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96] 评论[0] 编辑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于1986年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整建制搬迁部分学科和研究室,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该所始建于1978年8月)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1993年经国家编制委员会批准启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名称。2002年初,按照中国科学院关于建立南方海洋科学创新基地的战略部署,原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异地整合,新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系列。

人员状况

现有正式职工281人,其中科技人员14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创新岗位研究员50人、创新副研究员49人、博士生导师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120人、“百人计划”获得者1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其中4项为杰出青年基金B类)、中科院海外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1人、国家重点级项目主持人13人、研究生683人、在站博士后50人、客座研究人员15人。研究所拥有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机构设置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职能部门:综合办公室、人事处、科技处、教育处、财务室。

其它部门:综合服务中心、长沙矿产资源勘查中心、 《地球化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编辑部。

创新研究机构: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地质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正在筹建中科院珠江三角洲环境污染与控制研究中心;

正在规划石油天然气与固体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其它科研机构:广东省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质谱广州中心、中科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广州分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学科方向

主要学科方向为海陆岩石圈演化与矿产资源、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科研项目及创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自2002年中科院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二期以来,代表性创新成果有:1、极端高压矿物学与地幔矿物学;2、典型地区地幔物质组成及动力学演化;3、南海及周边地区气候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研究;4、油气地球化学新技术方法发展与应用;5、珠江三角洲毒害有机污染物的区域地球化学与污染机理研究;6、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2002-2006年,全所每年承担的科研课题均超过200项,在研项目数每年也超过200项,平均每年到位科研经费4300余万元。2002-2006年,全所共争取科研项目数510项,争取科研经费2.3413亿元。

2002-2006年,作为第一主持单位获准国家基金5609万元,其中主持国家基金重大项目1项(800万元);国家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360万元);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6项(1020万元);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1项(1350万元);

主持973项目二级课题6项(1706万元);国家攻关项目专题3项(270.5万元);863重大专项课题2项、独立课题2项、专题3项,共计622万元。获准地方科技攻关经费824万元。2002年以来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8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2002-2006年,全所共发表学术论文2051篇,其中SCI收录的国际刊物论文416篇、SCI收录的中国刊物论文140篇、中国核心刊物及统计源刊物论文1199篇。

学术刊物与馆藏

主办地学核心期刊《地球化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和《中国可持续发展通报》 。其中,《地球化学》2000年获中科院优秀期刊一等奖,2002年、2004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广东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挂靠该所。研究所图书馆馆藏中英文书刊近12万册,图件近2万件。

科普基地

“地学与资源科普基地”于2005年被列为广州市、广东省和国家科普教育基地。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2-2006年,共接待来自美、英、德、法、澳、荷、加、俄、日、越南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共240批494人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2个,主办双边学术研讨会6个,与北大等单位合办国际学术会议2个。在派出方面,5年来共派出229批330人次分别赴美、英、法、德、荷、俄等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和专业考察等。与美、英、德、澳、荷、加、俄、日等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地区开展的国际项目达30多项。

2002-2006年,60人次获资助出国留学或合作研究,其中,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30人次;中科院人教局资助21人次,国外资助9人次。获资助经费约500万元人民币

创新文化建设

2002年以来,研究所的创新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创新文化建设达到内聚人心、外创形象、培育价值、规范行为,系统提升全所知识创新能力,促进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目标的全面实现。几年来研究所在行为规范、形象标识设计推广、“广州地化所精神”方案征集和凝练、创新文化座谈研讨会、组织编写创新案例和研究生等青年科技人员科学/人文精神教育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凝练出“创新、求是、协同、奉献”为广州地化所精神方案。通过该项活动促进了全所各界人士对研究所价值理念和前途的关心与思考。

2002-2006年,已对全所的基础设施、有机矿物和同位素实验大楼、流动人员公寓和长沙中心供电系统等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面积约4.2万平方米。与广东省珠江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兴建了2.8万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15000平方米科研综合大楼投入使用;一座4100平方米的客座人员办公公寓也已建成。现在的广州地化所整体园区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建筑物外形优美,色彩和谐,内部使用功能齐全、完备。园区内绿成荫、花芬芳,绿化率达52%。所区安静、清新、幽雅,体现了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文化内涵,给人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2005年8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视察广州地化所时指出“广州地化所的园区环境已达到科学院园区一流水平”。

科研办公条件和园区环境的极大改善给广大科研人员创造了较为舒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稳定和吸引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招收高质量研究生和博士后以及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优秀科学家来所开展合作研究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组织结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范蔚茗所长:主持研究所全面工作、战略研究与发展规划、制度建设、科研大项目的组织协调。

1959年2月15日出生,广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导。

1981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1984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工作,1986年任助理研究员,1991年任副研究员,1995年任研究员、所长助理;1999年调中国科学院任资环局副局长;2006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

陈绍勇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陈绍勇:党委书记、副所长,主持研究所党委工作,分管人事、园区建设工作。

1962年2月生,广东澄海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导。1982年7月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和2002年在厦门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6年-2007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1998-2002年科研处长,1999年-2002年任所长助理,2002年11月-2007年11月任副所长;2007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院士风采

傅家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傅家谟,1933年5月生,汉族,原籍湖南沅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负责和参加完成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中国科学院重大等三十余项科研任务。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专著5本、译著1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7项,部委级奖20项。1966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系统总结了海相碳酸岩油气生成演化理论与评价指标方法。丰富和发展陆相生油理论,在中国陆相沉积物和陆相原油中首次发现葡萄藻烷(烯)、含硫有机化合物等20多种新生物标志物。1993年组建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环境中毒害有机化合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内分泌干扰化合物(EDs)的生物地球化学与调控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大气、水、沉积物/土壤和生物中毒害有机物的检测技术与含量分布、污染源解析、存在状态、界面作用与区域/全球迁移、生物/非生物降解作用机理与环境治理/修复技术等。主持研究开发了以“水杯子”为品牌的直饮水深度处理工艺。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多名。

谢先德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谢先德院士,男,1934年10月出生,汉族,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现任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科协名誉主席。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藉院士,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7年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

1952年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第聂伯罗彼得诺夫斯克矿业大学,获地质矿物学硕士学位,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兼广东省科学院院长,广东省科协主席,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0年被选为国际矿物协会主席。专业方向为近代矿物学。是水碳硼石、章氏硼镁石、锌赤铁矾、涂氏磷钙石、陈国达矿等八种新矿物的主要发现者之一,在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场的选定及爆后效应研究,以及中国首次地面成坑核试验的地质效应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天体矿物学和动态超高压矿物学的研究,先后对受人工超高压冲击矿物、地表陨石冲击坑矿物和在太空中遭受过撞击的陨石矿物进行了微观研究,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丰富了动态高压矿物学和地幔矿物学的内容。他还是“广东沿海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广东东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广东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与对策研究”和“广东沿海地质环境与灾害防治研究”等几个省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为广东省的资源和环境研究做出了贡献。主笔或参加编写专著12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22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美国最佳论著奖1项。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20余名。

附件列表


96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