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命科学   
[0] 评论[0] 编辑

无性恋

无性恋无性恋

无性恋是指一些不具有性倾向的人,即不对男性或女性任一性别表现出性倾向的一种倾向,不过无性恋是否是种性倾向到目前为止都还有争议。 对男性和女性都持著一种较冷淡的态度,不会对任何一方产生兴趣,但会因自己的性别或日常经历而对某一性别多出一些好感。无性恋对人难以产生很多好感,亦不多会出现厌恶。

 

 

与柏拉图

无性恋无性恋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使用“无性恋”一词,不是不知道,而是更愿意用“柏拉图”一词代替解释,两个词的意思相同吗?他们又是什么关系呢?“柏拉图”一词从国外传入我国后,得到一部分人的共识,既有性能力,却不喜欢性生活的人被称为“柏拉图”,也就是彻底无性恋者。由此可见,在我国,“无性恋”包括“柏拉图”,“柏拉图”代表“无性恋”的一部分,“柏拉图”在国外的解释和意义肯定不会如此简单,这里的解释只适用于我们日常交流,仅此而已。  

柏拉图式恋爱观: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柏拉图是精神恋爱的祖师爷,“柏拉图式的爱情”也成为了一个美学词汇。事实上,柏拉图谈论的精神恋爱专指自己与美少年们的同性恋关系,即使如此,他是否真的与同性无性行为,尚值怀疑。

柏拉图式恋爱拒绝肉体关系的爱情主张,被认为是至纯至美的。本文编写者却认为:“柏拉图式的爱情”不是恋爱。

柏拉图式恋爱一方面,恋爱本身便是一种精神行为,无需特别强调其精神性;另一方面,两性间的吸引是以性欲求为基础,并最终导向性交,完全排斥肉体关系的爱情,是虚伪且不人道的。

柏拉图式恋爱今天精神恋爱的推崇者多为女性,她们所受贞操观毒害太深,同时又经常无法从性交中获得高潮,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束缚是造成选择“柏拉图式的爱情”的重要原因。

柏拉图式恋爱作为一种个体的选择,精神恋爱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其大加推崇,甚至以此对“肉体恋爱”者进行诋毁,则无异抹杀人性,成为对从贞操观中解放出来的人的一种带有现代浪漫主义色彩的毒害,对未解放的人的新的奴役。

与学佛者

佛法是以信仰为基础。信是无上菩提本,要想成就菩提,首先要有信仰。《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两句话,概括了修学

无性恋无性恋
佛法的要领。佛法甚深又广大,不具信心,则不得其门而入;法门无量,众生烦恼无边,没有智慧,则不能超越生死大海。又说‘信如手’。我们因为拥有双手,才能够创造很多的财富;学习佛法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成就功德法财,就不能离开信仰。所以,整个佛法的修学有四个次第:即信、解、行、证。就是说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由有信仰,方能生解、起行、证果。但佛法的修学又不是只停留在信仰上,如果一味的强调信仰,以为信仰便是一切,不重视经教的闻思。那么,佛法与其他宗教就很难分别出有什么不同之处了。

见地,指知见、认识。在八正道的修学中,第一是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认识,在学习佛法时正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取决于自己的认识。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而错误的认识,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认识会使我们造下很多的罪业。众生无始以来为什么会流转生死呢?就是因为无明。无明,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每天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却对宇宙人生感到茫然无知。由于我们对宇宙人生的无知,使得我们不知道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教呢?原因就是通过学习佛法,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把佛法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把佛陀的认识变成自己的认识。佛法的修行要从闻、思、修下手。闻就是听闻经教,把经教的思想,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由闻慧而思慧,由思慧而修慧。在整个佛法的修学中,见地,是非常的重要。缺乏见地的信仰,往往会流于迷信。

学佛者区别与无性恋的是,佛是一种崇敬的宗教信仰,重在信仰。而无性恋只是一种对性的喜好与偏执。

小A生活

在以性取向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常的社会里,在性不仅是人生至乐而且是人类繁衍手段的整体氛围中,悄悄地出现了一批少数派,他们正在颠覆传统观念,他们所标榜的是无性生活。他们自称“无性族”,并把字母“A”(无性的,asexual一词的首字母)作为自己的符号,而变形虫(一种无性繁殖的单细胞动物)和独角兽(西方神话中贞洁的象征)则是他们的精神象征物。  他们捍卫自己的无性生活权利,并视之为正常生活。这些人已经形成自己的活动圈子,私下里寻找同道中人。在他们看来,没有性的生活不等于没有感情。 

无性恋无性恋

现象:没有性的性生活 

曾经有一种说法———“男人每六秒钟想到一次性”。虽然只是玩笑,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性无处不在,它在人的生活中的确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并不是性对所有人都是这样重要。专家指出,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性没有丝毫兴趣。人们一开始认为这部分人只占人口比例的很少部分,可以忽略不计。但实际上,他们为数众多。 在分析了英国一份针对1.8万人进行的性习惯调查后,加拿大安大略省布罗克大学的心理学家安东尼·博盖尔特最近撰文指出,有1%的人同意这样的观点:在性方面,我对任何人都没兴趣。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近日也报道了世界上出现的“无性族现象”,并预测有朝一日他们将在全球推行“没有性的性生活”概念。 研究人员通过对无性族的调查逐步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理解的是,这些人并没有过性生活的愿望,而且无性生活对他们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尽管有些人(大多为单身)将自己的无性生活观念发展到极致,他们甚至不能将身体靠近任何人,但也有一大部分人过着非常积极充实的社会生活,他们也谈论爱情,并且认为他们与伴侣之间没有性的爱情是最坚不可摧的,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问题:为何选择无性生活?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人仅仅是因为没有那么旺盛的性冲动;另一些人对性冲动的尺度把握得非常恰当,但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对他们产生不了吸引力,于是干脆选择了无性生活;有的是出于对性解放和性革命鼓吹的放纵生活的反动,想回归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还有很多人是出于对性病和艾滋病的恐惧,既然很多人无法保证伴侣之外不再和他人发生性关系,既然无法保证对方是绝对安全的,那么他们索性选择放弃性。“无性族”在网上专门开辟了一个论坛,让世人倾听他们的声音。22岁的戴维·杰伊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密苏里州人,2001年建立了一个面向无性族的网站。目前,该网站在全球已拥有1200多名注册会员。除了宣扬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外,“无性族”还有一个在线商店,提供各种与无性思想有关的商品,希望以此唤醒人们的意识。他们在网站上大声呼喊:“女人不能让我产生快感,男人也不行!”他们甚至在T恤上也印着口号:“我是无性族,我的爱人也是!” 

现实:很难找到倾诉对象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三一学院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阿博特认为,现在的问题在于,选择无性生活的人在现实中很难被理解,他们必须隐藏自己的身份,就好像从前的同性恋一样。她说:“我们身处一个对正常性取向高度崇尚的社会中。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的周围有这样一个人,他(她)不喜欢过性生活,但在这方面他(她)又不存在任何障碍,你会怎样看待这个人呢?实际上,他们很难找到倾诉的对象。” 

博盖尔特指出,目前对于“无性”这一概念还没有准确定义,但是她同时认为,人们应该关注这一现象的出现。 虽然对于无性生活是否健康这一问题目前仍没有科学依据,但无论是博盖尔特,还是其他研究人员都同意这样的观点:这一现象有其产生的道理。无性族的象征意义远不及同性恋革命来得强烈,所以虽然它可能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但不会遭到抨击和鄙弃。这也许意味着,世界终有一天将敞开胸怀,接纳无性生活。

类型

无性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暂时性无性恋者,俗称性功能障碍者,造成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是心理因素,有治愈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每个男人的一生,都有可能遇到性功能障碍的时候,有的人时间短,有的人时间长,而且每个人的治愈情况不同,也有难易之分,如果不幸患上性功能障碍,也不必担心,直接到医院做一些相关检查就行了,如果没有发现生理上的问题,可以到心理咨询室接受心理治疗。

第二种类型,无性能力者,俗称性无能者,这是性功能障碍的一种延续,这种状态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多半都是生理因素造成。无性能力并不代表无性渴望,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无性能力的情况下,他们愿意找一名自己心仪的异性结婚,即便不能发生性关系,他们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性活动,以至达到自己心里面的性高潮,比如亲吻和抚摸等。由于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性满足,有少部分的性无能者会选择通过言语说出来,来发泄自己内心深处对性的渴望,遇到这样的人,尽量表示出理解就行了。

第三种类型,彻底无性恋者,这类人和正常人没有两样,只是不喜欢性生活,仅此而已,精神分析较为复杂,多半都是心理因素造成。

造成彻底无性恋的心理成因太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成因:   

第一种成因,在现实生活中,夫妻分离的情况并不罕见,能为自己的另一半独守空巢也不罕见,这种情况多半是由社会因素造成,可能归为社会成因。

无性恋无性恋

第二种成因,有的人在结婚前,指定要那种不要性爱的对象,虽然结婚后依然有性生活发生,但是非常少,有些人一年也就一两次性生活,这种情况不属于心理疾病,和正常人吃饭一样,有的人吃得多,有的人吃得少,但这类人很喜欢把自己宣传成无性恋者,归因是自己说自己的结果。

第三种成因,部分人觉得性生活是一种不干净的行为,排斥和恐惧性生活的发生,虽然这些人的心理成因比较复杂,但是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找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再用心理学技术进行干预,可以让对方恢复常态,可以归因为心理状态。也有例外,上次看报纸,听说一名男子十分排斥性生活,找遍国内知名的心理学专家和教授都没有使其改变来访者。我想可能有三个方面原因吧!其一,可能没有找到真正可以治愈他的心理学专家。其二,可能国内的心理学技术刚起步,还没有达到治愈他的能力。其三,可能和同性恋一样,可以选择从他的父母入手,让他们接受现实。  

评论

在心理学中,不管一个人的性取向是什么,都不是心理疾病的体现,当今社会,性取向的不同,也可能成为一个人个性特点的体现。现实生活中,有人看不起无性恋者,有人同情无性恋者,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其他群体,比如同性恋者、残疾人艾滋病患者等,人人都想要得到理解和认可,相互理解吧!!相亲相爱吧!!让我们更快感受到充满爱的世界。“他们或是已婚,或是维持一种没有性生活的婚姻,或是不情愿的做爱。无性恋跟同性恋最大的差别,是从来都没有合法性的问题。”多伦多大学助理研究员Elizabeth Abbott写了一本《独身历史》(A History of Celibacy)的书。但她认为无性恋不见得独身,那根本是两回事,“无性,是对自己欲火熄灭的清醒意识”。一个人不想做爱,并不牵涉合法性的问题,顶多是在婚姻、同居关系中,会因为“不履行配偶义务”,被对方要求离婚、分手罢了,也就没有“正不正确”、“出不出柜”的抉择。 

时事

《纽约时报》2005年6月9日报道指出:无性恋者,在持续增加中……

无性恋无性恋

“大家都想试着改变我,”住在加拿大爱德蒙顿城,42岁的Cijay Morgan从事电话营销工作,每当她宣称自己是无性恋者,就会引来人们的发愣。“人们可以接受你不喜欢乡村歌曲洋葱圈,或是不想学会吹口哨。但就是有人不肯相信,会有人对性没有兴趣!他们也不愿意明白,这并不需要被‘矫正’什么的”。

健谈、外向、笑容满面、拥有一大堆朋友,23岁的David Jay在旧金山非营利教育组织工作。4年前他还在大学念书,创立了“无性恋宣传教育社群”(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简称AVEN)。网络上,让大家分享“无性”经验和经历,觉得自己其实并不孤单。

David认为自己还是对“深度的亲密关系”有兴趣的,也想要养小孩(但不见得非要是自己生)。可是,他说:“我还没有性生活,将来,很可能,也不会做吧”。

他知道很多无性恋者,也经常会受到别人的吸引,但那只是罗曼史,并不牵涉性。

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McCarthy写过一本帮助夫妻生活的书《点燃欲火》(Rekindling Desire)。他指出很多人都经历过“性冷淡”。但他认为:“不做爱,不见得就是无性恋,最好还是确认一下,追根究底,也许是跟‘害怕’有关”。

根据网络上的一个小规模而尚未公开的调查,1,146人中,41人承认自己是无性恋者。进行调查研究的印第安纳心理学研究生Nicole Prause发现:“与其说无性恋者不做爱,与其说是因为害怕,倒不如说是缺乏性爱刺激的动力”。

21岁的巴尔的摩大学生Kate Goldfield曾经怀疑自己是女同性恋,“因为我对男的没有兴趣,”后来她发觉自己其实是无性恋,“因为我对女的也不来电”。

令人好奇的是,对于“无性恋者”的存在,为什么史书上没什么记载?甚至,直到网络上开始讨论这个话题,连性学专家,都没有几个人听说或探讨这一现象?

不抵触法律、不牵涉出柜

“他们或是已婚,或是维持一种没有性生活的婚姻,或是不情愿的做爱。无性恋跟同性恋最大的差别,是从来都没有合法性的问题。”多伦多大学助理研究员Elizabeth Abbott写了一本《独身历史》(A History of Celibacy)的书。但她认为无性恋不见得独身,那根本是两回事,“无性,是对自己欲火熄灭的清醒意识”。

一个人不想做爱,并不牵涉合法性的问题,顶多是在婚姻、同居关系中,会因为“不履行配偶义务”,被对方要求离婚、分手罢了,也就没有“正不正确”、“出不出柜”的抉择。

在这个全面吹捧“性感、性欲、性福、性趣”,大力促销补肾壮阳药物的流行文化下,无性恋,或许是一种性感泡沫综合征,他们在冷静地说:“Non, pas ce soir!”(法文:不,今晚不要!)

无性现象需要深入研究

无性恋无性恋
目前,无性问题还没有引起科学界的足够重视,药品行业关心的只是那些需要性却又无法得到满足的人群。性遗传学也只是为了弄清楚同性恋的生物学之谜。历史学家赫拉·库克分析说,无性现象需要深入研究,当性没有被用作汽车、洗衣机等各种商品的促销工具的时候,“无性一族”并没有感到太多的不适应。没有性要求的男人也不会有什么压力,除非他妻子要求他生孩子。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性成了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那些没有任何性要求的人突然发觉自己“落伍”了,于是压力大增。一些科学家指出,越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科学界越是应该加大对无性现象的研究,全社会也应该正确地看待这一现象,不要让“无性一族”感到他们受到歧视

参考资料

[1]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同母异父双胞胎    下一篇 知名抗体公司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