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①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 有20多个实验室,研究领域包括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在结构和性质研究方面,包括高分子溶液性质、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的物理基础、高分子结构和性能表征、高分子聚集态结构、高聚物流体的流变性质、高分子材料的光氧老化等;在高分子合成方面,包括聚酰胺、聚丙烯、嵌段共聚物、有机硅高分子、医用高分子、酚醛树脂、高分子催化剂、特种用途胶粘剂、芳杂环高分子、腐植酸、共混高聚物和多相高聚物的结构和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等。
② 物理化学 有十几个实验室,研究领域包括热化学和热力学、纳秒时间分辨光谱、分子束光谱、电子显微镜、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磁共振、电子能谱、振动光谱、量子化学、有机固体电导、有机图象记录材料等。
③ 有机化学 研究领域包括物理有机化学,烷基选择性取代反应,含氮、硅、硫、硼等的杂环化合物,氧化和羰基化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催化剂,新型有机反应试剂等。
④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研究原有较大规模,研究领域包括盐类资源开发利用、络合物化学、核燃料生产和处理工艺、硼同位素分离、稀土元素分离及其化合物制备等。一部分无机化学研究人员于1962年分出,成立了盐湖研究所;另一部分于1975年分出,成立了环境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有十几个实验室,研究领域包括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和痕量分析方法、色谱法的基础研究、色谱固定相、有机化合物质谱分析、电子能谱法、光谱法、核磁共振谱法等。
20多年来,化学所曾孕育和分出了三个专业研究所(盐湖研究所、感光化学研究所和环境化学研究所)和两个专业室组(有机氟化学和含氟高分子;有机合成化学)。截至1985年为止,共取得了300余项研究成果,其中高聚物分子量测定研究工作曾于195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三等奖;分子结构与性能间的定量关系(“诱导效应指数”和“同系线性规律”) 研究工作曾于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在国际上得到较高评价;共有24项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7项获得了国家重大发明奖;146项重要成果已推广生产和应用。还研制成各种科学仪器117台(套、类),不少已推广应用,其中的转动弹量热计的热值测定精度已达到国际最佳值(±0.01%)。截至1985年为止,该所研究人员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共发表了学术论文约2000篇。该所并培养研究生,为国家批准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从1956年建所至今,化学所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伴随着新中国建设的步伐,化学所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断充实、发展和壮大。改革开放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化学所进行了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改革,不断精干了研究队伍,更加明确了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炼了科技目标,优化了运行机制。化学所以深厚的学科积累、优秀的人才队伍和研究实力为基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化学领域内有很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要研究机构,为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化学所在筹建时决定将上海有机所的高分子部分,当时北平研究院的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部分,长春应化学一部分无机研究,以及北京大学由黄子卿和傅鹰两位教授兼任的物理化学和张青莲教授兼任的同位素研究,共同组成一个综合性化学研究所。1955年秋天化学所实验大楼落成。1956年化学所正式成立。第一任所长是曾昭抡先生兼任。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以化学所的某些学科方向为主组建了青海盐湖所(1958年)、感光化学所(1975年)和生态环境中心(1975年);成都有机所成立时吸纳了化学所的十几位业务骨干;化学所有机氟的工作于1963年并入上海有机所。1994年化学所成为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基础性研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1998年,化学所被列为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试点的单位之一,1999年3月,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成立。2003年11月科技部批准化学所与北京大学共同组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以开展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
通过5-15年的努力,把化学所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创造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开拓先进的管理模式,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做出实质性重要贡献。
分子与纳米科学前沿,有机与高分子材料,化学生物学研究,能源与绿色化学。致力于高分子科学与材料、化学反应动态学和结构化学、有机固体、光化学与光功能材料、纳米科学与技术、胶体界面科学与化学热力学、分子识别与选择性合成、生命分析化学、理论化学和高技术料等方面的研究。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大连化物所合建)、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合建)、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长春应化所合建)。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工程塑料院重点实验室。
承担国家863、973、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杰出青年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重大、方向性创新项目共100多项。例如:“973”项目“分子电子学的基础研究”;“863”项目“基于纳米材料的直接打印制版集成技术”;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有机功能纳米材料和结构的大尺寸、高有序自组织生长技术和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聚合物凝聚态的多尺度连贯研究”;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纳米科技在若干重要领域的应用探索”;中国科学院方向性创新项目“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产生、演化与降解研究”等。
建所以来,化学研究所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269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2项,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三等奖9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国家星火三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24项。自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共获9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9年“高分子凝聚态基本物理问题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2年“C60的化学和物理基本问题研究”和“高分子稳定金属纳米簇的合成及催化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机理的研究”和“具有特殊浸润性(超疏水/超亲水)的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的构筑”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大气污染中瞬态物种的产生、结构和反应”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固液界面的分子组装与调控及电化学STM研究”和“新型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相关器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化学所在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检索中继续名列前茅。其中SCI收录论文619篇,SCI被引用论文1367篇5165次,位居全国研究机构第1名,特别是被引用与上年相比有大幅增加;EI收录论文453篇,位居全国研究机构第1名;2006年度国内期刊和国际期刊论文总数1198篇(CSTPCD、SCI、EI、ISTP等),位居全国研究机构第1名;1997-2006年SCI收录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4293篇,引用次数28393次,位居全国研究机构第2名。化学所论文发表及被引用数连续十多年名列全国科研机构前列,高水平论文的数量稳步增加,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次数的增加,显示了化学所基础研究的雄厚实力。
截止2007年底化学所有在编职工45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89人,进入创新346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研究员83人、副研究员98人、高级工程师24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人,国家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4个,海外创新团队3个,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46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科技人才群体和管理与技术支撑队伍。
化学所是1981年首批被批准为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4个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首批在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三个学科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93年增设高分子材料科学(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1993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17个自行增列博士导师的试点单位之一。1996年被国家批准为按一级学科(化学)授予博士学位的试点单位。1997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截至到2007年年底,在学博士生629人,硕士生225人,在站博士后30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5名,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2名,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5名、优秀奖75名,获中国科学院各类冠名奖学金90名。培养了一批活跃在国内外科学研究和科技管理骨干。研究生队伍是化学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研究力量。
以“创新、求是、团结、奉献”为所训,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思想产生、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建设与国际一流研究所相适应的、有化学所特色的研究所文化。日臻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为探索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打下了良好基础,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现代化的园区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勇于创新、追求真理、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科学价值观已经形成。
建筑面积16808平方米的分子科学中心实验楼2002年投入使用,1号楼、2号楼、4号楼、5号楼、10号楼的室内和外墙装修改造,完成了道路和地下管网改造,全所面貌焕然一新,科研人员的实验条件和办公条件及园区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现代化的园区初步形成。
主办《化学通报》 、 《高分子学报》 、 《高分子通报》 、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 《化学通讯》等。中国化学会挂靠在化学所。
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参加境外国际会议、学术交流、合作研究近200人次,接待来所参加学术交流及合作项目的人员300多人次,每年组织和主办多次国际会议。聘请了包括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21位国际知名科学家担任名誉研究员。化学所一批知名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国际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中担任职务。
曾昭抡 |
柳大纲 |
|
D> > | > |
获探针4,5-二甲硫基-4’-[2-(9-蒽氧基)乙硫基]四硫富瓦烯。
(2)蛋白质的折叠(包括局部构象变化)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领域之一。光学分析方法、特别是荧光光谱法中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因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能力而成为研究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工具。开展此种研究的关键问题是需要有相应的定位标记技术。然而,对蛋白质的N-末端而言,由于分子中含有多种性能相近的反应基团,如何实现高选择性的定位标记却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生命分析化学实验室研究并建立了一种对蛋白质N-末端可进行专属性光学标记的通用方法。 7.在大环主体分子的合成及分子识别方面取得新进展 人工合成大环主体分子及分子识别过程能较好地模拟一些生物化学过程,帮助人们认识生命过程中的分子识别现象和机理。分子识别与选择性合成实验室拓展了“片断偶联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空腔大小可精细调控的新型超分子大环主体分子。他们所合成的杂原子桥连杯芳烃化合物还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进一步功能化化学衍生和修饰,构筑结构更为多样性的各类功能性主体分子。由于在合成和制备上方便易得、在结构上空腔尺寸可以精细调控、在功能上容易进一步修饰和改造等特点,杂原子桥连的杯[2]芳烃[2]三嗪大环主体分子可望在分子识别与传感、超分子组装、模拟酶和催化等方面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8.研究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4年底,基本完成了理论计算化学研究平台的建设,进行了有关设备应用的培训工作。平台的运行管理和在该研究平台上进行的研究工作正稳步开展。 化学所科研人员在自组装纳米结构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该工作报道了一系列尺寸可调、功能化的形状类似于“皇冠”结构的超分子,并发现了这些自组装体系在水介质中对阴离子的特征选择键合作用,在阴离子纳米传感器、模拟酶和绿色化学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文章发表在Angew.Chem.Int.Ed.2003,42(6),686-690上。超疏水性纳米界面材料的研究 化学所科研人员以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聚乙烯醇为原料,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表面的纳米纤维,纤维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70°。这种特殊的现象是由于聚乙烯醇分子形成了具有纳米结构的表面,分子在纳米结构表面发生重排,使得疏水基团向外,分子间氢键向内,从而导致整个体系的表面能降低。该研究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首次报道,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发表在Angew.Chem.Int.Ed.2003,42,800上。 分子以上层次的手性研究 化学所科研人员发现,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非手性的两亲分子在气液界面进行有序组装时,可以形成手性的有序分子薄膜,从而明确了在二维气液界面上,可以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从非手性分子出发组装成手性的有序膜。这一研究工作实现了用非手性分子在气液界面形成手性聚集体的转变,这对于研究和开拓手性材料的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发表在J.Am.Chem.Soc.2003,125,5051-5056上。 聚合物超薄膜的形态结构与熔融行为研究 化学所科研人员利用真空蒸涂表面固定修饰技术,研究了聚合物在表面固定受限情况下的结晶行为,成功实现了聚合物的包括取向、链构象和晶型等微观结构的有效调控。这一进展对完善和发展高分子的结晶理论和开拓聚偏氟乙烯的使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发表在J.Am.Chem.Soc.2003,125,1496-1497上。 功能性微球的制备研究 化学所的科研人员通过对聚合物胶体微粒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核/壳凝胶微粒。以此为模板向内生长,合成了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实现了中空微球壁厚和空腔尺寸同时可控这一目标。该方法具有普适性,并在合成导电聚合物及其与无机物的杂化结构中得到证实。他们还首次发现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电场能诱导形成具有多孔表面的二氧化钛复合胶体微粒和相应的中空结构。这一发现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催化、吸附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文章发表在Angew.Chem.Int.Ed.2003,42(17),1943-1945上。 自组装高分子微胶囊研究 化学所科研人员将基于氢键和共价键的层-层自组装(layer-by-layer)技术从二维体系扩展到三维体系,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制备了空心的高分子微胶囊。由共价键自组装的微胶囊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高离子强度或极性有机溶剂中能够稳定存在,可用于在非常规条件下模拟细胞行为的试验空间。而氢键自组装微胶囊结构上更接近生物体系,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更好地模拟细胞行为。文章发表在AdvancedMaterials(2003,15,832-835)上。 有机纳米粒子的光学特异性研究 化学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吡唑啉类化合物在形成纳米粒子后表现出与单体分子和体相材料不同的介观特性,除了吸收光谱具有粒子尺寸依赖性外,该化合物纳米粒子的发光性能也同样受到粒子尺寸的调控,他们首次观测到了吡唑啉类化合物纳米粒子的发射波长对粒子尺寸的依赖性。这一重要进展实现了有机纳米粒子发射波长的尺寸可调性,对于研究和开拓有机纳米粒子在新型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发表在J.Am.Chem.Soc.2003,125,6740-6745上。利用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化学所科研人员利用负载的有机含氮配体配位的Fe(II)复合光催化剂独特的光化学性质,在室温下,可见光照射下直接活化水中溶解的氧分子,有效地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光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稳定性高、可通过过滤重复使用,对有毒有机污染物矿化率(生成CO2、H2O等无机物)高。研究发现载体与活性中间体的相互作用对光催化剂的性能有极大影响。该研究组还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等技术研究了光化学反应过程中含氧活泼自由基的生成和分子氧活化机理。文章发表在Angew.Chem.Int.Ed.2003,42,1029上。 复合导电高聚物/碳纳米管研究 化学所科研人员提出了多功能复合纳米结构制备的新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在无任何外模板条件下制备出导电高聚物微米/纳米管,巧妙地利用聚合物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超分子“类模板”作用而实现导电高聚物纳米管的自组装。成功地制备出磺化碳纳米管(SCNT)掺杂的聚苯胺(PANI)纳米管,对于研究和开拓多功能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在纳米器件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发表在Adv.Mater.15(2003)136上。 杯芳烃阵列的构筑研究 化学所科研人员利用电化学表面自组装技术,系统进行了杯[4]、杯[6]和杯[8]芳烃纳米结构的构筑。成功地制备了杯芳烃阵列,并将此阵列用于包容富勒烯分子,得到高度有序的杯芳烃/C60络合物点阵。这一成果对构筑功能性纳米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制备富勒烯阵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有可能在杯[8]芳烃阵列中填充其它功能分子,如金属团簇等。这一结果为富勒烯等功能分子阵列的制备、表面可控组装、以及纳米信息存储器件的构筑提供了又一可能性。其系列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Chem.Phys.Lett.(2002,359,83-88和2003,367,711-716),以及Angew.Chem.Int.Ed.(2003,42,2747-2751)上。 聚合物纳米线自组装研究 化学所科研人员利用金属离子诱导含有冠醚取代基的共轭高分子进行组装,制备了长度可控的纳米线。他们对高分子纳米线的性能、结构形态和制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设计并合成了冠醚取代的聚对苯撑乙烯(C-PPV),利用带有冠醚官能团的共轭高分子与金属离子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出了直径仅有十几纳米的高分子纳米线,通过控制自组装的时间及离子浓度等,可制备出长度在100nm至10μm的高分子纳米线。这一重要进展,对于研究共轭聚合物组装和纳米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文章发表在J.Am.Chem.Soc.2003,125(21),6447-6451上。 立体金属环多边形超分子的合成研究 化学所科研人员以具有固定取代方向的芳香二胺和吡咯-2-醛形成的双Schiff碱为配体,依靠锌离子的模板作用,自组装成具有不同空腔的金属环多边形超分子。这一进展对亲水疏水性分子的识别,形成含有富电子或阴离子客体的主体—客体分子的络合物,还原性金属通过反应可以引起主体—客体复合物分子的物理性质变化,客体分子反应性,磁性能以及光学性质的变化,人工受体及分子识别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文章发表在Angew.Chem.Int.Ed.2003,42,3271-3274上。 有机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光学特异性研究 附件列表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同义词暂无同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