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动物   
[157] 评论[0] 编辑

蟾蜍

概述
蟾蜍身上长着很多肉瘤,非常丑陋难看蟾蜍身上长着很多肉瘤,非常丑陋难看
蟾蜍,别名癞蛤蟆、癞刺。分大蟾蜍中华亚种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刮下的蟾酥和脱下的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蟾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行动缓慢笨拙,不善于跳跃、游泳,只能作匍匐爬行。

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动物的总称。最常见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蟾蜍一般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种蟾蜍,它们分属26个属。主要分布在除了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国波利尼西亚和两极以外的世界各地区。

生活习性
白天,大蟾蜍多隐蔽在阴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内或草丛中。傍晚,在池塘、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边或房屋周围等处活动,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种害虫。大蟾蜍冬季多潜伏在水底淤泥里或烂草里,也有在陆上泥土里越冬的。
与青蛙的区别
典型的蛙和蟾蜍典型的蛙和蟾蜍
蝌蚪的区别:青蛙的蝌蚪颜色较浅、尾较长;蟾蜍的蝌蚪颜色较深、尾较短。
卵的区别:青蛙的卵堆成块状,蟾蜍的排成串状。
蟾蜍实际上是蛙类的一种,所以从科学的角度看,所有的蟾蜍都是蛙,但不是所有的蛙都是蟾蜍。两栖纲无尾目的成员统称蛙和蟾蜍,蛙和蟾蜍这两个词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划分,从狭义上说二者分别指蛙科和蟾蜍科的成员,但是无尾目远不止这两个科,而其成员都冠以蛙和蟾蜍的称呼,一般来说,皮肤比较光滑、身体比较苗条而善于跳跃的称为蛙,而皮肤比较粗糙、身体比较臃肿而不善跳跃的称为蟾蜍,实际上有些科同时具有这两类成员,在描述无尾目的成员时,多数可以统称为蛙。
无尾目包括现代两栖动物中绝大多数的种类,也是两栖动物中唯一分布广泛的一类。无尾目的成员体型大体相似,而与其它动物均相差甚远,仅从外形上就不会与其它动物混淆。无尾目幼体和成体则区别甚大,幼体即蝌蚪有尾无足,成体无尾而具四肢,后肢长于前肢,不少种类善于跳跃。
蛙科是无尾目的第三大科,有50余属650余种。蛙科的分布比其它任何两栖动物都要广泛,几乎遍及各大洲,也出现在一些岛屿上,最北可达到北极圈。蛙科在非洲最为繁盛,光是特有的属就有18个,其中在马达加斯加岛就有3个以上的特有属,而蛙科也是无尾目的最大成员巨蛙Conrua goliath(右图)也分布于非洲。蛙科在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也比较丰富,如我国常见的黑斑蛙和各种林蛙。但欧洲和美洲的蛙科则只有蛙属Rana的成员,其中在南美洲只见于北部地区。蛙科在澳洲也只有极北部才有,而在临近澳洲的一些大洋洲岛屿上却能见到,而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其它的两栖动物,蛙科成员在这里则占据了不同的生态地位。在斐济岛有两种扁手蛙Platymantis,分别为路栖和树栖,其中树栖扁手蛙看起来与树蛙科或雨蛙科的成员非常相似,树栖扁手蛙有多种色型,看起来好像不同的种。扁手蛙的其它种类也均局限于亚太地区的海岛上,其中包括不少树栖的成员。扁手蛙在卵中完成变态,孵化出来的就是小蛙。
蟾蜍科有24~31属340~360种,分布广泛,遍布大洋洲和马达加斯加以外的世界各地。蟾蜍是适应力很强的动物,可以生活于密林、高山、草原、甚至荒漠,我国最常见的两栖动物大概也要属蟾蜍了。蟾蜍科中超过一半的种类都属于同一个属,即蟾蜍属Bufo,这个属的成员几乎遍及本科的所有分布区,而在北方则是本科唯一的代表。蟾蜍属的成员体型差别很大,最大的美洲的海蟾蜍身长达到25厘米,而有些小型的非洲蟾蜍的身长只有其1/10。 蟾蜍养殖http://www.chanchuyangzhi.com 
负面影响
甘蔗蟾蜍甘蔗蟾蜍

蟾蜍虽然大小差别很大,但是相貌和习性均比较相似,都是些行动缓慢不擅跳跃的路栖动物,皮肤粗糙而高度角质化,使得蟾蜍有较强的耐旱能力,蟾蜍能分泌毒素,可以制成蟾酥。蟾蜍非常贪食,人们用其来消灭害虫,但是也带来了一些生态灾害。澳洲引进了海蟾蜍来防治田的害虫,但是海蟾蜍却对当地生态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海蟾蜍排挤本土的龟蟾类,捕食当地的小动物,其分泌的毒素又对想捕食它们的当地的捕食者造成了威胁,海蟾也被引进了其它很多种植甘蔗的热带地区,大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蟾蜍科的其它属多只有少数成员,有些外表和习性与蟾蜍属有一定差距,比如东南亚的浆蟾Pedostibes是树栖的蟾蜍,身体轻盈纤细,与地栖的粗壮笨拙的蟾蜍属略有不同。

甘蔗蟾蜍

甘蔗蟾蜍(学名:Bufo marinus),又名美洲巨蟾蜍、海蟾蜍、蔗蟾蜍或蔗蟾,是原产于中美洲及南美洲一种陆生的蟾蜍。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次就可以产达几千颗卵。成体长10-15厘米;纪录最大的标本重达2.65公斤及长38厘米。海蟾蜍有毒腺,蝌蚪对于大部份动物也是有具有剧毒的。它们被引入到多个国家来控制害虫,不过由于没有天敌反而成为了害虫及入侵物种。
甘蔗蟾蜍,毒性极强,体态丰满,模样丑陋,有毒性,其毒液可以毒死鳄鱼、蛇以及其他一些食肉动物。其实,这种致命的毒蟾蜍是全世界最大的癞蛤蟆,有的可长24公分、重达13公斤。但鳄鱼意识不到这种动物的危险,象吃鸟一样将它们吞食,从而导致死亡。
甘蔗蟾蜍的毒性十分厉害。几十年来,澳大利亚本土的巨蜥、淡水鳄鱼、野狗等动物因为吃蟾蜍而丧命的已经不计其数。这种甘蔗蟾蜍头上长有3个毒囊,能喷射剧毒的毒液,杀死其他动物。遇到威胁时,蟾蜍会将毒腺转向攻击者。毒液通常是流出来的,但它们恼火时也会喷出少量毒液。毒液可通过受害者的眼睛、嘴和鼻子进入体内,导致剧痛、暂时失明和发炎。

甘蔗蟾蜍事件
不可思议:欧洲癞蛤蟆竟然可以搞死大鳄鱼不可思议:欧洲癞蛤蟆竟然可以搞死大鳄鱼

但自从2005年以来,澳大利亚四处可见死亡的鳄鱼。研究人员表示这要归咎于引进和入侵的甘蔗蟾蜍。在2005-2007年的二项调查中,大量的鳄鱼死亡从维多利亚河扩展到了内陆地区,且扩展步调与甘蔗蟾蜍的入侵进程相匹配。
悉尼大学的迈克·李特尼克表示77%的淡水鳄已经死亡。此数字令人担忧,因为鳄鱼是顶级捕食者,能促进其猎物的繁衍,如此大量死亡将触发难以预测的生态危机。 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方面对付甘蔗蟾蜍的种种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1935年,澳大利亚政府从海外将百余只甘蔗蟾蜍引入昆士兰州,用来对付吃甘蔗的昆虫。然而未曾想到,这些甘蔗蟾蜍不仅胃口大,而且繁殖速度快,用它们消灭害虫的目的非但没有达到,反而演变成一场生态灾难。现在,科学家又发现,它们的进化速度惊人,已经进化出长而有力的后腿,生存能力剧增。
目前,这种重两公斤的蟾蜍种类已将活动范围扩展到澳大利亚热带和亚热带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无情地挤压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甘蔗蟾蜍入侵的前线(达尔文市以东60公里处)找到它们的位置,接着用时10个月捕捉,在给其中一些做上记号后,再将它们放回野外。随后,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甘蔗蟾蜍在潮湿天气时每晚能跳跃1.8公里,这可是青蛙和蟾蜍的最高记录。但更加惊人的发现还在后头:最先到达的甘蔗蟾蜍的后腿比迟到达的甘蔗蟾蜍更长。
研究人员表示,从长远来看,高死亡率是鳄鱼的自然选择结果,但鳄鱼将更加耐受甘蔗蟾蜍的毒性。此现象在黑蛇中已经出现了,它们曾经被甘蔗蟾蜍袭击得更加严重。然而与此同时,甘蔗蟾蜍的毒性将对年幼的鳄鱼更有毒性,表明鳄鱼的生育率将面临巨大危机。[1]

分布

蟾蜍科的动物大约有250种,分布在除了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岛等海岛以外的全世界各地,目前澳大利亚也引入了蟾蜍。虽然大部分“蟾”类生活在陆地上,栖身地洞内,但也有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树上的蟾类。墨西哥的异舌蟾以蚂蚁为食。

典故
癞蛤蟆想吃天鹅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皇母娘娘开蟠桃会,邀请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皇母娘娘的后花园内恰遇鹅仙女,被其美丽所倾倒,大动凡心。遭鹅仙呵斥并状告至皇母娘娘处。皇母娘娘大怒,随手将常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罚其下界为蟾蜍(癞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癞蛤蟆体内。皇母又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却了一件宝物,令癞蛤蟆磨难结束后完璧归赵,方可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监督。
药用价值
蟾蜍蟾蜍

蟾蜍肉:性寒味辛、有毒,解毒医疮,消积化症,是治小儿疳疾之要药。内服善攻,外敷善拔。近年来用于治疗白血病肝硬化肺结核肿瘤食道癌、慢性支气管炎等效如桴鼓。

蟾蜍皮:蟾皮性凉味辛,微毒。内服清洁余虫,外用解毒散肿。近年多用于食道癌、胃癌、鼻咽癌、肝癌、子宫癌、淋巴癌、心力衰竭,痈疽疮毒等症。

蟾酥:是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液,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份,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抗辐射、增加白血球等功效,著名和六神丸、红丹灵、心宝等五十余种中成药都以蟾酥为主要原料。

夏在民间曾经流传过刘海戏金蟾的神话故事。相传憨厚的刘海在仙人的指点下,得到一枚金光夺日的金钱。后来刘海就用这枚金钱戏出了井里的金蟾,得到了幸福。这说明人们渴望得到它,蟾是幸福的象征。不论是神话中的蟾,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蟾,都确确实实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为人类作了很多好事。

药品简述
中华大蟾蜍中华大蟾蜍

药名:蟾蜍。
汉语拼音:Chán Chú
英文名:Dried Toad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2.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别名:蟾诸、去甫;蟾、癞虾蟆、石蚌、癞蛤蟆、癞格宝、癞巴子、癞蛤蚆、蚧蛤蟆、蚧巴子。
性味:味辛;性凉;有毒。
归经:心经肝经脾经肺经。  
功能: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
主治:痢疽;疔疮;发背;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膨胀;水肿;小儿疳积;破伤风;慢性咳喘。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敷或调涂;或活蟾蜍捣敷。内服:煎汤,1只;或入丸、散,1-3g。
药材基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全体。
生态环境:生活在泥土中或栖居在石下或草间,夜出觅食,捕食多种有害昆虫和其他小动物。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得后,先采去蟾酥,然后将蟾蜍杀死,直接晒干。
炮制
蟾蜍:刷去灰屑泥土,剪去头爪,切成方块。
炙干蟾:将铁砂倒人锅内烧热,取切好的干蟾放人拌炒,至微焦发泡时取出,筛去铁砂,放冷。民间有以活蟾蜍,用黄泥徐裹,放火灰中煨存性后,研细人药者。   
1.《蜀本草》:《图经》云,取日干及火干之。一法到去皮爪,酒浸一宿,又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涂酥炙干用之。   
2.《纲目》:今人皆风干,黄泥固济,煅存性用之。   
3.《得配本草》:阴干,酒浸三日,焙干用。

禁忌

1、表热、虚脱的人忌用。
2、蟾蜍有毒:
因服食蟾蜍引起中毒,文献屡有报道。-般均于煮食后30-60分钟发生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痛,甚或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微弱、心律不整等,心电图的表现酷似洋地黄中毒。蟾蜍的卵及其腮腺、皮肤腺的分泌物,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其他部分是否有毒,尚不明了。烧煮并不能破坏或消除其毒性。曾有2例小儿,合食煮熟之蟾蜍一只后均发生严重中毒症状。其中1例5岁患几经抢救脱险;另1例 1岁半患儿抢救无效,于发病后7小时左右死亡。故一般认为蟾蜍不宜食用,如用作外敷药,其毒素亦可能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应加注意。

中毒
发病机理
蟾蜍中毒蟾蜍中毒

蟾蜍的腮腺和皮肤腺能分泌毒素。进食煮熟的蟾蜍(特别是头和皮),服用过量的蟾蜍制剂,或伤口遭其毒液污染均可引起中毒

案例

2003年8月31日下午6时左右,江门台山市北陡镇寨门圩容家煮蟾蜍汤给4名小孩(7~11岁)食用,约10分钟后4人陆续出现口舌麻痹、头痛、腹痛等症状,由于中毒严重,经抢救无效,4名小孩于次日全部死亡。[2]

蟾蜍毒的主要成分

蟾蜍二稀醇化合物(包括蟾蜍毒素和蟾蜍配基),作用类似洋地黄,可兴奋迷走神经,直接影响心肌,引起心律失常。此外,尚有刺激胃肠道、抗惊厥和局麻的作用;儿茶酚胺类化合物,有缩血管和升压作用;吲哚烷基类化合物,可引起幻觉,对周围神经有类似菸碱样作用。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0.5-1小时,主要症状为:消化系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水休克;呼吸及循环系统:胸闷、心悸、发绀、心律不齐,心电图可出现类洋地黄中毒的ST、T改变及传导阻滞。重者可导致阿-斯氏综合征、呼吸和循环衰竭;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嗜睡、出汗、口唇及四肢麻木、惊厥;蟾毒误入眼内,可引起眼睛红肿,甚至失明。偶有剥脱性皮炎。

诊断

误服蟾蜍或过量服含蟾酥中药者。出现上述中毒症状应考虑蟾蜍中毒。

治疗

排除毒物按中毒的一般原则处理,对症处理,出现类似洋地黄中毒症状,可口服或静脉滴注稀释的氯化钾;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补充液体,止惊。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者作相应处理。如眼沾污蟾毒,可用紫草汁滴眼或冲洗。

急救处理
洗胃,静脉滴注5%葡萄糖或葡萄糖盐水,予大量维生素B和C,必要使用中枢兴奋剂和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有烦躁和抽搐出现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性状鉴别

全体拘挛抽皱纵向有棱角,四足伸缩不一,表面灰绿色或绿棕色。除去内脏的腹腔内面为灰黄色,可见到骨骼及皮膜。气微腥,味辛。以个大、身干、完整者为佳。

化学成份

花背蟾蜍(Bufo vaddei strauch)耳后腺分泌物含胆甾醇(cholesterol),南美蟾毒精(marinobufagin),日本蟾毒它灵(gamabufotalin),远华蟾毒精(telocinobufagin),沙蟾毒精(arenobufagin)。耳腺分泌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含壬酸(nonanoic acid),癸酸(decanoic acid),少量正十八烷,正十九烷,正三十烷,二十一烷,十八碳二烯酸。

药理作用  

1、蟾蜍制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减低心率并消除水肿与呼吸困难,类洋地黄样作用。   
2、升压作用,本品繁荣昌盛压作用迅速而平稳,维持时间长且能使肾、脑、冠脉血流量增加,优于肾上腺素缩血管药。   
3、局麻作用,用豚鼠角膜进行试验,眼内滴入等量药物后,每隔5min刺激6次,共30min,统计30min内刺激角膜不发生反应的次数,以无反应的百分率作用为局麻过程指标,发现其局麻作用大部分比可卡因强。   
4、抗肿瘤作用,蟾蜍制剂具有增高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EC)活性率,促进巨噬细胞功能及增高清溶菌酶浓度等作用,另外蟾蜍对免疫系统及循环系统等方面也有作用。

临床应用
蟾蜍蟾蜍

1、治疗白喉:每次取活蟾蜍约170g,明矾约33g,同放在石臼内舂烂,用纱布包裹成长方形(5×10cm),置于患者前颈,绷带固定。当时患者即有清凉舒适感,约经4-5小购刀因喉部分泌物减少。重症患者受4-6小时更换1次,轻症6-10小时更换1次,经20小时后即感咽喉部湿润舒适,吞咽便利。一般重症更换5-6次,轻症3-4生次即可见症状减轻或痊愈。治疗13例白喉患者,咽涂片找到白喉杆菌者9例。治后退热时间为18-50小时,局部症状消失时间为14-52小时。所治病例未有气管切开及其他并发症者。   
2、治疗慢性气管炎:
方一、取活蟾蜍去头、皮和内脏,焙干研末;另以猪胆汁浓缩液与面粉等量混和,低温炒松研末。按7:3的比例将蟾蜍粉与猪胆面粉混和均匀,装入胶囊。每次5分,每日3次,饭后送服。10天为一疗程,共二个疗程。观察372例,病型以单纯型为主,中医分型以虚寒型占多数。服药后止咳、怯痰、平喘的有效率达80%以上。一般在3天内开始见效。据重点病例观察,治疗前白细胞增高、肺部有干湿性罗音者,治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肺部体征明显改善。   
方二、用冬眠期蟾蜍1只,白矾3钱,大枣 l枚。将白矾、大枣塞入蟾蜍口内,阴干焙黄,研细末,用水泛丸,如绿豆大,以代赭石末为衣,或将药末装入胶囊,每粒(或胶囊)0.5g,成人每日3-6g,1次或分次用温开水运服,连服30天。共治2364例,近期控制361例(15.3%), 显效651例(27.5%),好转908例(38.4%),无效444例(18.8%)。总有效率为81.2%。冬春季服药的疗效较夏季明显,单纯型与喘息型两者无显着差异。   
3、治疗炭疽病:用于蟾蜍1只,加水30ml,煎至200ml,冷却后顿服;或以活蟾蜍1只,去净内脏,捣成糜状,开水冲服;或用蟾蜍1只去内脏洗净,配合白菊花;两,水煎当茶喝,或将蟾蜍、白菊花药渣外敷皮肤炭疽溃疡处。亦可配合金黄散(成药)水调,经常涂抹水肿处。用上述内服外敷法治疗皮肤炭疽26例,肺炭疽3例,肠炭疽1例;其中有全身中毒症状者18例,涂片查炭疽杆菌阳性者 14例,均获痊愈。   
4、治疗恶性肿瘤;将活蟾蜍晒干后烤酥研细末,过筛,和面粉糊做成黄豆粒大的小丸。面粉与蟾蜍粉之比为1:3。每100丸用雄黄5分为衣。成人每次5-7九,口服3次,饭后开水送下。过量时可有恶心、头晕感。经治22例胃癌、膀腕癌、肝癌患者,病情皆有好转。   
5、治疗腹水:取新鲜活蟾蜍杀死(内脏不去)后置瓦上烘干,研成细末,贮于密闭瓶内备用。成人每日口服1次,每次2g,体弱妇幼酌减。10次一疗程,一般可进行二个疗程,如无效不必续服。治程中如血压逐步下降,亦应考虑停药。治疗期间每日食欲不超过2g。共治血吸虫病腹水6例,其中4例治后腹水减少,大大缩短了脾脏切除手术前的准备时间,手术后均无并发症;另2例治质腹水亦有好转。用药后除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外,体温、脉搏等未见变化。本法对血压过低(收缩压在90mm汞柱以下)及肝肾功能过差的患者不宜使用。另有用砂仁7粒塞入蛤蟆(青蛙也可)嘴里(活蛤蟆须将嘴缝上以免砂仁吐出),然后用黄泥将蛤蟆裹好,置火上烤干后去掉黄泥,将蛤蟆研成细粉。每日服l个蛤蟆,分2次用黄酒30ml冲服,7天为一疗程,一般服一疗程即可。治疗肾炎腹水10例,9例有显着疗效,其中2例肾功能有所改善。一般用药后第2天尿量即增加,服至7天腹水即基本消失。   
6、治疗麻风:蟾蜍与苍耳草配合服用,据31例观察,似具有一定疗效。

附方
蟾蜍.蟾蜍.

1、治一切疮肿、痈疽、瘰疬等疾,经月不瘥,将作冷瘘:蟾蜍一枚(去头用),石硫黄(别研)、乳香(别研)、木香、接(去粗皮)各半两,露蜂房一枚(烧灰用)。上六味,捣罗为末,用清油一两,调药末,入瓷碗盛,于桃子内重汤熬,不住手搅,令成膏,绢上摊贴之。候清水出,更换新药,疮患甚者,厚摊药贴之。(《圣济总录》蟾蜍膏)
2、治发背肿毒未成者:活蟾一个,系放疮上半日,蟾必昏债,再易一个,如前法,其蟾必跟将;再易一个,其蟾如旧,则毒散矣。若势重者,以活赡一个,或二三个,被开连肚乘热台疮上,不久必臭不可闻,再易二三次即愈。(《医林集要》)
3、治早期瘭疽:蟾蜍,将其腹切开一厘米创口,不去内脏,放入少许红糖。将患指伸入其腹内,经二小时后,可另换一只蟾蜍,共用十只左右可愈。治其他炎症也有效。(广西名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4、治疗毒:蟾蜍一个,黑胡椒七粒,鲜姜一片。将上药装八蟾蜍腹内,再放砂锅或瓦罐内,慢火烧焦研细末。每次五厘,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5、治胸壁结核和淋巴结结核破溃成漏孔:癞蛤蟆一个,白胡椒三钱,硫黄二钱。先将胡椒、硫黄塞入蛤蟆腹内,后用黄泥包裹蛤蟆厚约一、二寸,火内煨透,取出去泥,研细末,香油调成糊状,灭菌后,涂于无菌纱布条放入漏孔内,外盖纱布,每二至四天换药一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6、治气臌:大蟾蟆一个,砂仁不拘多少。为末,将砂仁装人蟆内令满,缝口,用泥用身封固,炭火煅红,候冷,将蟆研末,作三服,陈皮汤送下。(《绛囊撮要》蟾砂散)
7、治腹中冷癖,水谷阴给,心下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逆害饮食:大蟾蜍一枚(去皮及腹中物,支解之),芒消(大人一升,中人七含,瘦弱人五含)。以水六升,煮取四开,一服一升,一服后,未得下,更一升;得下则九日十日一作。(《补缺肘后方》)
8、治破伤风:虾蟆二两半,切烂如泥,入花椒一两,同酒炒热,再入酒二盏半温热,去渣服之,通身汗出效。(《奇效良方》)
9、治五疳八痢,面黄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大干蟾蜍一枚(烧存性),皂角(去皮、弦,烧存性)一钱,蛤粉(水飞)三钱,麝香一钱。为末,糊丸粟米大。每空心米饮下三、四十丸,日二服。(《全婴方论》五府保童丸)
10、治小儿疳瘦成癖几危者:蟾蜍去头皮脏腑,以桑叶包裹,外加厚纸再裹,火内煨熟,口啖二支,十余日愈。若口混,咽梨汁解之。(《本草蒙筌》)
11、治大肠疾:蟾蜍一个,以砖砌四方,安于内,泥住,火殿存性,为末;以猪广肠一截,扎定两头,煮熟切碎,蘸蟾末食之,如此三、四次。(《纲目》)
12、治小儿走马疳,牙臭烂,侵蚀唇鼻,亦治身上肥疮:蚵皮(黄纸裹,煨焦)、黄连各末一两,青黛一钱。为末,入麝香少许研和。先以甘草汤统去皮,令血出涂之。疮干好麻油调,湿则干用。(《全婴万论》蟾酥散)
13、治癣:干蟾蜍烧灰,以脂和涂之。(《僧深集方》)
14、治舌口生疮:胆矾一分,干蟾一分(炙)。上研为末,每取小豆大掺在疮上,良久,用新汲水五升漱,水尽为度。(《圣惠方》蟾矾散) [3]

文献论述

1、《纲目》:蟾蜍入阳明经,退虚热,行湿气,杀虫,为疳病、痈疽、诸疮要药也。《别录》云,治制犬伤,《肘后》亦有方法。按沈约《宋书》云,张收为制犬所伤,人云宜啖虾蟆脍,食之遂愈,此亦治痈疽、疗肿之意。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古今诸方所用虾蟆,不甚分别,多是蟾蜍,读者当审用之,不可因名迷实也。   
2、《本草经疏》:虾蟆、蟾蜍,本是二物,《经》云一名蟾蜍者,盖古人通称蟾为虾蟆耳。经文虽名虾蟆,其用实则蟾蜍也。今世所用者皆蟾蜍,而非虾蟆,其功益可见矣。昧辛气寒,毒在眉棱皮汁中。其主痈肿、阴疮、阴蚀、疽疬、恶疮、制犬伤疮者,皆热毒气伤肌肉也。宰寒能散热解毒,其性急速,以毒攻毒,则毒易解,毒解,则肌肉和,诸证去矣。凡瘟疫邪气,得汗则解。其味大辛,性善发汗,辛主散毒,寒主除热,故能使邪气散而不留,邪去则胃气安而热病退矣。破瘀、坚血者,亦以其辛寒能散血热壅滞也。近世治小儿疳疾多用,以其走阳明而能消积滞也。   
3、《四民月令》:治恶疮疽。   
4、《别录》:疗阴蚀,疽疬,恶疮,制犬伤疮。   
5、陶弘景:人得温病,斑出困者,生食一两枚。烧灰敷疮。   
6、《药性论》:杀疳虫,治鼠漏恶疮。烧灰敷一切有虫恶痒滋胤疮。   
7、《本草拾遗》:主温病生斑者,取一枚,生捣绞取汁服之,亦烧末服;主狂咬发狂欲死,作除食之,额食数顿。   
8、《日华子本草》:破瘀结,治气,小儿面黄癖气。   
9、《本草蒙筌》:治小儿洞泻下痢,炙研水调吞之;疗大人跌扑损伤,活捣泥烂敷上;风淫生癣,烧灰和猪脂敷;煨熟啖,杀腐蚀成癖。   
10、《纲目》:治一切五疳八痢,肿毒,破伤风病,脱肛。   
11、《本草正》:消癖气积聚,破坚,消肿胀。   
12、《本草备要》:发汗退热,除湿杀虫。   
13、《医林篡要》:能散,能行,能渗,而锐于攻毒,主治痈疽疗毒,杀小儿疳积。别其腹合肿毒上,三易则毒可字消。   
14、《本草再新》:治疮疽发背,小儿脾胃不和,肝旺火甚,动风惊厥。   
15、《随恳居饮食谱》:清热杀虫,消痕化毒,平惊散癖,行湿除黄。   
16、《山东中草药手册》:强心利尿,镇痛。治水肿腹水

治疗白血病

用重125克以上的蟾蜍15只,去内脏后洗净,加黄酒1500毫升,隔水煮沸2小时后过滤,每服15-30毫升,每日三次,饭后服,症状缓解后减量维持.除支持疗法外不配合任何药物,治疗32例白血病,完全缓解率25%,总缓解率75%. 用干蟾粉1克,每日三次,小儿减半,配合紫金丹.强的松内服,治疗13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临床治愈7例,用药后多数在10天内嗜酸性粒细胞开始下降[4]。 

蟾蜍治疗白血病成活31年1例 
某男,31年前疑"感冒"发热,用青霉素80万U、链霉素1g/d肌注2周,未退热。WBC值128×109/L,腋窝、腹股沟、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约蚕豆大小,肝于肋下8cm,脾于脐下3cm,质中,边钝,在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淋巴结穿刺,诊断为"淋巴肉瘤"。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骨髓穿刺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Ⅳ期)"。并经天津血液病研究所、上海中山医院和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研所骨髓片会诊,结论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用瘤可宁(CB1348,伦敦产)治疗,1d 3次,1次2mg,2个月后,自觉疗效不大。后试用蟾蜍治疗3个月,不发热,感觉有力,肝脾肋下触及边缘,肿大淋巴结消失,WBC从110×109/L 下降为8.5×109/L,骨髓象完全缓解。蟾蜍用法:每日1只,肉煮熟吃,蟾皮剪成片散敷于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处,1d 2~3次.患者缓解已31年,今年(2005年)93岁,健在,从未复发,多次复查血象、骨髓象正常。[5]

害虫天敌

蟾蜍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据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在消灭农作物害虫方面,它要胜过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虫,要比青蛙多好几倍。癞蛤蟆平时栖息在小河池塘的岸边草丛内或石块间,白天藏匿在洞穴中不活动,清晨或夜间爬出来捕食。

它捕食的对象是蜗牛、蛞蝓、蚂蚁、蝗虫蟋蟀等。癫蛤蟆喜欢在早晨和黄昏或暴雨过后,出现在道旁或草地上。如被人们用脚碰一下,它会立即装死躺着一动不动。它的皮肤较厚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和散失的作用,所以能长久居住在陆地上面不到水里去。每当冬季到来,它便潜入烂泥内,用发达的后肢掘土,在洞穴内冬眠。癞蛤蟆行动笨拙瞒跚,不善游泳。由于后肢较短,只能做小距离的、一般不超过20厘米的跳动。癞蛤蟆在入药方面也比青蛙高出一筹。

养殖技术
蟾蜍蟾蜍

一、蟾蜍的品种特征及生活习性       

 1、蟾蜍的品种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癞哈蟆。主产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常见主要品种为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种。这几个品种个体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颌无齿,趾间有蹼,雄蟾蜍无声囊,内侧三指有黑指垫。

2、蟾蜍的生活习性:蟾蜍雌雄异体,产卵于浅水中孵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陆两栖,喜欢湿、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节,白天常栖息于沟边、草丛、灌丛、屋后砖墙乱石孔洞阴暗潮湿处。傍晚和清晨出来捕食蚯蚓、蜗牛、昆虫并兼食嫩草嫩叶等。半夜成群活跃于露地。冬季气温下降到10℃以下进入土穴、乱石洞中或水底泥中冬眠。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0-12℃时,又出来开始活动,捕食昆虫,繁殖产卵。

二、蟾蜍养殖对环境的要求

1、蟾蜍对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饲养蟾蜍应根据它的生活习性,为其提供潮湿、阴暗、温暖凉爽的地方,水源良好,四季不涸,与水连接处有绿色草丛、蔬菜栖息地,并有充足的饵料来源,为其繁殖产卵创造条件。

2、饲养蟾蜍最适宜的地方:蟾蜍最适宜于野外天然环境条件中饲养。选择村庄附近,四周有草丛、灌丛并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常年不干涸的池塘、水田、水沟、沼泽地放养,四周设1米以上围栏,产卵水域须静,有水草。也可在稻田、藕池中放养,但应设围栏防逃,注意科学施用农药,防止药死蟾蜍。还可建人工养蟾蜍场,场周围设围墙、场内建养殖池、繁殖产卵池、孵化池。养殖池周围种植饲用牧草及蔬菜,供蟾蜍避光栖息。池中投放少量水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调节水质,繁殖水蚤供蟾蜍捕食。可在场中安灯诱杀昆虫作为饵料,还可人工养殖蝇蛆、黄粉虫、蚯蚓等高蛋白鲜活动物饵料,保证蟾蜍不缺饲料。

蟾蜍蟾蜍

三、蟾蜍养殖技术的技术关键

1、建蟾蜍养殖场:场周围设围栏1米高。内设养殖池、产卵孵化池。面积大小以规模而定。保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边留空地种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适量投养水生植物。饲养黄粉虫、蝇蛆、蚯蚓或安灯诱虫增加饵料。

2、人工繁殖蟾蜍:捕养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做种。成蟾在10℃产卵,每次产卵约5000粒,放孵化池中,水温18-24℃经3-4天孵出蝌蚪,加强饲养。

3、蟾蜍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小蝌蚪2000-4000只;20天减为500-1000只,幼蟾蜍30-40只。按不同发育阶段分池分群饲养。

4、蟾蜍饲料配制:刚孵出的小蝌蚪5天后以熟蛋黄、水蚤等新鲜适口饵料,日喂2次。幼蟾饲喂蝇蛆、蚯蚓、黄粉虫、球藻饵料。成蟾蜍食量大,可采用豆饼、糠麸 、面粉、鱼粉、槐叶粉配合饲料喂。

5、蟾蜍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止老鼠、蛇、鸟等危害。搞好围栏、巡查,冬天将其转移到地洞或水下泥土中安全越冬。

传说

蟾蜍俗称癞蛤蟆,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住在大山脚下。每天天亮,儿子刘海就拿上扁担带上斧头到山上去砍柴,用卖柴的钱来维持生活。刘海的扁担斧头是一位路过他家的道士送给他的,可用来驱除妖魔鬼怪。 
一天,刘海与往常一样到山上去砍柴,当他来到山上一个叫黑谷的地方,看见一个貌如天仙的姑娘披头散发地昏倒在杂草丛中。刘海连忙把她背回家,经过精心照顾,姑娘很快就醒了。姑娘看到自己躺在一间屋子里,旁边坐着一位老妇人和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就连忙问道:“我是怎样来到这儿的?”刘海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她。“不知姑娘为何到这深山里来?你叫什么名字?”刘海急切地问道。姑娘说:“我叫黄兰香,从小就十分喜欢秀丽的山景,于是,我就偷偷拿了我爹的一颗大珍珠到山上玩。这颗珍珠闪闪发光,它发出的光不仅可以医好各种各样的病,而且还有使人起死回生之功效,它是我家祖传之宝。当我来到黑谷这个地方时,突然从谷里冒出一团黑烟,紧接着,黑烟变成了一个又黑又矮的和尚,脸上长满疙瘩,样子十分丑陋。我还没回过神来,那丑和尚就张开大嘴,从嘴里吐出很多铁圈,就是那些铁圈把我击昏的,那丑和尚就趁机把我的珍珠抢走了。” 
刘海听了兰香的话就说:“兰香,请你放心,明天我和你一起到山上把珍珠夺回来。” 
第二天早上,刘海带上斧头和扁担同兰香一起到黑谷去。当他们来到黑谷的时候,只见那黑谷阴风阵阵,充满邪气。刘海拿着斧头大声吼道:“丑和尚,快把珍珠交出来,不然的话我将你碎尸万段。”刘海的怒吼把正在沉睡的丑和尚吵醒,一团黑烟从谷中升起,丑和尚显身了,他阴笑着说:“你这小子不是吃了豹子的胆吧,竟敢在老子这里胡闹,看我怎样收拾你。”说完,就张开盆口般大的嘴,铁圈就从嘴里飞出来,击向刘海和兰香。刘海挥舞着锋利的斧头,把一个个飞过来的铁圈砍得粉碎。丑和尚看到情况不妙,就想逃跑,刘海把斧头对准丑和尚一扔,不偏不倚正砍中他的脑袋。只听见“哎哟”一声惨叫,丑和尚马上现出了原形———原来是一只长满疙瘩的蛤蟆,但它还是没有把珍珠交出来。刘海口中念念有词,把扁担一摆,变成一条又大又长的蟒蛇。蟒蛇马上爬过去,把正在逃跑的蛤蟆缠得严严实实,还用嘴不断地咬它。癞蛤蟆受不了这皮肉之苦,痛得直喊“救命”,最后,不得不把珍珠从嘴里吐出来。刘海接过珍珠,把它交回兰香。蛤蟆精的魔法被刘海废除了,它只好无奈地溜走了。从此,蛤蟆就不能再化成人形,它只好常常躲在又黑又暗的角落捕捉蚊子,赎回它的罪过[6]

附件列表


157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青蛙    下一篇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