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物理   

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是一个跨学科概念,在生物学、社会学、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中具有不同内涵,但核心均指向 “将外部元素整合为自身一部分” 的过程。以下是系统解析:


一、生物学:新陈代谢的关键环节

定义

生物体将外界物质转化为自身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与 异化作用(分解代谢) 共同构成新陈代谢。
公式:小分子营养物质 →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 能量储存(ATP/NADPH)

类型与实例

生物类型同化方式能量来源实例
自养生物光合作用光能 → 化学能植物:CO₂ + H₂O → 葡萄糖
化能合成无机物氧化产能硝化细菌:NH₃ → NO₃⁻
异养生物营养吸收与合成有机物分解产能动物:氨基酸 → 自身蛋白质

关键过程

  1. 糖类同化:葡萄糖 → 糖原(肝/肌)或淀粉(植物)

  2. 蛋白质同化:氨基酸 → 多肽链 → 功能性蛋白质

  3. 脂质同化:甘油+脂肪酸 → 三酰甘油(脂肪储存)

  4. 核酸同化:核苷酸 → DNA/RNA

⚠️ 激素调控:胰岛素促进同化(合成代谢),胰高血糖素/皮质醇促进异化(分解代谢)。


二、社会学:文化融合与身份重构

定义

少数群体(移民、种族)采纳主流社会的文化模式(语言、价值观、行为),逐渐丧失原有文化特征的过程。

模式对比

模式同化程度文化结局案例
熔炉论完全文化单一化美国早期移民政策
多元文化主义部分文化共存(沙拉碗效应)加拿大、澳大利亚
隔离文化分离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

阶段模型(Gordon, 1964)

  1. 文化同化:学习主流语言/行为

  2. 结构同化:进入主流社会机构(学校/职场)

  3. 婚姻同化:族际通婚

  4. 身份认同:自我认同为主流群体成员

💡 争议:同化可能导致 文化灭绝(如北美原住民寄宿学校政策)。


三、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发展理论

定义

个体将新经验纳入已有认知结构(图式)的过程,与 顺应(改变图式适应新经验) 构成认知发展双机制。

运作流程

下载

新刺激

是否匹配现有图式?

同化:直接整合

顺应:调整图式

新平衡

实例

  • 婴儿已知“四足动物是狗”(图式) → 看见猫称“狗”(同化) → 被告知是猫 → 建立“猫”新图式(顺应)。


四、语言学:音系融合现象

定义

语流中相邻音素相互影响,使发音趋同的过程。

类型

类型方向实例语言
顺同化前音影响后音“im-possible”(in→im)英语
逆同化后音影响前音“cats”[s]→[ts](t使s浊化)英语
鼻化同化鼻音影响元音“ban”[bæ̃n](a鼻化)法语/葡萄牙语

五、跨学科核心对比

领域核心机制结果驱动力
生物学物质/能量转化生物体生长与修复生存需求
社会学文化适应社会整合或文化流失社会压力
心理学认知整合知识结构扩展认知平衡
语言学语音调整发音流畅性提升发音经济性原则

六、现实意义与争议

  • 积极面

    • 生物学:维持生命稳态

    • 社会学:促进社会凝聚力

    • 心理学:推动认知发展

  • 消极面

    • 文化同质化(语言/传统消亡)

    • 身份认同危机(少数群体边缘化)

🌐 当代趋势:从 强制同化 转向 多元文化共存(如加拿大“马赛克”政策)。

结语:同化是生命体、社会与思维共有的“整合智慧”,但需警惕其代价——真正的进步在于平衡 整合与多样性 的张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同功酶    下一篇 同卵双生

关键词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