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分子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8] 评论[0] 编辑

AMPA受体

AMPA 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 receptor,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R)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其在
突触后膜的动态表达与长时程增强、长时程抑制的诱发和维持有关,参与调节学习记忆活动。A M P A R 在β-淀粉样蛋白作用下的过度胞吞和裂解致其在突触后膜缺失,可致突触损伤和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认知障碍密切相关。A M P A R 还参与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损伤,C a 2 + 通透性A M P A R 亚型的过度激活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的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此外,A M P A R 还参与t a u 蛋白的异常磷酸化,与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有关。因而突触后膜A M P A 受体数目和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AMPA受体:通透K+,Na+,不通透Ca2+,因此反转电位为0mV

AMPA受体的形成

AMPA 受体是由GluR1-4 (GluRA-D) 4个亚基组成的四异聚体 ,其形成起始于粗面内质网各个亚基的合成 ,每个亚基都有1个大的N端、 3个跨膜区域、 1个形成孔的发夹结构和1个 位于胞质侧的 C端。成年海马 AMPA受体主要由 G luR和 G luR2或 G
luR2和 G luR3 所组成的异聚体构成 ,而 G luR和 G luR2组成的受体只存在于幼年海马和其他成熟脑区[2 ]尽管各个亚基的胞外结构和跨膜区非常相似 ,但他们的胞质侧 C端却不尽相同 ,G luR1 ,G luR4 和少见的 G luR2L 相似 ,有较长的 C端 ,而多见的 G luR2 ,G luR3和少见的 G luR4c具有较短的 C端 ,各个亚基通过 C端和不同的胞内蛋白相互作用突触后致密区(postsynaptic density zone ,PDZ)是突触后膜结构的骨架成分 , 大量不同类型的细胞实验已证明突触后致密区在将膜蛋白定向或聚集到特定亚细胞区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数 AMPA 受体反应蛋白有相应的单一或多元 PDZ,目前已知 ,G luR1对应经典的 ⅠPDZ配体, 而 G luR2G luR3和 G luR4c 对应经典的 ⅡPDZ 配基。由于 G luR4 和G luR2L 的 C端有多种形式 ,所以它们是否与经典的 PDZ区域蛋白反应尚不清楚。四聚体的 AMPA受体由相应的 4 个亚基交互排列围绕形成受体通道[3 ],其主要功能是介导 Na+和 K+及少量 Ca2 +内流。其中 ,限制通道钙离子电导的主要因素 — — —G luR2在受体运动早期位于粗面内质网内部 ,而控制 G luR2移出粗面内质网的结构成分位于胞质侧的 C端和发夹结构形成的孔顶端。另外 ,在到达突触之前 ,四聚体要在高尔基体进行糖基化反应。

AMPA受体的分布

近年来,静寂突触的存在和LTP过程中 AMPA受体快速的突触插入已被大量实验证实,而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前提是在突触附近存在可被利用的非突触 AMPA 受体池。用显微技术观察谷氨酸受体在突触及突触附近的分布发现,除突触膜上存在有突触性的AMPA受体外,在树突的表面和胞质中也存在大量的非突触性 AMPA 受体。
而且 ,非突触性AMPA受体数目要远远多于突触性AMPA受体。用胶体金技术研究表明,在海马 CA1 区锥体细胞突触膜上,NMDA受体远比AMPA受体的分布广泛。

附件列表


8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免疫组化    下一篇 NMDA受体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