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49] 评论[0] 编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是原中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创建于 1929年。研究所现有职工124人,科技人员9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研究员21人,副研究员15人、高级工程师19人。有博士生13人,硕士生26人,另有博士后3人。

研究重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是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两门基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研究所设有三个研究室和一个研究中心,即古低等脊椎动物研究室、古哺乳动物研究室、古人类及旧石器研究室和周口店古人类研究中心,主要研究脊椎动物起源、演化和分类,建立和完善中国及全球年代地层系统,探讨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研究古人类体质特征、行为特点和旧石器技术与文化,探索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重建早期人类演化迁徙和文化发展的历史;开展周口店遗址的综合研究工作。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作为国家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中心,标本的采集和收藏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研究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研究所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及石器标本的收藏、展示场馆,在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项目的支持下,研究所对标本馆的硬件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标本馆的馆藏标本已达20万件,其中正型标本2100余件,国内外交换、赠送的标本、模型1000余件;另有现代脊椎动物骨骼标本2100余件,其中不少是20世纪20年代收集的南美和澳洲稀有兽类的骨骼;此外,所内还藏有现代人头骨对比标本600多件。采集收藏的珍贵标本日益增多,大量产自辽西的“带毛”恐龙和古鸟类化石及产自贵州的水生爬行动物化石标本典藏入库,仅在 Science 、 Nature 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正型标本就达近百件。

研究投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先进科研装备是高水平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试点后,研究所购置了 SOFTEX软X射线仪等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并建立了世界规模最大、条件最齐全的标本修理室,为化石标本的室内修理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所沿着“ 注重基础,突出重点,永争第一” 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原创性科学创新,增强研究所科研整体竞争能力,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和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 200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有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12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1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 973项目子课题3项;院创新重要方向项目3项;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2005年底新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有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成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005年研究所专业基础研究成果丰硕,并在国际古生物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早期哺乳动物研究方面,两种爬兽化石的新发现,打破了此前人们对中生代哺乳动物的认识。除此之外,翼龙研究又有新成果。本年度研究所在《Nature》《Science》发表论文2篇,全部为第一作者论文。我所吴新智院士等主编的《解读生命丛书——人类进化足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二等奖。

促进学术交流,扩大研究所的国际知名度是研究所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2005年研究所在广西百色成功地主办了“纪念百色盆地旧石器遗址发现30周年暨旧大陆早期人类迁徙与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八个国家的约三十位代表以及国内代表共约六十人参加了会议。此外,研究所还与英国加拿大瑞典法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芬兰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博物馆开展涉及早期脊椎动物、恐龙、早期人类活动、旧石器研究、古地理环境研究等多个学科方向的国际合作项目

挂靠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会有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分会、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地层专业委员会;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主办的刊物有《中国古生物志》(丙、丁种)、《古脊椎动物学报》、《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刊》、《化石》、 《恐龙》杂志。

组织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系列

古低等脊椎动物研究室

古哺乳动物研究室

古人类研究室

周口店古人类研究中心

非研究系列

管理部门

支撑部门

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古低等脊椎动物研究室

主要开展低等脊椎动物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及全球年代地层系统;探讨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

研究方向:

1.鱼形动物化石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及地理学等。

2.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化石的形态学及分类学,着重研究与之相关的中生代陆相地层及生态系统。

研究重点:

1.“中-新生代鱼类演化”;

2.早期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

3.恐龙和早期鸟类的演化及热河生物群地层;

4.低等四足动物演化。

古哺乳动物研究室

主要开展高等脊椎动物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及全球年代地层系统;探讨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

研究方向:

1.着重中生代和早第三纪兽类研究和下第三系生物地层学研究;

2.中新世至全新世哺乳动物的分类、起源及进化过程,确定含化石地层年代及探讨其生存时期的自然环境。

研究重点:

1.第四纪哺乳动物演化与生物地层;

2.新近纪哺乳动物演化及地层;

3.中生代-古近纪哺乳动物演化。

古人类研究室

主要开展古人类体质特征、行为特点和旧石器技术与文化研究;探索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重建早期人类演化迁徙和文化发展的历史。

研究方向:

1.根据古人类和古猿化石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及现代人群体的体质变化和发展;

2.建立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研究远古工具的技术发展、功能、类型及源流,探索早期人类的生计模式、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3.探索人类演化与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研究工作重点:

1.东亚直立人与现代人类的起源与扩散;

2.旧石器时代工具制作技术、功能和人类行为模式;

3.古人类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周口店古人类研究中心

主要开展周口店遗址与附近地区的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学和环境变迁等相关领域的综合研究。

工作重点:

1.遗址原始档案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在重要地点进行清理和取样,进行沉积物微形态学、地球化学、用火遗迹、各种年代学和孢粉学等分析和测试;

3.对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石制品开展系统的整理与研究;

4.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体质研究;

5.适度开展新的调查和发掘。

院士风采

杨钟健(1897-1979)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陕西华县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长期担任新生代研究室主任及研究所首任所长(1929-1979)。1923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2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发表了《中国北方啮齿类化石》(德文)专著,从而在中国创立了古脊椎动物学学科。1929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任副主任。1940年地质调查所脊椎动物化石研究室在昆明成立,任主任。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3-1979年任我所所长。1949-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局长,1959-1979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曾三次当选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两次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曾荣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荣誉会员、英国林耐学会会员、苏联莫斯科自然博物协会国外会员。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教授及西北大学校长。他是第1-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杨钟健一生发表学术论著494篇,其中专著21部。

裴文中(1904-198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河北丰南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中国旧石器及第四纪哺乳动物学奠基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928年进入中国地质调查所,协助杨钟健到周口店工作。1929年主持周口店发掘工作,12月2日发现了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成为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划时代的事件。抗战期间,负责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在北平的留守工作。1949年由地质调查所调文化部任博物馆处处长。1951年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成立,任主任。1952年成立故宫博物院临时办事处,任主任。1953年调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任研究员,兼任古人类室主任,直到逝世。1979-1982年任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曾荣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荣誉会员,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名誉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史前学和原史学会名誉常务理事。曾任敎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他曾是第2-5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兼副秘书长。

相关词条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七二五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附件列表


49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