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院士   
[56] 评论[0] 编辑

黎鳌

基本资料
 黎鳌 黎鳌

姓名:黎鳌

生辰:1917.5.4

民族:汉

忌日:1999.9.21

籍贯:湖南浏阳

国家:中国

职业:烧伤外科专家

人物简历
 黎鳌 黎鳌

黎鳌,1917年5月4日生于湖南长沙。他祖籍湖南浏阳,父亲黎溥棠是中学教员,母亲周霞是勤俭的农家妇女。黎鳌和两个弟弟都从事医学,大弟介寿和二弟磊石分别在普通外科和肾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们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称黎氏三兄弟。

黎鳌在长沙广益小学毕业后,随父亲工作变动,先后就读于长沙大麓中学、上海大厦中学、杭州之江大学附中、南京钟英中学,聪慧勤奋,成绩优异。1935年他只身去上海,考入上海医学院。入学后,该院院长、医学教育家颜福庆谆谆教导他,要为复兴中华、振兴祖国医学事业,献出毕生精力。严父的期望,师长的教诲,祖国缺医少药的现象,使他坚定从事医学事业的志向。1936年,黎鳌在大学二年级时,父亲病逝,生活入困境,他靠借贷和半工半读完成大学六年学业,于1941年7月毕业,并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到贵州省镇宁县的中正医学院任助教。1944年任外科讲师,兼任总副教务长

1949年5月南昌解放,中正医学院改名为第六军医大学。1954年中央军委决定第六军医大学迁往重庆与第七军医大学合并,沿用第七军医大学校名(1975年改名第三军医大学)。这一时期,黎鳌任外科副教授、主持通外科工作,致力于医疗、教学和胃脾血管外科的研究。

1958年学校决定由黎鳌负责筹建,于9月成立了烧伤专科病房。从此,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我国烧伤研究事业。1962年12月升任外科教授。1963年5月任野战外科教研室主任兼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烧伤研究室主任,主持烧伤救治和研究工作,并筹建了小型烧伤研究实验室。

“文化大革命”期间,黎鳌无端遭受审查批判。1970年恢复工作后,参加外科学教学,同时参与主编出版了170多万字的《外科手术学》(1975)。1971年,黎鳌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以总结自己经验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70多万字的《烧伤治疗学》(1977)。上述两本著作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1978年,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扩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烧伤专科中心,黎鳌任主任。1981年11月他领导的烧伤专科中心,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点,黎鳌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烧伤专科中心扩建为全军烧伤研究所,并由此形成一个烧伤救治和研究基地。

1986年11月,他任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分管科学技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和职称委员会的工作,但他仍然坚持烧伤救治的研究。1988年5月兼任烧伤所名誉所长。同年9月任总后勤部卫生部专家组成员,继续兼任名誉所长。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为全国重点学科点。1994年由于他对医学的突出贡献和渊博的学识,被选为我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突出贡献

 黎鳌 黎鳌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黎鳌院士,是中国烧伤学、创伤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参与开创了我国的烧伤学、创伤学,总结了一整套适合国情、有独创性、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远见卓识地在我国较早地开展一系列实验研究,为我国我军的烧伤救治与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

黎鳌教授参与开创我国烧伤学科,早期主持研制了一整套烧伤抢救方案,为中国烧伤救治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巨大贡献。1962年,首先提出"从整体出发,维持机体抗病能力的观点整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我国治疗烧伤方案;制定了适合我国人体的计算烧伤面积的中国九分法,首先总结了我国自己的输液公式等。这一整套措施和基本思想,不仅迅速在国内推广,为我国烧伤治疗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烧伤学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长期指导着我国烧伤救治工作,他领导的烧伤研究所,已救治了上万例烧伤病人,治疗水平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烧伤的研究》,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黎鳌教授在国内率先组建了烧伤实验室,主持完成了全军六五、七五、八五攻关和八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唯一的重大课题研究,阐明了吸入性损伤的发病机理和肠源性感染重要理论,使我国的烧伤理论和防治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主持吸入性损伤研究,历时15年,完成30余项研究,取得一系列高质量成果,《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先后6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60年代初开始进行烧伤全身性感染的研究,提出了烧伤败血症分型和早期鉴别诊断要点,以及烧伤后菌群失调、霉菌感染等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重要意义,并注意到肠源性感染是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在国内首先领导研究了肠源性感染,历时15年,完成20余项研究,为防治烧伤感染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烧伤肠源性感染研究》,1991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烧伤感染的研究》,1989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领导并组织烧伤免疫、烧伤营养和人上皮细胞培养等系列研究,为丰富和发展烧伤的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还领导烧伤早期发病机理的研究,全面开展了早期组织灌流不足、过度炎症反应的感染对脏器损害的研究,肯定了巨噬细胞、粒细胞和内皮细胞在其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救治水平,起了重要推进作用。在他主持领导下,率先在国内培养成功人上皮细胞片,并应用于临床,赶上了世界先进行列,为大面积烧伤缺乏自体皮源提供了治疗手段,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领导烧伤免疫研究,除弄清烧伤后免疫功能的一般规律外,还重点研究了伤后巨噬细胞的始发作用,探明了多种中草药的免疫调理作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黎鳌 黎鳌

通过系列研究,在国内首先肯定了早期肠道喂养的作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领导了创面处理、皮肤保存、早期输液等方面的研究,如此广泛的烧伤研究,在国内、国际上尚属少见。主编《烧伤治疗学》、《创伤治疗学》、《外科手术学》等专著8部,参与编专著10部,发表科研论文300多篇。

随着创伤急救医学的发展,抗休克、抗感染措施的改善,严重创伤的死亡原因也有较大变化,许多以往死于现场的严重创伤能够获得抢救而延续其生命,因休克感染而死亡者逐渐减少,80年代后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便跃升为创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特别是入院后创伤病人的首位死亡原因。黎鳌院士曾统计6万多例烧伤,死亡病人中50.3%死于内脏并发症,表明内脏功能不全是当前创伤医学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都曾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50年代重点研究过创伤后肾功能不全,60—70年代主要研究创伤后呼吸功能不全(ARDS),80年代后广泛研究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有关创伤后脏器功能损害的论文逐年增多,近年来更是数以千计。如此浩瀚的信息资料,实非每个创伤工作者所能掌握的。可惜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一本有关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的专著。基于此,黎鳌院士倡议编写一本介绍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主要和新研究成果的专著,奉献给我国广大的创伤医学工作者,此倡议立即得到了我国创伤医学的一批开拓者和有重要贡献的专家们的赞同,并得到河北科技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于短期内便编写和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近百万字的《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

这本书共分19章,全面介绍了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不但分别介绍了心、肺、肾、肝、脑、胃肠等主要脏器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不全,也详尽介绍了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病机理,如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凝血功能不全,休克、感染、炎症介质、血管内皮细胞、糖皮质激素、高代谢营养等在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发病中的作用,同时还专章介绍了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的形态学变化。因此本书介绍的内容涉及了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的主要研究范围,是一本广泛而深入的专著。本书的每一章,是全书的一部分,但又是一个独立的专题,均由国内对此进行过长期研究,造诣较深,临床经验丰富,有独到见解的著名专家主持编写,本书取材以我为主,主要为各位专家教授本单位及国内重要的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吸收了国外的先进资料,内容新颖、具独创性。

人物荣誉

 黎鳌 黎鳌

黎鳌教授是我国烧伤学科的泰斗!他领导的烧伤研究所救治了上万例烧伤病人,治疗水平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他主持的《烧伤的研究》,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烧伤感染、肠源性感染,烧伤免疫及营养代谢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一次,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1994年,他获美国国际烧伤学术奖--伊文思奖。1996年获全军重大科技贡献奖。他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烧伤专业人才。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学部院士。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是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创伤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五届常委、第六届副主任委员,国际烧伤学会会员,美国创伤学会荣誉委员,中美国际烧伤创伤会议第一、三届主席、第二届副主席。长期从事烧创伤的系统研究、诊断和教学,为国内烧创伤防治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主持的“烧伤的研究”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性质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获1988年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美国国际烧伤学术奖──伊文思奖,1996年获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撰有《严重烧伤早期败血病的诊断》、《对烧伤防治研究的刍议》等论文400多篇;主编有《烧伤治疗学》、《吸入性损伤》等。

人物评价

 黎鳌 黎鳌(左一)

谈起院士三兄弟,黎华中对黎鳌特别钦佩,除了称道他在医学上的成就外,对黎鳌的为人也赞不绝口。“我女儿1997年到四川成都读书,得知我们家境困难,黎鳌便每年资助我女儿800元,他去世后他的夫人每年照样资助我女儿直到毕业。”黎华中说,黎鳌去世前留下遗嘱,吩咐家人将其所获的奖金等共计15万元捐赠出来,用于烧伤治疗研究。

40多年前,面对“大炼钢铁”和东南沿海战火中出现成批烧伤的伤员,一位名叫黎鳌的普通外科医生发出了中国不能没有烧伤医学的呼吁。

黎鳌,这位被誉为国内普外科“一把刀”的医生,在意识到烧伤医学这片空白需要有人填补后,毅然抛弃个人的锦绣前程,服从国家、人民、军队的需要,主动申请:从零开始,改行搞烧伤治疗。当时,黎鳌41岁。

一个仅有3名军医、6张病床、面积20平方米的我国第一个烧伤专科病房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悄然诞生。

没有经验可循,路只能自己走。为了掌握烧伤防治的基本规律,在黎鳌的带领下,科里的医护人员吃住在病房,24小时监控着患者的病情,记录了一系列宝贵的资料数据;梳理了千头万绪的病情反映;制订了分门别类的治疗方案。传统的包扎治疗法难以避免细菌繁殖,他们大胆采用暴露疗法;全国盛行的危重病人陪床制易产生交叉感染,他们果断地采取了医护人员整体护理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扭转了治疗大面积烧伤的被动局面,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1966年7月,四川合江32111钻井队突然发生井喷,钻井工人为抢救设备与冲天大火殊死搏斗,数十人被烧得面目全非。黎鳌和杨宗城等医生受命星夜赶赴合江,组织了一场救治攻坚战。几十个伤员赤条条地躺在那儿。伤员创面感染了,臭气熏天,黎鳌等人连眼都不敢眨一下,聚精会神地观察病人的病情。持续数日的紧张抢救,使救火英雄们转危为安。

“文革”中,全国上百家烧伤治疗单位纷纷下马。西南医院烧伤科这个受到严重冲击的集体却没有退缩,而是在暗暗搞总结,偷偷地外出抢救病人。1966年他们初涉实验研究时,没有一件像样的仪器,没有一点启动资金,他们却义无反顾,他们说:干事业不能等、靠、要,重要的是要有敬业精神,要有拼劲!

没有动物致伤器,他们就不顾生命安危,深入到核实验和火灾现场找病例;没有专业实验室,他们就瞄准大外科实验室节假日不做实验的空隙,见缝插针地做实验,取得了一个个极有价值的参数。多年来,国内一直没有一本系统的烧伤治疗参考书,搞重复研究对国家而言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作为最早涉入烧伤研究的攻关集体,他们心里隐隐作痛。决心系统整理,编著出一部烧伤治疗的书籍,让全国烧伤医学人站在自己肩上,去争取新的制高点。于是,他们集全国烧伤救治之精华,在“文革”岁月默默著书立说,苦苦耕耘。

为了烧伤医学的发展,黎鳌等一批老专家主动辞去各种领导职务、学术职务,倾力培养人才。他们利用自己在国际医学界的声望,把一大批年轻人引向学科前沿,并先后送出数十名青年英才赴海外深造。1984年3月,烧伤研究中心派出了第一个到美国留学的学生汪仕良。1985年,汪仕良学成归国,带回来的不是国内紧俏的家用电器,而是国外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相关书籍。就凭这些东西,他搞出的“早期肠道喂养维护烧伤后肠道功能与降低高代谢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国内烧伤医学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1999年,留美博士黄跃生刚任所长不久,烧伤研究所的奠基人黎鳌院士去世。望着全所人员信任的目光,肩负着这个国内一流学科发展重担的黄跃生与同事们发出了“大树虽倒,学科不垮”的誓言。那段日子里,正值所里申报国家“九五”课题的攻坚阶段。白天,黄跃生一头扎进摄氏40多度高温的病房里;晚上,他伏案查资料,写标书至深夜,每天仅休息4个小时。为此几次昏倒在病房里。


 黎鳌 黎鳌

研究员吴军在做“异种嵌合与免疫耐受的关系”实验时,需要一种符合实验要求的人体血液。由于血库的血液质量与实验要求有一定差距,加之课题经费有限,长期购血,经费吃紧。为此,他和全室人员轮流抽自己的血做实验。这样整整坚持了一年,直到实验成功为止。凭着对烧伤医学的忠诚和热爱,凭着可贵的团队精神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这门新生科学学科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拥有了一批有志烧伤医学的后来人。

黎鳌院士的后事刚处理完,他的夫人汪素女士率5个子女来到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当众宣布将黎鳌逝世后一些单位和个人所赠现金32050元捐献给黎鳌基金会,在场的人听后一片嘘唏,无不为黎鳌可人的家风而震憾。“黎鳌烧伤医学奖励基金”的设立是黎鳌院士“精心育人的人梯精神”的生动体现。早在1986年,他就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所获得的1.5万元奖金,倡议建立了全军烧伤医学中青年优秀论文奖;1996年,他将所获中国工种技术奖金10万元和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5万元捐献出来,设立“黎鳌烧伤医学奖的基金”,用以奖励对发展烧伤医学专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烧伤医学工作者。黎鳌院士去世后,又将这笔“特殊”的金费捐献出来,再次凸现出黎鳌及其家人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

然而,仅仅技术精湛,尚不过是手艺娴熟的“工匠”。真正的“大师”,必须是具有远见卓识、雄才大略的智者。

黎鳌的高风亮节,嘉言懿行,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身边的人。谈起他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举人过肩,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大弟子杨宗城教授说:“为什么全所人员都愿意跟着他为烧伤医学而奋斗?为什么他能团结全军甚至全国烧伤工作者一道为我国烧伤事业出力?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

一个德高望重的带头人,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对学科建设至关重要。烧伤所第二代带头人汪仕良,第三代带头人黄跃生,均具乃师风范

黎鳌教授是该院、也是全国著名的烧伤外科专家。创业之初,他率领医务人员因陋就简,艰苦奋斗,把一个仅有3名军医、6张床位的烧伤治疗小组,发展成为有120张床位的全军烧伤研究所。院党委把黎鳌教授“赤诚报国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创一流的攻关精神,精心育人的人梯精神”上升到文化层面,大张旗鼓地予以宣传。院机关把黎鳌教授的先进事迹编写成文艺节目和歌曲,在全院进行演唱;把黎鳌教授的精神概括成格言、警句,制作成灯箱和橱窗,让全院医务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黎鳌教授的精神成为全院医务人员共同的财富,他们从黎教授的经历中看到了人生的理想和价值。院领导因势利导,努力营造“想干有机会、能干有岗位、干成有地位”的良好氛围,尽可能地为医护人员搭建成长平台,给人人成才的机会;搭建岗位平台,给人人成就事业的机会;搭建生活平台,给人人享受医院发展成果的机会;搭建政策平台,给人人参与竞争的机会。这一医院发展文化的价值观,从更深层次上激发了大家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下,全院上下奋力拼搏,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先后有32个科室荣立集体三等功,167人(次)获三等功以上表彰奖励。涌现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全国“三八”红旗手、医院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等数十名在全国、全军产生一定影响的重大典型。

人物小传
黎磊石、黎鳌、黎介寿黎磊石、黎鳌、黎介寿

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黎磊石是同胞兄弟,湖南浏阳人。哥哥黎介寿1924年10月出生,是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弟弟黎磊石1926年10月出生,是中国现代肾脏病学的开拓者、创始人,国际著名的肾脏病学者,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从医半个多世纪以来,兄弟院士先后获得高等级科技成果奖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9项;出版医学专著22部,培养硕士以上医学人才300多名,是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领导的普通外科和肾脏科成为全军研究所、国家和军队的重点学科,肾脏科荣立集体一等功,普通外科荣立集体二等功。

相濡以沫三兄弟,黎介寿、黎磊石兄弟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大哥黎鳌的帮助。1937年,先当过中学英文教员、后在两浙盐务管理局当秘书,但一生都不得志的父亲因心脏病辞世。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断绝,母亲只好带着正在读小学的老二黎介寿、老三黎磊石去长沙投奔他们当中学教员的伯父。可伯父有6个孩子,尽全力只能解决母子三人的吃饭问题。好在黎氏两兄弟学习十分刻苦,最终考上了优秀学生可以免费的长郡中学。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读完高中的黎介寿、黎磊石不忍心再拖累伯父与母亲,按照自己的志趣,分别考取了不收学费还管饭的机械化学校和东方语言学校。然而,两所学校均在千里之外的重庆,上百元路费从何而来?无奈,兄弟俩只好写信向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在江西中正医学院当助教的哥哥黎鳌求助。

黎介寿、黎磊石接到哥哥的来信,便一起到了江西。黎鳌多方奔走,让他们当上了一家医院的检验练习生。白天,他们在医院里干一些洗瓶子之类的杂活,挣钱糊口;晚上,黎鳌则在昏黄的油灯下,指导他们复习功课。一年之后,介寿、磊石终于不负哥哥的苦心,双双以优异的成绩叩开了中正医学院的大门。

在以后的岁月里,三兄弟靠着这非同寻常的亲情,将一个个风雨如晦的日子踩在了脚下,从没有向命运低头,更没有向艰难困苦低头。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中正医学院被人民解放军接管,后改为第六军医大学,迁到山城重庆与第七军医大学合并,发展成为现在的第三军医大学,黎鳌成为附属西南医院普通外科的副教授。黎介寿、黎磊石毕业之后,东去南京,成为金陵医院的医生。新中国成立后,这所医院成为南京军区总医院

半个多世纪来,黎鳌曾获得了美国烧伤学会颁发的最高荣誉“伊文思奖”、首届中国工程奖和解放军首届重大科技贡献奖,黎鳌生前是两院院士。

这是一个偶然中包含着必然的巧合。三个同胞兄弟,成为中国也许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院士三兄弟。他们率领同事们在烧伤、普通外科肾脏病三个领域里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就。老大黎鳌曾作为我国烧伤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担任全国烧伤学会副主任委员,遗憾的是,他于1999年不幸去世。现在担任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的黎介寿和黎磊石两位院士,虽然都已经是八旬老人了,但他们仍然战斗在挚爱的工作岗位上……

黎氏三兄弟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里,以非同寻常的亲情和成就,同心同德,相携相扶,又以三星同亮的奇迹,展示了中华民族非凡的活力与智慧,也为炎黄子孙增添了新的骄傲。

附件列表


56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黄尚廉    下一篇 朱清时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