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传染病   
[13] 评论[0] 编辑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病因

病原学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LCM病毒属RNA型病毒大小为50mm左右在形态学和血清学上与拉沙病毒Machupo病毒Tacaribe病毒等相似故亦属于沙拉病毒(arenavirus)病原体有许多致病性(亲不同组织性毒力等)不同的型别但各型具有相同的组特异性抗原病毒在56℃不1小时可被灭活在乙醚甲醛紫外线及pH<7时均易被破坏在50%甘油-70℃长期保存本病毒在鸡胚或鼠胚纤维母细胞组织培养中能够生长对小鼠白鼠豚鼠田鼠兔猴等均具致病力

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病毒首先侵入呼吸道时可在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故不少病人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样”症状病毒入血后导致病毒血症可能过血脑屏障而感染脑膜细胞本病死亡者极少;故很少有关其病理学改变的报告主要的发现是脑肿胀脑膜及脉络丛有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出血坏死等但也曾有报告中枢神经系统并无病进改变而病变仅见于肺肝肾肾上腺等脏器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流行病学

本病呈世界性分岂有此理,一般呈散发,以秋冬季为主。实验室的意外感染,可致本病的暴发流行。国内很少有本病的报道。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小褐家鼠田鼠、野生啮齿动物也可作为传染源。病鼠的尿、粪、唾液、鼻分泌物等中均含有病毒,使尘埃或食物受染,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使人感染;与病鼠的皮毛、排泄物接触也可感染发病。男女老幼均具有易感性,年长儿童及青壮年的发病率较高;实验室工作者、动物饲养者等的患病机会较多,一次感染后(包括隐性感染)均可敬获持久的免疫力。本病尚无人传人传播的报道。

症状体征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为6日至数周临床表现多样

㈠流感样型 起病大多急骤发热可达39℃以上伴有背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病人诉有恶心呕吐畏光淋巴结肿痛腹泻皮疹或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病程2周左右偶有复发病后乏力感可持续2~4周

㈡脑膜炎型 可出现于“流感样”症状后(常有短暂缓解期)或直接以脑膜炎症开始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除幼儿外惊厥少见神志一般无改变病程约2周

㈢其他 脑膜脑炎型脑脊髓炎型等罕见表现为剧烈头痛谵安昏迷惊厥瘫痪精神失常等部分病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失语失聪蛛网膜炎不同程度的瘫痪共济失调复视斜视等

诊断

有与田鼠小白鼠接触史或住处有鼠和附近有同样病人“流感样”症状短暂缓解后继而出现脑膜刺激征者脑脊液中增多的细胞几全为淋巴细胞氯化物正常而糖相对减少者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确诊有赖于血清学试验或病毒分离

检查化验

周围血象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每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脑膜炎型患者的脑脊液细胞数可增至100~3000/mm3其中90%以上为淋巴细胞;蛋白质增多但一般不超过100mg/dl;糖正常或稍减低氯化物正常压力正常或稍增高

急性期患者血液或脑脊液接种于小白鼠脑或腹腔中可分离病原血清免疫荧光试验在病程第一周即可阳性有利于早期诊断补体结合试验于病程10~14天呈阳性滴度于5~8周达高峰4~6个月内消失中和试验仅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鉴别诊断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本病易与流感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各种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混淆应依流行病学资料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作出鉴别因周围血液中可出现少量的异常细胞故易与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脑膜炎的患者相混淆但后者的异常淋巴细胞总数可达10%以上且嗜异性凝集试验每呈强阳性EB病毒抗体(IgM型膜壳抗体)亦多为阳性。

中毒性痢疾:发病更急,一开始即有高热,抽搐发生较早,有些患者有脓血大便,如无大便,可用生理盐水灌肠后,留粪便标本镜检,可发现脓细胞。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起病前身体健康欠佳,可能发现肺部结核病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脑脊液含糖量及氯化物降低,蛋白含量高,放置后可有薄膜形成,有时涂片抗酸染色,可检出结核菌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身体其他部分可同时存在化脓病灶或出血点。脑脊液混浊或脓性,白细胞数多在2×109/L以上,有大量脓细胞,涂片或细菌培养检查可发现致病菌。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多有接触腮腺炎患者的病史,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注意检查腮腺是否肿胀。临床上有先发生脑膜脑炎后出现腮腺肿大的,如腮腺肿胀不明显,可作血和尿淀粉酶测定。

脑型疟疾:除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外,多有不规则畏寒、发热和出汗,脑脊液无显著变化,肝脾多肿大,血涂片可查见疟原虫。

其他病毒性脑炎:柯萨奇病毒(A9、B1-8)、埃可病毒(4、6、9)、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其他病毒引起的散发性脑炎,在临床上很难与乙脑鉴别,须依靠血清学检查与病毒分离。

并发症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本病偶可并发睾丸炎腮腺炎肺炎关节炎孕妇流产等。

大约25%感染细菌性脑膜炎的成人死于此病。60%感染细菌性脑膜炎后存活的婴儿出现长期的神经性并发症或者发育障碍。大多数病毒性脑膜炎的患者可以完全恢复,没有后遗症。
 
脑膜炎的并发症可能包括听力损失,突然发作,大脑水肿(大脑肿胀)、身体一边虚弱,说话能力削弱,视觉受损或失明,智力缺陷,动作协调困难,呼吸困难,呼吸停止和脑膜炎复发。

治疗用药

本病无特殊治疗。头痛较剧时给予对症处理,脑压增高者则可采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预防保健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主要的预防措施为消灭家鼠避免进食可能被鼠类污染的饮食实验工作者应加强个人防护病人无需隔离

绝大多数顺利恢复,罕有死亡者,伴脑炎者恢复较慢,并可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关于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以预防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的指南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颁布的指南,为了减少人类从啮齿动物身上感染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下面称LCMV),人们应该避免接触野生啮齿动物,假如家里或者办公室经常有野生啮齿动物出没的话,这些区域应该“防啮齿动物进入”,对于出现的野生啮齿动物应该逮尽杀绝。

LCMV是一种由啮齿动物传播的沙粒病毒,在家鼠中流行,也能感染仓鼠及几尼猪等啮齿类宠物。根据8月5日发表的美国发病率及致死率周报的指南表明,LCMV感染免疫系统正常的人类,一般是没有症状或是症状很轻。

但是,如果孕妇感染了该病毒,则会导致严重的疾病,或者会导致新生儿缺陷。那些免疫能力受到抑制的患者,比如接受了移植手术的患者感染LCMV,后果将很严重,这种感染甚至是致命的。

既然任何啮齿类宠物都可能会感染LCMV,那么饲养宠物的主人应该特别注意,必须做到在每次拥抱这些宠物或者给它们洗澡后用肥皂及清水洗手。CDC还建议当宠物不在自己的笼子里时,主人要注意关注自己的宠物,避免它们和野生啮齿类动物及其粪便及窝发生接触。并且,饲养啮齿宠物的主人不应该亲吻自己的宠物或者把它们抱起来贴近自己的面部,以避免感染。

孕妇或者免疫系统受损者应该把啮齿类宠物的圈养地与自己的房子分开,或者让其他人帮助饲养。CDC提醒大家,孕妇应避免长久地与宠物呆在同一房间。

如果出现LCMV感染的症状--发热、不舒服、厌食、肌肉疼痛、头痛、恶心及呕吐等--应该寻求医疗服务,并且报告任何与野生啮齿动物或啮齿类宠物的接触情况。

CDC还强调,对于这些病例的处理,各州的内科医生应该和自己所在州的卫生部门密切合作,讨论如何推进将患者样本送至国家实验室或者CDC进行检测的问题。

希望获得关于如何避免在购买啮齿类宠物时将LCMV感染带入家庭的相关信息,请登陆http://www.cdc.gov/healthypets.lcmv_rodents.htm。

希望获得关于如何防止啮齿动物进入、如何安全地进行房间清洁工作以及如何诱捕野生啮齿动物的信息,请登陆:http://www.cdc.gov/ncidod/dvrd/spb/mnpages/dispages/lcmv.htm。

就医指南
北京友谊医院 上海传染病医院 增城市人民医院 深圳市西乡人民医院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大连金州传染病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广州空军医院 深圳市园岭医院 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

权威专家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陈毅刚
医生姓名 : 陈毅刚
性  别 : 男
所在科室 : 传染科
工作医院 : 深圳市西乡人民医院
临床职称 : 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 丙型病毒性肝炎 肝炎双重感染 小儿结核病 乙肝 病毒性肝炎 肠结核


有近30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于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1986至1987年在北京解放军302医院进修传染科1年曾多次参加中国内科传染科医学高级研讨学术会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当选湖南省永洲市结核病防治协会理事任二甲医院传染科主任多年对各类肝炎结核病及发热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之处。
参考资料
http://jbk.39.net/keshi/crk/4dedc.html
http://www.chinacdc.net.cn/n272442/n272530/n272772/7271.html
http://www.zgygw.com/Health/246/2006-11/443791.shtml

附件列表


13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淋巴丝虫病    下一篇 混合性厌氧菌感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