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学   
[0] 评论[0] 编辑

乙硫醇

乙硫醇(分子式:CH3CH2SH),常见硫醇之一,结构上由乙醇中的氧原子被硫替代得到。无色透明易挥发的高毒油状液体,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液有机溶剂中,以具有强烈、持久且具刺激性的蒜臭味而闻名。它是2000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收录的最臭的物质。空气中仅含五百亿分之一的乙硫醇时(0.00019mg/L),其臭味就可嗅到。通常被加入煤气等做臭味指示剂。当人体大量吸入时,会引起呼吸困难、血压降低,并会出现呕吐、喉咙不适等症状。

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31034

CAS号:75-08-1

中文名称:乙硫醇

英文名称:ethyl mercaptan;ethanethiol

别    名:硫氢乙烷;巯基乙烷

分 子 式:C2H6S;CH3CH2SH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强烈 的蒜气味

分 子 量: 62.13 蒸汽压 53.32kPa/17.7℃ 闪点:-45℃

熔    点: -147℃ 沸点:36.2℃ 溶解性 微溶于水,深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84;相对密度(空气=1)2.14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7(低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粘合剂的稳定剂和化学合成的中间体

环境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吸入低浓度蒸气时可引起头痛、恶心;较高浓度出现麻醉作用。高浓度可引起呼吸麻痹致死。中毒者可发生呕吐腹泻,尿中出现蛋白、管型及血尿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682mg/kg(大鼠经口);LC5011227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接触酸和酸雾产生有毒气体。与水、水蒸气反应放出有毒的或易燃的气体。与次氯酸钙、氢氧化钙发生剧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三)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mg/m3

测试方法

一)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二)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对二甲胺基苯胺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应急处理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经过碱溶液洗涤处理。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相关事件

2009年5月5日,下午1时50分许,途经上海浦东张江爱迪生路、李冰路附近的路人突然闻到一股刺鼻异味,不久气味蔓延至附近生物医药基地科技园区,为此该区域内众多单位的近千名工作人员被迫立即中断工作,疏散出楼并提前下班。消防、民防、环卫等部门接报后迅速赶往现场调查处置。调查部门很快初步确认,异味弥漫是一家化工公司的乙硫醇被人随意倾倒所致。为避免该物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被倾倒过乙硫醇的绿化带土壤于当晚被挖除。

事发地位于科技园区2号楼前的一处绿化带内。事发后,该区域当即被隔离,消防队员随后戴着防毒面具进入,使用次氯酸钠溶液中和被污染土壤,并喷洒消毒液。随后,此区域被覆盖上塑料布。经过连续紧急处理,刺鼻异味已经明显减弱,只是当风吹过时,气味还会随风传来。

从园区内撤离的张女士、严先生等人回忆说,5月5日下午2时30分左右,他们在各自所工作的大楼都闻到异味,最初还以为是本楼化学实验室的物质不慎洒漏导致,但检查后发现并无异常。就在这时,他们所在的单位开始陆续通知员工撤出大楼,同时楼内也响起提示撤离的广播和警报声。当他们来到大楼门口、推开大门时,却闻到外面的气味更加浓烈,为此不少人纷纷取出包内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而预备的口罩戴上。事发后,调查部门根据举报信息及现场调查,迅速查明被倾倒的乙硫醇属于园区内一家名为“冷木”的化工有限公司,据称该公司即将搬走,故有人将乙硫醇倾倒在绿化带内,继而导致异味弥漫。

[2] 新浪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06/025715575187s.shtm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乙状结肠    下一篇 乙菧酚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