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解剖学   
[0] 评论[0] 编辑

拇短展肌

拇短展肌R1波的检测方法和正常值

建立拇短展肌R1波的肌电检测方法,并测量国人正常值,探讨其在电生理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25例健康个体,于正中神经腕点处刺激,在拇短展肌肌腹内接收,刺激频率为1Hz,刺激强度为阈强度上下。测量R1波的潜期和波幅,所测的潜期与年龄和身长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R1波在25例个体上均恒定获得,为一个双相的负正波。R1波潜期(25.8±2.28)ms,波幅(1.12±0.47)mV,潜期和身长相关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拇短展肌R1波能够很可靠的测定,其在诊断周围神经病、神经根病变、臂丛损伤方面具有定位更准确、敏感度更高等其他肌电检查无法替代的优点。

通过胫后神经刺激比目鱼肌的经典H反射已有很广泛的研究,在电诊断评价S1神经根神经病和多发神经病是一项常规检查。上肢的H反射在国外从七十年代起已有报道,但国内迄今尚无相关资料。上肢拇短展肌R1波的检测方法,描述其波形并提供国人潜伏期和波幅的正常数值。

对象与方法

健康志愿者25例,男11例,女14例,均无神经肌肉病的病史和体征。年龄从22~85岁,平均(44.7±10.2)岁;身高从152~185cm,平均(168.7±8.9)cm。被检测者呈仰卧位,上肢呈臂外展、旋后位、大拇指外展位并保持在轻收缩强度。所用检测仪为CounterPointMK2肌电仪(Dantec,丹麦),刺激电极置于正中神经腕点处,以双极针电极在拇短展肌肌腹内接收。滤波范围5~2000Hz,扫描速度5ms/min,敏感度0.1~5mV/分格,使用1ms脉冲方波电流连续刺激20次,刺激频率为1Hz。刺激强度逐渐升高并在阈强度附近引出R1波,痕迹被计算机均化,以减少肌电活动背景和获得更明确的起始波。R1波潜伏期从波翻转处测量,波幅从负波峰至正波峰之间测量。分别计算R1潜伏期和波幅的均值与标准差,并对R1潜伏期与身长和年龄分别进行相关性检验。

结果

拇短展肌R1反应波是一个双相的负正波,这个波在所有个体上恒定获得。在肌肉轻收缩状态下,于M波出现前出现,并随着刺激强度增高,波幅渐增高,之后随着M波波幅的增高,R1波波幅逐渐减低至消失,而潜伏期无变化(如图1)。所测R1波潜期为(25.8±2.28)ms,波幅为(1.12±0.47)mV。分别对潜伏期与年龄和身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潜伏期同年龄相关联系无显著性意义(r=0.053,P>0.05),但潜伏期和被检测者身长之间相关联系有极显著性的意义(r=0.858,P<0.01,如图2),其回归方程为y=24.38+0.86x。

讨论

Upton等[1]把上肢M波后短潜伏的H反射称为V1波,但Eisen等[2]为强调此波的反射本质,将其命名为R1波。本研究中,我们也将上肢的反射称之为R1波。先前R1波检测方法的缺陷在于在松弛的肌肉中不能恒定获得;R1波同前方的M波相重叠,潜期测量不准确;以及背景肌电活动的干扰等,这些均大大限制了R1波的临床应用。随着现代电生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平均技术的引入,使R1波检出恒定性及质量均大大提高。近年发现轻度肌收缩能使R1波从M波很好的分离,连续脉冲电刺激的计算机均化则消除了背景肌电的干扰,这些技术的改进使R1波在大多数肌肉上均可恒定获得。White[3]认为只要有足够长至脊髓的距离,使得R1波能够从M波波后分离,R1波可以在任何肌肉上获得,因此R1波可能成为一种常规上肢肌电诊断方法。

判别R1波有以下几个标准:②在低刺激强度亦即引发M波阈刺激强度前即出现;②随着刺激强度增加,波幅先逐渐升高后逐渐减低直至消失;③是一个恒定的双相的负正波;④由于其本质为单突触脊髓反射,故潜期为短潜期。据此,R1波可与轴突反射、F波相鉴别。轴突反射为神经的侧枝反射,由于其途径短,故潜期先于R1波出现,其波幅不随刺激强度而改变,且波形不恒定。而F波为多突触碰撞所产生。由于其是由不同传导速度的多种运动神经元构成,潜期呈最小、中等、平均、最大的内在多变性,波形不定,波幅低,不超过最大M波的5%。如前所述,R1波为一固定的双相负正波,潜期稳定,波幅较高,为最大M波的14.3%~28.1%,且其诱发的刺激强度较引发F波刺激强度低得多,据此考虑F波是由高阈值、快传导的运动单位构成,而R1波则由低阈值、慢传导的运动单位构成,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本研究测得拇短展肌R1波的潜期为27.5ms,同Burke等[4]在10例健康个体的28.1ms、Meulemeester等[5]在20例健康个体的27ms相近,且潜期不随刺激强度、肌肉收缩状态而改变。本研究发现R1波潜期与身长呈正相关,但与年龄无显著性相关联系,此点同Falco等[6]的报告相近,但Schimsheimer等[7]的结果曾发现R1波潜期同年龄亦呈相关性,本研究不支持后者的观点。R1波波幅变动较大,一般认为操作技术的影响多于内在生理上的变化,且易受肌肉收缩状态等多方面影响,因此,R1波的潜期比波幅更可靠。

R1波与体感诱发电位(SEP)、F波等目前常用的电生理检查相比,有很多后者无法替代的优点。SEP在评价神经根神经病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神经冲动的改变与诱发电位的改变并不成线性关系。例如传入冲动降低50%,而SEP仅降低10%,而只要在体感通路中有10%~20%感觉纤维完整,SEP就可表现为正常。这样,SEP就不易发现临床下及轻度的神经病损,而必须待病损已达到相当程度才出现改变。而R1波为单突触反射波,病变影响其反射弧中间任一部分,则可表现为潜期延长或消失,因此可提高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另一方面,R1波亦较F波更敏感、准确。F波因其内在多变性而表现为潜期、波形的多变,较为肯定的临床意义是未引出波形。而R1波潜期恒定,可准确测出潜期,潜期延长就有临床意义。同时F波也较局限,目前仅在手及足的内在肌上检测,而R1波可在大多数肌肉上测出。由于R1波是单突触反射,定位较明确,如肱桡肌可定位于C5、C6,伸指总肌C7、C8,拇短展肌C8、T1等,因此R1波将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在诊断周围神经病、神经根病变、臂丛损伤等方面,年来已受到广泛的关注[8-10]。

相关词条

拇 指 关 节 桡 骨
骨骼肌 臂 肌 拇指腕掌关节
拇长屈肌键 指 骨 肘关节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拇短屈肌    下一篇 拇长伸肌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