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传染病   
[0] 评论[0] 编辑

虫媒立克次体

概述
立克次体病立克次体病

虫媒立克次体病,简称立克次体病(rickettsiosis),乃立克次体目中某些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多种急性感染的统称,呈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传播媒介主要为节肢动物如、螨等,也可因家畜如猫、犬等抓、咬而发生。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立克次体(Ricketsias)是介于细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然而,根据其某些生物学特性,实际在分类上已将其列入原核细菌内。立克次体是一类无芽孢、无鞭毛和荚膜、具有一定多形性的原核细菌。该病原体营养要求较高、难以培养,通常需要细胞及组织培养。在人类历史上,立克次体曾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发生的大规模斑疹伤寒流行,致使数百万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尔干岛爆发的Q热流行、东南亚发生的恙虫病肆虐,都曾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随着和平的到来,经济的发展以及卫生条件的改善,目前,该病在发达国家已基本得到了控制。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亚热带某些国家,立克次体病仍然存在一定规模的流行。当前,国际反恐已将流行性斑疹伤寒落矶山斑点热和Q热列入生物战剂目录中。按WHO生物安全纲要标准,立克次体所有的种均属生物安全危险三级病原体,所有的实验操作均在三级实验室进行。不仅如此,立克次体各种病原体极易发生实验室感染,如Q热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其他病原体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发生实验室感染。据最新报道,Q热在全球范围内,实验室感染率位居细菌的第二位。 

病原微生物学
立克次体立克次体
近年来,随着立克次体分子生物学(16srRNA序列、DNA-DNA杂交、全DNA或基因片段、质粒等)研究的进展,旧的立克次体分类已不能完全反映立克次目中所有种属的全貌,应运而生的是根据遗传物质对立克次体进行新的分类。16srRNA序列的分析显示,立克次体可分为两个亚群,α亚群包括立克次体(Rickettsia)、埃立克体(Ehrlichia)、埃菲比体(Afibia)、考德里体(Cowdria)和巴通体(Bartonella);γ亚群包括柯克斯体(Coxiella)和沃巴哈体(Wolbachia)。现并已发现很多新的种属如日本立克次体(Rickettsiajaponica)、查菲埃立克体(EhrlichiaChaffeensis)、腺热埃立克次体(EhrlichaSennetsu)、汉赛巴通体(Bartonellahenselae)等。罗卡利马体(Rochalimaea)的名称已为巴通体所取代,故战壕热的病原体也应改称为五日热巴通体(Bartonellaquintana)。新的立克次体(与人类感染有关)。
目前,引起人类感染与流行的立克次体主要包括以下:
立克次体属
1. 斑疹伤寒群: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及地方性斑疹伤寒
2.斑点热群 
3. 恙虫病东方体群
柯克斯体属
1. 急性Q 热 
2. 慢性Q热
埃立克体属

1.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 
2. 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

巴尔通体属

1.虱传战壕热
2.杆菌性血管瘤
3.慢性淋巴结
4.巴尔通体心内膜炎 
5. 猫抓病
在我国,2004年新的传染病防治法中已将斑疹伤寒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丙类传染病。

流行病学
传播虫媒立克次体病的蜱传播虫媒立克次体病的蜱
在自然界中,病原性立克次体的生态学关系,涉及节肢动物哺乳动物之间保持着持久的感染循环,人类只是偶然地接触了这个自然环节,才发生感染和患病,昆虫中的虱、蚤,节肢动物中的蜱、螨最为重要,立克次体不仅与其共生还能经卵垂直传递,因此,某些节肢动物既是病原性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又是贮存宿主。自然界中哺乳动物则常是节肢动物的寄主,同时也是立克次体的贮存宿主,立克次体可通过节肢动物与哺乳动物之间进行水平传播,由此保持了病原性立克次体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循环。
立克次体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有:1.吸血昆虫包括虱类和蚤类
2.吸血节肢动物包括蜱类和螨类(恙满和革螨)
立克次体病的主要贮存宿主: 啮齿类动物如各种鼠类以及哺乳类动物如猫、狗以及家畜等等。
发病机理和病理
立克次体致病因子迄今尚未证实,它不产生外毒素,也不产生内毒素,某些外膜蛋白可能在致病方面起重要作用。立克次体进入人体,通过淋巴、血液扩散感染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及网状内皮系统,导致细胞破损、出血、细菌扩散感染其它细胞。造成局灶性血管炎及小血管周围炎。立克次体具有耐热的毒素物质-脂多糖,可引起发热反应、内皮损伤,导致循环障碍和引起中毒性休克。由于小血管壁通透性升高,破裂,出现淤斑及出血,在皮肤上即显示为皮疹
临床表现

立克次体病病人多数具有昆虫媒介叮咬史或接触史。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症随着感染病原体的不同以及个体差异而不同,通常发病普遍共有的临床症状为全身性的,有发热、头痛和皮疹,根据不同立克次体感染,其热型及体温也有所不同。皮疹是立克次体病的临床特征之一。皮疹主要是由于皮肤血管病变而产生。皮疹可发生在上下肢、胸部、腹部、背部以及颈部等。被蜱叮咬的患者常常在叮咬处有焦痂形成,周遍有炎症浸润,多数患者有淋巴结肿大。少数患者有神经损伤症状。

诊断
虫媒立克次体病虫媒立克次体病

 立克次体的诊断除临床表现及体症外,主要依据实验室诊断。然而,由于该菌难以培养,营养要求苛刻,给其实验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血清学最常用的是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法(m-IF),其血清抗体滴度因不同病种而不同。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早、晚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动态变化。而微量室温补结试验(m-CF)仍然是实验室可靠的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主要有动物接种(包括豚鼠腹腔、小鼠腹腔及鸡胚卵黄囊接种)。另一重要方法就是细胞培养技术。目前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立克次体病的诊断中,如采用保守基因设计引物进行各种PCR、RFLP以及基因序列分析等。用于立克次体病诊断的检查方法虽有多种,但最常用者仍为外斐试验。宜取双份或三份血清标本(初入院、第2周和恢复期)滴定效价在1∶160以上者为阳性,有4倍以上增长者则更具诊断意义。次常用者为补结试验和微量凝集试验,其它如IFA、ELISA、固相放射免疫测定(SPRIA)、乳胶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电镜等也有助于诊断,但临床上应用较少或仅供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之用。
病原体的分离可采用鸡胚培养、组织培养,或豚鼠、小鼠、大鼠等动物接种。战壕热的病原体可在以血琼脂为基础的培养基上生长,除战壕热病原体和其它巴通体之外,其它人类立克次体病病原体的初代分离均采用豚鼠或(和)小鼠接种。由于病人血中立克次体很少,接种和组织培养等方法往往失败,且易导致实验室传播,不宜推广。
早期有效的治疗可使抗体产生延迟1周左右,因而必须在发病后4~6周重复血清学检查1次。 

治疗
四环素结构图四环素结构图
立克次体病的治疗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病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但一般的抗生素治疗无效。临床上多采用四环素氯霉素。一般来讲,强力霉素是绝大多数立克次体病的首选药物。
1)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对青、链霉素不敏感,在广谱抗生素中,首选药物是强力霉素。用法及用量见具体疾病。
2)斑点热
斑点热主要采用氯霉素、四环素及强力霉素。用法及用量见具体疾病。
3)恙虫病
强力霉素为首选药,四环素也非常有效。用法及用量见具体疾病。
4)Q热
Q热病人应及时采用广谱抗生素,如氯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族及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用法及用量见具体疾病。
5)埃立克体病
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ME)主要选用强力霉素。四环素治疗效果也较好。查菲埃立克体(EC)对强力霉素和利福平敏感。用法及用量见具体疾病。
6)巴尔通体感染
巴尔通体感染的治疗详见不同病原体的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出血热    下一篇 小儿麻痹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