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传染病   
[0] 评论[0] 编辑

河盲症

 

蟠尾丝虫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
纲: 胞管肾纲 Secernentea
目: 旋尾目 Spirurida
科: 丝虫科 Filariidae
属: 蟠尾属 Onchocerca
种: 蟠尾丝虫 O. volvulus

生活史

蟠尾丝虫的生活史始于受到寄生之蚋属(Simulium)的雌性(Black fly)吸的过程,唾液含有第三期的幼虫(larva,非nymph),顺其口器进入下一个宿主体内,从叮咬处,这些幼虫移动到皮下组织或其他部位(如眼睛)并且形成椭圆形突起的结节(nodule),并且在6至12个月后化为成虫,身型较小的雄性成虫随后从结节移行到皮下组织其他位置,随机遇上体型较大的雌虫进行交配,受精后的雌虫每天可产下1至3千个卵,且约可在人体内活上15年,因此产卵量极为可观,也造成治疗时程漫长;而卵的成熟会在卵内形成第一期的微丝虫(microfilariae),再由母体一次一只排出至宿主皮下组织。正常的微丝虫在人体内则可活上1至2年,这些第一期的微丝虫又将在下一次受到蚋叮咬时被带走,而在这种昆虫体内,经过1至3周的发展形成第三期幼虫。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对蟠尾丝虫而言是唯一的最终宿主(definitive host),也就是说,人类如果消失,这种寄生虫就随之灭绝。

致病机转

成虫停留在皮下结节,因此宿主免疫系统受到限制;微丝虫则可以诱发强烈的发炎反应,尤其当它们死亡时更为剧烈,近年发现死亡中的微丝虫会释放抗原性的物质Wolbachia,这会启动先天性免疫反应,并产生发炎和相关病变。Wolbachia相关衍生物曾被证实是蟠尾丝虫成虫和微丝虫的内共生生物(endosymbionts),而病症的严重不只和发炎程度正相关,也和微丝虫的数量成正比。

皮肤病变
典型的皮肤病变包含异常发痒、水肿、发炎。

眼部病变
角膜表面是微丝虫移行的另一个部位,在此免疫系统仍可作用,当该部位受损、发生点状角膜炎,随着发炎消退,这些症状也会随之清除;但如果是慢性感染,角膜可能硬化,使得邻近区域模糊或无法透光,导致失明。

治疗

治疗蟠尾丝虫主要用药为伊维菌素(Ivermectin,商品名:Mectizan),患者每12个月需接受一次治疗,利用药物瘫痪微丝虫,并避免它们所造成的痒,此外,由于该药物无法杀死成虫,却可以避免他们产下后代,因此这种药品可同时阻止病变和传播。

疾病控制

1974年,第一个针对河川盲的蟠尾丝虫症控制计划(OCP)帮助11个国家,花费3千万美金,使用杀幼虫剂larvicide喷洒河川,控制蚋的数量。该计划动员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1988年,由于新制药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研发成功,OCP将蟠尾丝虫症正式由公共卫生问题移除。

1988年起,默克公司(Merck & Co.)藉药物捐助计划免费提供伊维菌素,偕同美国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在河川盲地方病流行区发放。

1992年,美国开始推动蟠尾丝虫症根除计划,使用药物伊维菌素。

1995年,非洲蟠尾丝虫症控制计划的推动扩及19个国家,使用药物伊维菌素。

2002年,OCP计划告终,但并未完全解决河川盲的问题,因此未来仍需持续监控避免该传染病再度扩大。

参见

伊维菌素 

外部链接

[1] 联合视力 http://www.uniteforsight.org/course/chinese/riverblindness.php

[2]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6/06/content_3050478.htm

[3] 默沙东中国 http://www.msdchina.com.cn/about/msdstory.njsp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森林脑炎    下一篇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