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传染病   
[0] 评论[0] 编辑

疱疹性咽峡炎

(图)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儿童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简介
(图)患病儿童患病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亦有说法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患病原因
(图)口腔结构图口腔结构图

1、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例如小的孩子没有鼻毛,阻挡不住空气中的粗糙异物。

2、呼吸道粘膜柔嫩,容易受到各种刺激(寒冷、刺激性气体等)而发生充血、肿胀甚至炎症反应。

3、呼吸道分泌出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不能充分杀灭入侵的病原体。

4、呼吸道表面有一种带无数纤毛的细胞,这些纤毛好像一把大扫除的刷子一样,不断将吸入并粘附在呼吸道上的小颗粒如粉尘、病菌等向外清扫,排到喉头咳出,但小儿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因此“自洁”功能也就相对地差。

病症及诊断
(图)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鉴别诊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已一般无全身症状)。柯萨奇A组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治疗方法
(图)治疗中的儿童治疗中的儿童

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 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西药抗病毒;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还可以利用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类药物、含化参龙丸、含漱利咽合剂、撒入锡类散、喷入金喉健等进行咽峡局部治疗;发热时可用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惊厥、影响饮食睡眠时可以配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中枢性降温措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否则不宜使用抗细菌类药物。

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

发病时有流涎的症状
减轻不适的方法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建议参考用药:利巴维林 尼美舒 希刻劳 清开灵 咽扁颗粒 属于抗生素、解热镇痛、清咽利喉类药品。

注意事项

生了病的孩子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病例分析
(图)1-7岁为发病期1-7岁为发病期

5岁的斌斌一周前高热不退,家人以为是感冒,用了几天药后仍不见好转,后辗转到解放军304医院儿科就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经过抗病毒治疗,已经康复。

医师介绍说,造成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有许多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天气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呼吸道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经常使用空调,并且将空调的温度调得过低,使儿童无法承受,进而造成热伤风,导致病毒感染。比如,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埃可病毒,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等,它所导致的疾病传染性强、流行快,主要侵犯1-7岁的小儿。临床表现为哭闹、拒奶、持续发热、咽部疼痛、流涎。主要症状表现在咽部,初起时咽部充血,咽峡部(扁桃体、软腭及悬雍垂上)可见散在的约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有红晕,2-3天后逐渐扩大后破溃,形成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并不复杂,主要是采用一些如双黄连、板兰根、清咽冲剂等清热解毒药品即可,另外,还可以利用超声雾化吸入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的油腻食品,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的食品。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2] 亲亲宝宝 http://www.qqbaobao.com/baobaowendang/ertongjibing/neike/08/2006-01-18/8654.html

[3] 天下宝贝 http://www.chinaparent365.com/html/55/1155-17845.html

[4]  家有宝宝网   http://www.jybaobao.net/?action-viewnews-itemid-4313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生殖器疣    下一篇 登革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