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解剖学   
[0] 评论[0] 编辑

脉博

 

概念

脉搏是心脏收缩时,泵出血液所引起的动脉跳动。脉搏数同心脏的跳动次数一样,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的脉搏数一般为

脉博脉博
每分钟72次左右 ,60-100次都属正常范围。

脉搏因人的状态而变化。激素药物发烧运动和情绪不稳都会使脉搏数改变,例如跑步或生病时脉搏跳动会加快。如果脉搏微弱到感觉不到,就有可能是患上动脉阻塞的疾病。

脉搏可以反映人的健康情况,如果长时间脉搏不正常,就应该找医生检查了。

历史

 在上海中医学院的医史博物馆里,有一张清宫御医为慈禧太后牵线切脉的照片。
 望(望神色、形态、舌象)、闻(听声音和嗅气味)、问(问个人情况、病史、症状等)、切(切脉、按摸肌肤等),是中医传统的“四诊”方法。切脉时,医生一定要用手指按在病人的脉上;若隔着帷帐,通过红线来切脉,医生是产可能了解病情的。 
 不过,由于君臣地位悬殊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加之慈禧不懂医术,所以演出了这幕牵线切脉的滑稽剧。而据说,由于御医事先重金买通了慈禧身边的人,知道了慈禧得病的前后经过,所以“牵线”诊病、开方用药后,慈禧很快病愈,为此还亲赐御医一块“妙手回春”的金匾哩,真是可笑!
 
那么,“脉”是什么?现代医学知识告诉我们,这是动脉在搏动的情景。最容易又最方便摸支动脉跳动的地方在手腕内侧,医生“搭脉”一般总是摸这个部位的。不过,脚上颈位“搭脉”。

中医早知脉与心的关系,《千金要方》就明确地写着:“心应脉,脉与心合”。因为动脉的搏动起源于心脏的搏动,所

脉博脉博
以医生通过、“搭脉”就可以知道心脏搏动的情况了,其中包括搏动的次数、收缩的强弱、间隔多长时间、节律是否整齐、脉波形状有什么变化等等。中医把“脉”分得很细,有时能分列几十种。古希腊的医家也认为脉的搏动有60种的不同。通过搭脉,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判断心脏健康状况、心脏病在什么部位、血压是高是低、血管是否硬化,甚至可以判断有没有怀孕,可谓神奇。
 
从脉搏中还可以比较清楚地知道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前苏联的尢利·加加林作为人类第一位宇航员飞向太空时,科学家就连续纪录了他的脉搏,并知道他的良好的自制力。现代训练飞行员时,也往往根据他飞行中的脉搏情况,判断他掌握飞行动作的难易程度。

大约在公元1020年出版的一本阿拉伯《医典》中,记载着这样一种有趣的治疗“相思病”的方法:“爱情是一种像着了魔似的病症……判明恋人是治疗方法之一。作法是,一边号脉,一边反复叫出一些人的名字。”因为,叫出病人所接触过的人,如果其中有病人想念中的恋人,叫他名字时脉搏就会跳得急速有力,出现异样;反复几次,就可以确定他是病人思念着的人了。找到了“病根”,“对症治疗”也就方便而有效了。据记载,正是用这种方法使一位久病的王子与自己思念的姑娘结了婚,并使之恢复了健康。

基准脉搏

基准脉搏也就是基础脉搏
它是指每天早晨初醒时测量的脉搏,也叫"安静脉搏"。测量时要处于安静舒适状态,取站立位进行。一般测30秒钟,然后乘以2,即为每分钟脉搏,连续测量2~3个早晨,取其平均值。

脉搏是由于心脏搏动而形成的。每当心脏搏动一次,脉搏就出现一次。通常在颈部腕部等部位,可以触到它的搏动。
脉搏的一天中不断变化,早晨睡醒后每分钟泳搏次数最低,也称为基础脉搏,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时,脉搏则加快。
脉搏是反映身体状况和机能水平比较灵敏的简易指标。
自我监测脉搏的频率、强度和节律,能了解心血管的机能状况和变化。
脉搏的自我监测方法是:
测量基础脉搏:
早晨起床前,用手指触摸腕部的挠动脉,计算一分钟的脉搏数,一般基础脉搏次数较少,身体机能状况较好。
运动前后的脉搏测量:
通常采取数10秒钟的跳动次数乘以6,连测三次,取平均值,记录下来,这就是每分钟的脉搏数。运动前的脉搏在参加体育运动前测量,作为相对安静时的脉搏。运动后脉搏在运动后即刻进行测量。一般以运动后每分钟脉搏达180次以上为大强度,150次为中等强度。在运动后,如果脉搏经过5至10分钟恢复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水平时说明运动强度是合适的。
测量某一练习后的脉搏:
每次做某一练习前后测量脉搏,与前一次练习后的脉搏数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机体的机能情况,及时调整体育锻炼的内容和次数。
小学生基础脉搏平均数(次/分)
      年龄(岁)  男生  女生?
   7     88   89?
   8     86   87?
   9     85   86?
   10    83   85?
   11    83   85?
   12    82   84

正常脉搏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

动脉有节律的搏动称为脉搏。由于心脏周期性活动,使动脉内压和容积发生节律变化,这种变化以波浪形式沿动脉壁向外周传播形成脉搏。
(一)正常脉搏
1.脉率 即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成人在安静时,每分钟脉搏为60-100次。正常情况下,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当脉率微弱难以测得时,应测心率。
2.脉律 即脉搏的节律性。正常脉搏的节律是有规则、均匀的搏动,间隔时间相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脏的功能。
3.脉搏的强弱 它取决于动脉的充盈程度、动脉管壁的弹性和脉压大小。正常时脉博强弱一致。
4.动脉管壁的弹性 正常的动脉管壁光滑柔软,有一定的弹性。
(二)生理性变化 脉搏可随年龄、性别、情绪、运动等因素而变动。一般女性比男性稍快。幼儿比成人快,运动和情绪变化时可暂时增快,休息和睡眠时较慢。

异常脉搏的观察及护理

 (一)频率异常
1.速脉 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速脉。常见于发热、休克、大出血前期等病人。
2.缓脉 成人脉率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等病人。

(二)节律异常 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度发生不规则的变化。可分为:
1.间歇脉 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即代偿性间歇),亦称过早搏动或期前收缩,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于下一次窦性搏动前发出冲动,使心脏搏动早出现。
间歇脉多见于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的病人,也可见于少数无心脏病的健康人。
2.二联律、三联律 是有一定规律的不整脉。即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出现一次过早搏动,称二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出现一次过早搏动,称三联搏。
3.脉搏短绌 即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其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有些心输出量少的搏动只发生心间,但不能引起周围血管的搏动,因而,造成脉率低于心率,这种现象称为“脉搏短绌”或“绌脉”。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脉搏短绌越多,心律失常越严重,当病情好转,“绌脉”可能消失。若遇此病人,应同时测心率与脉率。

(三)脉搏强弱的异常
1.洪脉 当心输出量增加,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脉搏大有力,称洪脉,见于高热病人。
2.丝脉 当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充盈度降低, 脉搏细弱无力, 扪之如细丝、称丝脉。见于大出血、休克病人。
3.交替脉 节律正常而一强一弱交替改变的脉搏。这是由于心肌受损,心室收缩强弱交替所引起,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病人。
4.奇脉 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甚至呈消失现象,称奇脉。奇脉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主要是由于左心室搏出量减少之故。心包填塞时,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大使肺循环血容量增加,但因心脏舒张受限,体循环向右心室的回流量不能相应增加,使肺循环流入左心的血量减少,左心室搏出量则减少。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

(四)动脉管壁弹性的异常 动脉硬化时,管壁粗硬,失去弹性,且呈纡曲状,用手触摸时,有紧张条索感,如同按在琴弦上,中医称为弦脉.。见于动脉硬化病人。

(五)异常脉搏的护理
1.遵医嘱给药,做好心理护理,消除顾虑。
2.协助做各项检查,如心电图等。

诊脉原理与作用

脉,指脉道。《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 《中藏经》也说:“脉者,谓血气之先也。”说明脉

脉博脉博
不单是血液汇聚的地方,也是气血运行的道路。心脏跳动而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称为脉搏,人身气血之所以沿着脉管而源源不断地运行,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与脉相连,而脉为血之府,它们在组织上互相沟通,共同组成“心主血脉”的活动整体:二是心脏的跳动,脉道之约束以及血液的质和量,三者左功能上是相互为用的。这种组织与功能关系所体现的“心动应脉”而“脉动应指’的形象,就称为脉象。所谓脉象,实际上是指血脉搏动所显现的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形态(长短、大小)、强度(有力或无力)、节律(整齐与否)等组成的综合形象。
 
脉象的形成,不仅与心、血、脉三者有关,同时与整个脏腑机能活动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人身气之来源与肺有关,血之生化源于中焦水谷之气,血之运行归心所主,归脾所统,归肝所藏,且赖肺气的调节,而后流布经脉,灌溉脏腑,布于全身。血为阴精,而肾主藏精,中焦之营气,化赤为血都必须借命门真火的温养,而后始能生化以充养血脉。所以脉中的血流情况和表现于脉的形象,都与整体脏腑功能活动息息修相关。此外,血为神、气的物质基础,且血与精、气、津、液同属于水谷精微所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影响。所以血液的盈亏和血行的流滞,同营卫、津液、精神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切脉,为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如《灵枢·逆顺篇》说:“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 《素问·脉要精微沦》亦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之所以通过切脉能够诊断疾病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脉为气血运行的道路,人体各脏器组织与血脉是息息相通的,而脉与心又密切相连,心为气血运行的动力,心神与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故人体气血的多少,气血运行的状况,脏腑功能活是否正常,病变过程中正邪的消长等等,都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于心脉。因此,通过切脉能够诊断疾病。

中医如何诊脉

那么中医是如何诊知病气性质(阴阳五行,气流大小)及其运动规律(流动情况)的呢?
中医诊术就是著名的“望闻问切”四诊,四诊全面综合了病气引起的病象症状,无一遗漏。
望病气引起的精(身体)的异常情况,闻病气引起的精所产生的声音气味嗅味,问病气引起的身心变化,切即脉诊病气在气脉里的流动情况和按诊病精病气团块情况。
四诊充分发挥了人体五类感官功能,而气功诊病(特异功能诊病)则发挥了第六感官经络功能,更简便直接迅速。诊断结果(病情)用八纲表达。八纲是表达病气性质的,反映了病气的作用结果。望、闻、问、按诊尚易理解,勿需多讲,在此着重讲切诊中的脉诊。
脉诊是通过经络气脉波动情况诊知炁流情况的诊术。脉诊有“三部九候二十八脉象”理论。寸、关、尺三部是易学天人地三才理论在脉诊上的应用,是脉波结构理论。每部都有浮、中、沉三个诊位,三部共九个诊位(九候),两手为六部十八候。每一要素有阴阳二性(长短、大小、快慢、高低等),共六个因素。五气(五波)共5×6=30种脉象,以一平直脉象为基准,无阴阳之别,故二十八种脉象即可概括反映全部脉象(五行气波动情况)。 气时刻在经络里流动并引起各种生命现象,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可以随时感知出来,所以脉诊是最理想的诊术。过去用手感诊脉,太抽象,灵敏度也差,现在可用脉诊仪(脉搏感应显示器),灵敏度大大提高了,还可以从显示器上看到脉象图,了解脉象规律。对脉谱(脉象图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全面分析,即可了解病气运行情况、诊断疾病,为处方配药提供依据。脉谱学可诊知任何的生命信息和生命规律,并把抽象的脉诊变成了直观形象的脉诊,更扩大了脉诊的应用范围。
同理,我们可以得到药谱图(如基因谱类)。利用药谱和脉谱可以实现最科学的处方配药,减少药物浪费和副作用。因此说,脉诊仪、脉谱学和药谱学(合称为医谱学)是实现中医走向现代化,使中医和现代科学接轨的关键技术和根本途径。

测量脉搏的方法

 (一)测量部位 凡身体浅表靠近骨骼的动脉,均可用以诊脉。常用的有桡动脉,其次有颞浅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股动脉等。
(二)用物 手表或秒表、笔和记录本。
(三)操作方法
1.触诊法
(1)诊脉前,病人情绪应稳定,避免过度活动及兴奋。
(2)病人手腕放于舒适位置。
(3)诊脉者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端轻按于桡动脉处,压力的大小以清楚触到搏动为宜,一般病人计数半分钟,并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每分钟的脉搏数。异常脉搏(如心血管疾病、危重病人等)应测1分钟。当脉搏细弱而触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代替触诊。测后记录结果。
(4)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测1分钟。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如心率为100次,脉率为76次则写成100/76次/分。
2.特殊仪器检测法
(1)脉搏描记仪检测法 用脉搏描记仪记录动脉搏动,称为脉搏曲线图。临床上利用观察脉搏波形,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资料。
(2)血压、脉搏监护仪 一般用于危重病人,特别是对心脏病、手术期间与手术后病人的脉搏可起自动监护的作用。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设定脉搏的上、下限,越限时仪器会自动发出光、声报警。其测量结果较为迅速、准确、客观。脉搏数据均有数码显示。
(四)注意事项
1.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应休息20分钟后再测。
2.不可用拇指诊脉,以免拇指小动脉搏动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3.偏瘫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

相关连接

http://www.9doc.cn/changshi/reti/200704084745.htm
http://www.cbe21.com/subject/sports/html/120205/20013/2001326_187.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1401.htm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胸骨角    下一篇 脉络膜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