型电机蒸发冷却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对不同沸腾温度、循环原理、冷却结构的系统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实现了常温无泵自循环蒸发冷却,并在工业机组上应用;建立了相变传热应用于大电机冷却的理论基础,对多种环保型冷却介质做了大量实验及实用考验。发表论文51篇。从应用基础到工程实用化形成了我国领先的冷却技术,拓展了电机学科。与企业界广泛联系,曾与东方电机公司、上海电机公司、北京发电设备制造总厂以及云南大寨、陕西安康、西北李家峡等电力企业合作,研制了1.2兆瓦定转子全蒸发冷却汽轮发电机、50兆定子蒸发冷却汽轮发电机、以及10兆瓦、50兆、400兆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肖立业
姓  名:肖立业

学  历:博士

职  务: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主任

职  称:主任研究员

获基金年度:

2002年

从事专业: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社会职务:

国家863超导技术专项专家组成员

详细介绍:

198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1989年9月至1995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3月获得硕士学位,1995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高温超导磁体技术;1995年10月至1997年8月在美国国立强磁场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主攻1GHzNMR中的高温超导磁体的稳定性;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在日本国立金属材料研究所筑波极限场实验室任COE特别研究员,承担1GHzNMR中的高温超导磁体的失超传播和失超保护的研究。

长期从事高温超导体在强电方面的应用研究,在高温超导磁体技术、高温超导电力科学技术和高温超导物理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过去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高温超导磁体的稳定性、复合高温超导体的稳定性结构分析、高温超导材料的电磁性能及其与应力的相互关系、高温超导磁体的失超传播和保护、高温超导限流器和高温超导变压器等。自从1998年回国工作后,在我国积极开展超导电力技术的研究。肖立业研究员曾经主持国家“九五”863项目“超导磁体技术”和“高温超导永久磁体及其应用”等多项课题的研究,现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高温超导磁体物理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高温超导限流器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研究”和“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以及863项目中有关高温超导变压器、高温超导限流器、高温超导电缆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约70篇,其中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约35篇,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约35篇。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姓  名:温旭辉

学  历:博士

职  务:课题组长

职  称:研究员

入选年度:2004年

学术方向:

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社会职务:

中科院电工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汽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SAE和IEEE会员

主要成果:

2001年2月,“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研制”项目,被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纪委、国家经贸委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


2001年8月,“PEMFC电动车总体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项目,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评为“九五”机械工业优秀科技成果。

2004年10月,“纯电动轿车电机及驱动系统开发”项目,获第八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

详细介绍:

温旭辉,女,1993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部与中国科学院下达的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研究开发项目,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至今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及会议上参与发表文章共84篇,其中被EI检索源检索及收录的文章达22篇,申请专利5项。

2001年被评为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先进个人;

2002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4年当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

姓  名:王秋良

学  历:工学博士

职  称:研究员

入选年度:2006年

学术方向:

多年来一直从事电工电能新技术研究,包括极高磁场应用超导磁体科学和技术、特种超导电工装备、低温工程、空间磁体科学、加速器磁体技术、医学介入治疗、低温传质传热、工程电磁场、大规模的计算软件和材料制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社会职务:

中科院电工所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主要成果:

国际知名杂志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145篇,其中SCI收录有54篇,EI收录有68篇。SCI期刊中他人引用超过100余次。专著《高磁场超导磁体科学》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当代杰出青年文库序列丛书。参加《材料工程大典》和《中国电气工程大典》编写。承担国家973、863和国际合作项目,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多项横向等项目。

详细介绍:

198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1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低温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1994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超导科学研究中心,完成博士后。1996-1997年在韩国科技部(STEPI)的资助下,于韩国电气研究所工作。1998-2000年在韩国三星高等技术院任高级研究员,从事大规模超导聚变装置研究。2000-2002年在英国牛津仪器公司,高级工程师,从事极高磁场的NMR和MRI超导磁体系统。2003-2004年,德国重离子加速器中心,客座教授,从事加速器二极磁体技术研究。

 

姓  名:许洪华

学历学位:硕士学位

职  称:主任研究员

入选年度:2007年

学术方向:

并网及独立运行风力发电、太阳光发电及其混合发电系统设计及控制技术研究长期从事风电、光电及其混合发电系统的研究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经济评价和政策研究,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电气控制、风电场集中和远程监控、风/光互补示范电站,1998年以来进行了多项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
??
96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现任新能源与新型发电研究室主任,中国太阳能学会理事、太阳能学报编委、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风力与潮汐发电专委会委员、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小型电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光明工程”专家组成员。
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课题:

“十五”期间承担和完成的太阳能方面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大型并网光伏示范电站;2.与建筑结合的兆瓦级并网光伏发电关键技术研究;3.西藏10kW并网光伏电站;4.西藏户用风/光互补系统示范;5.6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产业化关键技术;6.兆瓦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电气控制系统及装置的研制。

“七五”~“九五”期间承担和完成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西藏那曲4千瓦、阿里1.8千瓦风、光互补电站;2.600kW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及装置研制;3.30kW风/光互补联合发电系统;4.20kW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及其与柴油发电机并联运行;5.12/20kW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及涵道式5kW风电机组研制。

光伏电站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承担目前亚洲最大的深圳市园博园1M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项目;2.西藏“送电到乡”工程那曲地区92座光伏、风/光互补电站建设;3.西藏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在西藏建6座村用太阳能光伏电站;4.西藏阿里共260kWp村用和户用系统实施。与日本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合作,建成中日合作光伏检测实验室,及16座功率4—12kW的光伏电站和188套示范性的实用光伏户用系统。

百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突出贡献专家

电工所历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介绍

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电工研究所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新型电力技术,现代电气驱动,应用超导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微纳电工技术和前沿探索等七大研究领域,其主要研究方向有:蒸发冷却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风力发电系统应用技术、强流脉冲及电源技术、电动汽车电气驱动技术、磁悬浮与直线驱动技术、汽车电子应用技术、磁流体推进技术,超导电力技术、超导磁体及强磁场应用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电磁生物工程、生命科学仪器研究、微纳电加工应用技术和电子束曝光技术等方面。

推广项目

电磁流体海洋溢油回收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浮油回收
一、应用领域:

油污海水的分离回收,包括海洋溢油(化工原料)和船舶含油污水的处理

二、基本原理:

基于海水与油或化工原料具有不同的导电特性,海水和浮油的混合物进入一个具有磁场和电场相互作用的分离装置,由于海水导电,将受到一个电磁力(洛仑兹力)的作用而运动,油不导电,将不受电磁力的作用,由于二者的受力和流动状态不同,可将油从油污海水中分离并回收。

磁流体(MHD)海洋浮油分离回收技术的基本原理

三、技术特点:

1.无须向海水中投入任何亲油的或磁性的其它物质,分离回收过程同时进行,无须后处理

2.特别适合现有技术难以回收的轻质油和化工原料的分离回收

3.回收比较彻底,回收油的含水率低

4.对海洋环境影响小

5.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劳动强度低

四、试验研究:

磁场强度:0.8特斯拉  收油率:65-70升/小时(油中含水率<5%)

工作电流:10~13安培  输入功率:150-180瓦  

碟式聚光太阳热发电技术

一、电工所太阳热发电技术

聚光器是太阳能中高温利用不可或缺的主要设备之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从2001年开始承接国家“863”和“973”课题,近6年间与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出碟式、槽式、定日镜等三类5种10台套全自动单、双轴跟踪聚光器。这项研究成果不但填写了国内空白,还为相关研究单位提供了200℃至1600℃的太阳能集热平台

二、碟式聚光器

碟式聚光器配以相应的斯特林机和逆变设备就可以组成太阳能碟式发电系统。

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可分为多碟式和单碟式两种形式,它们各有特点:多碟式风阻小,自毫功率小;单碟式结构紧凑,聚光效率高。

多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双轴自动跟踪精度可以达到0.02度,聚光比达到600,焦斑温度大于1600℃。

单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其设计的几何聚光比为625,峰值功率18kWt,焦斑处温度可高达1100℃。同多碟系统一样它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双轴全自动跟踪控制。

三、研究成果

图1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研制成功的多碟式太阳能聚光器。这也是我国首次采用碟式太阳能聚光技术进行的太阳能热发电。

所属公司

北京中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原北京市中科医疗设备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是由北京中科电气高技术公司出资的技工贸一体化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科医疗成立前为北京中科电气高技术公司开发部和经营部,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医疗设备的开发、研制、咨询、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其主营业务为临床诊断、美容外科及治疗用医疗器械。北京市中科医疗设备公司于2003年11月12日成功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北京中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中科医疗已先后研制了十多种高水平、高质量、有市场潜力的新型医用设备,其中“ZEP系列诱发电位仪”包括“便携式婴幼儿听觉诱发电位仪”、“ZULS系列超声去脂减肥仪”、“ZUPE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仪”为其主要产品,这些产品在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同时还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和中科院的科技进步奖。现在正在研制和生产的还有“LSR系列光子嫩肤仪”、“LEB-YAG激光洗眉机”、“ZSL共振吸脂机”、“ZSNL超负压吸脂机”、“气压弹道碎石机”及氩气车等。

北京中科健安医用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健安医用技术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科学院控股、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高科技股份公司,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压研究室,于1994年5月正式注册公司生产碎石机等医疗产品。有一流的科技人才,以研制、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为手段,以拥有高新技术人才为资本,在新型医疗设备的研制、开发、维修及咨询等领域里独树一帜,不断推出高品位、高档次的产品和服务。公司现有员工5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21人,技术员23人。公司于1984年发明、生产出中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生产经验,公司总经理朱建华为国产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发明人之一;其拳头产品先后多次获国家、部委、北京市的不同奖励,并获多项国家专利,不仅享誉全国,更远销海外。

相关词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天则经济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郑州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附件列表


54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