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院士   
[0] 评论[0] 编辑

林鸿宣

>林鸿宣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0年11月生,海南文昌人。1983年7月毕业于广州华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获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后到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4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10月-1996年9月赴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2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工作。200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成就

1997年8月-2001年2月在日本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水稻基因组计划项目(RGP)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应聘回国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课题组长。在国内期间主要从事水稻半矮秆性,水稻重要数量性状如产量与株高构成因素、抽穗期、耐盐性等遗传研究以及品种改良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在国外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水稻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应用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和水稻基因组的碱基序列数据等对水稻抽穗期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了创新的研究,探明5个QTL、Hd1、Hd2、Hd3、Hd5和Hd6为感光性基因,首次创建了这些基因之间的遗传互作网络;应用图位克隆技术先后参与克隆了控制水稻叶片坏死斑基因spl7、抽穗期基因Hd8和休眠性基因sdr1。目前主要利用基因组研究获得的大量遗传信息开展作物重要性状遗传与功能基因的研究。

学历

1979.9-1983.7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士
1983.9-1986.7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
1991.9-1994.7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1986.8-1995.9 中国水稻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水稻遗传与育种
1995.10-1996.9 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 博士后研究员, 水稻耐盐性的分子遗传
1996.10-1997.7 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7.8-2001.2 日本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员,水稻基因组项目(RGP), 水稻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研究
2001.3起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作物重要性状遗传与功能基因组研究




获奖情况

(1)水稻耐盐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及其应用研究,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7年,排名第一。
(2)水稻优质、抗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 年,排名第四。
(3)The paper entitled "Fine mapp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Hd4 and Hd5 controlling heading date in rice" by Lin, H. et al. (Breeding Science,53: 51-59) was awarded as the most excellent article by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Breeding, 2004. (荣获2004年日本育种学会最优秀论文奖).
(4)中国云南稻种矮源研究和利用,1991年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5)应用RFLP标记分析水稻广亲和品种的亲缘关系及广亲和性和生育期基因的定位,1995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研究工作

以模式作物水稻作为研究材料,利用基因组研究所取得的大量遗传信息和创建遗传材料,开展作物重要性状包括逆境抗性、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其功能基因的研究,以期阐明这些性状的分子机制与发展分子育种技术。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利用图位克隆方法定位与克隆水稻逆境抗性和产量性状相关基因/QTL并开展深入的功能分析,阐明作物重要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并为作物新品种改良提供重要有利基因。
2. 通过基因芯片等技术研究水稻对逆境胁迫响应的信号传导途径与调控网络。
3. 对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机理开展研究,为优质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走进生活

49岁的林鸿宣,有20多年扑在水稻基因的研究上,他说这一行他要干一辈子,有朝一日能看到水稻因自己的科研成果而增产,这辈子就感觉很满足、很幸福。
当记者问他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感想时,他的嘴角只泛起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微笑,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还是要为中国多注册几个水稻功能基因的专利,要对得起纳税人给的科研经费。”
在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前,林鸿宣从未下过水稻田。可自那之后,他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会在稻田里度过。在他看来,下田是非常重要的一课,“真正观察基因所表现的性状,一定要在大田里,在大自然环境下。”至今每次下田采集样本,他都会带学生前往,手把手指导,一株株地记录水稻性状。
“都说基因可以改变世界,但要找到它可不容易。”林鸿宣说,要定位一个基因,不仅要有好的研究思路,还要有遗传材料。这需要将野生种、地方品种,与栽培品种进行多次杂交、回交,可能要花费多年才能做出一份符合要求的遗传材料。
“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从日本回国后的头四五年,我的研究组很少发表论文。”他非常感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给了他宽松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如果拿现成的遗传材料来做实验,出成果会很快,但难以得到一系列原创性的重要成果。所以我坚持自己做遗传材料。”
那是一段寂寞的积累期:他带领研究组,每年要在上海市郊的大田里种植十几万株水稻遗传材料,在其中收集几万株样本。除了记录性状,还要在实验室里抽取样本的DNA、鉴定基因型。每次下田,他和学生对每个样本都要仔细核对,因为一旦搞错,就会使实验数据出错,前功尽弃。为了多积累材料,冬季他还赴海南岛种植水稻,4个月里往往返返五六次前去收集材料。
厚积终于迎来了薄发。从2005年起,林鸿宣研究组的工作频频亮相国际著名的《自然》系列等学术杂志,耐盐、抗旱、谷粒增重、控制株型等一系列与水稻生产密切相关的基因,被林鸿宣和他的同事打上了“中国发现”的标记。在全世界目前所发现的数目有限的“重量级”水稻基因中,至少有5个是林鸿宣研究组发现并阐明其功能和机理的。
他说,自己当选院士,只说明过去的工作得到了公认和肯定,这些工作也凝聚了全组成员的智慧和汗水。
随着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对于水稻基因的定位,可以做到规模化操作。面对国外抢占水稻“基因地盘”咄咄逼人的形势,林鸿宣有着深重的危机感——发现重要的水稻功能基因并注册专利,十几年后便会变成粮食贸易中实实在在的利益之争。这十几年,就是从基因定位到育种推广的过程。故而,对于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用于育种合作研究,林鸿宣总是非常积极。“我这辈子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用我们自己找到的基因,真正解决一些水稻生产的问题。”[1]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哈迈德·泽维尔    下一篇 万立骏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