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毒理学   
[0] 评论[0] 编辑

苯中毒

疾病简介
苯中毒苯中毒

苯中毒(benzene poisoning)经呼吸道吸入苯蒸气或皮肤接触苯而引起的中毒。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苯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出现昏迷和肌肉抽搐;高浓度的苯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长期接角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苯中毒,出现造血障碍,早期常见血白细胞数减低,进而出现血小板数减少和贫血,患者可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等临床表现。急性中主要采取急救和对症治疗。

慢性苯中可采用刺激骨髓细胞造血的各种药物,必要时可输血;慢性苯中毒的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脱离苯作业,以治疗恢复以后,短期内不应再接触苯以及有关化合物。

疾病病因
苯中毒苯中毒

苯主要以蒸气状态经呼吸道吸入,皮肤仅少量吸收,消化道吸收完全。进入体内后,部分以原形由肺呼出;部分在肝脏代谢,通过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进行羟化,转化为酚、对苯二酚、邻苯二酚等酚类代谢产物。近来发现苯还可代谢转化为环氧化苯。这些代谢产物分别与硫酸根、葡萄糖醛酸结合为苯基硫酸酯及苯基葡萄糖醛酸酯,自肾排出。中毒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急性中毒是因苯的亲脂性,附于神经细胞表面,抑制生物氧化,影响神经递质,麻醉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毒作用主要是苯及代谢产物酚类所致造血系统损害。①酚类为原浆毒,直接抑制细胞核分裂,并且环氧化苯及酚类,尤其是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还能影响DNA合成。对增殖活跃的骨髓造血细胞,特别是处于S及G2期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②酚类与巯基作用及与白细胞中硫结合,分别使谷胱甘肽代谢障碍及形成具有自身抗原性的变性蛋白,导致血细胞破坏。③苯可抑制δ-氨基-γ-酮戊酸医学教 育网 原创合成酶,干扰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④苯也影响造血系统微环境,削弱造血干细胞复制机能。这些都是引起造血系统损 害的可能原因。另外,由于苯及其代谢产物能影响DNA合成,故可引起染色体畸变、血细胞突变而导致白血病[1]

临床表现
苯中毒苯中毒

1.急性中毒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轻者酒醉状,伴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幻觉、哭笑失常等表现。重者意识丧失、肌肉痉挛或抽搐、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可因呼吸麻痹死亡。个别病例可有心室颤动。

2.慢性中毒除影响神经系统外,还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个别病者可有肢端感觉障碍,出现痛、触觉减退和麻木,亦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造血系统损害的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最常见;中性粒细胞内可出现中毒颗粒和空泡,粒细胞明显减少易致反复感染;血小板减少可有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女性月经过多;严重患者发生全血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个别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有轻度溶血。苯还可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苯接触所致白血病自1928年报道后渐有增多,至1994年国内已有209例报道。苯引起白血病多在长期高浓度接触后发生,最短6个月,最长23年。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多,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很少见。

急性苯中毒诊断并不难,可根据毒物接触史及临床表现作出。慢性苯中毒,除毒物接触史及临床表现外,还要根据血象、骨髓象等有关血液实验室检查,并与其他可引起血液改变的病因鉴别。另外,尿酚测定有一定参考价值。国内报道尿酚正常值差异很大,132μmol/L~253μmol/L(12.4mg/L~23.8mg/L)。

3.并发症:苯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长期吸入苯(1~2个月),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但若及早发现并脱离与苯的接触,适当处理后也可痊愈。 [1]

疾病毒理

苯中毒苯中毒

吸收与代谢
苯在生产环境空气中以蒸气状态存在,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仅能吸收少量。苯蒸气进入肺泡后,血/气分配系数为6.58~9.3。吸收的苯约50%以原形由呼吸道重新排出。40%左右在体内氧化,形成酚(23.5%)、对苯二酚(4.8%)、邻苯二酚(2.2%)等,这些代谢物与硫酸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约30%)随尿排出,故测定尿中硫酸盐及尿酚的量可反映近期体内吸收的情况,一部分邻苯二酚也可氧化形成粘糠酸,然后分解为CO2和水排出体外。

留在体内的苯,主要分布在骨髓、脑及神经系统等含脂肪组织多的组织内,尤以骨髓中含量最多,约为血液中的20倍。苯的代谢主要在肝脏内进行。肝微粒体的混合功能氧化酶使苯羟基化,成苯基羟胺。

毒性
苯属中等毒类。空气中苯浓度达2%时,人吸入后在5~10分钟内致死。成人摄入约15ml苯可引起虚脱、支气管炎及肺炎。大量吸入苯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长期接触一定量的苯,可损害造血系统。出现血象及骨髓象异常。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

中毒机理
苯中毒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未阐明,结合近代的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有以下观点:①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苯的许多代谢产物,如苯醌、醌醇、苯三酚等,具有影响细胞内大分子活性的作用,它们可同RNA、DNA、蛋白质上的某些化学基团结合,进而造成酶失活,阻断DNA合成和蛋白质的装配等,如苯酚可连接到DNA或蛋白质的分子上。醌醇、苯醌、苯酚能抑制细胞RNA的合成。苯醌还能与谷胱甘肽分子共价结合,影响其生物活性,而粘糠醛可以和氨基酸或细胞的巯基结合产生毒性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已发现它有明显的骨髓毒性。②苯影响免疫系统,从分子免疫学角度,芳香族化合物与蛋白质结合后极易形成自身抗原,诱发机体产生变态反应,造成血液细胞的损害。③酚类为原浆毒,可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对骨髓中增生活跃的幼稚细胞有明显损害作用。

毒作用表现

急性中毒
急性苯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在通风不良的作业场所,例如在密闭船舱、室内喷涂时吸入大量苯蒸气而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出现粘膜刺激症状,患者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随后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严重时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呼吸和循环衰竭。目前急性中毒罕见。

慢性中毒
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患者常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的表现。造血系统损害以白细胞数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数低于4×109/L有诊断意义。除数量变化,中性粒细胞中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时,示有退行性变化。此外,血小板亦出现降低,皮下及粘膜有出血倾向,血小板数减至80×109/L有诊断意义。出血倾向与血小板数往往不平行。中毒晚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尚可引起白血病。

局部作用
皮肤经常直接接触苯,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以致皲裂,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 [2]

疾病诊断
苯中毒苯中毒

根据大量或长期接触苯的职业史和以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环境空气中苯浓度的测定资料,排除其他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慢性苯中毒诊断分析标准如下:

(一)观察对象
常有头昏、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的表现,在一个月内复查,白细胞数波动于4~4.5×109/L。或血小板数波动于80~100×109/L,兼有出血倾向。

(二)慢性轻度苯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白细胞数低于4×109/L(1~3个月内检查3次),或中性粒细胞数低于2×109/L者,可予诊断。如白细胞数波动于4~4.5×109/L,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也可诊断:血小板低于80×109/L,并伴有出血倾向;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浆中素养性颗粒明显增多。

三)慢性中度苯中毒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诊断为慢性中度苯中毒:白细胞低于3×109/L;白细胞数低于4×109/L,血小板数低于60×109/L,并有明显出血倾向。

(四)慢性重度苯中毒
经血象及骨髓象检查,确定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者,可诊断为慢性重度苯中毒。

诊断依据

1.急性中毒
⑴有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或误服苯的病史。

⑵轻症出现黏膜刺激症状,酒醉步态(头晕、头痛、恶心、步态蹒跚等)。严重时表现为中毒性脑病,昏迷、抽搐、血压下降、肺水肿,以至呼吸及循环衰竭。

⑶现场环境空气中苯的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我国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40mg/m3,潜艇90天容许浓度为3mg/m3)。

2.慢性中毒
⑴轻度中毒:①有与高浓度苯接触史或被苯污染环境中长期生活史。②有轻重不同的神经衰弱综合征。③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且血小板持续低于80.0×109/L。

⑵重度中毒:除上述临床征候外,全血细胞减少。晚期出现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保留局灶性增生和红细胞无效性生成。慢性重度苯中毒可致白血

防治原则
苯中毒苯中毒

处理
急性中毒患者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清除体表污染物,误服苯者应及时洗胃,可用1:4000的主锰酸钾液,或温水反复洗胃。若呼吸抑制,应给予氧气和辅以人工呼吸。忌用肾上腺素或麻黄素。静脉注射大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醛酸,有辅助解毒作用。慢性苯中毒治疗的关键是增升白细胞,可采用中西医疗法,给以多种维生素、核苷酸类药物以及皮质激素、丙酸睾丸素等。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者,可按内科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预防
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1.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如喷漆作业中改用无苯稀料,制药工业以酒精代苯作萃取剂,印刷工业中以汽油代替苯作溶剂。用对血液系统影响不明显的甲苯、二甲苯代替作溶剂,但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对中枢神经的麻醉作用和粘膜刺激作用均较苯强烈。

2.改革生产工艺 在现今乡镇制鞋行业中用含苯80%左右的氯丁胶作粘胶剂是重度苯中毒高发的主要原因,因此改用无苯胶,改革生产方式,以达到工作人员不接触或少接触苯的目的。对喷漆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静电喷漆、自动化淋漆、浸漆等。

3.通风排毒 使用苯的操作在排毒罩内进行,排出的气体要进行回收处理,以防污染大气环境。

4.卫生保健措施 对苯作业现场进行定期的劳动卫生调查和空气中苯浓度的测定。对劳动防护设备加强管理,注意维修及更新,以防失效。在特殊作业环境下无法降低空气中苯浓度的工作带,应教育工人加强个人防护,戴防苯口罩或使用送风式面罩。

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苯的毒性及预防苯中毒的基本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切忌不恰当地使用苯,禁止在印刷行业用苯作为清洗手油墨的清洁剂等。

苯作业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制定工人就业前及工作后定期体检制度,重点在血液系统指标的检查,对具有从事苯作业的职业禁忌症者,如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精神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器质性病变者,都不宜从事接触苯的工作。[3] 

措施

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油漆和喷漆使用无苯稀料,使用苯的生产场所要加强密闭通风,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沾染有苯的口罩和工作服要经常清洗,不用手直接接触,以防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以及对指甲和皮肤产生脱脂和腐蚀作用。常接触苯的人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肝肾损害者不宜从事接触苯的工作。在空气中苯蒸汽的容许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从每立方米几毫克到几百毫克不等。

急救处理

1.吸入中毒者,应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暖休息。

2.口服中毒者应用0.005的活性炭悬液或0.0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催吐,然后服导泻和利尿药物,以加快体内毒物的排泄,减少毒物吸收。

3.皮肤中毒者,应换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袜,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清洗皮肤和头发。

4.有昏迷、抽搐患者,应及早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由专人护送医院救治。 [4]

抢救与护理
苯中毒苯中毒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18岁,某胶带厂制胶工。2002年6月27日上午9时用甲苯清洁车间地面,10时许同事发现其晕到在 地,全身被甲苯、胶污染粘结,急送入院。查体:T36.5℃,P120次/min,R36次/min,BP12/8kPa。患者呈昏迷状态,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良好,球结膜充血,呼吸浅促,脉搏细数,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粗,烦躁谵语,四肢僵硬,频繁抽搐,左前额3cm×4cm挫伤皮肤,前胸大片擦伤,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诊断:急诊重度甲苯中毒。入院后立即给予清除毒物,持续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输入大剂量维生素C、高渗糖等药物,促进毒物排泄。2h后病人烦躁谵语消失,四肢肌肉松弛,频繁抽搐逐渐消失,呼吸节律规整,4h后神志恢复,自诉头痛头晕、恶心、胸闷、四肢无力,继续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病情逐渐好转,2周后痊愈出院。

2 抢救及护理 
清除毒物 立即脱下污染衣服,剪去头发,用肥皂水充分擦洗头发及全身皮肤,用50%酒精擦洗外鼻孔、耳廓内外、指(趾)间的毒物,再用清水冲净。水温不宜超过30℃,以免扩张血管增加毒物吸收。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静脉输液 急性甲苯中毒无特效解毒药物,给予能量合剂静滴及高渗葡萄糖,大剂量维生素C、地塞米松静脉注射,以加速甲苯分解,促进毒物迅速排泄,保护脑组织,预防脑水肿发生。 

呼吸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立即给予持续氧气吸入,视病情轻重调节氧流量和吸入时间。同时备好 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等抢救设备及药品。

保障措施 加强对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病人的护理。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坠床和发生意外,烦躁抽搐时遵医嘱给予10%水合氯醛10ml保留灌肠。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甲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有明显麻醉作用,可引起心肝肾损害,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等变化,按病情定时测量,做好特别护理记录。

做好卫生宣教 该病人职业卫生知识贫乏,清醒后惊恐不安,担心留下后遗症。因此,我们注意做好病人心理护理,主动向其讲解甲苯中毒的防治和个人防护知识,使其对甲苯中毒有一定了解,预防再次中毒。 [5]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真菌中毒    下一篇 铍中毒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