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144] 评论[0] 编辑

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现有职工325人,其中科技人员251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研究员46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86人,中级科技人员108人。大气所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国家毕业生就业重点保证单位。现有在学博士生211人,硕士生105人,博士后18人。

简介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大气中各种运动物理化学过程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热带太平洋和我国复杂陆面作用下的东亚天气气候和环境变化机理、预测理论及其探测方法,以建立"东亚气候系统"和"季风环境系统"的理论体系及遥感观测体系,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监测、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四个优势创新研究领域是:气候系统动力学和预测理论研究、大气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动力学和预测理论研究、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与灾害研究。

大气物理研究所拥有的科研部门包括: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中层大气遥感与探测开放实验室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灾害性气候研究与预测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另外还设有信息科学中心

2005年,大气物理所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工作进展顺利,科研工作取得若干重要进展, "气候数值模式、模拟及气候可预报性研究"项目荣获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奖"成果应用奖一等奖" 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共发表科技论文46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6篇,申报专利5项。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叶笃正荣获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并作为第一主持人(院士科普书系)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吕达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批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获得了各类奖项,取得佳绩。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三化"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2005年,申请获得973项目"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1项、973课题2项、863专题3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29项,包括4个重点基金(2个主持, 2个主要参加)、面上基金23项,杰出A和杰出B各1项;获院方向性项目3项,课题1项。还获得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6项。另外,大气所也积极投标地方科研项目,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北京市环保局启动的"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项目中获得了2个标项。

国际合作成果显著。相继举办了"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2005科学大会"等五个国际学术会议和培训班。"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是我国首次承办的国际IAMAS科学大会,共吸引了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是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界的一次大规模、高水平、影响深远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科学盛会,为世界各地气象和大气科学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契机,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外气象和大气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美国日本泰国韩国德国英国挪威法国比利时等国家进行的国际合作项目达20多项,主要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其中,季风亚洲全球变化区域集成研究计划(MAIRS)的国际项目处正式建成,标志着这一由中国科学家主持的大型国际科研计划迈出了第一步。大气物理研究所被院批准为中科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奖学金学者培训基地。符淙斌院士成功当选国际科联执行局成员。与韩国、日本、美国、挪威等的科研机构签署国际合作协议4项。全年外宾来访423人次,派员出访181人次。

承担的院科研装备研制改造项目"车载X波段全相参多普勒偏振气象雷达系统"顺利出厂验收。目前,大气物理所拥有IBMP690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机、联想深腾1800、SGI ORIGIN 300服务器、SGI origin 2000超级计算服务器一台、SGI origin 3400超级计算服务器二台、一座用于研究城市大气污染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研究的高达325米的气象铁塔及边界层遥感探测系统和中层大气探测系统等设备。

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刊物有:《大气科学》(中、英文版)、《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和《气候与环境研究》(中文版)。其中《大气科学进展》被SCIE收录,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别资助,《大气科学》获得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荣誉,《气候与环境研究》进入中国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和中国气候研究学会挂靠在大气物理研究所。

现任领导

王会军

大气物理研究所王会军

王会军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64年2月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被推荐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于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被特批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96年被特批为研究员,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11月,在美国Lorenz国家实验室(LLNL/PCMDI)进行气候模拟方面的短期合作研究;1999年3-6月,在日本全球变化研究所进行气候预测方面的短期合作研究。2001年起任大气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持研究所全面工作。2005年5月起,担任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曾担任国际气候变率及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亚澳季风工作组AAMP委员,现为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象委员会东亚季风工作组EAMP委员;《Adv.Atmos.Sci.》主编、 《中国科学》特邀编辑、 《气象学报》《大气科学》编委;中国CLIVAR委员会主席、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科学探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动力气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客座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美国能源部气候变化合作研究之中方首席科学家

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60余篇为SCI(E)收录论文。主持过和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攀登项目"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创新重要研究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负责人)、973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负责人)等等。

荣获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第六届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学笃风正优秀青年科技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主要研究方向:古气候模拟研究、东亚季风气候变异及其可预测性(我国气候异常的可预测性、预测方法;沙尘气候的变异、预测;台风气候变异、预测)

近年代表性论著:

1、WangHui-Jun,XueFengandBiXun-Qiang,1997,Theinterannualvariabilityandpredictabilityofaglobalclimatemodel,Adv.Atmos.Sci.,14,554-562

2、王会军,1997:试论短期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气候与环境研究,2,333-338。

3、WangHui-Jun,1999:RoleofvegetationandsoilintheHolocenemegathermalclimateoverChina.J.Geophys.Res.,104,No.D8,9361-9367.

4、WangHui-Jun,Ren-HeZhang,ColeJulie,andFranciscoChavez,1999:ElNinoandtherelatedphenomenonSouthernOscillation(ENSO):Thelargestsignalininterannualclimatevariation.Proc.Natl.Acad.Sci.,96,11071-11072.

5、WangH.J,2000:TheinterannualvariabilityoftheEastAsianmonsoonanditsrelationshipwithSSTinacoupledatmosphere-ocean-landclimatemodel.Adv.Atmos.Sci.,17,31-47.

6、WangH.J,G.Q.Zhou,andY.Zhao,2000:Aneffectivemethodforcorrectingtheseasonal-interannualpredictionofsummerclimateanomaly.Adv.Atmos.Sci.,17,234-240.

7、王会军,2000:关于我国几个大水年大气环流特征的几点思考,应用气象学报(增刊),11,79-86。

8、WangHui-Jun,2000:Theseasonalclimateandlowfrequencyoscillationinthesimulatedmid-HoloceneMegathermalclimate.Adv.Atmos.Sci.,17,445-457.

9、WangHui-Jun,etal.,2000,EnsembleHindcastExperimentsfortheFloodPeriodoverChinain1998byUseoftheCCSR/NIESAtmosphericGeneralCirculationModel,J.Meteorol.Soc.Japan,78(4),357-365.

10、WangHui-Jun,2001,TheWeakeningoftheAsianMonsoonCirculationaftertheEndof1970's,Adv.Atmos.Sci.,18,376-386.

11、WangHui-Jun,etal.,2001:Theintraseasonaloscillationanditsinterannualvariability---Asimulationstudy.ActaMeteorologicaSinica,15,49-58.

12、WangHui-Jun,2002:InstibilityoftheEastAsianSummermonsoon-ENSORelations,Adv.Atmos.Sci.,19,1-11.

13、WangHui-Jun,XueFeng,andZhouGuang-Qing,2002,ThespringmonsooninSouthChinaanditsrelationshiptolarge-scalecirculationfeatures,Adv.Atmos.Sci.,19,651-664.

14、JiangDB,WangHJ,HDrange,andLangXM,2003:LasgglacialmaximumoverChina:SensitivitiesofclimatetopaleovegetationandTibetanice-sheet,J.Geophys.Res.,108(D3),4102.

15、王会军,薛峰,2003:索马里急流的年际变化及其半球间水汽输送和东亚季风降水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46(1),18-25。

16、WangHui-Jun,2003:2002:theextra-strongwarmwintereventinNorthAsiaanditsaccompanyinganomalousatmosphericcirculation,ChineseScienceBulletin,48(10),1006-1015

17、王会军,郎咸梅,周广庆,康杜鹃,2003:我国今冬和明春气候异常与沙尘气候形势的模式预测初步报告,大气科学,27(1),136-140

18、LangXianmei,WangHuijun,andJiangDabang,2003:ExtraseasonalemsemblenumericalpredictionofwinterclimateoverChina,ChineseScienceBulletin,48(19),2121-2125

19、WangHui-Jun,2003:2003vs2002:Alargescaleamplitudewintertimetemperatureanomalyreversioneventanditsanomalousatmosphericcirculation,ChineseScienceBulletin,48(Supp.II),1-4.

20、FanKe,andWangHui-Jun,2004:AntarcticoscillationandthedustweatherfrequencyinNorthChina,Geophys.Res.Lett.,31,L10201,doi:10.1029/2004GL019465

21、Xue,F.,H.J.Wang,andJ.H.He,2004:InterannualvariabilityofMascarenehighandAustralianhighandtheirinfluencesonEastAsiansummermonsoon.J.Meteorol.Soc.Japan,82(4),1173-1186

22、王会军、徐永福、周天军、陈洪滨、高守亭、王普才、陆日宇、张美根,2004:大气科学:一个充满活力的前沿科学,地球科学进展,19(4),525-532。

23、JiangDB,WangHJ,DingZL,LangXM,andDrangeH,2005-8-5:ModelingthemiddlePlioceneclimatewithaglobalatmosphericgeneralcirculationmodel,JGeophysRes,110,D14107,doi:10.1029/2004JD005639

24、康杜娟,王会军,2005:中国北方沙尘暴气候形势的年代际变化,中国科学(D),35(11),1096-1102。KangD.J.,andHJ.Wang,2005:AnalysisonthedecadalscalevariationoftheduststorminNorthChina,ScienceinChina(D),48(12),2260-2266

25、Wang,H.,andK.Fan(2005),Central-northChinaprecipitationasreconstructedfromtheQingdynasty:SignaloftheAntarcticAtmosphericOscillation,Geophys.Res.Lett.,32,L24705,doi:10.1029/2005GL024562.

26、孙建奇,王会军,北极涛动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科学通报,2005,50(15),1648-1653.SunJianqi,WangHuijun:RelationshipbetweenArcticOscillationandPacificDecadalOscillationondecadaltimescale,ChineseScienceBulletin,2006,51(1):75-79

27、王会军,2005:来自大气内部的季节气候可预测性初探,大气科学,29(1),64-70

28、JiangDBandHJWang,2005:NaturalinterdecadalweakeningofEastAsiansummermonsooninthelate20thcentury,ChineseScienceBulletin,50(17),1923-1929姜大膀,王会军,20世纪后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自然属性,科学通报,2005,50(20),2256-2262

29、WangHuijun,2005:Thecircum-Pacificteleconnectionpatterninmeridionalwindinthehightroposphere,Adv.Atmos.Sci.,22(3),463-466

30、苏明峰、王会军,2006:中国气候干湿变率与ENSO的关系及其稳定性,中国科学(D),36(10),951-958

31、WangH.J.andFanK.,2006:SouthernHemispheremeanzonalwindinuppertroposphereandEastAsiansummermonsooncirculation,ChineseScienceBulletin,51(12),1508-1514,DOI:10.1007/s11434-006-2009-0王会军,范可,2006:南半球对流层上层纬向风与东亚夏季风环流,科学通报,51(13),1595-1600。

32、ZhangZhongshi,WangHuijun,GuoZhengtang,JiangDabang.WhattriggersthetransitionofpalaeoenvironmentalpatternsinChina,theTibetanPlateauupliftortheParatethysSearetreat?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2006,doi:10.1016/j.palaeo.2006.08.003

33、ZhouBotaoandWangHuijun,2006:RelationshipbetweentheborealspringHadleycirculationandthesummerprecipitationintheYangtzeRiverValley,J.Geophys.Res.,111,D16109,doi:10.1029/2005JD0070006

34、王会军,郎咸梅,范可,孙建奇,周广庆,2006:关于2006年西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气候预测试验,气候与环境研究,11(2),133-137

35、范可,王会军,2006:南极涛动的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冬春季气候的影响,中国科学(D),No4,385-391。FanKandWangHJ,2006:InterannualvariabilityofAntarcticOscillationanditsinfluenceonEastAsianclimateduringborealwinterandspring,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200649(5)554-560

36、WangHui-Jun,2006:LinkagebetweentheNortheastMongoliaprecipitationandtheNorthernHemispherezonalcirculation,Adv.Atmos.Sci.,23(5),659-664

37、范可,王会军,2006:有关南半球大气环流与东亚气候的关系研究的若干新进展,大气科学,20(3),402-412

38、WangHui-JunandFanKe,2007:RelationshipbetweentheAntarcticoscillationandthewesternNorthPacifictyphoonfrequency,ChineseScienceBulletin,52(4),561-565王会军,范可,2006:西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与南极涛动的关系,科学通报,51(24),2910-2914

陈洪滨

大气物理研究所陈洪滨
陈洪滨 研究员,男,1960年4月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系。1985-1991年教委公派赴法国留学学习,先后获C4、DEA和Ph.D;1991-1993年作为邀请研究员在法国科技大学参加了欧洲北极平流层的探测研究。1993年夏回国工作。从事的研究领域是:微波主被动遥感、大气辐射传输、卫星气象学和平流层遥感与探测。

从事过"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电学"的教学工作。1994年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讲授"大气遥感理论"部分课程。"十五"期间,承担和负责实施有关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研究和卫星微波遥感器观测反演大气参数等二三个重大项目。

主要论著有:

1.地基曙暮光观测平流层的微量成分;

2.卫星高度计和GPS测量中的大气订正;

3.卫星微波辐射计遥感反演大气可降水量、云水和降水;

4.用SAGEII卫星资料分析研究平流层臭氧和气溶胶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5.云对太阳辐射的异常吸收及水云短波辐射特性的参数化。

机构设置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历史沿革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所原址----南京北极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开始规模较小,直至1949年,研究人员尚不足3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气象和地球物理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发展的需要,合并组成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对外称地球物理和气象研究所)。经过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又经过一个增值过程,1966年分成四个研究所,于是有了包括整个大气科学各分支的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是中国最早从事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八个研究所之一,也是中国气象事业的雏形。首任所长是竺可桢,他为创办气象研究所和创建中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气象研究所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有“全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称,著名的气象科学家赵九章、涂长望卢沃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等,都在气象研究所学习和工作过。赵九章是气象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长,是中国第一位将数学物理流体力学原理引进气象学中的学者。全国解放前夕,他顶住国民党当局胁迫,团结全所同仁坚决拒迁台湾,使气象所留在大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由气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对外称地球物理和气象研究所(InstituteofGeophysicsandMeteorology),成为当时中国科学院13个研究所之一。所属气象研究室由前气象研究所人员组成。赵九章任所长、卫一清任党委书记,分别从美国和瑞典回国投身我国气象事业的叶笃正和顾震潮担任气象研究室的主任。在赵九章所长领导下,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和杨健初(音)等老一辈科学家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50年,叶笃正代表赵九章与气象局共同领导筹建了“联合天气预报中心”(顾震潮任主任、陶诗言任副主任)和“联合天气资料中心”(先后有张宝堃、杨健初(音)任主任、朱岗昆任副主任),建立了我国气象分析预报业务;以后他们又对东亚大气环流、东亚季风气候和寒潮进行了系统研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开创大气运动的适应理论和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开辟了云雾物理试验及云和降水物理研究;发展了中小尺度动力学和大气探测研究。经过10年的发展,气象研究室的研究队伍和技术力量有所壮大,成为当时国内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1966年根据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气象研究室从地球物理所分出,成立大气物理研究所,下设五个研究室:雷电物理研究室云物理研究室中小尺度动力学研究室大尺度大气动力学研究室低纬度气象研究室

1972年大气所恢复了党组织的生活。院党组任命张成梅为党委书记。翌年又任命顾震潮为所长。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文革”动乱的10年间,广大科技人员出于对发展大气科学的责任感,排除干扰,在曲折中前进,使研究所在基本建设、探测仪器研制及科研工作的某些领域仍取得一定进展。如1973年开始建设位于河北省香河县城关的大气综合观测试验站,以后该站成为我国第一个平流层高空气球观测基地。1976年又开始建设325米高的气象观测塔,1979年正式投入使用,为城市大气环境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1975年建成了TQ-6百万次计算机房。

大气所在“文革”期间还承担了10多项军事科研任务,如我国核弹发射的气象保障任务,核污染扩散观测激光雷达激光测云仪激光武器的研制及与高空飞行有关的气象问题研究,战时天气预报等。陶诗言和顾震潮因圆满完成核试验气象保障任务而分别荣立一等功。此外在探测设备的研制方面填补了我国不少空白。1966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雷达,1969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动卫星云图接收设备,1974年试制成功单点声雷达测温系统,1975年底完成超声风速温度仪的研制任务并做出了样机。与此同时,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如开展了我国大气污染研究,卫星气象研究,青藏高原气象考察等;数值天气预报研究获重大进展;在大气遥感理论研究中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1976年以后,先后有叶笃正、曾庆存、洪钟祥和王明星任所长,杨晓峰、索天桥、赵同庄、任丽新和吴北婴任党委书记。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大气所有18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奖项目研究内容覆盖大气动力学云物理学和云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污染卫星气象大气遥感高山科学考察和中国暴雨等方面。叶笃正、陶诗言和曾庆存等还获大会先进个人称号。

1978年起,大气所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职称晋升考核制度等,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此后,叶笃正所长又提出大气所气象和大气物理的发展方向,主持制定出大气所科研发展规划(草案),其中包括战略设想、八年规划和三年计划,为大气所今后1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1984年起,大气所伴随着祖国的脚步进入了蓬蓬勃勃的改革发展时代,经历了科技体制的重大变革。根据改革形势和大气所发展要求以及世界大气科学的发展趋势,曾庆存所长主持制定了“大气所办所方针和改革设想”,使全所的职工真正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1993年开始,为了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气所在洪钟祥所长领导下,制定了大气所结构调整方案和“九五”以及2010年科技发展纲要,积极稳妥地进行了科研结构调整,准确定位,明确目标。1997年大气所成为中国科学院认定试点所

1997年7月份,王明星所长主持大气所工作,提出12项任期目标,明确提出要在2010年前把大气所建设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中心。1999年7月院党组批准大气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方案,在院党组和有关业务局的领导下,大气所从科学目标凝练、组织落实、结构调整、创新运行机制建立、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经费管理使用等各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展开,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01年8月,新一届所领导班子上任,王会军研究员出任常务副所长,主持工作。与此同时,大气物理所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的工作开始,并将重点开展现代科学研究所的体制建设、文化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园区建设及相关的配套改革,努力把大气物理所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具有现代化运行体制的研究所,为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经过几届所领导及数代科学家们和全所职工的艰苦创业,大气物理所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队伍逐步壮大,已成为国内大气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大气科学事业的发展、进步,为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2005年5月,王会军研究员担任大气所所长。2006年,大气所开始全面部署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工作。

大气所是大气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单位,主要研究大气运动和大气中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监测、预报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有五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叶笃正、陶诗言、曾庆存、黄荣辉和吴国雄,研究员54人。研究所有三个开放实验室,它们是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中层大气和地球环境探测开放实验室(LAGEO);三个中心,它们是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RRC.TEA)、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ICCES)、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CDRCAS);一个支撑系统,它们是计算与信息科学中心;另有研究生部和博士后流动站等。

开放实验室的建立是大气所加强和优化基础研究若干领域中的科技力量并与国际接轨建立区域性研究机构的非常重要的一步。LASG经过10余年的努力连续四次在国家评议中获得优秀,成为我国最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得到国内外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界的赞扬。

三个研究中心的前两个是与国际组织和国家协作成立的,它提高了我国和大气所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现在它们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优秀中心。

大气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及首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近20年来大气所一贯重视培养高水平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目前拥有博士生指导教师29名。1978—1998年间我所共招收博士生228名,硕士生334名。现已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的有93名,硕士生264名。1985年大气所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1987—1998年间共接收41名博士后流动人员。大气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大气科学领域的高级优秀科技人才。1996年被评为科学院首批十个重点博士生培养基地之一。

近20年来,大气所在中国短期数值预报模式的研制、大气环流数值模拟大气动力学地球流体力学、中小尺度动力学及灾害性天气预报和减灾研究、青藏高原气象学及地球三极大气科学研究、卫星气象学、季风、中国暴雨、长期天气过程和气候学、大气遥感理论、雷达气象、云和降水物理学及人工影响天气、大气化学和大气污染、大气边界层物理和中层大气物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双波长雷达辐射计系统、VHF雷达、水汽和云水的微波遥感辐射计、声雷达、激光雷达、高空科学气球及北京气象塔自动遥测系统等设备方面的研制工作,均取得了重大成果,有130多项成果获国家、科学院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院一等奖12项,正式发表论文1100多篇,出版专著20多部,在大气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为国防、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气所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国际科技界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合作关系,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科技交往,每年邀请和派出的科研人员约300人次。以围绕国家、中国科学院的重大项目的开展和高级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主,分别与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等签定了国际合作协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

大气所是我国大气科学基础研究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聚集了一批科技英才,代表我国大气科学基础研究的水平。“创新”和“国家需要”是大气物理所立足的根本。从建国初期东亚大气环流和季风理论研究,五十年代云物理研究的开拓及数值天气预报和方法的提出,六十年代空气污染气象学的发展,七十年代卫星气象学、大气遥感理论和大气探测技术研究的开展和应用,八十年代的气候数值模拟和预测研究,到九十年代的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和自然控制论的创立…,大气所科学家们以其特有的科学洞察力,高瞻远瞩,始终抓住创新和高起点这两个关键问题,这是大气所基础研究长期保持高水平的主要原因,也是大气所能不断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动力所在。

为把大气所建成高水平的国际大气科学研究中心,近期研究所将以预测理论为主攻方向,跟踪大气科学与大气环境、中层大气和中小尺度动力学等前沿学科,为灾害性天气预报、气候预报和环境污染服务,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往年的辉煌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蕴含着先辈们和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后辈更加奋进,也正是这种精神和智慧的结合凝聚成集体的力量,创造着大气物理研究所新的辉煌。

在这世纪之交,面对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和科学院开始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新形势,大气物理研究所作为我国大气科学基础研究的国家队,肩负着历史的重托。让我们弘扬“献身、求实、创新、协同”的院风、所风,为我国大气科学迈向二十一世纪,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和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国际大气科学综合性研究中心而努力奋斗。

历任所长
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
大气物理研究所赵九章
大气物理研究所顾震潮
大气物理研究所叶笃正
大气物理研究所陶诗言
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
大气物理研究所洪钟祥
大气物理研究所王明星

 

 

 

 

 

 

 

 

 

委员会

所学位委员会

名誉主任:叶笃正、陶诗言

主 任: 黄荣辉

副主任: 符淙斌、陈洪滨、高守亭、王 斌、王跃思、陆日宇

委 员: (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会军、王自发、王明星、石广玉、吕达仁、安俊岭、张庆云、
     张应斌、张学洪、吴国雄、李崇银、周广庆、陈 文、邱金桓、
     延晓冬、洪延超、洪钟祥、赵思雄、黄 耀、曾庆存、穆 穆

办事机构设在研究生部,安俊岭兼任秘书

所学术委员会

名誉主任:陶诗言、叶笃正

主 任: 曾庆存

副主任: 吴国雄、李崇银、吕达仁、朱 江、穆 穆、胡 非

委 员: (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会军、王明星、王普才、石广玉、邹 捍、严中伟、张学洪、
     李建平、邱金桓、林朝晖、洪延超、洪钟祥、郑循华、赵思雄、
     浦一芬、徐永福、钟 青、高登义、黄荣辉、符淙斌、谢正辉、
     雷恒池

所技术委员会

主 任: 邱金桓

副主任: 陈洪滨、周广庆、王跃思、郑斯平、李爱国

委 员: (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立志、王普才、王鹏飞、冯士德、刘辉志、张有余、吴津生、
     肖辉、周肖森、邹 捍、赵洪岗、浦一芬、雷恒池

所发展战略调研组

顾 问:黄荣辉

组 长:朱 江

副组长:陆日宇、徐永福、浦一芬

委 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自发、任 丽、刘屹岷、刘 毅、孙建华、李建平、安俊岭、
    林一骅、周广庆、周天军、张万昌、张美根、延晓冬、郜永祺、
    徐星凯、郭学良、程新金、薛 峰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缩写LASG)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科学院首批边建设、边开放的实验室之一。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大气物理研究所各届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LASG从白手起家,通过艰苦创业发展成今天的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从LASG成立到现在的17年中,我们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实力雄厚的大气科学研究队伍,使得我们在过去4次国家评估中,成为全国仅有的2个连续4次获得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尤其,在2000年的最近一次国家评估中,LASG荣居地学口榜首。实验室现任主任是王斌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吴国雄院士,学术委员会海外主任为夏威夷大学气象系BinWang教授,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为叶笃正院士。

回顾LASG走过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八字方针、依托单位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优先支持和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措施是LASG发展之根本。

LASG之所以能从白手起家,在短短的17年内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实验室,与依托单位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支持和倾斜政策是分不开的。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是中国最早从事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八个研究所之一,也是中国气象事业的雏形,有"全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称,著名的气象科学家竺可桢、赵九章、涂长望、卢沃、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曾庆存、周秀骥、巢纪平、黄荣辉、吴国雄和李崇银等就是该"摇篮"在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杰出人才的典型代表,他们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老一辈科学家的辛勤耕耘下,大气物理所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已长出朵朵绚丽的鲜花。LASG正是这些鲜花中的佼佼者。她集中了大气物理所在天气和气候研究方面最优势的研究力量,配备了最好的计算环境和良好的办公条件。这是LASG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稳定研究队伍的重要因素。在LASG创立初期,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差。研究所对实验室给予的充分重视和全力支持,成为实验室发展的强大后盾。在实验室主要创始人、当时的实验室主任曾庆存院士的领导下,通过实验室全体成员的艰苦奋斗,LASG在成立后第3年(即1988年)就在第一次国家评估中获得优秀,并于次年(1989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研究所一直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室与所之间能够很好地协调配合,所的各个职能部门在行政和后勤方面提供了全力帮助和可靠保障,为LASG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LASG连续四次在国家评估中获得优秀的重要前提。
  
实验室除了有依托单位作为强大后盾外,自身内部还必须有先进的管理体制,这是实验室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实验室的组织结构、队伍建设、经费使用、项目申请、绩效考核、设备更新和合作交流等都需要有科学、民主的管理体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实验室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和特长,多出创新成果。
  
LASG自成立以来,一直采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发展的掌舵人。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奋斗目标、重大学术活动以及实验室内部规章制度的制订等,都必须经过学术委员会的审批和把关,从而保障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和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实验室领导班子则根据所制订的研究方向和规章制度具体负责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科研管理。
  
LASG历届学术委员会主任都是由把握国际国内学科前沿发展方向的著名气象学家担任。德高望重的叶笃正先生曾担任过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曾庆存院士分别担任过第一届、第三届和第四届的学术委员会主任。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吴国雄院士担任。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中,新增加了一位海外主任,专门负责实验室与国外的国际合作,取得很好的成效。
  
LASG历届主任都是由本学科杰出的学术带头人担任。前面四届的实验室主任都是院士,新一届实验室主任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与前面四届相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真正实现了年轻化,平均年龄40岁,最年轻的副主任只有32岁。另外,我们也确保了新班子成员的科研素质。我们的新班子中有两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一位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还有一位全国第一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和中科院优秀博士后。

自LASG成立以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根据不同时期大气科学地球流体力学的前沿问题及其发展特点,确定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并设立几大课题作为实验室的课题指南。各届之间保持很好的衔接和连续性,确保实验室的平稳过渡。

为了在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上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知识创新时期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要求,经过充分讨论,我们对实验室原有的研究方向进行修改和完善,确定实验室新的研究方向为:研究和发展地球流体(大气和海洋)宏观演变规律和机理的系统理论;研究天气和气候动力学理论,掌握天气、气候系统变化规律及其异常的发生机制,进行数值模拟并发展模块化数值模式系统,为提高预测能力,预防和减轻天气、气候灾害,合理利用气候和水资源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根据新的研究方向,我们明确了实验室的研究重点:气候问题的研究。由于气候系统模式是开展气候研究最有效的研究工具,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数值模拟上的优势,我们选择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作为实验室未来的突破点,并以一点带动全局的策略,推动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根据国际上气候系统模式发展的新动态,我们提出了《气候系统模式联合发展计划》,其目的是以LASG为基地,联合国内外优秀模式专家和骨干,集中财力和物力,发展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系统模式。该计划经过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审批,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技部等部门以及依托单位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国内绝大多数同行专家的赞赏。

实验室目前在岗研究人员共48人,其中42人获得博士学位。年青研究人员都是博士,在48人中,研究员26人,其中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19人。副研究员16人,助理研究员5人。实验室4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36人,占实验室人员总数的75%,是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年轻化研究队伍。在这支队伍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另外,还为外单位培养百人计划2人。

实验室研究队伍是一个"多元结构"的队伍,年轻人充当运动员,在科研的第一线冲锋陷阵。资深前辈担任教练,严格把关。知名外籍学者和专家担当顾问,出谋划策。这也是我们目前的用人策略。

LASG不仅是我国大气科学的一个研究中心,同时也是一个人才培养基地。从实验室成立到现在,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共228人。其中硕士99人、博士106人、博士后23人。每年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从1985年的1人,发展到2001年的19人,其中硕士毕业5人,博士毕业10人,博士后出站4人。在LASG培养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中,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已成大气科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如一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三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五位百人计划获得者都是实验室自己培养出来的。另外还有百名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两位,中科学院青年科学奖获得者四位,"国氏"全国优秀博士后奖获得者一位和中国科学院十大优秀博士后奖获得者一位。

围绕着实验室的研究方向,LASG积极组织室内科学家申请研究项目。在1996年到1999年四年期间,实验室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0项,参加的项目13项,合计113项,总经费约2000万元。而且每年由科研人员争取的经费总数呈上升趋势。从95年的131.5万元,到99年的965万元,上升速度很快。到2000年和2001年,我们争取的经费分别达到了1156万元和1676万元。2001年主持的研究项目主要有:国家973项目13个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2项。值得一提的是,973项目"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是由我们实验室固定成员黄荣辉院士主持。另外,我们还主持了一个信息口973项目"大规模科学计算研究"的第一课题。在基金项目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二项,海外杰出基金二项。今年的研究项目估计比去年更上一层楼。在去年973项目和基金项目等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1项,国家攻关项目专题4个。多年来,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研究项目的争取中充分展示了他们雄厚的研究实力和非常强大的竞争力。

自1996年以来,实验室与海外的合作已突破原有的人员交流框架,进入了实质性合作阶段,我们与美国能源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欧洲中心、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日本名古屋、香港城市大学等世界诸多的研究单位有着频繁交流和密切的合作,主要合作计划项目多达19项。目前,我们正与美国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联合研制适合于东亚区域的大气环流模式LASG-IPRCAGCM。

实验室设立了一个学术顾问委员会,其中近半数成员是海外著名学者,如美国的Gates、英国的Hoskins和德国的Bengttson等都是世界顶尖的气象学家,Hoskins今年还评选为中国的外籍院士。由于这些专家参与我们研究计划的制订,这样就保障了我们在研究方向上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合作的另一个重要转变是实验室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参与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决策,并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中任职,如在"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担任执行局执行委员,在"国际气候变化和可预报性研究计划"(CLIVAR)和全球能量和水分循环试验研究计划"(GEWEX)中担任科学指导小组成员,在国际CLIVER计划亚奥季风工作组担任委员等,这表明了LASG在国际学术界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实验室管理方面,采取主任工作会议制度,重要事情由主任工作会议决定。新一年的研究计划由实验室四个研究组先提出具体方案,然后由主任工作会议汇总,最后报请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批准执行。我们已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固定成员的管理规定、青年流动站管理规定、研究生管理规定、开放课题管理规定、学术活动管理规定、国际合作管理规定、论文奖励条例等。尤其,从去年7月份开始,我们将财务公开,每月把实验室财务明细账张贴在通知栏里,接受全室成员的监督。今年从5月份起,又开始实行值班主任制度和行政、支撑人员签到制度,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体制。

实验室有一个"金字塔"式的三级计算机系统。这是我室研究人员从事科研的最核心的工具。我们有一个技术支撑系统,专门有人负责网络和硬件设备的维护和支持,以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去年我们还专门从科大招聘了一个有计算机专业文凭和气象专业文凭双学位的大学毕业生,专门负责气象软件开发、帮助科研人员把大型模式并行化,以提高工作效率。数值模式和模拟是我们实验室,也是整个大气科学的重要研究工具和手段,计算机是我们赖以发展的最关键的科研设备。没有计算机的不断更新,就不可能运行和发展逐步完善和复杂的、计算量呈指数增长的高水平的数值模式。这将直接影响我们实验室,甚至我国科学家,在有关天气和气候动力学过程和机理研究的深入。可以说,实验室连续四次在国家评估中获优,与每次评估后及时更新计算机设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实验室与研究所一起正在进行计算机更新工作。在中科院和科技部的支持下,我们共筹集约2000万元经费,准备配备一套计算速度近万亿次的计算机系统,为实验室和研究所科研人员提供强有力的计算平台。

LASG自成立以来,由于依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实验室内部的科学管理,经实验室成员不懈的努力,在模式发展、气候预测、气候动力学和地球流体力学的方法和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和重要的进展,多次参加国际模式比较计划、在大型重要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参与国际研究计划的决策等,使得我们实验室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气科学研究中心。我们参加的最早的一次国际模式比较计划是1995年7月国际权威的"全球大气模式比较计划"(AMIP),当时全世界有32个大气环流模式参加了这个比较计划,测试了6项性能指标,我们的模式在比较计划中展示出良好的性能,成为通过5项测试的三个优秀模式之一。其它两个模式分别是美国和日本的。1999年,我们实验室参加了"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我们的耦合气候系统模式在降水、表面气压和表面温度的模拟以及CO2的加倍试验中,效果很好,是一个优秀的模式。另外,我们还参加过"国际陆面过程模式比较计划"(PILPS),"国际生态系统比较计划"(EMDI),均取得好的成绩。

我们的科学家在1992年至1999年8年间在国际国内核心刊物共发表论文669篇,其中SCI论文97篇。每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在逐年增加,1999年的论文数比1992年翻了一番,尤其SCI论文的增长速度最快,后4年是前4年的4倍。2000年发表论文的情况比1999年又有进一步的改善,总共发表129篇,其中最突出的是SCI论文,共有35篇,差不多是1996年到1999年4年SCI论文总数的一半。按实验室在岗研究人员计算,去年几乎平均每人发表了一篇SCI论文。2001年的情况2000年更好,发表论文总数达到140篇,其中,SCI论文59篇。

由于我们的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实验室从成立到现在共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共27项,其中国家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院一等奖11项(自然科学奖6项,科技进步奖5项)。有一项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是去年获得的,获奖人是穆穆研究员。

总之,实验室在调整研究方向,制定短期创新规划,组织开放课题,人才培养及科学民主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科研上取得了若干突破性的进展,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但在知识经济,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但我们坚信,有科技部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坚强后盾,有科技部制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把握方向,在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的直接领导下,在依托单位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全力支持下,LASG一定能取得新的、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开创LASG新的辉煌,在知识创新时代做出新的贡献。

学科方向

研究方向: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大气中各种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热带太平洋和我国复杂陆面作用下的东亚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机理、预测理论及其探测方法,以建立"东亚气候系统"和"季风环境系统"的理论体系及遥感观测体系,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监测、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

重点学科领域:

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目标以及国际大气科学发展前沿,研究所将优化调整优先领域的布局动态,进一步凝练重点学科领域为以下六个方面:

(1)东亚季风系统动力学研究;

(2)地球系统模式发展气候预测理论研究;

(3)亚洲季风环境变化集成研究与有序人类活动研究;

(4)大气化学、大气环境变化及其预测理论研究;

(5)中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气候环境遥感理论研究研究;

(6)高影响天气物理、动力与可预报性理论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东亚季风系统变异与圈层间相互作用;东亚区典型下垫面能量和水分循环研究;不同纬度之间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东亚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大气季节内振荡与中国季风降水。

(2)地球系统各分量模式研发及数值模拟;地球系统耦合模式的建立、评估和应用;资料同化、可预报性及其气候预测系统的建立;短期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

(3)亚洲区域气候-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地球系统区域模式的研制和模拟;全球变化的区域影响、突变及其物理机制;亚洲区域季风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贡献和适应。

(4)大气中化学过程的观测和模拟;陆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C、N循环;非均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湍流理论;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和形成机制研究;大气污染预报模式和优化控制理论。

(5)中层大气过程对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作用;中层大气动力、辐射和化学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研究;云-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研究,东亚典型区域性云系宏微观特征的云气候学;大气遥感数据的同化技术及其在气候模式和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模式的应用。

(6)强风暴及中小尺度系统的理论、观测、诊断及预测研究;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可预报性、数值预报模式、资料同化及应用研究;云降水物理及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获奖成果

二零零七年获奖成果

获奖项目名称: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副热带高压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主要完成人员:吴国雄刘屹岷、李建平、宇如聪、周天军

等级:贰等

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奖

获奖项目名称:淮河流域能量与水份循环和气象水文预报

本所排名:第三

本所主要完成人员及排名:林朝晖,排名第八

奖项名称: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名称:保密

本所排名:第三

本所主要完成人员及排名:张美根,排名第八

奖项名称: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名称:雷电物理过程及其探测和防护研究

本所主要完成人员及排名:郄秀书

奖项名称: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百人计划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相关词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天则经济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郑州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参考资料
http://www.iap.ac.cn/

附件列表


144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外国哲学研究所    下一篇 天则经济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