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密码”一词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人们可以举出许多有关使用密码的例子。如保密通信设备中使用“密码”,个人在银行取款使用“密码”,在计算机登录和屏幕保护中使用“密码”,开启保险箱使用“密码”,儿童玩电子游戏中使用“密码”等等。这里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暗号或口令字。
密码是按特定法则编成,用以对通信双方的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符号。换而言之,密码是隐蔽了真实内容的符号序列。就是把用公开的、标准的信息编码表示的信息通过一种变换手段,将其变为除通信双方以外其他人所不能读懂的信息编码,这种独特的信息编码就是密码。
密码是一门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密码在古代就被用于传递秘密消息。在近代和现代战争中,传递情报和指挥战争均离不开密码,外交斗争中也离不开密码。密码一般用于信息通信传输过程中的保密和存储中的保密。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码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密码除了用于信息加密外,也用于数据信息签名和安全认证。这样,密码的应用也不再只局限于为军事、外交斗争服务,它也广泛应用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了密码应用的社会化和个人化趋势。例如:可以将密码技术应用在电子商务中,对网上交易双方的身份和商业信用进行识别,防止网上电子商务中的“黑客”和欺诈行为;应用于增值税发票中,可以防伪、防篡改,杜绝了各种利用增值税发票偷、漏、逃、骗国家税收的行为,并大大方便了税务稽查;应用于银行支票鉴别中,可以大大降低利用假支票进行金融诈骗的金融犯罪行为;应用于个人移动通信中,大大增强了通信信息的保密性等等。
据路透社4日报道,英国安全局近日解密的一批文件,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英国情报部门的工作成果。破译“裙中密码”就是其中著名的一起。
裙中藏玄机 二战期间,纳粹特工在探测盟军机密军事情报后,将这些情报传递给他们的负责人,从而决定作战方针。一次,盟军的检查员截获了一张设计图纸。这张设计草图上是3位年轻的模特,她们穿着时尚的服装。
表面上看起来,设计草图很寻常,然而这张看似“清白”的图纸没能瞒过英国反间谍专家们的眼睛。英国安全局的官员们识破了纳粹特工的诡计,命令密码破译员和检查员迅速破译这些密码。
“大批敌方援军随时可能到来。”最终从这张设计图纸上密码破译员们读出了这样的信息。
原来纳粹特工利用莫尔斯电码的点和长横等符号作为密码,把这些密码做成装饰图案,藏在图上诸如模特的长裙、外套和帽子等图案中。
手段多种多样
解密文件还展示了纳粹特工其他巧妙的传递情报的方法。为了把情报伪装得“天衣无缝”从而顺利寄出,纳粹特工可谓是殚精竭虑。
隐形的墨水、针刺的小孔以及字母的凹进都是他们的惯用伎俩。纳粹特工利用这些暗示告知军队活动、轰炸式袭击和军舰建造的具体细节。
他们还会把密码藏在活页乐谱、教你下象棋的描述以及速记符号里面。这些带密码的情报被伪装成普通书信。
有时他们把明信片加厚一层,在夹层中塞满极其薄的纸片和文书。种种稀奇古怪的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老马也失蹄
纳粹特工还利用字母表“作弊”。看起来只是一份普通的信件,但你把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拼起来,就是一封“机密情报”。
两名德国特务1942年被捕,他们向英国情报部门坦白了这种藏匿密码的方法。然而,英国情报部门两次都与这样的机密文件失之交臂,让情报流传了出去。原因是,他们认为不再会有这种藏匿情报的方法,所以并未把那两封信当成机密文件处理。
这种密码藏在一封“休伯特”写给“珍妮特”姑妈的信中。信中暗藏的情报是“14架波音堡垒式轰炸机昨日抵达伦敦。飞行员将空袭基尔(德国城市)”。
英国战时情报侦察负责人大卫·皮特里曾尴尬地承认这两次失败“有点烦人”。
但随着战争的发展,反间谍官员们也发明了种种探测可疑信件的方法。
证据确凿的纳粹特工信件通常包括:文字散漫而没有重点,信寄往中立国而信封上贴着大量的邮票。
书信中有艰深难懂又少用的短语是暗藏密码的标志之一。
而信件中人员的罗列和大段关于桥牌的内容也会引起怀疑。
斯理科幻小说——密码
下载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53331 高秀敏、赵世林 小品《密码》
方力申《密码》mp3
lrc歌词下载http://www.itime.cn/Soft/lrc/hk/Alex/17897.shtm
话剧
上海大剧院小剧场自2005年5月开始上演话剧后,又一部商业话剧《密码》于10月4日起在此亮相。而这一次,该剧的主创是一群平均年龄在20多岁的在校学生。虽然年轻,但他们却有很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想法,还在上戏导演系就读的导演王欢表示,他们要把《密码》打造成一部原创的“电影话剧”:“我们会动用很多DV和投影,使舞台影像化,观众可以从很多角度看这个故事,有现实层面的,也有画面的。”
《密码》是根据2004年的畅销小说《克隆天才》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17年来生活在封闭世界中的天才,虽然在学识上成就惊人,思想却完全被父亲控制。踏上社会后,爱上一个女孩,又遭遇了一个性格和自己完全相反的“兄弟”。最后,天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竟是父亲安排了17年的“克隆”科学的阴谋。
在剧中担任主演的,都是来自上戏和中戏的学生。据介绍,这群年轻人已经前后修改剧本达18次,封闭排练也有两个月。除了提出“电影话剧”的想法,他们还在舞台上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符号式道具,所有人物都将在其中完成表演。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