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院士   
[0] 评论[0] 编辑

万立骏

个人简介
万立骏万立骏

万立骏,男,1957年7月生于辽宁大连。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1月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1987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 [1]

主要从事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ECSTM)、电化学和表面科学的交叉学科的研究。发展了ECSTM的高分辨稳定成像技术和表面分子组装的系列方法,提出了基于不同相互作用的表面分子吸附和组装规律,并应用于表面分子组装、组装结构转化和原子分子迁移等基本物理化学问题研究。研究了多种类型手性分子的表面吸附和STM成像机制,为表面手性识别和结构研究提供了又一方法。在电化学和纳米科学的交叉领域进行研究,所发展的微纳复合结构和碳网络技术显著提高了纳米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和电荷传输速率。

主要研究方向:
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及应用; 电化学;固液界面超微结构及纳米化学;单分子化学和物理性质;分子纳米器件;分子纳米结构设计、构筑和表征。

履历

1982年1月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年6月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6年3月于日本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

后工作于日本,曾任日本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ERATO/JST)研究员,日本东北大学助理教授, 日本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山梨大学客座教授等。

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后回国。

2009年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和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化学所所长助理,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同时,应邀担任Acc. Chem. Res., Chem. Mater., J. Phys. Chem., Chem Comm等期刊的顾问编委;NANO、中国科学(化学卷)、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以及物理化学学报编委;电子显微学报副主编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中国化学会理事,SPM系列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SPM2004国际会议地区组委会主席,中国电化学会副主任等。

学术成就

万立骏长期从事电化学、SPM技术、纳米化学和纳米材料的研究。提出了电极表面硫酸根离子与水分子共吸附的理论;发展了利用电化学SPM实时原位研究固/液界面反应及单分子操纵的技术,发展了用电位控制法定向制备单分子薄膜及构筑纳米结构的技术、特殊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纳米结构的性能检测技术等。例如,发明了在固体表面制备大尺寸配合物超分子有序结构的新技术并研究了配合物分子的组装规律和基底影响效应;研究了手性分子在二维表面的吸附组装结构。成功进行了组装结构的调控。并利用分子模板,率先成功进行了对多种有机分子和生物分子的可控单分散。利用电化学、ECSTM和组装技术,设计、制备和研究了多种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纳米电极材料,探索了电化学和纳米交叉研究新方向。

所获奖项
万立骏万立骏

获日本科学技术发明专利两项,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重大成果三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已在Acc. Chem. Res.,PNAS, Angew. Chem.,JAC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单篇最高引用率近百次。

作为主要参加者,课题负责人及首席科学家参与国家"973",中国科学院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获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2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入选者。

2001-2002年度中国化学会-德国BASF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一、二等奖等。

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曾获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2009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等。

目前正以电化学及电化学SPM技术为主要手段,从事固液界面结构, 纳米科学,以及单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

代表性论著


万立骏近期代表性论著有:

1. Configurations of a Calix[8]arene and a C60/Calix[8]arene Complex on a Au(111) Surface, Ge-Bo Pan, Jun-Min Liu, Hui-Min Zhang, Li-JunWan,*Qi-Yu Zheng, and Chun-Li Bai*, 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 2747 - 2751
2. Gold/Titania Core/Sheath Nanowires Prepared by Layer-by-Layer Assembly, Yu-Guo Guo, Li-Jun Wan,* and Chun-Li Bai*, J. Phys. Chem. B 2003, 107, 5441-5444.
3. Discriminating chiral molecules of (R)-PPA and (S)-PPA in aqueous by ECSTM, Qing-Min Xu, Dong Wang, Li-Jun Wan, Chen Wang, Chun-Li Bai, Guo-Qiang Feng, Mei-Xiang Wang, Angew Chem. Int. Ed., 2002,41,3408-3411.
4. Adsorption mode of cinchonidine on Cu(111) surface, Qing-Min Xu, Dong Wang, Li-Jun Wan, Chun-Li Bai, Yuan Wang,J. Am. Chem. Soc. 2002,124, 14300-14301.
5. A Dimeric structure of bacteriochlorophyllide c molecules studied b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Qingmin Xu, Lijun Wan, Shuxia Yin, Chen Wang, Chunli Bai, Takasada Ishii, Kaku Uehara, Zhengyu Wang, and Tsunenori Nozawa, J. Phys. Chem. B 2002, 106, 3037-3040.
6. In situ STM evidence for adsorption of rhodamine B in solution, Dong Wang, Li-Jun Wan, Chen Wang, Chun-Li Bai, J. Phys. Chem. B, 2002, 106, 4223-4226.
7. Adlayer structure of pyridine, pyrazine and triazine on Cu(111): an in situ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udy, Dong Wang, Qing-Min Xu, Li-Jun Wan, Chen Wang, Chun-Li Bai, Langmuir, 2002, 18, 5133-5138.
8. Adlayer structures of organic molecule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on Cu(111) in Solution, Mei-Juan Han, Qing-Min Xu, Li-Jun Wan and Chun-Li Bai , J. Phy. Chem. B, 2002,106, 11272-11276 .
[2]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林鸿宣    下一篇 李安民[四川大学数学学院院长]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