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微生物学   
[0] 评论[0] 编辑

痘病毒科

痘病毒科

 

正文
  感染人和动物后常引起局部或全身化脓性皮肤损害的病毒。学名中的 “Pox”来自英语,意“痘”或“脓疱”。
  本科为病毒粒最大的一类DNA病毒,结构复杂。病毒粒呈砖形或椭圆形,大小(300~450)×(170~260)纳米,氯化铯浮力密度1.1~1.33。有核心、侧体和包膜,核心含有与蛋白结合的病毒DNA。DNA为线型双链,分子量(85~240)×106,鸟嘌呤和胞嘧啶的碱基含量低。病毒粒中有30种以上的结构蛋白和几种酶,核心蛋白中含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病毒在细胞质内增殖,形成包涵体,病毒粒由微绒毛或由细胞裂解而释放。本科包括脊椎动物痘病毒和昆虫痘病毒(见昆虫病毒)2 亚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包括 6个属和未定属的成员(如传染性软疣病毒等)。正痘病毒属的成员产生可与病毒粒分开的血凝素,正痘和禽痘病毒属的成员耐乙醚,其他属则对乙醚敏感。除副痘和猪痘病毒属的成员外,均能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增殖并形成痘疱。
  正痘病毒属  哺乳动物的病毒,含14个成员,多数引起全身性疹病。不同种之间可进行遗传的重组,表现广泛的血清学交叉反应和核酸的同一性。本属中的天花病毒是人类天花的病原体,无动物贮存宿主,可人工感染猴和小鼠,包括3种毒力不同的病原,其特征见表。

  痘苗病毒  实验室内经动物、鸡胚和细胞培养增殖后,用于对天花预防接种的病毒。其原始来源还有争论。宿主范围广,在鸡胚尿囊膜增殖后形成痘疱较大,上限培养温度在41℃,可与天花病毒鉴别。在抗原性上与天花病毒关系密切,种痘可以预防天花。由于全世界普遍种痘,自1977年11月起,天花在人间的传播已经终止。
  副痘病毒属  有蹄动物的病毒。可感染人,含5个成员。病毒粒椭圆形,核心和侧体较小,表面呈毛绒状螺旋结构。本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感染幼龄羔羊,在唇部和周围皮肤上引起丘疱疹,可感染牧人的手和面部,发生水疱。分布于世界养羊地区,在中国华北、西北地区均有发生。
  禽痘病毒属  禽类的病毒。不感染人。本属含13个成员。通常由昆虫进行机械性传播。本属中的鸡痘病毒在鸡群中,由外伤处或羽毛囊直接接触或蚊咬而传播,在冠、肉髯、口角、眼睑、足和腿形成疣状结节。中国有此病,接种疫苗可预防。
  山羊痘病毒属  有蹄动物的病毒。不感染人。本属含 3个成员。可由节肢动物进行机械性传播。本属中的绵羊痘病毒感染羊后,可使病羊上皮增生形成痘疱。中国有此病,接种疫苗可预防。
  野兔痘病毒属  野兔和松鼠的病毒,可感染人。本属有 5个成员。通常由节肢动物进行机械性传播。本属中的兔粘液瘤病毒与兔纤维瘤病毒有交互免疫关系,用不致死的兔纤维瘤病毒免疫兔,可预防粘液瘤病毒的致命感染。粘液瘤病毒在野兔群中流行,由于病毒和兔的遗传性改变,可逐渐变为良性,病死率降低。兔粘液瘤分布于欧洲、大洋洲和美洲,中国未见报道。
  猪痘病毒属  仅有1个成员,不感染人,由猪虱传播,为良性痘。中国有散在发生。

 

配图

 

相关连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军团菌病    下一篇 脲原体属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