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64] 评论[0] 编辑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图)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直接领导的中国地质科学技术综合研究机构。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的几个研究所。1959年成立,称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1975年改称现名。第一任院长是古生物学家 许杰,现任院长是矿床学家陈毓川,名誉院长是构造地质学家黄汲清

简介
(图)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

本院是国土资源部属地质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于1956年,1999年重组,目前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非营利科研机构。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承担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的事业单位,从事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溶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岩矿测试技术、勘查技术、矿产综合利用技术的科学调查研究及有关开发研究。

中国地质科学院下属7个研究所和几十个技术先进的实验室,拥有各类仪器设备万余台。现有职工23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人员14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研究员201人,副研究员739人,博士180人,硕士192人。

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50多年来,已完成七千多项科研任务,提交了大批具有高科技水平、明显社会效益的重要科技成果,获得了为数可观的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

中国地质科学院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实施了数百项合作项目。

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中,中国地质科学院被国家确定为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主要任务
(图)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

1.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国土资源部工作职能和国际科技前沿,从事相应的前沿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研究及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承担国家性及跨区域的基础地质研究,开展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研究及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实现地质科学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取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2.探索和建立符合地球科学研究规律、与国际结构的科研新体制、新机制,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地质科学创新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兴办高科技企业,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3.参与拟定相关的地质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申报和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对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提出项目建议,协同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重大项目;

4.按照开放、流动、竞争、择优的原则,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地质科技人才;

5.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

科研机构
(图)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下设16个全国性、区域性、专业性的研究机构,1个国家级地质博物馆,以及50多个实验室。办有20多种专业刊物。

地质研究所  

1956年成立于北京。设有区域地质与成矿规律、构造地质、地层与古动物、地层与古植物、变质地质、镁铁超镁铁岩及有关矿产、同位素地质年代、火山岩及中酸性侵入岩、沉积地质、岩石圈构造物理、极地地质及国外地质、情报等研究室。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国重要地区的重大基础地质和地质理论问题;岩石、地层、同位素年代学和中国基础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和总结;中国和洲际地质图件的编制;新技术方法在基础地质和区域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国外地质的综合研究。

矿床地质研究所  

1956年成立于北京。原名矿物原料研究所,1978年改称现名。设有区域成矿规律、黑色及有色金属矿床地质、稀有稀土和贵金属矿床地质、矿产勘探综合方法、沉积与非金属矿床地质、矿物和矿石、稳定同位素实验、成矿成岩实验、数学地质、科技情报等研究室。主要任务是在研究解决中国矿产勘查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同时,研究中国重要矿床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作用机理,发展成矿理论;研究和总结国内主要矿产的成矿条件和分布规律;开展中国矿产区划和全球矿产地质的研究,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矿床地质工作和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地质力学研究所  

是在李四光倡导建立的地质力学研究室(1956)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专业性研究所。所址在北京。设有区域构造与成矿规律,能源矿产地质,矿田构造与动力成岩成矿,第四纪冰川地质与环境地质,地壳稳定性、地应力与岩石力学、构造应力场、古地磁,新技术开发,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龄,测试中心等研究室。主要任务是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壳各类构造体系的发生、发展及矿产分布规律,以及构造带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作用,为矿产预测提供依据;研究现今构造体系的活动性、岩石的力学性质、构造应力场特征,为城市及重点工程建设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开展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研究,探讨第四纪时期气候的演化规律,为环境及国土整治服务。

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  

1978年成立于北京。其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地质部北京实验室,1956年并入矿物原料研究所,改称为化学分析研究室。设有矿物与采样,岩石与矿石等6个研究室。配有等离子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等先进设备。主要任务是根据地球科学研究,地质矿产资源评价的需要,研究发展岩石矿物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各种岩石矿物标准物质的定值分析与研制工作,承担复杂疑难样品的测试、仲裁分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在1956年成立于北京,1965年迁至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设有地下水资源、环境工程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地热及矿泉、水文地球化学、工程地质力学、第四纪地质、岩土工程、同位素水文地质、矿床水文地质、制图、科技情报等研究室,以及水文地质测试中心和环境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等。主要任务是研究和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带有普遍性、关键性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研究,发展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及其技术方法。

岩溶地质研究所  

1976年成立于桂林。设有区域岩溶地质、岩溶水文地质、岩溶工程地质、岩溶探测技术、岩溶地质科技情报、实验分析等研究室。主要研究解决中国岩溶形成发育规律、岩溶水资源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及其探测方法,以及岩溶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岩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治理、岩溶地质灾害问题和有关技术方法问题;开展国家性岩溶资料的综合、总结和研究、发展岩溶地质理论和岩溶探测技术,为中国岩溶区的国土整治、规划服务。

岩石圈研究中心  1986年成立于北京。主要研究岩石圈结构、深部地质构造及地球物理特征与成矿、地震的关系,建立构造立体图式与成矿环境模型,为地质找矿、地震预报、工程建设等服务。

区域性地质研究所  沈阳天津西安成都宜昌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均成立于1962年。原名分别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地质科学研究所,1978年易为现名。它们的主要任务除研究解决所在地大区的区域地质调查、矿产预测和勘查中的重大地质科技问题外,又各具特色。沈阳所重点开展中国金矿地质研究;天津所重点开展前寒武纪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研究;西安所重点开展海相火山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的研究;成都所重点开展沉积学及沉积矿产研究;宜昌所重点开展中酸性侵入岩及有关矿产和地质力学应用研究;南京所重点开展陆相火山岩及有关矿产研究。

五六二综合研究队  

1976年成立于河北三河县。主要开展深部地质、灾害地质、区域稳定性和矿产地质的研究。

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和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前者1964年成立于北京,1970年迁至四川省峨眉县;后者1979年于郑州市建立。两所主要从事重要和急需的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的试验研究,为矿产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方案。

重点实验室
(图)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学科(领域):

实验室所从事的研究属于基础研究领域。同位素地质学是地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地质学、化学和技术科学的一门新的边沿科学。它在太阳系与地球演化、资源、环境、生物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依托单位:

地质研究所 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方向:

实验室主要从事同位素同位素地质学(包含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测试技术和在解决重大地质问题和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方面的应用研究。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学科(领域):

岩溶动力学、土地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

依托单位:

岩溶地质研究所

研究方向:

岩溶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岩溶动力系统的类型和区域分布规律;岩溶动力学与全球变化;岩溶动力学与岩溶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岩溶动力学与全球水循环;岩溶动力学与生态环境;岩溶塌陷成因机制、预测预报及防治;岩溶动力学与矿床、油气形成;岩溶动力学与旅游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研究生教育
(图)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于1956年创建,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是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科学研究机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确定的非营利科研机构。已逐步发展成为从事综合性地质科学技术研究和培养 地学领域高级科技人才的研究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招收培养研究生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

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招收培养工作。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1年经中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3年4月经人事部、中国博士后管委会决定,增设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研究院为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现有八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十一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2005年设立:程裕淇研究生奖学金

四十多年来,本院共招收培养研究生1009人,其中硕士生668人、博士生341人,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96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地质科技人才。 中国地质科学院作为国土资源部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承担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的直属事业单位,承担国家性及跨区域的基础地质研究,开展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地质实验测试、地质科学信息化等科研及相关基础性工作,实现地质科学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附件列表


64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