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以基础性、战略性研究为本的国家级力学综合研究基地。力学所长期秉承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的办所思想,为我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事业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钱学森、钱伟长为第一任正、副所长,郭永怀副所长曾长期主持工作,继任所长郑哲敏、薛明伦、洪友士,现由所长樊菁主持工作。
力学所现有职工4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3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50余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110余人。
力学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按力学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在学研究生368人,其中博士生155人,硕士生213人;有在站博士后19人。
根据国家国防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力学所紧密结合世界力学科学发展前沿,突出空天科技、海洋与环境工程等重点领域,布局了8个主要方向:高超声速科技工程、近空间飞行器、微重力科学与应用、材料工艺与力学、海洋油气采输的力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纳米/微米尺度力学问题、复杂流动过程及其规律、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等。
力学所科技工作覆盖的分支学科有:非线性力学、气动力学与气动物理、微重力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应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材料力学、材料工艺力学、结构力学、爆炸力学、激光流体物理、岩土力学、物理力学、生物力学、等离子体动力学、流固耦合力学等。
力学所设有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LHD)、国家微重力实验室(NML)、工程科学研究部和技术发展研究部。
简历:
1987.7北京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学士
1992.7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
1996.8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
1996.12-1998.6中科院力学所副研究员,气动物理实验室主任、高温气体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8.7-1999.4Cornell大学航天工程系访问
1999.5-2000.12 Michigan大学(AnnArbor)宇航系访问
2001.1至今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
目前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气动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力学进展》常务编委、 《力学学报》编委等。
研究领域:
分子气体动力学,重点是微尺度和非平衡流动,以及它们在航天领域、真空材料制备、微系统方面的应用。
代表论著:
1.樊菁,沈青(1992)DSMC方法中的一个新算法-随机取样频率法。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127-130页,科学出版社.
2.樊菁,沈青(1994)模拟同核双原子分子与惰性气体分子碰撞过程的单个靶分子方法。第7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86-91页.
3.樊菁,沈青(1995)过渡领域高超声速圆柱绕流的直接模拟。空气动力学学报,13卷,4期,405-413页.
4.Fan,J.andShen,C.(1995)Astericallydependentchemicalreactionmodel.RarefiedGasDynamics,editedbyJ.Harvey&G.Lord,pp.469-475.
5.沈青,樊菁,胡振华,徐晓燕(1996)过渡领域三维绕流直接统计模拟的新算法。空气动力学学报,14卷,3期,467-475页.
6.Shen,C.,Fan,J.,Hu,Z.H.,Xu,X.Y.(1997)AnewversionofpositionelementalgorithmofDSMCcalculationofthree-dimensionaltransitionalflows.RarefiedGasDynamics,editedbyC.Shen,pp.162-167.
7.Fan,J.,Shen,C.(1999)Statisticalsimulationoflow-speedunidirectionalflowsintransitionregime.RarefiedGasDynamics,editedbyR.Brun,Vol.2,pp.245-252.
8.樊菁,刘宏利,沈青,陈黎明(2000)直接统计模拟位置元算法中的分子表面反射的确定论判据。”空气动力学学报,18卷,2期,180-187页.
9.Fan,J.,Boyd,I.D.andShelton,C.(2000)MonteCarlomodelingofelectronbeamphysicalvapordepositionofyttrium.JournalofVacuumScienceandTechnologyA,18:2937-2945.
10.Cai,C.P.,Boyd,I.D.,Fan,J.,Candler,G.V.(2000)Directsimulationmethodsforlow-speedmicrochannelflows.JournalofThermophysicsandHeatTransfer,14:368-378.
11.Fan,J.,Boyd,I.D.,Cai,C.P.,Hennighausen,K.,andCandler,G.V.(2001)ComputationofrarefiedgasflowsaroundNACA0012airfoils.AIAAJ.39:618-625
12.Keidar,M.,Fan,J.,Boyd,I.D.&Bellis,I.(2001)Vaporizationofheatedmaterialsintodischargeplasmas.JournalofAppliedPhysics,89:3095-3098.
13.Fan,J.&Shen,C.(2001)Statisticalsimulationoflow-speedrarefiedgasflows,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166:1-20.
14.Fan,J.,Boyd,I.D.&Shelton,C.(2001)MonteCarlomodelingofYBCOdeposition.RarefiedGasDynamics,editedbyT.J.Bartel&M.A.Gallis,AIPConferenceProceedingsNo.585,pp.214-221.
15.樊菁,沈青(2001)微机电系统中气体运动的相似参数.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宋键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81-183页.
16.樊菁,沈青(2002)微尺度气体流动.力学进展,32:321-336.
17.Fan,J.(2002)Ageneralizedsoft-spheremodelforMonteCarlomethod.Phys.Fluids,14:4399-4405.
18.Jiang,J.Z.,Shen,C.,Fan,J.(2003)Statisticalsimulationofnon-circularcrosssectionPoiseuilleflows.Proceedingsof1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icrochannelsandMinichannels,editedbyS.G.Kandlikar,etal,pp.411-418
19.Liu,H.L.,Fan,J.,Shen,C.(2003)ValidationofahybridschemeofDSMCinsimulating3-Drarefiedgasflows.RarefiedGasDynamics,editedbyA.D.Ketsdever&E.P.Muntz,AIPConferenceProceedingsNo.663,pp.382-389.
20.Jiang,J.Z.,Fan,J.,Shen,C.(2003)Statisticalsimulationofmicro-cavityflows.RarefiedGasDynamics,editedbyA.D.Ketsdever&E.P.Muntz,AIPConferenceProceedingsNo.663,pp.784-791.
21.Xie,C.,Fan,J.,Shen,C.(2003)Rarefiedgasflowsinmicro-channels.RarefiedGasDynamics,editedbyA.D.Ketsdever&E.P.Muntz,AIPConferenceProceedingsNo.663,pp.800-807.
22.Shen,C.,Fan,J.,Xie,C.(2003)Statisticalsimulationofrarefiedgasflowsinmicro-channels.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189:512-526.
23.樊菁,刘宏立,蒋建政,彭世锍,沈青(2004)火箭剩余推进剂在轨排放过程的分析与模拟.力学学报,36:129-139.
24.舒勇华,刘宏立,樊菁,崔季平.偏二甲肼在氟化镁涂层表面的吸附和反应.化学物理学报(inpress)
25.Shen,C.,Tian,D.B.,Xie,C.,Fan,J.ExamiationoftheLBMinsimulationofmicrochannelflowintransitionalregime.MicroscaleThermophysicalEngineering(inpress)
简历:
周德进,男,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阜宁,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副研究员。
1982.09—1986.07南京大学地质系学生
1986.08—1989.07中科院地质所硕士研究生
1989.08—1996.10中科院地质所工作
(其间:1991.09—1994.08攻读在职博士学位,1995.10聘为副研究员)
1996.09—1996.12中科院团委副书记
1996.12—1998.07中科院团委书记
1998.08—1999.10中科院团委书记、院党组办秘书、办公厅秘书处处长
1999.10—2003.07 中科院京区党委副书记
2003.07—2003.12 中科院京区党委副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正局级)
2003.09—2006.06中央国家机关党工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2006.06—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简历
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
1929-1934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1934年毕业于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
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公费留美。
1935-193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1936-1939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9年获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
1939-1944年任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研究员。
1944-1945年任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讲师,1945年任副教授。
1946-1949年任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7年任教授。
1949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技术教授。
1955年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1957年任中国应用与理论力学学会(后改名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后任副院长)。
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
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68年兼任中国空间研究院第一任院长。
1970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0年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任高级顾问)。
1986年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当选中国科协主席。
1991年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主要论著
H.S.Tsien.RocketsandOtherThermalJetsUsingNuclearEnergy.ChapterinNuclearScienceandEngineering,Vol.2.,Cambridge,Mass,USA:Addison-WesleyPress,1947.
H.S.Tsien.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Sciences.JournaloftheChineseInstituteofEngineers,1948(6):1-14.
H.S.Tsien.PhysicalMechanics,ANewFieldinEngineeringSciences.J.AmericanRocketSoc.,1953(23):14-16.
H.S.Tsien.EngineeringCybernetics.McGraw-HillBookCompany,1954,XII:289.
H.S.Tsien.ThermonuclearPowerPlants.JetPropulsion,1956(26):559-564.
钱学森.工程控制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钱学森.物理力学讲义.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
钱学森.星际航行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钱学森讲,吴义生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和系统工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
钱学森等.论人体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
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增订本).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H.S.Tsien.CollectedWorksofH.S.Tsien,1938-1956,Beijing:SciencePress,1991.
郑哲敏?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3年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简历
1924年10月2日生於山东省济南市
1943~1947年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及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工程学学士学位
1947~1948年任清华大学助教
1948~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科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
1952~1954年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
1955~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6~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弹性力学组组长,第四研究室副主任,爆炸力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78~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82~1986年任力学学报主编
1986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中心主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大会委员会委员
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主任
主要论著
郑哲敏,钱学森.迅速加热时薄壁圆柱壳应力的相似律.JournaloftheAmericanRocketSociety,1952,22:144~149
郑哲敏.爆炸成形模型律.国家科委科技报告,1962
郑哲敏.水击波入射於平板时空化的形成.国家科委科技报告,1962
郑哲敏,解伯民.关於地下爆炸计算模型的一个建议.力学研究所研究报告,1965
郑哲敏,谈庆明.破甲机理的力学分析及简化模型.科技参考资料(52研究所),1977
郑哲敏.破甲弹射流稳定性的研究.爆炸与冲击,1980(1)
郑哲敏.从数量级和量纲分析看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力学与生产建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郑哲敏.力学研究所关于改革的一些设想.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年报,1984
BaiYilong,ChengChemin,YuShanbing.Onevolutionofthermoplasticshearband.PresentedatXVIInt.Cong.ofTheo.andAppl.Mech.,Denmark:1984
郑哲敏等.玻璃钢对聚能射流干扰机理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报告,1981;ProcIntSymponIntenseDynamicLoadingandItsEffects,Beijing:SciencePress,1986
ChengChemin.Mechanicsofexplosivewelding.ProcIntSymponIntenseDynamicLoadingandItsEffects,Beijing:SciencePress,1986
谈镐生?著名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稀薄气体力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提出了植被流局部扩散模型;发现了网格湍流负二次幂衰减律。在自由分子流、旋翼边界层、激波马赫反射、马赫波锥相互作用和分离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70年代以来,他强调了力学学科的基础性,并积极指导和支持力学的基础研究,首先提出在我国建立分两级培养研究生的制度,对我国力学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9月28日因病去世。
简历
1916年12月1日生于江苏省吴县
1935—1939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1939年获工学士学位
1939—1940年成都航空机械学校高级班学习,1940年毕业
1940—1945年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研究员
1946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
1946—194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攻读博士研究生,1949年获数学、力学、航空博士学位
1950—1953年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研究员
1954—1956年任美国诺脱顿大学工程力学副教授
1956—1957年任美国底特律大学航空工程教授
1957—1962年先后任美国高等热工研究所所长、科学顾问
1963—1965年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授
1965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
1981—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任
1984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要论著
W.R.Sears,H.S.Tan.Theaerodynamicsofsupersonicbiplanes.Quart.Appl.Math.,1951,9(1):67—76.
H.S.Tan.StrengthofreflectedshockinMachreflection.J.Aero.Sci.,1951,18:768—769.
H.S.Tan.Onlaminarboundarylayeroverarotatingblade.J.Aero.Sci.,1953,20:780—781.
H.S.Tan.Auniquelawforidealincompressibleflowwithpreservedpatternoffiniteseparation.Quart.Appl.Math.,1954,12:78—80.
H.S.Tan.Wavesproducedbyapulsatingsourcetravellingbeneathafreesurface.Quart.Appl.Math.,1957,15:249—255.
H.S.Tan.Nosedraginfree-molecularflowanditsminimization.J.Aero-spaceSci.,1959,26:360—366.
H.S.Tan,S.C.Ling.Quasi-steadymicro-meteorologicalatmosphericboundarylayeroverawheatfield.Therm.Adv.Res.Report,PARIR602:1—16,Ithaca,N.Y.,1960.
H.S.Tan,S.C.Ling.Astudyofatmosphericturbulenceandcanopyflow.Therm.Adv.Res.Report,TAR—IR611,Ithaca,N.Y.,1961.
H.S.Tan,S.C.Ling.Finalstagedecayofgrid-producedturbulence.Phys.Fluids,1963,6:1693—1699.
D.A.Lee,H.S.Tan.Studyofinhomogeneousturbulence.Phys.Fluids.1967,10:1224—1230.
李敏华固体力学家,毕生从事塑性力学和应力分析研究,近年来致力于疲劳理论及机制的研究工作,并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不少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力学人才。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简历
1917年11月2日生于江苏省吴县(苏州市)
1935-1937年清华大学学习
1937-1940年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0-1943年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任助教、教员
1944-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学习,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1949-1951年美国NACA路易斯发动机研究中心任研究科学家
1952-1954年美国勃洛克林理工学院机械系研究教授
1955-1956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研究员
195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65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论著
LeeWuMH.Analysisofplane-plastic-stressproblemwithaxialsymmetryinstrain-hardeningrange.NACATR1021,1951.
LeeWuMH.Linearizedsolutionandgeneralplasticbehaviorofthinplatewithcircularholeinstrain-hardeningrange.NACATN2301,1951.
LeeWuMH.Generalplasticbehaviorandapproximatesolutionsofrotatingdiskinstrain-hardeningrange.NACATN2367,1951.
LeeWuMH.Asimplemethodofdeterminingplasticstressesandstrainsinrotatingdiskwithnonuniformmetalproperties.J.ofAppl.Mech.1952,19(4):489~495.
LeeMH.Effectofstressstrainrelationsofmaterialonsolutionofplane-stressproblemswithlargeplasticdeformation.CongrésInternationaldeMecaniqueAppliquée,9e.ActesUniversitedeBruxelles(Brussels:Proc.ofthe9thInter'lCongressofAppl.Mech.),1957,8:156~165.另见力学学报,1957,1(1):77.
李敏华,王仁.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总结.力学学报,1958,2(2):167.
李敏华.硬化材料的轴对称塑性平面应力问题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李敏华.变截面圆轴扭转问题用非正交曲线坐标的新解法.固体力学学报,1980,1(2):159~169.
LeeMH,RenXA.Anewmethodfortorsionofshaftwithvariablediameterusingnon-orthogonalcurvilinearcoordinatesanditsapplication.Proc.ofAIAA/ASME/ASCE/AHS22ndStructures,DynamicandMaterialsConf,April6~8,1981,AtlantaUSA,Part1,1~6.
LeeMH,TuMR.Multi-objective-speckletechniqueanditsapplication.Beijing,China:Proc.ofInter'lConf.ofExperimentalMech.1985.392.
LeeMH,WangZJ,ZhouAH.Effectofpropertionalover-loadingonthelifeoflowcyclefatiguecrackinitiationofstrain-concentratedmember.Beijing,China:Proc.ofInter'lConf.Mech.BehaviorofMaterials-5,June3~6,1987:671~676.
李敏华,毛天祥,周爱华等.比例超载对铝合金圆孔薄板试件低周拉-拉疲劳寿命的影响.力学学报,1993,25(4).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LNM)成立于1988年6月。通过十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LNM于1999年10月被科技部批准建设“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2001年4月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郑哲敏院士担任LNM第一任室主任(任期:1988年6月-1993年7月),白以龙院士担任LNM第二任室主任(任期:1993年7月-2000年10月)。
LNM的学科方向与近、中、长期目标如下:
LNM的中、长期学科方向为如下三个方面:
(1)固体变形、损伤、破坏的非线性力学性质
固体宏观非线性本构关系;固体微细观结构与宏观力学行为的关系;变形、损伤、破坏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高温与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力学行为;表面与界面力学。
(2)流体运动的非线性规律
流体中非线性波与涡的发生、传播、演化及其相互作用;流动稳定性与转捩的非线性理论;流动的图案、分叉与混沌;湍流理论,湍流控制与湍流的数值模拟;微尺度流动现象与规律。
(3)材料和环境系统中非线性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LNM近期要突出的创新学科方向为:
(1)纳米/微米尺度力学和跨尺度关联
纳米/微米尺度力学的理论、实验及计算;
分子(原子)—细观—宏观的跨尺度力学;
跨物质层次的本构、强度、破坏理论与实验;
固体微结构演化动力学大型计算模拟与材料的微结构设计。
(2)纳/微电子机械系统力学
力—热—电—磁—光等耦合的尺度效应与表面效应;
纳/微系统运动规律、控制与失效机理;
纳/微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虚拟实验。
复杂流动的非线性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理论;
转捩与湍流的大规模科学计算与流动结构研究;
微尺度和多尺度复杂流动规律与控制的精细实验研究;
多相流动的基本规律研究与应用。
近期目标:在保留原来非线性力学研究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上述创新目标对部分研究内容进行必要调整,并加强有关纳/微电子机械系统(NEMS/MEMS)力学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以期在纳米/微米尺度、纳/微系统、跨尺度关联和复杂流动的非线性力学理论和应用上,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并为国内的相关产业,如材料设计、集成微机电系统、工程和自然灾害预测,提供知识和技术储备。
中、长期目标:使LNM成为在非线性力学研究上具有相当国际影响的、国内水平最高、研究条件最好的实验室之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为适应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需要、发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及相关科学研究事业,国家863计划第一届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决定组建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和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1994年原国防科工委原则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建立“国家微重力实验室”(NationalMicrogravityLaboratory)。1995年正式批文、在中国科学院建立“国家微重力实验室”。1998年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实验楼建成,国外购置设备和国内自行研制设备相继通过验收。2003年4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通过了全面验收,实验室工作进入正常运转。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建设期间,本着“边建设边研究”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抓紧建设和调试落塔,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并积极承担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方向性项目、科技部攀登计划、863计划航天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不断积累学术成果,丰富研究领域。九十年代后期,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负责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的论证,并积极承担与微重力科学相关的地基和空间实验任务,取得了重大成果。
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现已成为我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核心实验室,为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集体和个人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参加和组织我国微重力科学的学科发展论证;负责组织并完成实践8号卫星留轨舱系统的微重力科学实验,取得一批重要学术成果;正在负责实践10号科学实验卫星载荷总体和科学研究总体、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二期应用系统流体物理分系统的工作。鉴于其突出工作业绩,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获2005年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颁发的先进集体奖,为发展我国微重力科学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学术上进行创新性研究的同时,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积极参与国际微重力科学活动、开展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微重力科学研究中心和用户支持中心。
作为微重力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目前的研究领域涉及微重力科学的主要方向,包括微重力流体物理(简单流体的运动、多相流和复杂流体),微重力燃烧科学(燃烧机理和空间站防火),空间材料科学(凝固过程、晶体生长和模型化研究),空间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生物力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和纳米生物技术),在流体物理、燃烧、生物力学和先进诊断技术,以及与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与融合等领域开展了有特色的创新性研究工作,2000-2007年期间已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74篇,出版专著(章节)12部。同时,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还与国内基础物理界同行合作,努力促进我国空间基础物理的发展。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已完成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科学实验卫星等空间实验项目11项,并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大型装备等项目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20余项以及其它研究项目5项,项目经费合计约1.4亿元。在国家重大需求层面,“十一?五”期间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已有5项空间实验列入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期)、7项空间实验列入实践10号卫星计划、2项空间实验列入中俄合作利用国际空间站俄国舱的有人操作实验计划、3项空间实验列入微重力火箭计划。
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现有固定资产7585万元,引进和自行研制了仪器设备百余台(套),具备较完善的开展微重力科学地基研究的实验体系,包括开展微重力流体物理研究的流体动力学、分散体系、光学诊断和测试、三维显微粒子图象测速等实验系统;开展微重力热科学研究的两相流、微重力燃烧等实验系统;开展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的半导体晶体、气相外延、金属合金成核过冷、非透明介质、透明晶体生长等实验系统;开展生物力学和空间生物技术研究的蛋白质晶体生长、空间细胞生长和组织培养、连续流电泳、微管吸吮、激光显微光镊、原子力显微等实验系统;以及开展纳米生物技术研究的光学椭偏成像系统等,共同组成了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的研究平台。作为微重力科学用户支持中心,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建成了可进行短时微重力地面实验的百米落塔设施,其中落舱系统的微重力时间为3.5s、微重力水平可达10-5×g量级,落管系统的微重力时间为3.26s,微重力水平优于10-6×g,可为用户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服务。
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将继续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以积极推进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促进我国空间科学发展为已任,进一步加强科研、队伍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使之成为对国内外开放的、国际上一流的微重力研究中心,为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和空间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力学所现有科技人员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研究员50余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10余人。有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工程科学部、技术发展部等五个研究室(部);有国家经贸委中科院产学研激光毛化技术开发推广中心、中科院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并联合交叉组建了力学所海洋工程中心、环境力学中心、等离子体力学中心、材料力学中心、生物力学中心等五个研究中心。科技工作覆盖了以非线性力学、高温气体动力学、微重力流体物理、环境流体力学、材料工艺力学、岩土力学、爆炸力学、物理力学、等离子体动力学、生物力学为代表的31个力学分支学科。共有近40个研究课题组,承担着国家973、863、基金项目及国防科工委、总装、中科院、企业与地方委托等项目。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