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成论
定义
渐成论(gradualism)是一种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的演化是一个缓慢、连续、渐进的过程,并非通过突变或剧烈变化发生。该理论最早可追溯至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中提出的演化观念,是达尔文演化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达尔文演化论的关系
达尔文在其理论中强调,物种通过“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和“微小变异(slight modifications)”不断适应环境,从而逐渐演变为新物种。他坚信进化是“无数微小差异的积累”,而不是大幅度突变(Darwin, 1859)。因此,渐成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中被广泛接受。
与突变论的对比
渐成论与由雨果·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在1901年提出的突变论(mutationism)形成对立。突变论认为,新物种产生主要源于基因突变的剧烈变化,而非微小、渐进的差异积累。20世纪中叶的现代综合进化论(modern synthesis)整合了渐成论与遗传学,强调虽然突变是变异的来源,但自然选择的积累作用依然是主导。
地质学与渐成论
渐成论的概念亦用于地质学领域,最早由詹姆斯·赫顿(James Hutton)和查尔斯·赖尔(Charles Lyell)提出。他们主张“现今作用(actualism)”与“地质变化缓慢累积”的思想,反对灾变论(catastrophism)。达尔文受其影响,类比地质演变提出生物渐变观点。
渐成论的挑战与修正
20世纪70年代,古生物学家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与埃尔德里奇(Niles Eldredge)提出“间断平衡说(punctuated equilibrium)”,认为物种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演化突变发生于短时间的快速变化中,与化石记录的“缺失环节”吻合。尽管如此,渐成论在现代仍被许多演化生物学家接受,尤其适用于某些系统中确有持续渐变的证据。
参考文献
¹ Darwin, C. (1859).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John Murray.
² Eldredge, N. & Gould, S. J. (1972). "Punctuated equilibria: an alternative to phyletic gradualism". Models in Paleobiology, 82–115.
³ Mayr, E. (1982). 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⁴ Futuyma, D. J. (2005). Evolution. Sinauer Associates.
⁵ Bowler, P. J. (2003). Evolution: The History of an Ide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