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117] 评论[0] 编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007年底全所职工总数1029人,科技人员总数为71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在读研究生约400人,在站博士后30余人。

高能所设有7个研究单位,大型科研设施和装置主要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BES)、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BFEL)、西藏羊八井广延大气簇射阵列和强流慢正电子装置等。

高能所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粒子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技术研究、先进射线技术研究及应用三个优势学科领域,具有以大科学装置为基础开展基础研究、开发与集成的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成为对国内外高度开放的,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所,为中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和对撞成功,为中国粒子物理研究和同步辐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使高能所从此成为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之一,在τ-粲物理实验研究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1990年运行以来已得到一批在国际高能物理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例如:τ轻子质量的精确测量、DS粒子衰变常数的首次与模型无关的直接测量、J/Ψ粒子共振参数的精确测量、R值测量、发现可能的新粒子X1835等等。目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正在顺利进行中,预计2008年夏季开始物理实验。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是国内唯一的广谱辐射源,有5个插入件,13条光束线和14个实验站,每年为国内外的研究单位提供2000小时专用机时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地矿、石化环境科学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同步辐射实验方法的优势,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实验成果。

2007年10月正式开工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将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q13。它的精确测量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q13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未知参数之一,其数值的大小决定了未来中微子物理研究的发展方向,并且或许与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有关。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将于2013年前后建成。建成后,CSNS将进入世界四大散裂中子源行列,成为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

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此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中日合作建成的西藏羊八井广延大气簇射阵列是国际四大超高能γ天文和超高能宇宙线研究阵列之一。目前,中意合作10000m2的ARGO实验大厅落成,已进入全面安装阶段,它将使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在本世纪初仍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我所研制的γ爆探测器搭载神舟二号留轨舱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探测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整机地面物理样机研制成功。

核分析开放实验室主要开展中子活化分析、质子激发的X射线分析、离子束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穆斯堡尔谱、正电子湮灭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工作。

高能所研制的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于1993年5月实现受激辐射,同年12月实现饱和振荡,从而使中国在这一高科技领域跨入国际先进行列,成为继美国西欧之后又一个获得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的国家。

高能所与世界几十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参加大型高能物理实验国际合作,并依托北京谱仪、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等项目,成功组织了以我为主的大型国际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和高技术发展。为满足高能物理国际合作的要求,高能所于1986年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国际计算机通讯线路,率先进入国际互联网,为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978年至今,高能所共获奖200余项。其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北京35MeV质子直线加速器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τ轻子质量的精确测量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ψ(2S)粒子及粲夸克偶素物理的实验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近10年来,高能所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及被引用的论文数,在全国科研机构中的排序均在前10名之内。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高能所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智力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优势,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积极创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平台,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工作,将先进加速器技术、核探测技术转化为高科技产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正式通过专家验收的10MeV/15Kw电子辐照加速器和大型工业断层扫描设备等。目前研发中的项目有各类型的工业电子辐照加速器、高精度断层扫描设备、PET、医用加速器、加速器射线源、电子帘、加速管等。

高能所是国内首批实行研究生学位制和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物理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之一。高能所现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生物无机化学等五个理学博士专业点和核技术及应用工学博士专业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无机化学理学专业点(硕士学位授予权);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生导师70余人,硕士生导师200余人。高能所从1978年开始至今共招收培养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研究生1700余人。1982年成功地培养出中国第一位理学博士,此后,又培养了中国第一位博士后科研人员。

2001年,高能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以来,面向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不断凝练与提升科学目标,加强科技布局调整,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和新竞争力,初步形成了综合性、多学科的大型研究基地,一定能够在创新三期和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中取得更懂成就,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任所长

陈和生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简历:

1964.9-1970.3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

1982.9-1984.5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

1984.5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9.4-1982.8德国汉堡德意志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Mark-J实验组工作

1984.6-1984.1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实验室博士后

1984.12-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研究员,参加L3、AMS和L3宇宙线等实验

1997.1-1998.7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98.8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专家院士

张文裕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1910年1月9日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1931年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35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在诺贝尔奖获得者E.卢瑟福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核物理研究,1938年获博士学位。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怀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忱于1938年秋回国,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再度出国,1943年至194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巴尔摩实验室任研究教授,1949年至1956年任普渡大学教授。

1956年张文裕先生冲破重重障碍回到祖国。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任研究员、宇宙线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等职,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至1964年,他被派往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曾担任中国组组长,并领导一个联合研究组的研究工作。为发展我国的高能物理事业,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1973年成立了高能物理研究所,张文裕先生自1973年至1984年任所长。

张文裕先生毕生献身于科学研究和我国的高能物理事业。在放射性同位素、宇宙线大气簇射和奇异原子研究,以及多丝火花计数器的发明方面做出开创性的贡献在国际科学界享有盛誉。尤其在μ子吸收的研究中确证了μ原子的存在,从而开拓了奇异原子物理研究领域。1956年回国后,他积极推动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的扩建,与肖健先生共同领导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云室组,做出了高水平的物理工作,培养了一代宇宙线研究者。六十年代初,张文裕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所利用加速器进行高能物理实验,他把当时已知的重子共振态归纳成核子和超子的激发态,提出了一个重子能级跃迁图,并在Λ0超子和核子散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文裕先生是我国宇宙线及高能物理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一贯重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多年来他孜孜以求的是要建立我国的高能物理实验基地,培养和形成我国的高能物理研究队伍。1972年,以他为首的18位科学家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建议建造高能加速器,开展高能物理研究。1981年,张文裕亲自主持了高能物理研究基地建设调整方案的论证。他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国内外高能物理学家的意见,在确定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以及对撞机的物理目标和能区选择上起了关键作用。张文裕为发展我国的高能物理事业呕心沥血,贡献了他晚年的全部精力,直至生病期间还坐着轮椅到对撞机工地了解工程的进展。

张文裕先生十分重视科研与教育相结合。自1958年起他在中国科技大学兼任教授,以后又兼任近代物理系主任,为科大近代物理系的成长做出了贡献。

张文裕先生为加强我国与国际高能物理界的合作与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的高能物理研究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他应邀访问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1972年,他随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出访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1973年他曾率领中国高能物理代表团出访美国、西欧,他曾担任第一、二届中美高能物理合作联合委员会中方主席,开辟了中美高能物理领域合作的局面,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张文裕先生是中国物理学会1932年创立时的首批会员,曾任副理事长。1956年起至八十年代中期曾担任《中国科学》 《科学通报》的副主编、主编。他还曾任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第一任理事长。张文裕先生是第二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张文裕先生因病于1992年11月5日在北京逝世。

学术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名誉委员:何泽慧、谢家麟、唐孝威、叶铭汉

主 任:陈森玉

副主任:冼鼎昌 李卫国 

常委:(19人,以姓氏笔划为序)

方守贤、王佩良、邢志忠、吴自玉、张 闯、张宗烨、李卫国、李惕碚、陈刚、

陈元柏、陈国明、陈森玉、冼鼎昌、赵宇亮、柴之芳、高 杰、阎永廉、董宇辉、

裴国玺

主任秘书:钟元元(代)

委员:(71人,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 力、马宇倩、方守贤、王 生、王书鸿、王光伟、王庆斌、王佩良、王宝义、

王建民、卢方军、史戎坚、石才土、伊福廷、刘 景、刘振安、吕雨生、朱科军、

池云龙、许榕生、邢志忠、吴 钢、吴自玉、吴忠华、张 闯、张长春、张宗烨、

张智勇、张新民、李卫东、李卫国、李海波、李惕碚、杨长根、沈彭年、邹冰松、

陈 刚、陈元柏、陈国明、陈春英、陈森玉、冼鼎昌、屈化民、林国平、欧阳华甫、苑长征、金山、胡红波、赵凤利、赵升初、赵宇亮、赵籍九、唐靖宇、徐 刚、

徐中雄、徐金强、柴之芳、高 杰、崔明启、常 哲、曹 俊、曹 臻、盛伟繁、

阎永廉、黄 涛、黄开席、董宇辉、谢亚宁、裴国玺、戴建枰、魏龙

学位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任:宋黎明

副主任:常 哲 沈肖雁 秦 庆 

委员:(30人,以姓氏笔划为序)

于传松 马创新 丰伟悦 方守贤 毛泽普 

王 铮 王建民 王焕玉 刘鹏 吕才典 

吕军光 吴自玉 宋黎明 李卫东 李惕碚 

沈肖雁 陈和生 陈国明 冼鼎昌 赵京伟

赵籍九 柴之芳 秦庆 常哲 黄秀萍 

傅世年 董宇兵 裴国玺 潘卫民 戴建枰

秘书:徐 跃

历任所长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张文裕院士,1910年1月9日生于福建省惠安县。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33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35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院学习,1938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秋至1943年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物理学教授,1943至194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49至1956年在美国普度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1956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1961年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中国组组长,并领导一个联合研究组。1964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73年——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1957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叶铭汉院士,1925年4月出生,上海市人。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先后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高能所工作。1984年——1988年任高能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核电子学与和探测技术学会理事长。现为高能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科技中心学术主任。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方守贤院士,1932年10月出生,上海市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高能所工作。1957年至1960年在前苏联列别捷夫研究所和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实习和工作。曾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副经理、经理,高能所副所长、所长(1988年-1992年)。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6月——1998年6月当选为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任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现为高能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郑志鹏研究员,1940年6月28日出生,广西宁明县人。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师从赵忠尧、叶铭汉进行低能核反应工作。

郑志鹏研究员1978-1979年在西德电子同步辐射中心丁肇中实验组工作学习,参加了Mark-J探测器的建造及胶子实验论据发现的工作。回国后继续从事高能探测器的研究工作。1982年负责北京谱仪飞行时间计数器研究,1985-1986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高能物理所参加AMY探测器建造。回国后负责北京谱仪的加工、安装和调试。探测器建成后参加了τ轻子质量的精确测定,θ(1720)粒子特征,τ中微子质量的测量等研究工作。1990年晋升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高能所副所长、所长(1992年——1997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陈和生院士,1998年8月至今,任高能所所长。

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1984年5月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1979年-1982年在德国汉堡德意志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Mark-J实验组工作。1984年6月-1984年11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实验室博士后。1984年12月致今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研究员、院士,参加L3、AMS和L3宇宙线等实验,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经理。

大事年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950年5月19日

成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即研究所前身),吴有训兼任所长,钱三强任副所长。所址在北京东皇城根甲42号。

1953年10月6日

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将近代物理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58年7月1日

成立原子能研究所,在坨里建立新的研究基地(二部),中关村(物理研究所)为一部。由二机部、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以二机部为主。

1972年9月11日

周恩来总理复张文裕、朱光亚信,对于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预制研究工作指示:“这件事不能再延迟了。科学院必须把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抓起来,同时又要把理论研究与科学实验结合起来。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预制研究,应该成为科学院要抓的主要项目之一。”

1973年2月1日

根据周恩来总理批示同意的二机部、中国科学院《关于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预制研究的报告》,在原子能研究所一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领导体制由二机部移交中国科学院,所长张文裕。

1975年12月23日

根据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副总理批准的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器预制研究和建造问题的报告”,开始“七五三”工程。

1977年11月

华国锋主席、党中央批准《关于加快建设高能物理实验中心的请示报告》,开始“八七”工程。

1978年1月6日

方毅同志会见即赴西德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丁肇中实验小组学习的唐孝威等同志。

1978年9月1日

高能所恢复研究生招生,录取首批研究生

1979年1月31日

邓小平同志访美期间与美国政府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为促进在高能物理领域内的合作,由方毅同志代表国家科委与美国能源部部长施莱辛格在华盛顿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美利坚合众国能源部在高能物理领域进行合作的执行协议》,这是中美“科学技术合作协议”的第一个执行协议。

1981年5月4日—7日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国家科委八七工程指挥部和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联合召开“高能物理玉泉路研究基地调整方案论证会”。

1981年9月22日—25日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在北京召开“2.2GeV正负电子对撞机预制研究方案论证会”。会议对高能所提出的注入器、储存环和探测器的预制研究项目进行了讨论,决定开展对撞机工程预制研究。

1982年1月21日

向中国科学院报送《玉泉路工程调整计划任务书》,计划建造一台2×22亿电子伏正负电子对撞机。

1982年3月23日

启动对撞机工程预制研究,下发《调整加速器和实验物理各研究室机构的通知》,决定设立电子直线加速器研究室、储存环研究室、质子直线加速器及应用研究室、自动控制及束流测量研究室、第一实验物理研究室、第二实验物理研究室。撤销加速器及实验物理原有各室。

1982年6月19日

派出21名科技人员组成的考察组到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进行设计考察,完成了对撞机工程初步设计第三稿,基本确定加速器的主要参数。

1982年12月17日

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质子直线加速器首次引出能量为10兆电子伏的质子束流,脉冲流强达到14mA。

1983年4月25日

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关于审批2×22亿电子伏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计划的请示报告》。工程包括两项建设内容,新建:一台能量为2×22亿电子伏正负电子对撞机;续建:将在建的10兆电子伏质子直线加速器扩展到35兆电子伏。

1983年12月

中央书记处第一○三次会议决定将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并成立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

1984年6月25日—7月4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扩初设计审查会在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技术审查小组对工程的审查报告,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这项工程的扩初设计。

1984年10月7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破土动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为工程奠基。

1985年1月11日

中国科学院批准高能所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

1985年8月12日

35MeV质子直线加速器首次调试出束。

1986年5月6日

BEPC工程总体安装正式开始。谷羽、林宗棠、岳致中等同志及300多位代表出席安装开工典礼。

1988年10月16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现正负电子对撞。

1988年10月24日

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并慰问参加工程建设的代表。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讲话。

1989年5月

北京35MeV质子直线加速器及其应用装置通过鉴定。

1989年8月

北京35MeV质子直线加速器及应用研究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1989年9月

北京谱仪开始物理工作。

1989年10月6日

江泽民同志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990年1月

位于西藏羊八井的超高能γ天文观测的空气簇射阵已大部建成,有44路探测器投入昼夜运行,开始记录超高能宇宙线引发的簇射事例。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990年7月21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1991年

同步辐射装置从调试转入试运行,并首次向国内用户开放。

1991年

计算中心国际网络与美国SLAC实验室及国家能源超级计算中心(NERSC)联接,使我所计算机环境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991年3月

中科院批准我所与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联合成立核分析技术开放实验室。

1991年8月13日

成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方守贤同志任主任,丁大钊、郑志鹏任副主任,何祚庥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1年9月10日

朱镕基同志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993年1月7日

高能所“τ轻子质量的精确测定结果”被评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1993年3月

计算中心建成了64KBPS高速网络与世界各高能物理实验中心相联,用于通讯和数据传输。同时,还为国内60余个研究单位和大学提供电子邮件和信息检索服务。

1993年5月

中科院批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谱仪改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3年5月26日

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成功地产生红外受激辐射。它在亚洲地区近十台红外谱区FEL装置中第一个产生激光信号。

1993年12月28日

“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成功实现饱和振荡”被评为1993年度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1994年5月

我所计算机网络正式加入Internet

1994年9月16日

胡锦涛同志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994年11月

完成了中日合作羊八井实验站的扩建,扩建后广延大气簇射阵列覆盖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成为国际四大高能γ天文和宇宙线研究阵列之一。

1995年4月

国家拨专款开展τ—C工厂可行性研究。

1996年1月16日

成立高能所宇宙线与高能天体物理开放实验室。

1996年4月12日

温家宝同志视察高能所。

1996年

完成兴隆自动跟踪大气契伦科夫望远镜研制、调试和试运行,投入正式运行。

1998年10月9日

撤销电子直线室、储存环室、自动控制室,组建加速器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

1999年2月7日

BEPC/BES/BSRF改进项目顺利通过鉴定。

1999年6月28日

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决定增加对BEPC运行改进与未来发展R&D的经费。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000年2月29日

路甬祥白春礼等院领导来所传达“院党组‘关于我国高能物理和加速器发展战略目标’的决定”。

2000年5月22-24日

2000年中国高能物理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我所召开。

2000年7月27日

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审议并通过《关于我国高能物理和先进加速器发展目标的汇报》,同意对BEPC进行重大改造。

2001年4月6日

中科院院长办公会议批准我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

2001年4月

高能所宇宙线高能天体物理开放实验室自主设计、研制的神舟二号空间X射线探测器在留轨舱内成功运行70天,获得一批重要观测结果,并成功观测到宇宙γ射线暴和特大耀斑,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突破。

2001年8月17日

撤销物理一室、物理二室、宇宙线室,将物理一室和物理二室的一部分组成实验物理中心,将物理二室的另一部分和宇宙线室组成非加速器物理研究中心。

2002年1月15日

“中国粲夸克偶素物理实验研究获重大进展”被评为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一。

2002年6月14日

非加速器物理研究中心改称粒子天体物理研究中心。

2002年12月25日

国家计委办公会审议通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并将呈报国务院办公会议审批。

2003年2月10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在国务院办公会上获得批准。

2003年3月12日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向中国科学院下达了计高技[2003]381号文件《印发国家计委关于审批中国科学院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项目建议书的请示的通知》,正式批准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项目,工程总投资估算为人民币6.4亿元,项目建设期5年。

2003年7月

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在5800万J/y事例的数据分析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短寿命粒子,质量为18.59亿电子伏特,自旋为0。

2003年11月8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进与未来发展专项北京同步辐射装置改进项目通过验收。

2003年12月30日

中科院批复初步设计及概算和开工报告,BEPCII完成全部立项过程。

2004年1月17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动员大会在高能所召开,这标志着BEPCII工程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到会,并对BEPCII的建设和高能所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2004年10月15日

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亲切接见了李政道教授和美国高能物理代表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中科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了会见。

2004年11月19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电子直线加速器完成设备安装并调试出束。

2005年2月28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用户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7月4日

BEPC正式结束了7年的运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新的双环储存环的改建工程施工正式开始。

2006年1月6日

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在高能所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同时宣布: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进行的北京谱仪实验观测到一个新粒子,暂时命名其为X1835。

2006年2月5日

高能所成立多学科研究中心。

2006年11月18日

BEPCII储存环成功地积累了束流。

2006年12月25日

BEPCII正式开始为同步辐射用户提供实验束流,按计划实现了年底为同步辐射用户供束的目标,圆满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任务。

2007年2月13日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广东省省长黄华广州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向国家申请在广东省东莞市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高能所所长陈和生与东莞市市长李毓全签署《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建东莞散裂中子源国家实验室协议书》。高能所将在东莞市设立分部,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建设暨广东东莞散裂中子源国家实验室的法人单位。

2007年4月26日

广东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正式挂牌,作为在高能所广东分部设立前的过渡时期的法人机构。

2007年9月6日

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理论物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高能所举行。

2007年10月13日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在深圳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破土动工。

2007年11月

高能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设计与研制的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X射线谱仪10月24日搭载“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11月28日,在环月轨道对设备实施首次开机获得成功,迈出了中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007年12月23日

中国科学院基础局组织专家对BEPCII直线加速器的技术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BEPCII直线加速器的总体和各系统的性能全面达到设计要求,建成后的近两年来,运行稳定可靠。机器性能达到了同类装置的国际先进水平。

2007年12月30日

BEPCII储存环实现了正负电子环同时储存300mA束流,并进行了多束团大流强对撞的调试,相继实现了200mA*200mA,250mA*250mA,300mA*300mA(各99束团)对撞。这标志着BEPCII在实现高流强目标的进程中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粒子天体物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粒子天体物理是研究所重要的学科发展方向,是一个具有明显交叉学科特点的研究领域。这个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层次的天体,宇宙中穿行的各种粒子和宇宙本。宏观的桥梁,而剧烈活动的天体,往往和极高的能量密度,极强的磁场和非常明显的引力效应联系在一起,是极端条件下的物理实验室。从探测手段上讲,除要满足空间和野外的恶劣工作条件,探测器的工作运用过程,特别是来自宇宙线粒子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内容覆盖了粒子物理和天体质粒子,包含了宇宙深处和宇宙早期的原理和核物理、粒子物理是完全一致的。可以概括的讲,非加速器物理中心的研究是利用自然界产生的各种物质粒子,来探索最基本的宇宙规律的研究领域。以进入“创新工程”为契机,粒子天体物理研究中心调整了学科布置,突出了重点,在几个研究方向上集中力量。

目前中心承担了西藏羊八井中日、中意合作、L3+C、AMS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承担了国防科研和《天体高能辐射的空间观测和研究》(973)等项目,争取科研经费近亿元,目前这些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

粒子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现有在编职工61人,研究生28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以中科院院士为代表,以海外学者、“百人计划”、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青年博士为主体的具有创新传统、团队精神并充满活力的研究队伍,形成了“开放、流动、合作,竞争”的学术氛围。我们相信,在科学院和高能所的领导下,非加速器物理研究中心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所,院和我国的高能物理研究作出贡献。

科研成就

1978年-2005年高能所获奖情况统计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相关词条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七二五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参考资料
http://www.ihep.ac.cn/index1.html

附件列表


117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