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0] 评论[0] 编辑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1

历史沿革
“581”组合影“581”组合影

1958年5月17日,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随后聂荣臻副总理责成中科院张劲夫等负责制定人造卫星规划方案。中国科学院为完成人造卫星任务于1958年9月成立了“581”组办公室,10月至12月组建了总体组、电学组、空间光辐射组、遥测组、结构组、雷达定位组、环境模拟组、高空大气组等8个研究组、由“581”组办公室直接领导,在西苑操场甲1号形成了初期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前身。

1964年12月27日,在三届人大会期间,赵九章先生呈书周恩来总理,对发射我国人造卫星的意义、技术途径和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建议将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列入国家计划。1965年中科院开始筹建卫星设计院,对外名称中科院科学仪器设计院,即“651”设计院,赵九章任院长,并召开了我国第一颗卫星论证会,提出了我国发展人造卫星规划设想,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设计、运载和地面系统等方案设想,为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和今后卫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6年2月正式成立应用地球物理所,赵九章兼任所长,后因体制调整归国家航天局,对外名称为空间物理所。1979年中科院再次组建队伍,成立了空间科学技术中心,开展“两星一站”工作。八十年代中期,遥感卫星地面站完成了建设任务并独立运行。1987年院党组决定将空间物理所与空间科学技术中心合并,正式更名为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从1958年到八十年代后期,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实践一号卫星、实践二号卫星、天文卫星、资源卫星和遥感卫星地面站的研制、发射与建设等工作中,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1992年中科院组建了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1995年院党组决定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与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合并,院党组的决策就是为了加强对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进一步密切空间科学、应用研究与型号任务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我院空间科技力量的综合优势,提高我院承担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和工程型号任务的总体协调、关键技术攻关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确保工程任务的完成,同时为争取国家“九五”和后10年国家航天工程中更多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1999年完成了研究所定位工作,研究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的工作。2003年11月院党组决定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划归光电研究院。

发展现状

空间中心目前主要从事载人航天工程、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月球探测计划和多颗应用卫星的有效载荷和相关支持系统的任务、以及空间物理基础研究国家重大项目、多项863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和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方面的任务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太阳行星、及地球空间物理基础前沿问题,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连锁变化过程,天基和地基空间环境监测与探测,空间环境预报和空间环境效应预测及相关研究,航天器综合电子设备、空间系统的仿真与综合性信息技术以及微波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空间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的挂靠单位,并设有“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微波遥感技术实验室”等研究机构。

空间中心现有在职职工507名,其中博士后18名、博士103 名、硕士161名、本科14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 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43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50 人,中级科技人员168人。

空间中心现有科研实验室1.4万平方米,有技术支撑和服务机构及一批地面科学数据接收、观测台站,实验室的配套科研仪器设备种类齐全、技术先进,具备空间科学研究和开发的雄厚基础。

空间中心一贯注重质量和管理体系建设,已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空间中心具有空间物理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空间飞行器设计、电磁场及微波技术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空间物理专业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9人,在学研究生278人,其中博士生94人 ,硕士生175人,客座专家8人。

空间中心是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世界数据中心中国空间科学学科中心等全国性空间科学学术组织的挂靠单位,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同行专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心机构
中心机构图中心机构图



发展战略

在知识创新启动阶段,空间中心进一步凝练科技目标,调整科技布局,初步形成了三大学科发展领域:空间物理、空间环境,及其探测和应用技术;微波遥感技术和应用;空间综合电子,信息和微重力科学实验技术。

在空间物理、空间环境、及其探测和应用技术方面,我们要加强日地物理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弄清灾害性空间天气过程的物理规律,建设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拓宽和完善包括月球在内的深空探测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完成太阳紫外和X射线的能谱监测仪、太阳风监测仪等一批新探测器的开发,基本覆盖了空间环境探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直接探测和成像遥感探测);建立部分成熟探测器研制的国家行业标准;一批仪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研发的探测器积极参与国际大型探测计划,形成国际竞争力。建立国家空间环境保障体系,形成初级的天地一体化空间环境监测网;突破空间环境预报和效应分析等方面的若干关键技术;完善空间环境业务系统,全面提升空间环境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对空间环境安全保障的需求。并积极推动国家空间探测研究和空间天气/环境监测预报业务卫星计划。

在微波遥感技术方面,我们深入了解到这一领域技术发展之迅速,高性能的计算机和数字电路芯片大量的引入,探测频率不断向更低和更高的频段发展,向下进入P波段,向上进入亚毫米波段甚至太赫兹(分微米)波段。成像技术不但广泛用于有源微波探测,也开始进入无源微波探测。为此,空间中心应该坚持发挥中科院的优势,坚持开展先进技术研究,进一步拓宽和完善空间微波遥感技术的研究能力,大胆继承和引进电子技术领域里已有的新技术成果,综合各种模态的优势,发展新型的微波要手段,提出几项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新型空间微波遥感器研究成果,力争完成微波遥感的全电磁波段贯通,不断为我国航天工业输出新技术,使我国微波遥感信息工程及相关学科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优先发展领域
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领域

在空间天气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基本弄清灾害性空间天气过程的物理规律,建立起空间天气事件连锁过程因果链的物理模式,以实现空间天气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为主线,对原有的4个研究室进行调整、充实、提高,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学重点实验室”。

同时根据发展的需要,新成立了“太阳系?行星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着重开展月球和行星科学的探测和研究工作。

在空间探测领域

以建设国家天地一体化的空间环境保障体系和空间科学探测为目标,加大探测器研制工程化的程度,同时重视发展包括磁场、电磁波和GPS掩星探测在内的各种新型探测仪器和探测技术,并利用在轨探测器的实时数据进行各类空间飞行器的在轨警报服务。

在空间预报和应用领域

以国家空间环境保障体系的预报和应用为目标,联合院内相关单位,建设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和数据服务平台,并开展预报模式和效应研究,提供载人航天以及其他应用急需的各类预报服务。同时将对空间碎片的研究推向工程化,使其进入空间环境保障体系之中。

同时根据发展需要,新设立为全院服务的数据中心,同时满足空间环境预报和空间科学研究的需要。

在空间综合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

以发展为空间科学有效载荷服务的综合电子技术为主线,同时结合空间科学计划和有效载荷设计的需要,推动和发展高速星载计算机技术、超大容量星上存储器技术、高速总线技术、轻小型数传发射机技术、空间任务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地面综合电测技术、遥科学试验技术的天地支持系统等。

微重力科学试验技术领域

规划和建立了空间微重力实验设备支持技术研究单元、推动微重力空间科学试验技术的发展。布局了对封闭式生态和生命保障系统的预先研究和工程化方案研究。

在微波遥感技术领域

充分利用“国家863计划微波遥感技术实验室”的现有条件,不断加强微波频段到毫米波频段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可以支持高度计、散射计和辐射计研制和标定的技术和实验装置,布局和开拓空间编队和虚拟探测等新技术领域。

国家级获奖项目

项目名称

获奖年度

获奖级别

风云二号01批空间环境监测器及其探测结果   200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行星际扰动传播研究  2002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磁层能量传输与释放研究  2001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  200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涡旋诱发重联理论及其在磁层中的应用  1995  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SSP-II型卫星数据收集平台  1995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综合通信系统一期工程系统  1995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日地共转扰动似稳结构及行星际起伏向地球磁尾的输运  1993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织女三号(ZN-3)探空火箭探测系统  1993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近地空间环境探测和理论研究  1987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通讯卫星空间探测仪器  1985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SD755子午仪双频卫星导航接收机  1985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学术刊物
《空间科学学报》《空间科学学报》

《空间科学学报》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立足于空间科学的前沿,积极反映该领域内的新发现、新创造、新见解、新理论和新方法,展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广泛地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

2001年,《空间科学学报》入选科技部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是核心期刊之一;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加入国家科技部的“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网”;被国家教委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加入“中国期刊网”;已收入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被编入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空间科学学报》被国内外多种权威性科技期刊检索刊物收录,并且列为英国的《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CAA,CAA为SCI收录期刊)的全文摘译期刊之一。近年来被检索收录的刊物包括:英国的《科学文摘》(SA)、俄罗斯的《文摘杂志》(PЖ)、德国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文摘》(AAA),《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收录的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天文学文摘》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下一篇 俄罗斯科学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