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遗传学   
[29] 评论[0] 编辑

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Human Y-chromosome DNA haplogroups),是利用Y染色体遗传变异特性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一门科学,主要用于研究人类的“非洲起源论”及以后的种群分布的遗传学证据。

原理
(图)Y染色体谱系树Y染色体谱系树

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44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性染色体,XY组合的为男性,XX组合的为女性。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所以研究Y染色体,可以发现人群在父系关系上的迁徙和发展。

右边的人类Y染色体谱系树是根据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的不同把全部现代智人分为18个类型,用从A到R的十八个字母作为索引。谱系树中的父节点代表的对应基因突变是所有子节点共有的,但反之不然。

当前统计数据

(图)公元1500年世界人群分布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图公元1500年世界人群分布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图

说明
按此谱系树,现今所有人类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的根都能在非洲找到。A=M91和B=M60也是非洲居民的特征。而出走到非洲以外的居民后裔,包括棕色人种蒙古人种(黄色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其Y染色体上都带有M168的突变点。

此后在M168突变的基础上,又分别产生了C=M130、DE=YAP和F=M89三个子类型,其中DE=YAP分为D=M174和E=M96两种;DE=YAP又被称为小黑矮人(Pigmy Negroid)基因,和C=M130几乎同时走出非洲。现在DE=YAP主要分布在印度安达曼群岛的安达曼人(达100%)、藏族(58%)、土家族彝族瑶族日本(34.7%)、朝鲜满族缅甸人、克钦人。在汉族人中,D=YAP出现的频率小于1%。F=M89则是所有其他人群共有的,现今大概全世界80%以上的人都有这个变异点。

在F=M89的基础上,又产生G=M201、H=M52、I=M170、J=M304和K=M9=K*几个子类型,其中K=M9是最重要的一个子类型,亚欧大陆上除西亚西伯利亚地区,其绝大部分民族都共有这个变异点,现今中国汉族中,96%的人都是K=M9类型。

在K=M9的基础上,又产生了K1=M177、K2=M70、K3=M147、K4=M230、L=M11、M=M4、NO=M214、P=M45=P*几个子类型,其中NO=M214又分为N=M231和O=M175两个子类,N=M231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两侧、北欧北部、东欧北部和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而O=M175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北亚东部、部分太平洋岛屿,现今中国汉族的主要类型就是O=M175。

在P=M45的基础上,又产生了Q=P36和R=M207两个子类,其中R=M207分为R1a=M17和R1b=M173两个子类。Q=P36包括美洲土著印地安人;R1a=M17包括西亚伊朗南亚印度;而整个R=M173类型被认为古雅利安人的基因,分布在欧洲大部和西亚、南亚。

走出非洲实例分析
(图)推测C=M130的迁徙路线推测C=M130的迁徙路线

推测棕色人种C=M130的迁徙路线

C=M130的迁徙路线大致是沿着海岸走过阿拉伯半岛伊朗印度中南半岛,此后一支C1=M8向北进入中国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一支C2=M38向南进入印尼澳大利亚以致太平洋诸岛;第三支C3=M217向北进入西伯利亚直到北美地区。

今天C=M130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北亚东部、日本北美西部、澳大利亚、太平洋诸岛。日本阿伊努人90%以上是C1=M8,其他现代日本人中有6.5%的C1=M8,朝鲜人、满族人和阿穆尔人中也有一定数量的C1=M8;C2=M38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诸岛屿;C3=M217主要包括外蒙古地区,有58%,还有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布里亚特蒙古人比例都在60%以上;C=M130的其他类型还有C4、C5,主要分布在南印度地区,在当地人群中能达到20%。而在现代汉族人中,C=M130的比例小于3%。

(图)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推测棕色人种的分布变迁

A图:棕色人种大约10万年前走出非洲,至少在5万年之前已经来到东南亚;尚未分化的黄+白人群F=M89则是大约五万年前的时候开始走出非洲向东迁徙;
B图:大约4万年前,棕色人种已散布于东北亚到澳洲的广大地区,而黄+白人群F=M89则进入了东南亚,路径最可能是中亚经过印度进入东南亚地区;
C图:大约3万年前,黄+白人群F=M89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次大陆和中国南方进一步扩张,而棕色人种此时没有停顿下来,也在继续相对缓慢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已经到达美洲。F=M89人群扩散速度则相对较快,侵占了扩散较慢的棕色人种的分布地区;
D图:大约2年前,黄+白人群F=M89扩散到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使该地区的棕色人种,除了高山和高寒地区、海岛地区外,都已经消失,北亚地区的棕色人种主体也被黄色人种大部分融合,成为黄种人;
E图:大约1万年前,黄种人进入美洲,并成为美洲的主宰;
F图:在几千年时间内,黄种人向中亚、北欧、印度洋和太平洋诸岛扩张,东亚最偏远地区(高山和海岛隔绝地区)的棕色人种也渐渐与黄种人融合,但印度洋上的安达曼群岛、马来群岛部分地区、澳大利亚还保存了棕色人种的基因。玻利尼西亚人都是黄棕混合的过渡类型,部分地区,黄色人种的成分略占优势,如汤加(82%是O=M175,比现代日本人还高),毛利人。另一支黄色人种则越过乌拉尔山,进入了北欧和东欧,在乌拉尔语系斯拉夫语族中广泛分布他们的Y染色体(N=M214)。

外部链接

[1] 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 http://www.scs.uiuc.edu/~mcdonald/WorldHaplogroupsMaps.pdf

[2] Y染色体谱系树 http://www.familytreedna.com/images/2005%20TreeFTDNA.jpg

[3] 凤凰资讯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811/1101_17_857635.shtml

[4] 搜狐社区 http://club.it.sohu.com/r-kaogu-591231-0-2-0.html


附件列表


29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Rh血型鉴定    下一篇 人脸鲤鱼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