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4年,由东北林业研究所筹备处、东北土壤研究所筹备处、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农产化学研究室土壤微生物部分合并组成,是以林业、土壤、植物、微生物与环境科学为基础的生物学、地学研究所;1987年更改为现名。半个世纪来,本所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家林业和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共获得科技成果48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22项,省、部级科技奖154项,出版专著237部,发表论文4500余篇,其中SCI论文221篇,授权专利108项。建所48年来,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为国家林业和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满足国家需求的同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在国际应用生态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创建于建国初期,由东北林业研究所筹备处、东北土壤研究所筹备处和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农产化学研究室土壤微生物部分合并组成,拥有一支以生物学、地学为主的综合性科研队伍,能够为解决国家经济建设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重大综合性问题贡献力量。几十年来,面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战略需求,该所注意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积极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在区域整治规划、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农林业建设、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环境质量评价和生物工程治理以及若干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其中一批应用研究成果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腾格里沙漠固沙造林技术、阔叶红松林采伐更新方式、三北防护林营造工程技术、苏打盐土种稻改良、内蒙古半干旱风沙地区综合治理、农用抗菌素和菌肥在农林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应用、污染农田生态工程治理及污水处理技术等;一批基础性研究成果,在中国生态学科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非豆科树木固氮、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农业生态系统水份养份循环、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过程、种群生态模型以及东北地区土壤发生分类和东北地区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等。建所以来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4项,有108项专利技术获得授权。编辑出版《红松林》 、 《东北落叶松林》 、 《农田防护林学》 、 《东北木本植物图志》 、《东北草本植物志》、《东北藓类植物志》、《中国东北土壤》、《生态动力学》、《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研究》、《生物固氮研究方法》、《污染生态学》和《中国土壤肥力》等专著1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00多篇。
该所与德国、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奥地利、丹麦、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该所具有生态学、微生物学、土壤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植物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生态学、微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已发展成为我国生态科学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该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自身学科优势为基础,集思广益、反复论证、不断凝炼,明确了研究所的学科方向、重点研究领域、发展目标和新学科生长点。研究所的战略定位是:“针对林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应用生态学的发展需要,在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土壤生态与农业生态工程领域开展应用基础性研究工作,丰富和发展森林生态学和农田生态学基础理论,为中国主要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食物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关健技术,将研究所建设成为国家应用生态学研究基地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到2005年,成为国家森林生态学、区域农田生态学研究中心;到2010年争取成为中国科学院30个国际知名研究所之一” 。
研究所科技创新目标是:“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以主要陆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土壤生态与农业生态工程领域研究,探明森林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主要生态过程,建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模式,提供生态系统管理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关健技术,为我国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发展应用生态学”。同时在东北主要类型森林资源管理、东北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黑土培育与环境友好控释肥料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
为保证创新目标的实现,研究所调整了科研结构,集中优势力量,将原有的10个研究室调整整合为“一室三中心一基地”的科研体系,即:一室为“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三中心为“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土壤生态与农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心”、“生物与环境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一基地为由不同地带、不同类型的四个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中国科学院乌兰敖都荒漠化试验站、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试验站)和中国科学院东北生物标本馆、东亚苔藓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植物园组成。
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是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根本,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近年来遵循“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原则,建立新型用人机制,到2001年末,全所在编职工31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37人,副研究员80人,中级职称人员104人。首批进入创新试点人员92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历57人,占创新科技人员71%,进入创新试点研究员岗位23人,具有博士学历占83%,进入创新试点人中45岁以下81人,占创新试点人员总数68%,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研究所创新工作的主体力量。在分配机制上实行“三元结构”工资制,对创新岗位人员和项目聘用人员设置岗位津贴,并加大绩效奖励力度,吸引了人才和稳定了科技创新队伍;相应出台了定量考核评估制度和10%末位淘汰制度,对科技创新队伍实行科学和严格的考核,使科技队伍保持创新活力。在流动队伍建设上,积极扩大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队伍,目前有在学研究生16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人,硕士研究生66人,在站博士后17人。积极吸引国内外高级访问学者来所短期工作,并先后与东北林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联合共建,互聘兼职教授,使该所创新固定岗位人员与流动人员的比例达到1:1.7,优化配置了人才资源。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园区建设是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又一举措,近年来积极利用国家投资和自筹资金1100多万元,对两个实验大搂、东北生物标本馆和学术活动场所进行改造装修,为科技人员创造一个舒适宁静的科研环境,又自筹资金170多万元,完成了宽带网建设,为科技人员提供信息畅通的工作条件,购置更新了气质联用仪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使全所仪器设备达到1300多台件,价值2000多万元,使科研支撑条件达到先进水平。
改革和创新,使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实现了快速发展,科技竞争力快速提升、科技产出丰硕、对社会贡献加大,并吸引和凝聚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技竞争力快速提升。1998-2001年,全所共承担国家攻关课题2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7项、中科院重点、重大、创新及百人计划项目35项、省市课题60项、国际合作项目22项、横向委托项目55项。其中:国家863项目《新型缓控释肥料、生物肥料、高效有机无机复合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重点技术示范区》和国家计委产业化项目《内蒙古库布其沙地植被快速建设产业化示范工程》获得项目级主持地位,是该所近年来国家级重大项目争取上的重要突破。四年来全所经费收入达到1.22亿元,比前四年增长70%,创收能力大幅增强。
科技成果丰硕。1998-2001年,登记科研成果43项,获奖成果14项;其中作为第一主持单位的“新型肥料-长效碳酸氢胺的研制和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土地处理系统-城市污水处理革新/替代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农田防护林研究”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奖;是该所近几年来高等级科技奖的重大突破。授权专利20项,是前四年的4倍;发表论文1038篇,是前四年的2.5倍;出版专著32部,是前四年的1.3倍。
对社会贡献增大。1998-2001年,与地方政府、企业签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合同80余项。其中,与东北制药集团合作的Vc二步发酵技术项目,使东药集团年产值达到10亿元,利润6000万元,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做出贡献。
学术影响不断扩大。近几年该所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国际国内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四年间,该所举办8次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和4次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其中:2001年8月成功地承办了“第十二届世界肥料大会”,这是世界肥料中心第一次在中国乃至亚洲国家召开的世界肥料大会,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肥料科学界与企业界的800余位代表参加了大会,扩大了该所在肥料科学领域的学术影响;2001年9月该所举办的“21世纪应用生态学科前沿报告会”,60多位国内一流的应用生态学家参加会议,稳定了该所在应用生态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地位。
科技队伍建设取得可喜进展。人才的培养与凝聚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宽松的学术环境和优惠的政策使该所吸引和凝聚了一批国内外生态科学的优秀人才,9位来自国内外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加盟该所“百人计划”,有力地推动了该所新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建设。2001年该所还实现了院士科学家零的突破,使该所科技队伍实力和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明确的学科目标,灵活的运行机制,宽松的学术环境,优秀的科技创新队伍和团结奋进的精神氛围,为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所将为国家经济建设和21世纪应用生态科学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以应用生态学为主攻学科,以实验生态学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陆地主要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生态系统生态过程与格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调控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应用生态学理论与技术体系,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科学基础、决策依据和关键技术,在国家应用生态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孙铁珩,污染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铁珩,男,辽宁省海城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孙铁珩先生长期致力于污染生态学、环境生物学和生态工程学研究。开辟了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生态学研究新领域,建立了以污水土地处理和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为主体的污染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体系。主持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和(同日本、德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十余项,取得显著成就,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和部委科技进步奖等15项。其中他主持的“城市污水处理革新/替代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孙鸿烈,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土地资源与土壤地理学家。河南濮阳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
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1960年为中科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1961年起任中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助理研究员。1972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综合自然室助理研究员。197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4年-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后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4月当选为中科院主席团成员。1993年10月当选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副主席。1994年、1996年6月、1998年6月分别当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副主任。1995年—1999年1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98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
中科院沈阳生态所新型肥料工程中心
沈阳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1997年,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与沈阳市科委共同组建,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为控股单位,是中心运行的核心力量。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期从事新型肥料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担负着中国新型肥料研发的重要任务,是国内新型肥料领域的排头兵。中心具有较强的基础研发、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的队伍和能力,已达到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成为推进中国肥料发展的主要技术发源地。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开展肥料工程化与产业化研究,使中心成为肥料科技成果新产品、新技术的孵化器。中心以先后被沈阳市科技局、辽宁省科技厅列为市、省新型肥料工程中心,目前正在申请国家工程中心。
中心曾先后研发和推向市场的技术有:长效碳酸氢铵、缓释尿素、长效缓释复合肥、长效复合肥添加剂NAM、广谱氮肥长效增效剂系列产品、高氮复合肥防结块剂、人参专用肥、老参地改良剂等一系列技术产品。中心新型肥料技术已在全国得到全面推广,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和欢迎,也得到国家、省部各级领导的肯定。到目前中心研发的长效缓释肥在中国已占缓控释肥总量的85%以上,占世界缓控释肥总量的1/3,成为世界产量最大的缓控释肥料品种。
中心已具备缓释肥、控释肥、稳定性肥料等新型肥料的研究开发能力;具备进行各类化肥添加剂(长效剂、防结块剂等)的开发能力;具备进行相应新型肥料加工生产工艺的研发设计能力。具有占地14200m2的中试厂和进行造粒、成膜、压块的肥料成形设备及合成、复合、干燥、冷却等的添加剂制造设备以及渗漏池、温室气体收集系统等田间检验设备和分析检测等进行营养研究与成分研究的整套设备设施。
沈阳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资产2200万元,2007年总收入1600万元,其中销售收入1150万元,研发费用450万元,占总投入的28.1%。
“中心”的总体目标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使工程中心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肥料工艺与产品的研发基地与技术产地,推进中国肥料行业向前发展。
新型间歇式气-液交换生物反应器组培技术
林木、花卉繁育技术及其产业化
重点开展了林木、花卉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提出间歇式气-液交换生物反应器组培体系的生物学、微生态学调控与优化途径,采用微生态环境多因子精密调控技术、培养液循环利用与净化更新技术和可变频多路监控设备,研制了新型低成本间歇式气-液交换生物反应器,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间歇式气-液交换生物反应器组培技术体系,实现了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裂叶榆、紫椴等林木和百合、郁金香和玫瑰等花卉的高效低成本快速繁殖,对于林木和花卉的工厂化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应用于林木和花卉组培繁育,增殖系数提高到7-10,比原有方法提高1倍以上,驯化成功率90%以上,降低成本30%-40%。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