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77] 评论[0] 编辑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座落于武汉市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始建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2002年、2006年先后被批准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三期)序列,学科重点由原来的普通病毒学扩展到医学病毒和新生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科技目标是面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人口健康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面向病毒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重点开展农业病毒(农业微生物)和医学病毒研究,力争在科学前沿作出原始科学创新,通过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发展重要病毒性疾病的检测及防疫技术,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和国家安全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

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科研布局上设有分子病毒学研究室生物防治研究室分析生物技术研究室中国病毒资源与信息中心。共设有21个研究学科组。拥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武汉大学共建)、中-荷-法无脊椎动物病毒学联合开放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湖北省病毒疾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病毒资源科学数据库等研究技术平台。技术支撑体系由大型设备分析测试中心、单抗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 《中国病毒学》编辑部、网络信息中心组成。管理系统设置综合办公室、组织人教处和科研计划财务处三个职能部门。

“中国病毒资源与信息中心”拥有亚洲最大的病毒保藏库,保藏有各类病毒900余株。创建了具有现代化展示手段的中国唯一的“中国病毒标本馆”,集学科性、特色性和科普性于一体,是第一批“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

建所50年来,经过几代科学家艰苦卓绝地努力,在病毒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科技成果227项,获奖成果96项,发表有学术价值论文1800余篇,出版专著50部,申请专利119项,授权专利73项。对外学术交流频繁,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英国荷兰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府及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20多名中外知名学者、专家兼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作为国内少有的几个培养病毒学高级人才的单位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已培养出病毒学相关专业研究生300多名,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40余人。主办的《中国病毒学》是中国生物学医学核心期刊和病毒学权威刊物,长期被美国BA、CA等国内外文摘刊物和数据库收录。

武汉病毒研究所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现有职工180人,专业技术人员15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2人,其中正高级25人。研究员中,45岁以下的占50%。从事科学研究人员82人,平均年龄38岁,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占83%。从国内外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跨世纪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在国际学术舞台崭露头角。
本所拥有优越的科研支撑条件。有多种类型、价值2100多万元的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建有BSL-3实验室和一栋使用面积约600平方米的SPF级实验动物房,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和武汉微生物学会挂靠本所。

武汉病毒研究所将秉承“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所风,在宁静、优美、和谐的科研环境中创造祖国科技事业的辉煌,努力为我国病毒学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任领导

所长陈新文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陈新文,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获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班毕业,2001年获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University)病毒学专业博士学位。

先后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大学(UniversityCalifornia,Berkeley)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从事合作研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长,武汉病毒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所学位委员会委员,病毒学研究室主任,肝炎病毒与基因治疗学科组组长。兼《中国病毒学》主编、 《中国生物学文摘》编委。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分子病毒学基础研究,在杆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肝炎病毒的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主持承担了“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在研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两部。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和第五届武汉市优秀青年等荣誉和奖励。

现任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陈士云,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89-1994年在武汉植物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94-1997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从事访问学者研究,2001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回国,在武汉病毒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武汉病毒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生物防治研究室主任、VirologicaSinica责任编委等职。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院创新项目、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和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等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被评为武汉病毒研究所、中科院武汉教育基地和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工程与药用蛋白表达系统的建立和病原微生物的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调控。

历任所领导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学术机构

1、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主 任:袁志明

副主任:陈新文

委 员:胡志红、张先恩、石正丽、王汉中、陈则、陈士云、李天宪、彭辉银、周亚凤、周宁一、高守疆

秘书:梁莉

2、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学位委员会

主 任:陈士云

副主任:石正丽

成 员:陈新文 陈则 胡志红 李天宪 彭辉银 危宏平 王华林 王汉中 杨荣阁 袁志明 周宁一

3、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委员会

主 任:袁志明

副主任:陈则 陈士云

成 员:胡志红 龚汉洲 陈新文 李天宪 宋冬林 张治平 王汉中 袁丽 孙修炼 安学芳

秘书:宋冬林

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批准立项建设,是中国开展病毒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病毒学高层次人才、促进病毒学及其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田波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焕春院士,实验室主任吴建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实验室根据科学发展趋势、国家需求和人类健康需要等,瞄准病毒学研究前沿,以引起重大和突发性疾病的病毒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病毒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从病毒、宿主细胞、机体和人群等不同层面,研究病毒感染的分子过程及其伴随的生命现象,揭示病毒免疫、致病、致癌的分子机理以及病毒病的流行规律;完善我国病毒资源与信息库;发展病毒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新技术。实验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遗传变异与分子流行病学、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病毒的免疫与致病机理、病毒病的防治基础研究。

实验室目前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目前固定人员有40名,流动人员20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1名、“贝利-马丁奖”获得者1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实验室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已经形成了病毒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相结合的特色和优势,在SARS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动物溯源及分子流行病学,昆虫病毒感染与生物防制,人类重要病毒感染、免疫与致病机理,病毒学研究新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前,实验室使用面积达7000平方米,各种仪器设备近100台件,具有三级生物安全(BSL-3)实验室、动物三级生物安全(ABSL-3)实验室、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中国病毒资源与信息中心、SPF级实验动物中心和艾滋病中心等先进的科研条件与技术平台,可满足开展病毒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

分子病毒学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病毒功能基因组学及基因工程学科组(组长:胡志红)

前身是研究所重点学科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学科组,经过战略性结构调整,研究领域拓展到包括各类新生病毒性疾病在内的病毒学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方向有病毒的功能基因组学、基因工程技术改良重组病毒杀虫剂、新生病毒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病毒感染机理解析及抗病毒药物筛选。目前的研究对象有杆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承担有多项国家973、86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欧盟第六框架项目以及中—荷科技战略联盟计划项目,与荷兰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先进实验室建立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治疗学科组(组长:陈新文)

针对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病毒病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开展型乙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分子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抗药机理,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揭示病毒致病的分子机理,研制基因工程疫苗,探索新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基因治疗)。

研究杆状病毒侵入哺乳动物细胞的机理,杆状病毒基因组DNA在哺乳动物细胞和实验动物体中的状态及目的基因的表达规律,了解杆状病毒用于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效率,奠定其应用的基础。同时构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杆状病毒载体系统并用于重要疾病的基因治疗。


流感病毒学科组(组长:陈则)

主要研究方向有:人类流感病毒核酸疫苗的应用及其基础研究。包括DNA疫苗、重组疫苗、亚单位疫苗、灭活疫苗、粘膜疫苗和疫苗佐剂等;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流感病毒跨种(族)感染机理研究。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储存源和动物链的组成,明确其遗传变异规律和病毒致病力的关系;SARS病毒疫苗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开发。目前承担的课题有”百人计划”项目、国家“863”研究一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一项、院创新方向性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二项和省科技厅、教育厅SAPS研究专项基金。发表论文30余篇.


水生病毒学科组(组长:石正丽)

从事鱼、虾、蟹和贝类等主要经济水产动物病毒和藻类病毒的研究。包括病毒病原的分离、鉴定与分类,重要病毒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功能的研究,病毒致病的分子机理和免疫机理,病毒诊断技术的建立。目前主持有国家863海洋生物技术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人畜共患病学科组(组长:王汉中)

主要涉及几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如SARS-CoV、口蹄疫病毒、人和动物的轮状病毒以及其他新生疾病病原的研究,目前研究范围集中在SARS-CoV病毒的的自然宿主和起源的研究以及SARS-CoV病毒、口蹄疫病毒、轮状病毒的分子进化和分子流行病学、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揭示病毒致病的分子机理、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原理、病毒毒力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病毒疫苗研制,开发快速灵敏的早期诊断试剂,为中国主要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以及新生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及早期预警预报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肿瘤病毒学科组(组长:高守疆)

长期研究目标是探讨病毒引发的人类肿瘤疾病的致病机理,特别是针对肿瘤疾病在中国的流行病学及相关分析,揭示肿瘤病毒致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理。研究成果将为探索预防与治疗由病毒引发的癌症等疾病提供科学依据。该学科组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TumorVirologyProgramintheUniversityofTexasHealthScienceCenteratSanAntonio)保持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HIV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学科组(组长:杨荣阁)

主要致力于AIDS和HIV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包括HIV的感染机制、变异和流行。HIV病毒的重组、HIV病毒与人类免疫系统的作用。这些研究是建立在基因和细胞水平上的。基于HIV的研究成果,发展新的HIV疫苗。所有这些研究将为提高AIDS病毒在中国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病毒复制与抗病毒药物学科组:(组长:陈绪林)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在理解主要病毒从吸附侵入,病毒基因组的转录与复制,病毒的装配与成熟释放的详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HBV)、禽流感病毒(AIV)、疱疹病毒(Herpesvirus)等不同靶位点的药物筛选模型,从不同来源(中草药、海洋药物、微生物代谢产物、人工合成的小分子等)的化合物库中筛选高效低毒的抗病毒药物。

相关词条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七二五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参考资料
http://www.whiov.ac.cn/index2.asp

附件列表


77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