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
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距今约6500万年)Mesozoic Era显生宙第二个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中生代(Mesozoic)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中生代最早是由意大利地质学家Giovanni Arduino所建立,当时名为第二纪(Secondary),以相对于现代的第三纪。在希腊文中,中生代意为“中间的”+“生物”。中生代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由于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Age of the Reptiles)。 [1]
中生代也是板块、气候、生物演化改变极大的时代。在中生代开始时,各大陆连接为一块超大陆-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后来分裂成南北两片,北部大陆进一步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部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与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只有澳大利亚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中生代的气候非常温暖,对动物的演化产生影响。在中生代末期,已见现代生物的雏形。
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淡水无脊椎动物,随着陆地的不断扩大,河湖遍布的有利条件,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大量发展,这些门类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非常重要。
中生代植物,以真蕨类和裸子植物最繁盛。到中生代末,被子植物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重要地位。中生代末发生著名的生物绝灭事件,特别是恐龙类绝灭,菊石类全部绝灭。有人认为生物绝灭事件与地外小天体撞击地球有关,但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2]
中生代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Age of the Reptiles)。
中生代(Mesozoic)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中生代最早是由意大利地质学家Giovanni Arduino所建立,当时名为第二纪(Secondary),以相对于现代的第三纪。在希腊文中,中生代意为“中间的”+“生物”。中生代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
中生代末发生了白垩纪灭绝事件,50%的生物灭绝,包括所有的恐龙。大多学者认为有一颗彗星撞击地球,引起特大气候变化,很多动物,尤其是冷血动物,无法适应低温而灭绝。可是为何当时鳄鱼一类的冷血动物却存活,还是无可解答。
古生代末期,联合古陆的形成,使全球陆地面积扩大,陆相沉积分布广泛。中生代中、晚期,联合古陆逐渐解体和新大洋形成,至中生代末 ,形成欧亚 、北美 、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等独立陆块。并在其间相隔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极海。
中生代中、晚期,各板块的漂移加速,在具有俯冲带的洋、陆壳的接触带上俯冲、挤压,导致著名的燕山运动(或称太平洋运动),形成规模宏大的环太平洋岩浆岩带、地体增生带和多种内生金属、非金属矿带。中生代气候总体处于温暖状态,通常只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差异。 [3]
中生代也是板块、气候、生物演化改变极大的时代。在中生代开始时,各大陆连接为一块超大陆-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后来分裂成南北两片,北部大陆进一步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部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与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只有澳大利亚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中生代的气候非常温暖,对动物的演化产生影响。在中生代末期,已见现代生物的雏形。
中生代的年代为2.51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开始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结束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前后横跨1.8亿年。中生代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纪:
三叠纪(Triassic):2亿5100万年前到1亿9960万年前
侏罗纪(Jurassic):1亿9960万年前到1亿4550万年前
白垩纪(Cretaceous):1亿4550万年前到6550万年前
中生代的下界限是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的90%到96%的海洋生物,与70%的陆生生物,也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灭绝事件,因此又称为大灭绝(Great Dying)。中生代的上界限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可能是由犹加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造成,此次灭绝事件遭成当时的50%物种消失,包含所有的非鸟类恐龙。
古生代晚期的大陆位置相当不明确,而科学家以能大致推算出中生代的各大陆位置。在中生代开始时,各大陆连接为一块超大陆-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后来分裂成南北两片,北方的劳亚大陆,与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各大陆的分裂形成大西洋沿岸的被动大陆边缘,例如美国的东部海岸。
在中生代期间,各大陆逐渐移动到接近现在的位置。劳亚大陆分裂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与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只有澳大利亚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印度在新生代时期与欧亚大陆碰撞、聚合,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三叠纪的全球气候较为干旱,季节性变化大,尤其是盘古大陆内部;自石炭纪晚期开始,全球的气候逐渐变得干旱。这段时期的海平面低,可能助长了极端的气温。由于水的比热高,大体积的水体可以稳定气温,尤其是海洋,而邻近大规模水体的陆地气温变化较小。由于盘古大陆的内陆区域离海洋很远,这些地区的气温变化非常大,可能有广大的沙漠。大量的红层与蒸发岩(例如盐),支持这个理论。
在侏罗纪时期,海平面开始上升,原因可能是海底扩张的加速。新形成的海洋地壳,使海平面上升至现今的海拔200米左右。此外,盘古大陆开始分裂,形成特提斯洋。气温逐渐上升、稳定。由于各大陆接邻海洋,沙漠缩小,大气中的湿度增加。
白垩纪的气候状况较不确定,也较多争议。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使热带与极区的温度梯度较为平顺,各地区的气温差异不大。平均气温高于现今约摄氏10°。在白垩纪中期,赤道地区的海洋底层温度约为摄氏20°,对于许多海洋生物可能过于温暖,邻近赤道海洋的陆地反而成为沙漠。海洋低层的氧气循环系统,可能因此缓慢、中断。因此,大量的生物有机体无法顺利分解,进而大量堆积,最终沉积成油页岩。
但是,不是所有的现存资料可以支持以上假说。即使全球的气候温暖,极区的冰帽、冰河仍最造成气温的变动;但目前并没有发现白垩纪有冰帽、冰河存在的证据。定量模型可能无法重建出白垩纪的平坦温度梯度。
在中生代时期,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约12到15 %,低于现今的20的21 %。某些科学家甚至提出12%的氧气含量,因为这是自然燃烧的最低氧气浓度。但是一个2008年的研究,认为自然燃烧的最低氧气浓度是15%。
发生于二叠纪末期的灭绝事件,灭绝当时地球的大部分生物,使许多生物在事件后开始辐射适应。大型草食性与肉食性恐头兽类的消失,形成许多空缺的生态位。继续存活的二齿兽类、犬齿兽类占据部分生态位,而二齿兽类不久也消失灭绝。在二叠纪末灭绝事件后数百万年,大型主龙类爬行动物成为中生代的陆地优势动物,包含:恐龙、翼龙类;水中的爬行动物则有:鱼龙类、蛇颈龙类、沧龙类。
中生代末发生了白垩纪灭绝事件,50%的生物灭绝,包括所有的恐龙。大多学者认为有一颗彗星撞击地球,引起特大气候变化,很多动物,尤其是冷血动物,无法适应低温而灭绝。可是为何当时鳄鱼一类的冷血动物却存活,还是无可解答。
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的气候变迁,造成另一次辐射适应。主龙类的多样性在侏罗纪时期达到高峰,鸟类和胎盘类哺乳动物也开始出现并发展。被子植物在白垩纪早期也开始发展,自热带地区开始出现,白垩纪的全球气温允许被子植物分布到极区。在白垩纪末期,被子植物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的大型优势植物,若以生物量计算,各地的优势植物仍是苏铁、蕨类,直到白垩纪末灭绝事件的发生。
部分科学家认为昆虫的一些器官相当适合被子植物,尤其是口器,而认为昆虫与被子植物同时开始多样化。但是昆虫的口器的出现时间早于被子植物,也早于昆虫开始多样化的时间,因此昆虫的口器是基于其他原因而演化出现的。
在中生代的进程中,早期的大型动物逐渐减少,而小型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包含蜥蜴、蛇、可能还有哺乳类、灵长类的祖先。白垩纪末灭绝事件更加重这种倾向,大型的主龙类消失,而鸟类与哺乳类继续存活至今。
——裸子植物的兴盛时代
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后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类群发生了重大变化,内生、游泳的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群落取代表生、固着的腕足动物—海百合群落而成为海洋中的优势群落;六射珊瑚取代四射珊瑚,并迅速发展,遍及全球。与古生代相比,双壳类和菊石类也多属新发展的种类,菊石多具有复杂的纹饰和菊石式缝合线。
三叠纪时,脊椎动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槽齿类爬行动物出现,并从它发展出最早的恐龙,三叠纪晚期,蜥臀目和鸟臀目都已有不少种类,恐龙已经是种类繁多的一个类群了,在生态系统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三叠纪也被称为“恐龙世代前的黎明”。与此同时,从兽孔类爬行动物中演化出了最早的哺乳动物—似哺乳爬行动物,但是,在随后从侏罗纪到白垩纪长达1亿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这批生不逢时哺乳动物一直生活在以恐龙为主的爬行动物的阴影之下,直到新生代才成为地球的主宰。
三叠纪早期植物面貌多为一些耐旱的类型,随着气候由半干热、干热向温湿转变,植物趋向繁茂,低丘缓坡则分布有和现代相似的常绿树,如松、苏铁等,而盛产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几乎全部灭绝。
侏罗纪之名称源于瑞士、法国交界的侏罗山(今译汝拉山),是法国古生物学家A.布朗尼亚尔于1829年提出的。由于欧洲侏罗系岩性具有明显的三分性,1837年,L.von布赫将德国南部侏罗系分为下、中、上3部分。1843年,F.A.昆斯泰德则将下部黑色泥灰岩称黑侏罗,中部棕色含铁灰岩称棕侏罗,上部白色泥灰岩称白侏罗。侏罗纪分早、中、晚3个世。
侏罗纪时爬行动物迅速发展。槽齿类绝灭,海生的幻龙类也绝灭了。恐龙的进化类型——鸟臀类的四个主要类型中有两个繁盛于侏罗纪,飞行的爬行动物第一次滑翔于天空之中。鸟类首次出现,这是动物生命史上的重要变革之一。恐龙的另一类型——蜥臀类在侏罗纪有两类最为繁盛:一类是食肉的恐龙,另一类是笨重的植食恐龙。海生的爬行类中主要是鱼龙及蛇颈龙,它们成为海洋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成员。
(距今1.37亿年~距今6700万年)(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由极盛走向衰灭)
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Cretaceous) 中生代最后的一个纪。白垩纪(Cretaceus period)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距今1.37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垩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位于侏罗纪之上、新生界之下。白垩纪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没程度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北半球广泛沉积了白垩层,1822年比利时学者J.B.J.奥马利达鲁瓦将其命名为白垩系。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
在这一时期,大陆之间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开花植物出现了,与此同时,许多新的恐龙种类也开始出现,包括像食肉牛龙这样的大型肉食性恐龙,像戟龙这样的甲龙类成员以及像赖氏龙这样的植食性鸭嘴龙类。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像飞机一样的翼龙类,例如披羽蛇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例如海王龙统治着浅海。但最早的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