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dyssynergia cerebellaris myoclonica)系以肌阵挛、癫痫、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又称Ramsay Hunt综合征(RHS)。本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其基因传递形式分类于脊髓小脑型遗传性共济失调其病因不明。
1921年Hunt在题为“肌阵挛性小脑协调不能——原发性齿状核萎缩”的文章中描述4例散发病例和1对孪生兄弟。这对孪生兄弟于儿童早期的表现类似Friedreich共济失调,在30岁左右出现肌阵挛和癫痫,其中1例36岁死亡,尸检显示脊髓小脑束和后索变性,齿状核萎缩,小脑上脚变细。因此,Hunt认为肌阵挛和小脑性共济失调有特殊的关系,并推断小脑齿状核系统的原发性萎缩是肌阵挛和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病理基础,随后,以Ramsay Hunt命名的许多相似病例也相继被报道。然而,关于RHS是作为一个疾病的实体,还是一个综合征,一直是近期争论的焦点,临床上人们很难将其与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progressive myoclonic epilepsy,PME)中的一种类型——Unverrich-Lundborg病相区分,它们是否属于同一种病尚不清楚。1990年,Marseille协作小组将RHS分成两大类,即PME和进行性肌阵挛性共济失调(progressive myoclonic ataxia, PMA)。PME是指肌阵挛伴有癫痫发作和进行性神经功能衰退,如轻度共济失调和痴呆。PMA是指肌阵挛、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癫痫发作并不频繁。
病因不明,与遗传有关,Hunt对1例肌阵挛伴小脑性共济失调病人进行尸检时发现小脑齿状核原发性萎缩,小脑上脚变细;其他小脑结构,皮层、橄榄小脑系统和桥脑小脑系统均完好,最早提出小脑齿状核及传出系统是肌阵挛和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病理基础。1994年,Kobayashi等的1例RHS尸检病理报道显示额叶白质脱髓鞘、皮层下纤维胶质细胞显著增生,齿状核和下橄榄核呈凝块样变性,骨骼肌没有不整红边纤维(RRF),也认为肌阵挛和共济失调与齿状核的凝块样变性密切相关。新小脑和齿状核传出系统与保持肢体的姿势,尤其是近端关节通过远端手指操作来调整姿势有关,因而可以说明肌阵挛为什么发生于体位变化和运动时。肌阵挛是由于与运动有关的感觉(如声音、视觉和躯体感觉)诱发运动的一种过激反应,正常人感觉传入很快,经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后引起肌肉兴奋,而小脑的核团是通过丘脑腹外侧核与皮层联系来调节运动,齿状核病变使感觉传入到运动皮层兴奋的时程缩短。
损害猴的齿状核及其传出通路时可得到由破坏病灶引起的共济失调和意向性震颤,由刺激病灶引起的运动过度和肌阵挛,由于齿状核中的各个区域可能与大脑皮层不同的运动区域有联系,因此齿状核的不同核团受到刺激放电引起不同部位的肌阵挛,肌阵挛并不是齿状核严重的急性损害所致,而是慢性刺激所致。
RHS多在7~21岁发病,可发生于同一家族中,男女均可发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不全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故散发居多。突出表现为动作性肌阵挛、癫痫发作和小脑性共济失调。肌阵挛表现为短暂的、突发的、无规律性的肌肉收缩,可以是全身的或局限于一组或多组肌群,无意识丧失,对运动、光、声音刺激很敏感,体位改变、睡眠和情绪变化均可使其发作或加重,可能是与运动有关的感觉刺激的一种过激反应,偶尔可以出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但并不频繁。肌阵挛常和小脑性共济失调并存,表现为构音不清、意向性震颤、辨距不良等,共济失调可先与肌阵挛或在肌阵挛数年后出现小脑症状,早期可能由于小脑症状较轻而被肌阵挛所掩盖。多数无智能减退或轻度的认知障碍。本病进展缓慢,不影响寿命。
较常见的有:Unverricht-Lundborg病(亦称波罗的海肌阵挛)、Lafora体病、神经元蜡样褐脂质沉积症、线粒体脑肌病MERRF型、Sialidosis病(樱桃红斑肌阵挛综合征)。
较少见的有:Gaucher病、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生物素反应性脑病、运动性肌阵挛-肾脏损害综合征、齿状核红核-苍白球丘脑底核萎缩、Ekbom综合征(PME、痴呆、脂肪瘤、骨骼畸形)、May-White综合征(PME、听力丧失、共济失调)等。
所有这些疾病都有独特的生化及病理改变,亦具有不同的遗传学特征,如线粒体脑肌病MERRF型属母系遗传,由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所致,可伴有血及脑脊液乳酸和丙酮酸水平增高,肌活检可见RRF纤维,目前已有人证实其基因突变的位点位于线粒体DNA的tRNALysA-G8344上。Unverricht-Lundborg病肌阵挛较突出,生化及病理无异常,而Lafora体病智能减退较明显,肌阵挛较轻,脑电图显示特征性枕叶癫痫波释放,脑、肝、骨骼肌、皮肤活检可见Lafora小体,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与脂肪酸过氧化酶缺乏有关,Sialidosis病的病因是α-N-乙酰神经胺酶和β-半乳糖苷酶缺乏,Gaucher病是由于葡萄糖脑苷酶缺乏等所致。由于上述疾病都可以引起肌阵挛和共济失调,临床上很难将RHS与上述疾病区分开来,特别是Unverricht-Lundborg的诊断标准(6~15岁起病,表现肌阵挛、强直-阵挛发作、特征性脑电图改变,呈进行性)与RHS基本相同。Marsden等研究了30例过去诊断为RHS的病人,对其中13例进行肌活检,5例证实为线粒体脑肌病,而相当一部分人病因不明,其中4例符合Unverricht-Lundborg的诊断标准,故我们认为,RHS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实体存在,而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医生也不能把RHS作为最后诊断,而应从多方面排出上述疾病。
脑电图改变虽无特异性,但脑电图的研究有助于揭示RHS的病变范围和类型,脑电图上可见到广泛或散在的棘波、多棘波、多棘慢波暴发,多为双侧,可被光刺激诱发,RHS不同的脑电图改变可能反映不同的病因。Bergamaso等发现,RHS病人的睡眠时快速眼动睡眠消失,说明睡眠周期被破坏,并伴全身性肌阵挛发作,脑电图上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被阵发的棘波代替,经椎动脉注射异戊巴比妥可暂时抑制棘波,表明小脑和脑干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Benassi等发现快速眼动睡眠、睡眠波、K-复合波和高尖波均减少。而Tassinari等发现10例RHS病人的结果却与之相反,所有病人的睡眠周期保留完好。清醒时可见4~5周期/秒的棘波,肌阵挛发作时肌电图可见肌阵挛波,同时脑电图上也可见棘波。Kunesch等观察发现,当RHS病人手指受到刺激时,在感觉运动皮层可记录到巨大的皮层电位,从手指受到刺激至肌阵挛出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
RHS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征,并且排除有关疾病。诊断要点:(1)7~21岁发病,有家族遗传史,也可散发;(2)临床特征:肌阵挛、小脑性共济失调,可伴有癫痫发作,但不频繁;(3)脑电图显示特征性的棘波、多棘波、棘慢波暴发。体感诱发电位可见巨大的皮层电位;(4)排除其他疾病:线粒体脑肌病、Sialidosis病、神经节蜡样脂褐质沉积症、Lafore体病、Gaucher病等。
小脑变性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对肌阵挛及癫痫发作可以采用安定类或丙戊酸钠等抗癫痫类药物治疗氯化安定剂量为7.5~15mg/d鵻分3次口服。氯硝安定效果最好,重者选用氯硝西泮(氯硝安定)成人口服1~2mg/次健康搜索,3~4次/d,每天最大剂量为10mg。副作用有抑制呼吸、降低血压及嗜睡等。丙戊酸钠可用于同时有癫痫发作健康搜索的患者鵻,成人剂量0.6~1.2g/d分3次口服。副作用为嗜睡、胃肠道反应及肝脏等损害对于小脑性共济失调可采用康复训练以延缓病情发展健康搜索。联合用药较单一效果要好,如氯硝安定和丙戊酸钠或扑痫酮等联合用药,严重病人甚至可以3种药物联合使用。对小脑性共济失调尚无对症治疗的措施,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也很重要。本病进展缓慢,不影响寿命,病程可持续数10年之久。
神经系统遗传病治疗困难健康搜索疗效健康搜索不满意预防显得更为重要健康搜索。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鵻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
虽然对RHS的认识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是目前对本病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1)RHS这一名称并未被普遍认可,其恰当的命名、分类及与其他临床表现类似的疾病相鉴别上还存在许多问题;(2)肌阵挛性癫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关系及其解剖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3)运动性肌阵挛的存在使人们很难评价小脑功能;(4)原发性癫痫和肌阵挛的病人多年后出现共济失调,是否与抗癫痫药有关;(5)区分肌阵挛和非癫痫性生理性肌阵挛从临床和电生理上是十分困难的;(6)RHS与PME之间的关系很混乱,它们既不能完全等同,但又有重叠。
大脑性瘫痪 | 言语障碍 | 肌张力障碍综合症 |
共济失调 | 遗传性共济失调 | 酒中毒性小脑变性 |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