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院士   
[0] 评论[0] 编辑

于起峰

简介

 

于起峰:光测世界领军人于起峰:光测世界领军人

于起峰,1996年至今任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导,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图像的精密测量与运动测量、光测实验力学与摄像测量学。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OpticsEx鄄press(影响因子IF3.29,两篇)、AppliedOptics(IF1.615,8篇)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0篇,SCI收录19篇,他引43次,EI收录34篇。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4项排名第一)。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另待授权5项。曾受德国不伦瑞克工大、不来梅大学、慕尼黑国防军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等十余所大学邀请作学术报告。 [1]

主要研究工作

1.从事光测干涉条纹图分析处理研究中,在国际上开创性地提出和发展完善了能滤除条纹图(包括ESPI)各种噪声并保持条纹相位不受损害的旋滤波、等值线窗口滤波与相关法等系列光测干涉条纹图处理理论和方法。在将光测实验力学与光学工程、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等学科融合中,开拓了摄像测量学这一国际上新兴交*学科的应用领域,并取得有特色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
2.发明了多种靶场目标三维姿态测量方法和研制了数字式靶场光测图像分析系统,该成果鉴定为:“国内靶场四十年来判读系统的新变革”,“在数字式靶场光测胶片判读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在光测图像精密测量方面有重大突破和创新。”
3.长期从事针对实验力学中大型结构变形测量和大尺度运动测量的技术科学问题的研究工作,发展了摄像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在定点像机测量运动目标方面,攻克了靶场目标三维姿态测量和自动实时三维运动测量的关键技术;在运动像机测量运动目标方面,建立了运动单像机测量点目标三维运动、不通视多点动态变形监测和不稳定测量平台动态校准的理论和方法;在运动像机测量静态场景(摄像平台自运动测量)方面,提出了飞行器视觉导航系列新方法,并提高了景象匹配与目标识别的精度和适应性;在静态变形测量方面,提出了干涉条纹图相位无损降噪和条纹中心线系统误差消除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和国防领域。

心语

我们中国人够聪明,能吃苦,不需要总跟在别人后面。只要不懈努力,就能够做出创新,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走在世界前列。

生平简介

于起峰出生于革命军人家庭,大学毕业时,他怀着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从此与国防科技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0年,组织上选派于起峰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他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只争朝夕地刻苦学习,仅用3年时间就取得了在德国通常需要6年才能完成的博士学业。学成回国后,于起峰带领大家深入研究我军未来武器装备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在突破制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技术上不懈探索。他结合靶场试验基地的光测条件和目标特性,发明了靶场目标三维姿态测量系列方法和判读设备,在不增加外测设备条件下,实现了我国靶场光测水平由三自由度位置参数测量,到六自由度位置和姿态参数测量的技术跨越。该成果被应用到我军所有有光测需求的试验靶场,成为靶场判读装备主力,被誉为“国内靶场四十年来判读系统的新变革”。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起峰一直致力于光测实验力学条纹图像分析研究,经过10多年锲而不舍的艰苦探索,创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干涉条纹图处理理论体系,解决了多项困扰国际条纹图处理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他围绕干涉条纹图处理理论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开辟了光学干涉条纹图处理理论应用的新途径。

荣誉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刘旭[中国工程院院士]    下一篇 孙昌璞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