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遥感所现有职工193人。其中科技人员150人,包括中科院院士4人,研究员29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47人,中级科技人员54人。现有在学博士生141人,硕士生105人,博士后7人。遥感所系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遥感所)1979年成立,作为我国遥感科学与综合应用技术国家级、开放型研究机构走过了28年辉煌的历程。在遥感界著名的陈述彭院士、杨世仁研究员、童庆禧院士、徐冠华院士、郭华东研究员、李小文院士历界所长的带领下,中科院遥感所成功组织了著名的中国遥感工程三大战役--腾冲航空遥感试验、津渤环境遥感试验、二滩水能开发遥感试验;“六五”至“九五”连续四个五年计划主持国家遥感科技攻关项目;建立了中国最完善的高空机载遥感系统;主持了中国第一个遥感重点基金“地表双向反射特性”、第一个遥感重大基金“遥感信息传输机理”、第一个遥感攀登计划“地表能量交换的遥感定量究”。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新的历史阶段,由顾行发所长领导的管理团队以全新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中科院遥感所适应新形势的战略定位:以遥感科学与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系统论证、综合国情遥感监测与预警系统为支撑,以遥感科学与试验、遥感技术前沿与信息挖掘、遥感综合应用技术、遥感信息工程为主要科研方向,通过完善遥感科学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和实施人才战略,引领我国遥感科技发展,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前沿科技创新能力的遥感科学技术国立研究机构;通过遥感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集成、新型遥感前沿技术与遥感系统综合论证、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构建遥感应用工程化、产业化促进平台和技术培训基地;为国家安全、资源开发、防灾减灾、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国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供遥感应用技术支撑,为地方政府、重大工程、企业和公众用户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中科院遥感所目前拥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大国家级科研机构,设有遥感辐射传输、环境遥感前沿、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遥感定标与真实性检验、遥感图像处理、农业与生态遥感、减灾与应急遥感监测、遥感空间信息系统、数字地球与导航定位、国土资源遥感、非再生资源遥感等12个研究室,建有国家航空遥感中心、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站、遥感综合试验场、遥感数据网络中心等科研支撑体系,在新型遥感探测机理、高光谱遥感技术、红外多角度遥感技术、微波遥感应用技术、遥感定标与真实性检验技术、航天遥感系统论证、传感器网络研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学科方向,将重点发展海洋遥感、环境遥感、灾害遥感、城市遥感和极地遥感等应用研究方向及定量化遥感方法技术、遥感一体化系统集成技术等。
本着科学研究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建所宗旨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构建与行业用户联盟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战略,中科院遥感所目前与国家环保局联合建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与军事医学院联合建立了“公共卫生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与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水库管理司/中科院资环局共建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信息管理中心”、与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建立了“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与国家禁毒委员会联合建立了“毒品原植物遥感监测中心”等联合机构,还将继续与相关行业用户发展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我国遥感业务化系统建设,带动相关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
中科院遥感所目前拥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爱因斯坦”讲习教授、2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名“百人计划”、2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58名高级研究人员、200名在职职工、160余名项目聘用人员、200余名博士生与博士后、100余名硕士研究生。为了顺应国家对遥感技术的重大需求和取得高强度投入下的科学回报,中科院遥感所面向国内外招聘领军人才,形成院士、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创新研究员三个层次的学术带头人骨干团队以及知识、年龄结构更趋合理的科研人力队伍。
中科院遥感所建所以来,取得了数百项科研成果,其中78项获国家级和部级科技成果奖,如防汛遥感应用试验成果获国家一等奖以及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金矿成矿模式找矿方向及找矿选矿技术方法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取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方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基于网络的洪涝灾情遥感速报系统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定量遥感基础理论研究获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遥感信息传输及其成像机理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腾冲航空遥感试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地表遥感信息传输及其成像机理研究”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津渤环境遥感试验”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空机载遥感实用系统”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了遥感多位信息集成的装置和方法、数字水份土壤测量仪等多项技术专利;获得了30项软件登记权。建成的国土资源遥感动态监测系统、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与应急响应系统、农作物估产与农情预测系统三大遥感应用运行系统以及研发的IRSA遥感图象处理系统、HIPAS高光谱图像处理软件系统、GRACE雷达图像处理软件系统、RSQA-CBERS遥感图像定标软件系统、地网GeoBeanS网络空间信息平台软件、卫星定位数据智能记录与处理系统等核心技术成果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勘探、海洋环境监测、土地利用调查、水资源开发、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重大灾害监测与评估、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护与监测、公共安全、国防事业、数字地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以来,中科院遥感所承担了1项973项目、16项863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43项部委委托项目;承担了中科院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监测、评估与预警”、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北京地区大气环境监测行动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应用分系统组长单位,组织开展了前期立项论证和实施方案撰写工作;将持续开展原始创新、核心技术储备和应用拓展研究。
中科院遥感所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国内相关院校、研究所、业务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多种合作模式。国际数字地球协会和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挂靠遥感所,主办刊物有《遥感学报》和《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己开展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合作研究项目包括:中美航天飞机雷达遥感、中法遥感定标、中日高光谱精准农业试验、中美多角度遥感研究、欧盟支持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平台、亚太经支持的干旱地区水资源遥感监测管理系统、中日环境监测与水灾监测信息系统以及与欧美合作的遥感作物估产研究等;正在以及后续待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有:加拿大熊猫计划项目、中法航天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泰-中政府间遥感合作计划、澳大利亚CSIRO定标与真实性检验科技合作计划、欧共体CHRIS高光谱遥感合作计划等;为确立我国在国际遥感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院遥感所全体科研人员将以团结、创新、奋起的崭新姿态携手国内外合作伙伴跨入2008年,共同迎接新的科学挑战,共同开创遥感新天地!
遥感所的学科方向是遥感基础研究、遥感应用研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
遥感所的研究领域包括多角度遥感、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全球变化遥感、虚拟地理环境遥感、极地遥感;国土资源遥感、生态环境与资源遥感监测、农业估产遥感、灾害遥感、固体地球与海洋遥感;遥感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空间定位导航与遥感。
根据知识创新工程的实践和遥感信息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以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遥感信息技术部、资源环境遥感应用研究中心、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成的科研机构以及由航空遥感中心、航天数据接收站及网络中心、遥感试验场组成的科技支撑系统。
为了更有利于遥感科研工作的开展,遥感所还与国务院三峡办、国家航天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建立了数个非法人机构。
遥感所拥有两架高空遥感飞机,系中国科学院八大科研运行系统之一,承担院内外遥感飞行,至今已运行19年。
遥感所还是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挂靠单位,对外称中国环境遥感学会。
遥感所主办刊物有《遥感学报》和《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均系中国科技期刊核心刊物。
以遥感科学与技术创新为基础,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社会大众对空间信息的巨大需求,着力打造天空地一体化遥感论证和综合国情遥感监测与预警两大重点领域和遥感科学与试验、遥感技术前沿与信息挖掘、遥感综合应用、遥感信息工程四大科研方向,全面提升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
战略定位
成为我国遥感领域具有开拓、导向、培训、示范作用的国立研究机构;成为我国遥感科技的引领者;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前沿科技创新能力的遥感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科技创新战略目标
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发展契机,在未来十五年中,我所将以提高遥感创新能力为主线,攻克制约遥感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地球系统科学中应用面临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取得国际领先的遥感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开展新型遥感器概念设计和天空地一体化对地观测系统论证,大幅度提升我国自主遥感信息源的市场占有率和应用效益,建立自主创新的遥感信息综合处理与应用体系,引领国家主要行业的遥感应用。
事业发展战略目标
围绕科技创新目标,遥感所在人员队伍、学科布局、科研产出、研究环境、管理方式应逐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形成学科齐全、科研成果国际一流的综合性遥感研究机构,成为国际先进的遥感科学基础研究中心、国家天空地一体化遥感论证中心、国家级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和空间信息同化研究中心、国家安全与资源环境遥感综合应用中心、遥感与空间信息产业化和国际推广中心。
加强培养国际一流的遥感科技顶尖人才,力争培养出10-20名领衔式将帅人才,并形成以他们为核心的5-10个国际一流创新研究团队,在人才总量与质量上达到世界同领域一流研究所的水平。
建设具有国际一流的实验设施和科研环境,借助国家航空遥感系统大科学工程建设,拥有完备的地面遥感试验场站和大型遥感数据处理设备等国际一流遥感装备。
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家民主化管理,营造团结互助和踏实勤奋的研究所氛围。
所可持续发展的“6+1”计划
1)原始创新计划;
2)综合集成应用计划;
3)大众应用产业化计划;
4)走出国门计划;
5)创建和谐创新文化计划;
6)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1)加强国家级成果奖项的凝炼。
提出了“抓两头、放中间”的发展战略
总体发展思路:
2.以服务国家航天事业为目标,建设航天遥感论证体系;
3.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设综合信息预警系统;
4.积极推动跨部门、跨学科联合,促进学科交叉发展;
5.更加切实的重视遥感机理与基础研究;
6.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引进力度;
发挥遥感国家队作用;引领遥感技术与应用发展
具体发展思路:
n加强原始创新与集成
n放中间,抓两头
?不与行业竞争,提倡服务与联合
?为国家安全和综合部门提供一体化方案
?为地方、企业、公众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n走出国门
n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为目标,确定遥感所的总体定位
n以加强遥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进一步凝炼目标:
?开拓前沿遥感机理和遥感应用基础研究,取得国际领先的遥感科学基础研究成果
?开展新型遥感器概念设计和天空地一体化对地观测系统论证,提升我国自主遥感信息源的市场占有率和应用效益
?建立自主创新的遥感信息综合处理与应用体系,引领国家主要行业的遥感应用
n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国立遥感研究机构
?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的遥感科技顶尖人才
?建设国际一流的试验设施和科研环境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研管理体制
n面向应用的天地一体化遥感论证框架
n综合国情遥感监测与预警系统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建立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预警系统,提高系统的监测、检测、验证和预警能力,提高国家对重大问题的预见和处理能力
?在区域、国家与全球三个层次上开展综合性的、多目标的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预警,为国家提供其不受行政干预、不受部门利益约束的科学信息,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持
n地球系统的遥感模拟与同化研究
通过点面结合、瞬间和过程结合,实现遥感面观测与传统台站的地面点观测的信息同化,促进遥感数据到信息的有效转化。例如,台风预报麦沙台风预报不准,我们虚惊一场,因为遥感信息没有同化进数字预报模式……
?遥感辐射传输模型与遥感信息的时空尺度效应
?遥感模型、先验知识于一体的典型地物波谱知识库
?多源遥感数据的智能处理与综合定量反演理论
?地球系统的遥感模拟与遥感信息四维同化平台
n深耕两大行业应用领域
?环境: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卫星中心联合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海洋:与国家海洋局海洋卫星应用中心联合成立空间海洋联合研究中心
1963年地理所航空像片综合利用实验室
1978年地理所二部
1979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
1994年成立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1997年成立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998年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体系
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体系
2003年成立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
2004年成立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6年通过中国科学院二期创新工程评估进入三期创新建设
组织了著名的中国遥感工程三大战役:腾冲航空遥感试验、津渤环境遥感试验和二滩水能开发遥感试验
连续四个国家五年计划遥感攻关项目(六五-九五)
第一次定量遥感综合试验:北京星-机-地遥感综合试验(2001)
第一个遥感重点基金:地表双向反射特性(1994-1996)
第一个遥感重大基金:遥感信息传输机理(1994-1998)
第一个遥感攀登计划:地表能量交换的遥感定量研究(1997-2000)
第一任所长:陈述彭院士
陈述彭院士
1920年2月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遥感应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学术泰斗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主任(1985-1991)、学术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1985-1995),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2-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5-)、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顾问(1991-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顾问(19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二届委员(1990-1994)。
主要职务:
重大基金项目《遥感信息传输机理与地学成像规律》首席科学家(1994-1997)
《地学多维图解》基金课题负责人
《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江西省山江湖综合治理》委员会高级技术顾问
《黄河三角洲持续发展》中国专家组成员
中国-巴西资源卫星应用系统智能化总设计师及中国小型卫星群的倡议者之一
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备委员会委员及国际空间年地球科学专家组中国代表(1992)
UNDP/ESCAP亚太地区空间应用特邀评委专家组成员(1993)
英国“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及德国“地球信息系统”杂志国际编委(1985-)。
中国地圈/生物圈委员会委员(1990-)
国际减灾十年中国委员会委员(1992-)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地球信息科学客座研究组成员(1993-)
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地理制图、航空像片综合制图和地图编制自动化的实验研究。开拓了我国遥感应用新领域,倡导并组织了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发展地球信息科学,推动“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探索“地学信息图谱”的新概念和新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代表性学术著作:
《地学的探索》 (四卷册)
《地球系统科学》等巨著
《石坚文存》 (六卷册)
任周光召主编《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百科全书》第一卷《地球科学》主编(1994-1996)
王大衍主编《太空·地球·人类》的第二部分:“人类生活的星球”主编(1993)
论著选辑《中国遥感与地球信息系统之崛起》(英文,1994)
《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1995)
《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1999)
第二任所长:杨世仁研究员
第三任所长:童庆禧院士
童庆禧院士
男,1935年10月生,遥感技术与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前任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童庆禧院士是我国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的最早开拓者之一。近30年来在遥感技术和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于199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撰写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其科研成果曾13次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两次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
童庆禧院士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致力于将我国遥感技术和应用的新发展、新技术、新成果推向国际舞台,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他曾应聘为日本国宇宙开发事业团"全球研究网络系统"计划国际专家组成员,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一技术委员会第五工作组委员,任国际航空遥感和应用地质遥感两个重要国际遥感会议组委会执行委员,他也曾长期主持中日、中美、中法在相关领域的合作研究。
童庆禧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科学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第四任所长:徐冠华院士
徐冠华院士
徐冠华,男,1941年12月生,上海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原国家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主要从事专业为资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1979年至1981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自然地理系进修遥感科学。1984年被林业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专家。1986年和1990年两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1991年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99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曾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资源信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国家科学技术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图形图像学会理事长,国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遥感与航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遥感学报主编。现为我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
徐冠华院士具有良好的地学和数学基础,在卫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综合调查与制图的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造。主持多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及国际合作项目,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其中,主持完成的“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公共实验区研究”项目,1989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的“用于森林资源调查的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项目,1988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研制成功我国已知最早的用于资源调查的遥感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发展了遥感综合调查和系列制图的理论和方法,领导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系列制图技术规程;他领导的“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课题在空间遥感应用规划、技术难度和时间要求上在当时均属空前。
第五任所长:郭华东研究员
郭华东
郭华东,1950年10月出生,籍贯江苏。现任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中科院遥感所所长、中科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兼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秘书长及ISDE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执委、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大等7所大学兼职教授,并任“国际数字地球杂志”主编及5个国内外期刊编委。
长期从事遥感信息科学特别是雷达对地观测研究。在雷达对地观测领域,侧重研究微波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相互作用机理,是航天飞机雷达对地观测计划、全球雷达遥感计划等8个大型国际雷达计划的项目PI;在遥感应用领域,取得金矿资源探测、灾害环境监测等系列成果,努力推动国内外遥感考古事业的发展,完成“神舟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系统”建设;连续8年任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主题专家组组长及责任专家,对国家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贡献。创意并主持完成推出“数字地球原型系统”。
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3部。作为第一完成人和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3项,获中科院等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5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先后被授予中科院、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第六任所长:李小文院士
李小文院士
男,中科院院士,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现任中科院遥感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主持过多项攀登、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现在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
主要科研教学成就:
二十余年来,李小文致力于地物光学遥感和热红外遥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他创建了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是我国遥感基础研究少数国际知名专家之一。
已发表研究论著160余篇/部,研究成果和水平得到了国际公认,研究论文被国内外科研人员广泛引用:论文有28篇被SCI收录,38篇SCI引用557次,44篇被EI收录,19篇被CSCD收录。其1981年的硕士论文1985年被美国权威著作《遥感手册(第二版)》收入,1985年论文于1997年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里程碑系列”,SCI引用113次;1990年获国际劳力士雄才伟略奖,国际权威性“Marquis科技名人录”97年第4版传主。
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973项目等重大遥感基础研究项目,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00年获首都劳动奖章,2001年获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2002年被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人事部,科技部共同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定量遥感基础及应用研究的发展,并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研究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教学方面,李小文教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研究生举办了遥感科学的系列讲座及专题讲座,指导了多名博士,硕士生,推动我国在短期内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遥感机理的研究和试验研究队伍。
代表论文:
[1]LI,X.,1981,AnInvertibleConiferousCanopyReflectanceModel.MA.Thesis.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taBarbara.
[2]LI,X.,andSTRAHLER,A.H.,1985,Geometric-Opticalmodelingofaconiferforestcanopy,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GE-23(5):705-721.CollectedinSPIEsMilestoneSeriesofSelectedReprintsonOpticalRemoteSensingTheoryandMeasurement,ed.J.A.Smith,pp.88-104,SPIEOpticalEngineeringPress,1997.
[3]LI,X.,andSTRAHLER,A.H.,1986,Geometric-OpticalbidirectionalreflectancemodelingofaconiferForestCanopy.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GE-24(6):906-919.
[4]LI,X.,andSTRAHLER,A.H.,1988,Modelingthegapprobabilityofadiscontinuousvegetationcanopy.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26(2):161-170.
[5]LI,X.,andSTRAHLER,A.H.,1992,Geometric-Opticalbidirectionalreflectancemodelingofthediscretecrownvegetationcanopy:Effectofcrownshapeandmutualshadowing.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30(2):276-292.
[6]LI,X.,STRAHLER,A.H.,andWOODCOCK,C.,1995,AHybridGeometricOptical-radiativeTransferApproachforModelingAlbedoandDirectionalReflectanceofDiscontinuousCanopies.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33(2):466-480.
[7]李小文,王锦地,1995,植被光学遥感模型和植被结构参数化,科学出版社,118页.
[8]LIXIAOWEN,WANGJINDI,HUBAOXIN,andALANSTRAHLER,1998,Onutilizationofpriorknowledgeininversionofremotesensingmodel.ScienceinChina(SeriesD),41(6):580-586.
[9]李小文,万正明,1998,互易原理在二向性反射研究中的适用性,自然科学进展,8(4):456-460。
[10]LI,X.,J.WANG,andA.STRAHLER,1999,ApparentreciprocityfailureinBRDFofstructuredsurfaces.ProgressofNaturalScience,9(10):747-752.
[11]李小文,王锦地,A.H.STRAHLER,1999,非同温黑体表面上普朗克定律的尺度效应,中国科学(E辑),29(5):422-426。
[12]LI,X.,A.H.STRAHLER,M.A.FRIEDL,2000,AConceptualModelforEffectiveDirectionalEmissivityfromNonisothermalSurfaces.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37(5),pp:2508-2517.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李小文的遥感基础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科委的持续支持,并与国外有广泛的合作,目前正在主持进行的研究项目及研究计划有:
国家“九五”攀登预选项目“地球表面能量交换的遥感定量研究”(1997~2000)
国家863计划项目“机载多角度、多光谱成像系统”(1998~2000)
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项目“热辐射方向性模型”(1998~2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热点卫星数据研究地表的热点效应(49971059)”(2000~2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九七三)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2000-2005)
现任所长:顾行发研究员
顾行发,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198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1987-1991年先后获得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第七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1993年在法国农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起任法国农科院终身研究员,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法人代表、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常务副主任。并任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应用组组长,中国航天“十一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组总体部专家,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委员会委员,中巴资源卫星推广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空间信息集成与3S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第八届编委,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联合国信息通讯技术促进发展世界联盟(UN-GAID)“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世界联盟应用网络中心”执行委员会副主席,法国大气探测和遥感飞行器科学委员会委员。顾行发长期从事定量化遥感、传感器定标等方面研究,已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CI收录30篇,EI收录32篇。分别于2005年、2006年主持完成了关于CBERS数据定量化应用研究成果的《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增刊和《遥感学报》专刊的出版。十几年来,顾行发共承担和参加15项欧共体和法国国家遥感计划的重大科研项目。自2004年回国以来,主持承担了科技部863、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多项研究工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谭福安书记
谭福安,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1949年生于山东省。1973至197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77年毕业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先后参加青藏高原横断山地区、西南地区和西藏等区域的大型综合科学考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作和考察队、研究所的组织管理工作。
1986年和1991年被聘为助理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办公室副主任;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西南地区发展战略研究考察队办公室主任;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副队长。
199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科技处处长,1994年任主任助理,1995年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1998年任党委书记兼副主任。
2000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正局巡视员。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2006年5月至今任现职
作为学术秘书,参加组织编写了《西南地区资源发展战略研究》和《横断山地区科学院考察研究》丛书。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管理人员突出贡献津贴,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赵忠明副所长
赵忠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盈科优秀青年学者奖"获得者。长期从事遥感影像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工作,发表论文若干篇,书著4部,获专利一项。对于小波理论分析与遥感应用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图像复原、纹理分析、数据融合方面取得了突破。图像复原:首次将小波变换与EM算法结合提出了盲信号复原参数辨识的多级方法,减少了辨识参数的个数,提高了辨识精度和计算效率;将图像复原的正则化解转化为小波的正则化解,同时将约束条件也转化为小波表示,使得求解图像复原问题在小波域上进行,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通道进行不同的处理;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分析进行图像分解,进而将单通道图像复原问题转化为多通道图像复原问题,使得在复原时对图像整体的约束条件降低。纹理分析:将小波变换应用于纹理分析中,并着重研究纹理的尺度空间特性,提出了尺度共生矩阵的概念,进而将尺度空间与灰度空间相结合,提出了既反映纹理尺度特性又反映纹理空间特性的三维共生矩阵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纹理特征提取中。数据融合:提出了基于MRF(马尔可夫随机场)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用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不同时相、不同传感器的图像融合,亦可实现图像与GIS数据的融合。同时赵忠明研究员还曾负责并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了若干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曾负责或参加的5项国际合作课题,承担国内课题20项。
设置概况
◎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
构建三大国家级遥感机构作为集成平台:
(1)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构建十二个基本创新单元:
遥感辐射传输研究室,环境遥感前沿研究室,高光谱遥感研究室,微波遥感研究室,遥感定标与真实性检验研究室,遥感图像处理研究室,遥感空间信息系统研究室,数字地球与导航定位研究室,农业与生态遥感研究室,国土资源遥感研究室,非再生资源遥感研究室,减灾与应急遥感监测研究室。
管理系统包括:综合办公室,科技处,人教处和财务资产处。
◎管理机构
具体的管理系统包括:综合办公室,科技处,人教处和财务资产处。
工作设想:
研究方向为:探索新型主被动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和地物探测能力,重点研究地物微波散射与辐射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微波遥感信息处理分析模型和方法、新型极化和干涉雷达遥感技术与应用方法,并发展相应的专用处理软件和集成系统,开展微波遥感器的多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发展目标为:成为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微波遥感专业研究室,为遥感所的整体发展作出贡献。
管理机制为:统一进行绩效考核,使得研究室的成员都荣辱与共,息息相关,加强集体主义意识,加强整体观念,追求研究室的整体协调发展,多出成果,多出有显示度的成果,多出大成果;
研究室成立前争取到的课题独立承担和管理
研究室成立后争取到的课题,以矩阵方式,统一管理
强调人文关怀,使得研究室的每一个人都得到完美的发展
学科发展:逐步建立完备的微波遥感科学与应用体系,推动中国微波遥感科学,特别是微波遥感应用的大发展,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核心技术凝练:建立典型地物散射与辐射模型,开发完成微波遥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
重大科研成果:与其它研究室合作,争取获得国家级奖励一次
人才培养: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名
经费争取:十一五期间,共计争取经费700万元
发表SCI论文10-20篇,重点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期刊上
实验室的努力方向:
发展以定标与真实性检验为核心的遥感卫星发展全过程质量监督体系;
专注于民用航天遥感论证所涵盖的理论、技术、方法、手段、条件等多个方面;
建立以前瞻性、基础性遥感探测与检测技术为重点的遥感新技术论证模式;
对我国民用遥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遥感数据的定量化、标准化和数据的共享服务;
建设国内、国际合作大平台。
学科发展:
顺应国家民用航天发展,把握国内相关民用航天论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做战略规划与长远安排;
提出不同时期论证中心的工作重点,加强能力建设,形成自身特色;
完善组织建设、着手建章立制;开展业务规划、全面开展科研业务;
与多家单位展开联合,推进论证体系的形成。
完善论证组织结构:
凝炼核心技术:
研究室要发展,必须拥有其核心技术与成果,学科建设应放在首位:
l发展定标与真实性检验科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打造精品工程,开展多单位联合的大型实验,开展原始创新;
l密切关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开展遥感技术前瞻性探索研究;
l形成遥感产业化技术与政策标准研究能力,全方位开展论证。
积极打造国际合作平台:
广泛建立国际合作,建立人员互访、科研合作、成果共享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在广泛国际合作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l积极开展科研交流,同澳大利亚、玻利维亚、法国等多个国家合作,形成遥感定标与真实性检验试验场网络;
l同国外多家机构开展针对不同卫星和空基传感器的定标、真实性检验以及遥感产品信息的应用研究。
l不断参与各类高水平国际会议,鼓励中心人员参与国际合作计划。
l利用国外先进的研究设施与成果,提高论证科研实力,推动研究室在遥感研究前沿领域创新。
加强学科梯队建设:
研究室要发展,必须具有一支精锐的科研队伍。因此,应强化培养科研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尤其注重培养青年学科带头人。具体措施是:
l明确培养方向,要逐步培养出我室的卫星专家;
l紧紧依靠室内所有同志,发挥大家的才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l要把培养高水平的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l在培养人才方面,加强老、中、青三代的学科梯队建设,培养青年学科带头人,提供深造的机会,使之成为研究室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加强研究生培养:
为研究生创造活跃的学术氛围,培养其创造性,加强其道德修养教育,使其在做人、做学问等方面都得到系统培养:
l完善研讨制度共建学术交流空间,开展学术讲座;
l重视研究生中期考核、毕业考核;
l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制度,加强所际及所-校合作;
l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
l争取每年有学生派出国,增进国际交流。
成果设想:
l针对学科发展,深化、细化、实化民用遥感论证体系研究,建立相应的流程、标准与规范;初步形成支撑遥感论证的科研能力;
l针对核心技术凝练,以环境卫星产品研发和偏振技术研究为契机,发展数据产品生产体系;发展新型大气探测手段,形成包括软硬件相结合的系统级解决方案;
l针对重大科研成果产出,在凝练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以国家级奖项为争取方向;
l针对人才培养,将实验室论证中心总体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项目开展工程化管理,产出能承担并完成大型项目的将帅级人才,并且在研究生培养中强化素质训练;
l针对经费争取,在任期内争取到700万的项目经费。
成为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总体部:
l对国家:通过决策部门和科研队伍的结合,促进其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l对航天局:促进和完善航天局机构和自身科研队伍发展,拥有载荷和卫星应用两方面的专家队伍;
l对航天遥感领域:要做民用科学试验星的主要发起者和承担者,成为民用航天的领头人。建立民用航天论证体系和质量检验体系;开展新型遥感器研究,促进新型学科的建设;建立合作平台,联系多家单位,开展论证和应用推广。
l对遥感所:建立工程化遥感技术转化队伍,落实遥感科学的技术化、遥感技术工程化、遥感工程业务化
今后工作设想:
u定位于民用航天遥感论证所涵盖的理论、技术、方法、手段、条件等多个方面。
u发展以定标与真实性检验为核心的遥感卫星发展全过程质量监督体系;
u建立以前瞻性、基础性遥感探测与检测技术为重点的遥感新技术论证模式;
u培养对我国民用遥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能力;
u探索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u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综合论证与遥感试验,系统开展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定标和真实性检验研究及应用,推动遥感数据的定量化、标准化和数据的共享服务。
近期工作安排与长远打算:
l我国环境减灾星应用研究
lDPC与863重大项目的完成
l完成论证中心所需要完成的地面支撑系统设计与项目申请
l完成实验遥感创新岗位组织建设工作
l继续开展热红外遥感应用基础研究
研究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管理为主体的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处理、显示和应用等。对多源空间数据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开发空间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为国家和各部门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确定了研究方向:围绕遥感空间信息工程,确立了“遥感空间信息计算、空间信息共享和决策服务”三个研究方向;
?梳理了研究队伍:围绕遥感空间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建立三大研究小组和一个工程小组;
?研发了技术产品:在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地方和企业委托等项目支持下,研发了“遥感信息提取和目标识别系统、城市公共管理平台、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网络、海洋信息集成与服务系统、公众地图服务系统”等软件产品;
?开拓了应用领域:积极与发改委、建设部、国家海洋局、国土资源部等行业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合作,重点开拓了“城市信息化”、“数字海洋”等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明确了产业目标:围绕我所产业化基地的筹建,建立了“民航信息处理”等两个联合实验室和中关村开发实验室,建立了产业联盟,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04年-2006年期间,承担了以下研发项目: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网络(250万,其中2004年到位105万,2005年到位145万)
?“十五”海洋“863”福建示范区海洋环境监测服务系统:(合同为90万,其中2006年到所57万)
?总装“863”项目:台湾地区遥感综合应用集成与演示系统开发(2005AA712081)(2006年,33万)
?国家海洋局908-01课题:“WY10区块海岛、海岸带遥感调查与研究”(2006年,30万)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门户网站研制(2005年,15万)
?深圳市防洪管理决策支持系统:(2005年,29.5万)
?国土资源部委托项目: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设计(2006年,20万)
?绍兴市规划局委托项目:绍兴市地理信息总体规划设计(2005年,30万)
?淮安市规划局委托项目:淮安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设建设方案(2005年,15万)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政府“生态特区”前期预研项目: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总体规划设计(2006年,7.5万)
?“国研”公司委托项目:城市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系统开发(2006年,24万)
?浙工大和台州学院合作研究开发项目:遥感软件开发(2006年,22万)
?禽流感时空分布:(2004-2005年,20万)
?扬州市418项目:(2004-2005年,40万)
?中欧合作项目:(2004-2005年,15万)
研究室的研究方向:
?遥感空间信息系统(RemoteSensedSpatialInformationSystem)的提出:是实现“遥感数据计算-时空信息共享-应用决策服务”为一体化的技术和应用体系。
?在技术研发上:突破多源遥感空间信息的综合分析与应用集成技术,建立空间分析模型库和知识库,研发“遥感空间信息计算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和决策服务系统”等软件原型;
?在技术应用上:重点围绕“城市信息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数字海洋”等重大应用问题,发展“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城市公共信息管理、海洋立体监测信息服务”以及“公众地图服务”等专业化应用服务系统,为遥感空间信息产业化构筑技术支撑平台,服务于国家、地方和行业的重大决策和社会公众的广泛需求。
研究室的组成:
?固定人员(8人):池天河(研究员)、骆剑承(研究员)、刘少创(研究员)、李红旮(副研)、程晓云(副研)、刘冬辉(副研)、张新(副研)、王秀丽(助研)
?项目聘用(5人):毕建涛(副研)、沈占锋(博士后)、杨帮会、吴珍珍、张成刚
?研究生:20余人
?辅助人员:2名
工作设想:
1、打造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核心研究团队,发挥总部作用
在已有比较完整的遥感空间信息系统研究团队基础上,将进一步整合所里有关遥感空间信息工程技术(测绘工程、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力量,按照遥感空间信息产业链进行有机组合以及相互之间资源和人才穿插,围绕工程中心产业发展部署来设置研究方向和构筑研究团队,成为工程中心的核心研究团队之一,并发挥总部引领作用,全力为我所遥感空间信息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构筑“金字塔”式梯队架构
3、探索“矩阵”式管理与协作开发模式
4、制定严谨的学术培养计划和严格的技术训练体系
?核心梯队人才的培养:根据研究室研究布局,扶持副研究员一级担任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将“责、权、利”下放到各个研究小组中,培育其稳定长期的研究方向,提高其组织管理才能,最终形成研究室研究梯队的核心人才。
?研究生培养:建立研究室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和导师组(导师+学术指导+研究小组负责人)制度来实行对研究生的共同培养,尽早确定并稳定学生的研究方向,培育浓厚的团队学术氛围和个人研究兴趣,制定严格的训练计划,鼓励参加相关的研究项目,建立梯队化的“传帮带”机制,保障学生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协调发展。
5、集中力量,有限目标,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在研究室建立初期,为了尽早构建遥感空间信息系统技术体系,打造精品和样板,必须集中优势力量,瞄准有限目标,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十一五”伊始,研究室首先选择以“海洋”和“城市”为突破口,建立与行业部门的紧密合作关系,聚集研究室的优势,重点围绕“城市公共信息管理平台”和“数字海洋原型系统”两个平台的研究开发,来初步构建遥感空间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突破其中关键技术来建立核心平台,再逐步向国土、电信、交通等领域开拓,最终全面实现为政府决策、行业部门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
工作目标:
1、学术研究目标
通过“十一五”的发展,抓住机遇,在可持续发展科学问题指导下,研究“遥感空间信息计算、空间信息共享和空间信息决策服务”等三大核心技术,通过顶层设计,探索遥感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模式,研发齐全的空间数据产品和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规范,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遥感空间信息核心技术产品,开发自主产权的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平台,以国家、行业和地方重大应用需求为导向,形成一系列专业化的应用示范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重点为“数字城市”、“数字海洋”、“数字国土”等数字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社会公众和国家政府决策提供综合性的空间信息服务支持。
2、产业化目标
作为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核心研究团队之一,积极开展兄弟研究室的协作互动,共同发展遥感空间信息产业的技术支撑平台,推动我所产业化基地、全国性空间信息产业化网络和企业联盟的建设,力图通过5年积极的良性循环发展,最终走向规模化、企业化的发展道路,为奠定我所在遥感与空间信息产业化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发挥核心骨干作用。
3、重大科研成果产出
在对遥感空间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的探索和凝练基础上,通过对重点示范工程的应用系统集成,形成“分布式遥感信息计算平台、网格化城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科学数据共享网、公众化大地图信息服务网以及原型系统”等5大技术成果,取得相应的软件著作登记权,对其中重点创新性技术取得发明专利3-5项。以上5个技术成果将成为“遥感空间信息系统”研究室的标志性产品,是面向政府、行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的技术支撑,也将成为我所发展遥感空间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人才培养
围绕遥感空间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构筑塔式团队组织架构,围绕三大研究方向,组建三个研究小组和一个工程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来培养人才,包括几个方面:
?核心梯队人才的培养:5年内,再培养核心技术人才4-6名,形成12个固定人员以上规模的研究团队(3名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4-5名助理研究员);
?研究生培养:每年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名以上、博士后2-3名,其中每年有2-3名学生获所级以上优秀学生称号。
经费争取:
“十一五”期间(2007-2010),研究室争取科研经费至少1000万。其中,目前已经争取到的项目渠道如下:
?国家海洋局908-03“数字海洋原型系统”设计项目:130万(与相关研究室共同承担);
?国家海洋863重大项目-福建示范区信息集成课题:研究室将承担其中信息平台和服务系统两大核心任务,“十一五”期间可争取至少500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与建设部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申请成功了三个课题,根据任务书可落实到我所的经费约200万;
?芬兰贷款的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信息化工程项目:首期项目为200万,已经草签协议,2007年开春后开展;
?深圳西丽水库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和深圳合作伙伴联合中标(150万),软件开发部分为50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基金、天津联合实验室启动项目等零碎项目:150万;
同时,与兄弟研究室共同努力,在以下几方面具有争取潜力:
?国家海洋局908-03“数字海洋原型系统”的开发:待设计完成后,与兄弟研究室协作,全面争取其开发项目,估计在1000万以上;
?对地观测863项目重点项目-网格GIS:一直参与前期工作,将与所内有关力量一起争取承担其中一个课题,约200万;
?国家支撑计划和平台计划: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网络,纳入2007年滚动计划中,约300万;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西南大型水电站群生态安全遥感监测与河流健康维持关键技术研究,与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华能等合作,参与前期运作之中;
?发改委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和主体功能区项目:与宏观院合作,参与前期工作之中;
?国土资源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我们负责了其设计规划工作,将全面参与该工程的建设;
?国家海洋局602与福建省地方908项目:我研究室将争取其中空间信息平台和服务系统的研发工作,另外还包括厦门等地市一级的海洋信息化规划设计工作。
?天津遥感产业化基地:目前正与天津市科委和高新区洽谈1000万的产业化项目之中;
?地方信息化建设项目:包括绍兴城市规划、淮安城市规划、额尔古纳生态特区、深圳水利、厦门海洋、新疆国界、广州移动、河南电力、杭州导航等,目前已经完成这些地方的前期设计工作,“十一五”期间将通过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全面开展这些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我所将承担其中信息平台的研发工作;
开展数字地球、WEBGIS、虚拟地理环境、空间信息决策支持、导航定位等方面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相应的地球空间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系统,为国家和各部门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学科理解:
数字地球是空间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涵盖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3S技术领域,而导航定位则是当前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方向,产业化势头良好。
具体到本研究室,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发展GIS为主,兼顾导航定位方向;
2).可以细分为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
3).包括理论研究、软件开发、硬件研制、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化等重要的工作内容;
研究室设置:
是所三期创新的重要举措,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空间信息技术。
1)肩负着发展GIS与GPS应用系统的重任,代表遥感所参与国内外竞争,形成品牌产品,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
2)整合所里GIS方面的技术队伍,进行优化配置,形成团体优势,提高战斗力。
3)大力发展GIS学科,在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上实现突破。
队伍建设:
数字地球与导航研究室成立以后,将整合了所里原来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的主要技术队伍,从而成为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但是,如果不能协调领导好,则不仅不能实现整合的初衷,而且将会产生若干不必要的摩擦,从而形成一加一小于二的严重后果。因此,工作的基本设想是,在充分保持现有各组人员工作的工作基础上,积极开拓,争取新的项目,以新项目作为队伍整合的基础,密切所有人员的合作,使大家真正融为一体。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各自已有的项目和工作关系不加干涉,二是大家共同合作运作更大的项目,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平台软件开发:
1)地理信息系统;
2)WebGIS;
3)虚拟现实系统;
应用系统:
1)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2)地籍信息系统;
3)环保信息系统;
4)林业信息系统;
5)应急指挥系统;
6)PDA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项目争取:
1)国家项目:863计划、支撑计划等;
2)行业项目:土地、林业、灾害等领域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
3)地方项目:数字城市类的项目等。
理论研究:
1)时空数据模型;
2)三维模型;
3)空间数据服务;
4)虚拟现实可视化;
5)空间数据服务;
6)空间决策支持机制…
预期取得的成果:
学科发展:形成数字地球与导航定位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时空模型、三维模型、空间决策推理、空间数据共享等方面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并具备持续深入的发展能力。
平台软件开发: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开发出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虚拟现实与可视化软件,成为国内知名品牌:1)地理信息系统;2)WebGIS;3)虚拟现实系统。
应用系统开发与产业化:数字城市、土地管理、水利管理、林业管理、环保信息管理、灾害管理、应急指挥系统等方面应用系统开发,形成产业化能力。
知识产权:1)专利3项;2)软件著作权登记6项;3)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3篇。
经费:每年到位经费500万元。
人才培养:博士生10名,硕士生20名。
重点研究遥感图像通用处理、信息智能化提取、信息挖掘、大型海量遥感数据处理平台等技术,为遥感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学科定位:
遥感图像的通用处理技术;
与通用技术紧密相关的专用系统、软件产品、地面系统;
从不同层面和方向支撑重点实验室、论证中心和工程中心的发展;
发展目标: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工作设想:
l由研究员率领,由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和高年级研究生组成研究团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主要的技术领域有:数据压缩、图像恢复(匹配与纠正、图像复原与去噪)、模式识别等。数据源不限。加强国际合作,自主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充实研究团队。
l一方面寻找来自于国家和社会的项目和资源,与目标客户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互相支持,将关键的核心技术服务于项目;另一方面针对市场需求,研发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的商业化产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将关键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目标。
l加强信息管理和信息建设,主动把握市场方向,积极探索技术发展方向,为技术发展和项目及产品生产指引方向。
工作目标(至2009年):
l将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学科发展成为在数据压缩、图像恢复、模式识别等领域具有若干核心技术的关键学科,至少有六项发明专利,六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和若干商业化的软件产品。07年已经申请四项发明专利,获得三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l自主培养或引进高水平的研究人员2名;培养博士生6名;硕士生10名。
l年经费大于300万。
软件工程管理与质量保证措施
n完善组织管理
设计、开发、测试、保障组,各负其责,互相配合
n严格过程控制
ü完善组织管理
ü编码规范
ü代码版本管理
ü每日构建
ü代码检查
ü内部网站
ü工作日志
üBug追踪系统
n加强测试修改
n强化交流总结
研究遥感空间信息在水灾、旱灾、火灾、风灾、油气污染等灾害中的应用,同时建立突发性环境灾害事故的遥感紧急响应系统与响应机制。
研究方向:
研究遥感、空间信息在自然灾害和突发性环境事件中的应用,建立突发性环境、灾害事故的遥感应急反应系统与响应机制,发展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预警、应急预案以及综合评价的核心技术,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持续、科学的灾害遥感信息服务。
考虑到目前的人员组成和项目情况,在研究室建立的初期,实行按课题组核算的管理模式,之后2-3年内,逐步过渡到研究室统一核算的管理模式。
在科研人员分工方面,根据任务性质和进度安排,实行统一调度、动态分配。
对课题负责人和主要骨干,根据负责课题的经费强度和贡献大小,享受不同的绩效待遇(可不受职称、职务限制),以调动争取课题的积极性。
人才与队伍:
考虑到现有的任务和未来的发展,目前的人员规模和结构完全不能满足需要。已正式向所领导提出申请,希望在近两年内,接收新毕业的博士、硕士4-5名。
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对博士、硕士生的培养以及固定人员科研水平的锻炼。为每位研究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职称、职位升迁条件和培训机会。
科研工作:
形成创新研究和监测运行两种模式并存的工作机制。以研究室组建为契机,组建创新研究组和监测运行组。创新研究组以创新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博士生、硕士生为主体;监测运行组以高级工程师、中初级人员和项目聘用人员为主体。分别采取不同的考核体系。以消除过去一个人既要开展研究又要做具体监测带来的弊端。
工作目标:
在发展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预警、应急预案以及综合评价的核心技术,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灾害遥感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形成一支具有重要学术、决策影响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团队。
组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层次合理的研究梯队,人员数量达10-12名。培养博士生8-10人,硕士生12-15人。
“十一五”期间,配合所内外专家和领导,争取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和院创新重大项目2-3项,总经费不低于500万元。
“十一五”期间,完成2-3项重大科技成果,争取获国家奖1项。
以国家目标为导向,开展综合性农业与生态遥感监测研究,重点研究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作物估产的方法与应用系统。
人员结构:
总人数:33人
–遥感所职工:12人
–博士后:2人
–博士生:7个
–硕士生:7个
–项目聘用人员:9人
研究室成员名单:
吴炳方、李强子、田亦陈、闫娜娜、周月敏、蒙继华、张磊、黄慧萍曾源、杨雷东、任鸿瑞、文美平
在研项目:
科技部
–十五攻关:遥感探测非法罂粟种植技术研究
–科技成果推广: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
–农业成果转化:农作物长势遥感定量监测系统
国务院三峡办:
–三峡工程生态环境遥感实时动态监测
–三峡工程生态环境遥感信息系统
国家禁毒办:
–天目-07行动
–缅北地区罂粟遥感监测
世界银行
–海河流域ET遥感监测
水利部
–“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工程
今后工作重点:
(1)农情遥感监测方法研究。重点开展作物长势、单产模型和种植面积等遥感监测方法研究。开展信息农业、精细农业领域的研究,扩展研究和应用领域。
(2)生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重点开展水土流失、植被多样性、生物量、植被三维结构和植被覆盖度等生态系统参量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3)开展水资源遥感监测方法研究。重点开展蒸散发、水文下垫面、生态需水量等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4)开展旱情遥感监测方法研究。重点研究旱情遥感监测指标及监测方法。
(5)开展全国及全球农情遥感监测,包括全球主要产粮国和粮食需求国家的粮食产量和作物产量估算。
(6)开展国家大型工程,如三峡工程的生态效应遥感监测,包括净初级生产力、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
(7)开展毒品原植物遥感监测方法研究,开发全国禁种铲毒管理信息系统。
(8)开展生态环境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系统建设研究,重点研究空间数据存储的技术与方法,农业与生态数据主题组织,农业与生态空间数据检索,农业与生态遥感监测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农业与生态信息发布等方面研究。
科研工作目标:
(1)在旱情指标、作物类型、作物产量、植被多样性、植被三维结构、蒸散发、水文下垫面等遥感监测方法方面获得原创性成果。
(2)开展全国作物长势、旱情、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估算、种植结构调查和复种指数监测、重点区域蒸散发监测;开展全球主要产粮国的主要作物产量、长势、旱情监测。
(3)开展全球重点毒区和国内重点省市的毒品原植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估算。
科研成果目标:
申请10-15项软件著作权;
申请国家级奖1项;
发表CSCD论文20-30篇,其中SCI5-8篇。
人才培养工作目标:
培养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3-5名,博士后3-5名;博士5-8名;硕士5-10名;
年人均争取科研经费超过20万元。
围绕全球和区域变化及响应中的核心基础科学问题,重点开展全球变化、地球圈层耦合、环境因子变化的遥感研究。
管理模式:
?以课题组为核算单元
?所内资源公平分配
探索新型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重点研究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分析模型、方法,发展相应的专用处理软件,开展高光谱遥感的多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
研究室正式在编人员名单(共计九人):
研究员五人:童庆禧、马建文、毕思文、燕守勋、张兵
副研究员三人:张霞、刘亚岚、丁琳
助理研究员一人:陈雪
工作设想:
搞好研究室学科建设,促进研究室内部学科交叉和融合;
在遥感所总体框架下,支持所内各研究室之间的联合和互助;
团结研究室内所有同事,大家共同努力,把研究室办成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以研究室为平台统筹资源,齐心协力对外争取项目;
充分发挥研究室每个人的学科专长,促进个人进步;
关心研究室里每一个研究生的成长,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近期工作目标:
学科发展:继续保持遥感所在国内高光谱遥感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加强国内外合作,促进学科发展。
核心技术凝练:高光谱遥感信息机理与新型遥感器技术前沿;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模型、方法以及相应专业应用软件。
重大科研成果:参加或者牵头申请部委科技进步奖2项以上;发表SCI、EI文章20篇以上;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3个以上。
人才培养: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人以上。
经费争取:研究室每年平均到位经费达到200万元。
以空间遥感数据为核心研究国家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全国、地区以及重点城市的土地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为国家提供科学数据。
基本发展目标:
研究工作以遥感应用为主,有突出特色
不与其它研究室研究内容重复,但求相互支持
工作开展:
v坚持“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持续、稳定地开展土地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遥感应用研究,进一步使其成为国家宏观规划与决策重要的科学数据基础。
v以土地资源时空数据库为基础,同时开展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城市扩展、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时空特征研究,加强资源环境研究的综合性。
v以空间遥感数据为核心,研究国家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在资源环境时空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应用等方面,以应用为目标开展技术研究和方法探索,为提升数据成果质量及其应用价值奠定技术基础。
v进一步促进科学数据的应用与共享,力争使其成为我国资源环境遥感应用研究中难以替代的重要数据来源。
队伍组成:
在现有国土资源遥感方向基础上,凝聚科研能力,队伍人员包括:
张增祥研究员自然地理
赵晓丽项目研究员水土保持
谭文彬项目副研地图学与GIS
刘斌实验师GIS
易玲助研地图学与GIS
何剑锋项目副研地图学与GIS
王长有高级工程师测绘
汪潇博士地图学与GIS
至2006年,国土资源长期稳定着遥感所规模最大的科研队伍,现在处于队伍调整期。
近期目标:
v以全国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数据库为核心,将其向前扩展到20世纪70年代,向后延伸到2005(2010)年,加强其不可替代性
v系统开展资源环境时刻过程研究,同时在土地退化、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城市扩展监测等方面进一步扩展,丰富研究内容
v构建更扎实、可靠、稳定、一致的国土资源数据平台,继续沿着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的方向发展
v加强合作,深化研究,在数据库建设与更新、数据质量评价、现代过程研究、综合研究等方面得到发展
v在科研经费方面,力争实现600万元的目标,以保证科研工作正常开展为基本前提
v加快科研队伍建设,补充2-3名新生力量,使研究队伍稳定在7-8人的规模,继续保持与兄弟单位的良好合作。
1.研究方向:
研究重点:
1)非再生资源和古环境空间信息特征与分布规律等遥感应用理论;
2)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勘查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3)国家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战略.
解决问题:
1)到何处去寻找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潜在的有利区段和位置;
2)采用何种最有效的遥感勘查技术手段组合来实现找矿靶区和文化遗迹的发现与快速评价;
3)如何构建一个国家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勘查与评价标准化技术体系”;
2.研究内容:
以地球多尺度空间信息的地学属性与矿产分布规律;矿产信息和古环境遥感信息挖掘;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评价-预测;对地观测信息一体化的评价技术平台为主体。
近期重点围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以及院三期创新重大项目的任务与要求,深入开展大型斑岩铜矿带的成矿潜力评价与找矿靶区圈定;西部典型覆盖区隐伏矿产定位预测;海洋油气遥感信息检测与远景评价;古大运河水环境的遥感评价;西部典型区遥感生态评价研究;非再生资源与环境数据平台建设与通用模型开发等内容,为国家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提供典型案例与示范研究。
3.战略定位:
?以对地观测信息一体化为支撑(标准)
?以体现学科特色和学科交叉的研究为主体(优势)
?以特征信息的挖掘和算法研究、典型案例应用示范为特色(引领)
?以实现国家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理论、技术、方法体系为目标(综合)
4.核心技术凝练:
地球空间信息多尺度成矿地质特征遥感分析技术;
多覆盖条件下的隐伏矿床遥地物化综合数据融合评价技术;
油气资源信息遥感检测与综合评价技术;
高分辨率遥感矿产信息建模与定位预测技术;
空-地一体化蚀变矿物快速标准制图技术;
古文化遗址遥感多波段信息挖掘与评价技术;
空间数据标准化平台构建与一体化处理、提取和分析技术;
工程地质环境遥感评价及工程模拟技术;
生态环境特征因子评价指标制定与分析技术;
对地观测信息一体化的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研究流程
工作设想
?以现有人员的学科侧重和工作积累为基础,注重体现学科特色的深入研究和积淀,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形成集成优势;在优质完成各自科研计划的同时,努力争取高层次的综合研究项目,逐步实现以课题核算运作模式向室核算模式转变;
?强调创新意识,注重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与结合,广泛与高校和产业部门联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产学研一体化联合优势,在国家层次上的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信息的掌握与应用中提高研究室的地位和知名度。
?突出开放思想,发挥我所遥感应用基础、技术与方法综合研究优势,依托我所矩阵式学科布局与网络化科研体系,在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应用理论与方法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性成果。
?注重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积极参与国家、全球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以任务带学科,在完成国家目标和任务的同时,发展“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应用科学”。
?本研究室的宗旨:团结、务实、协作、创新
预期取得的成果
1.科研成果
对地观测信息一体化的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综合研究平台;
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评价-预测通用系列模型与技术方法;
非再生资源量预测与古环境评价成功示范典例;
2.人才培养
博士研究生3-5人;
硕士研究生5-10人;
年轻学科带头人1-2人;
3.队伍建设
一支10人左右的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应用专业队伍;
4.经费争取(1130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
大型斑岩铜矿带成矿潜力遥感评价与靶区预测(90万)
西部典型覆盖区隐伏矿床定位预测(150万)
空间技术在大运河调查中的应用(300万)
国家863(专题)
海洋油气资源遥感探测新技术(100万)
院三期创新(专题)
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聚矿特征及其对比研究(90万)
大型天文射电望远镜工程地质研究(300万)
院信息化建设(100万)
所属领域:
遥感科学基础研究研究方向:
在遥感辐射传输机理研究基础上,重点开展遥感尺度与方向效应、遥感知识库、遥感反演理论、遥感信息与模型同化等研究工作。
与遥感所的关系:
作为遥感所的基本创新单元
所属部门: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航天局遥感论证中心红外技术部
工作重点:
在遥感辐射传输机理研究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可见/近红外二向性反射模型、热红外辐射方向性模型系列,构建典型地物遥感知识库;
加强遥感反演理论研究,构建以国产卫星遥感数据为主的多源遥感信息综合反演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加强遥感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研究、遥感信息与模型同化研究,推动定量遥感在地表能量平衡,水、热和二氧化碳循环中的应用。
发展目标:
学科发展:发展遥感辐射传输机理,构建多源遥感信息综合反演的理论体系,加强遥感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研究、遥感信息与模型同化研究,在国际一流遥感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10以上,出版专著2部。
核心技术凝练:研发多源遥感数据综合反演与同化技术,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3-5项,专利2-3项;
重大科研成果:中国陆地遥感综合反演与同化系统、典型地物遥感知识库等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以上;
人才培养:平均每年培养博士6名,硕士9名,博士后1人;年轻研究骨干晋升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3人。
经费争取:年均经费150万元以上。
数字地球
虚拟地理环境技术
空间信息系统应用与公众服务技术
完整的科研体系
人才队伍规划
三期创新已批准我所增加编制26人,引进“百人计划”5名,建设创新团队一支。我所已申请增加创新岗位60人,原则上得到院资环局批准。计划到2010年,全所在职职工总数翻一番,达到450人,在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达到400人,博士后20人(人员总数达到850人),比现有人数翻一番。
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三期创新:
?梳理科研队伍,招聘领军人才;通过研究室的组建,使10余位青年科学家走上科研带头人的岗位,为他们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形成了以国家遥感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主任、国家遥感技术应用工程中心主任、各研究室主任及各创新研究员为主体的多层次人才结构。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及所有科研骨干的作用各项素质得到磨砺与提高。
?知识、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了院士、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创新研究员三个层次学术带头人队伍。
?鼓励优秀硕士生硕博连读,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获得中科院研究生科学与社会专项资助3人,院长优秀奖3人,优秀毕业生3人。
?2005年-2006年共向社会输送博士后研究人员14人、博士毕业研究生75人、硕士毕业研究生31人;
?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奖学金学者培训基地的资格认定;
?与国家航天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承办联合国空间科学技术教育区域中心,目前第一批亚太各国的学员已在我所完成了专业实习。
?受商务部委托,举办“非洲遥感技术培训班”,使14个国家的学员得到培训。为中非遥感技术合作开辟了通道与桥梁。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213人(科研人员170人),项目聘用人员82人,在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18人,博士后13人。其中:
中科院院士4人,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
“百人计划”入选者5人,从国外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10人;
国内引进优秀人才6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人,“973”首席专家1人,“863”领域/专题专家2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专家2人;
研究员、博导33人;
已培养硕士248人,博士110人,博士后48人。
◎数字地球V1.0版
◎遥感图像定标软件
◎遥感反演软件
◎雷达图像处理软件GRACE
◎高光谱图像处理软件系统——HIPAS
◎水库综合办公信息系统
◎城市防洪决策支持系统
◎海洋立体监测信息服务系统
◎遥感图像处理系统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
◎我所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
◎代表性SCI论文的情况
◎遥感所近年来的著作
◎遥感应用研究所建所以来获奖成果一览表
◎2006年文章检索SCI、EI
◎2005论文检索SCI、EI
遥感应用研究所建所以来获奖成果一览表
北京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MapUniverseTechnologyCo.,Ltd.)是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的高新技术软件企业,也是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应用技术产业化与成果转化的产业基地。拥有强大的专业技术背景和国内顶尖学府的人才优势,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讯、互联网(Internet)和多媒体等工具,以“推动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化,实现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模化”为经营目标,致力于地理信息应用软件产品研发、空间数据服务、遥感应用工程以及推进GIS在电子政务方面等技术领域。
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EarthViewImageInc.)是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背景依托的高新技术软件企业,是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技术产业化与成果转化的产业基地。公司围绕“推动遥感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规模化遥感产业经营”目标,从事:(1)遥感应用软件产品研发、(2)遥感影像数据服务、(3)遥感工程与GIS应用工程、(4)电子政务工程等业务,致力于遥感、GIS应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公司提供全球范围的全系列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主要代理分发全球最高分辨率商业卫星QuickBird(快鸟)遥感影像,同时提供Ikonos、陆地卫星TM等卫星遥感服务,建立了完整配套的技术产品服务体系,包括遥感数据获取分发、遥感影像处理加工、遥感应用软件产品、遥感应用系统集成、遥感应用技术培训等业务。
公司在遥感应用工程、GIS应用工程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先后承担了国土资源部土地规划试点及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小城镇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国家级科技项目,拥有海量影像快速浏览软件、城市发展动态监测软件、小城镇综合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独立知识产权软件。
公司与美国DigitalGlobe、法国PlanetObserver、日本NTTDATA、俄罗斯Sovinformsputnik、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等公司和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通畅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渠道。公司将密切跟踪国际商业遥感应用技术前沿,积极与有关国际机构建立高起点的遥感产业化商业合作。
天津中科遥感信息技术公司
天津中科遥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3500万元,首期将完成数字城市、数字城镇、手机终端与数字信息结合使用的应用平台及产业化,三年内将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
2007年5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山阴县玉井镇北祖煤矿和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发起的,天津中科遥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暨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隆重举行。天津市科委、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天津海泰控股集团、天津测绘院、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城建学院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会上,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池天河主任作了遥感产业基地工作报告,中科院遥感所所长顾行发介绍了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等信息产品未来将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满足大众需求的前景,同时分析了遥感信息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将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市科委主任助理洪学海代表市科委对三方合作签约仪式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代表园区表示在今后的合作过程中对遥感技术产业化项目将予以全力支持及配合,希望合作单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去应对创业前期的各种困难,共同将遥感信息事业做强做大。
天津遥感产业基地将致力于院市共建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落实院市合作协议,争做中科院成果在津转化的排头兵,为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2007年11月16日,中科遥感正式成立。中科院遥感所所长顾行发先生任董事长,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池天河先生任执行总裁。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