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光学
古往今来,人们对镜子有着种种错觉,不过有一位学者要“肃清”此事。那就是英国利物浦大学心理系博士Marco Bertamini(以下简称其MB)。此人一直怀疑人们是否知晓生活中一些基本视觉形成的原理,过去将近10年中,陆陆续续研究了怎样镶瓷砖、男人和女人看到面容相似的小孩时反应如何、具有凸面的物体有无位感优先或者诸如此类问题。
MB把自己的研究冠名为“天真光学”(Naive Optics),借鉴了前辈Patrick J. Hayes提出的“天真物理”(Naive Physics)一词。后者1978年在《天真物理的宣言》中描述道,他希望营造出一种以人的平常感觉来说明世界的形式,那些解释绝非来自于物理学家口中。依照此意,现在的人们也可以想象,MB的光学和大家心里面涉及光的概念应该不会相去甚远。果然,“天真光学”第一次出击就很低调家常,想要搞明白的是“人到底懂不懂照镜子”。
一些文献总结表明,人们对镜子充满误解。镜像错误发生的原因可能来自4个方面,分别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镜面旋转(人时常有一种以为镜面和视线呈直角的错觉);忽略了观察点的位置,把镜面和画面等同;过高地估计了镜像所能容纳的范围;“左右反转”因素。
MB在学生中做了许多简单而巧妙的测试,来验证这些假设的正确性。比如关于最后一点“左右反转”,所用材料是两张画,全都表现了一个叫做Jane的女孩沿着一条L形折线从门口进入某房间的场景。折线在房间内的部分是直的,与这条直线平行的一面墙上挂有镜子。两张画的不同之处在于:a. Jane步行进入,将从左到右地看到镜子;b. 她沿着一条绳子爬入,将从上到下地看到镜子。心理学家们向测试对象提出如下问题:Jane开始能够看到自己的位置是哪一点?
对于画面a,很多被选位置距离镜子非常之远,约占总数62%的人过早断定自己已经能看到镜像了。这答案较符合直觉,其实却是错的,因为真实情况中,我们一直要走到镜子边缘才能看到自己,在远处绝对没办法看到。
而针对画面b,提前犯错的人只有29%。这个实验想要论证的观点是不少人受到照镜子时“左右反转”因素的干扰。根据常识,人们在镜子里面看到的左边其实是右边,右边却是左边,因此潜意识里也将把画面出现的方向加以反转,以为对象的影子会从远端浮现。对照组中画面b造成的困扰更少,是因为现实中并不存在着“上下反转”。
许多实验中,MB都发现人们并不是很清楚一点,即观察者的站位决定着他在镜子里可以看到什么东西,最明显的例子,是一种他称为“维纳斯效应”(Venus Effect)的现象。在一个平面上展现复杂的三维景象于所有视觉艺术家都是充满诱惑的挑战,对一位画家来说更如此,他们不会忘记借助同时代的其他技术来完成对视觉的复制,所以,古罗马时期就出现于人类文明的镜子,其艺术作品也早早登堂入室了,尽管开始时镜子的尺寸和清晰度还不是那么让人满意。不少著名画作着力表现一位美丽女子(可能是维纳斯也可能是其他人),举着镜子端详容颜。当你看这幅画时,得到的第一印象是:维纳斯眼中的东西反映在了镜子里面。
MB指出这些画有太多不合理之处。他找到一本由J. Miller所著的On Reflection(《反射》,1998年),从书中选取了38幅同时有镜子和主体的画面来说明问题(其余那些因缺陷遭到摈弃,如镜面不规则或镜子和主体没有一起出现)。其中他认为存在光学失真的为11幅,如马奈的A Bar at the Folies-Berge(《疯狂牧羊人酒吧》,1881年)里面,灯和灯的映像全部偏到左边去了,凭借记忆复制过来的画面大小也很容易闹出笑话,维拉克斯的Rokeby Venus (《洛克比的维纳斯》,1647年),镜中影像就有过大之嫌。但考虑到艺术家不一定愿意表现真实世界,光学上的偏差倒也不必细究,较之心理误导,作为心理学家的MB当然强调自己只对后者感兴趣。
38幅中有14 幅画着一个人正在照镜子,使用镜子乃出于整装或其他什么自恋的目的,MB以“维纳斯看到的和你在画面中看到的是一样的吗”提问, 12个参与者中9个(75%)持肯定回答,他得意地告诉他们:“错啦!”
画家的视点其实和维纳斯是大大不同的,如果从画家这边看过去能见到维纳斯的完整脸庞,可以肯定的是她也能在镜子里面看到他。至于她是否看到自己,还很难说。“维纳斯效应”就是一种画家采取的“骗术”。
举例来说,瓦撒利的Toilet of Venus (《维纳斯的盥洗间》,1558年)、汉斯·万·阿亨的Couple with Mirror(《镜中重影》,1596年)和西蒙·乌埃的Toilet of Venus (《维纳斯的盥洗间》,1628年),这3幅画共同特点都是难以确定镜子和主体之间的角度,MB认为,画家们狡猾地利用了人照镜子时的心理来绘制,因此画出来的镜像鼻对鼻、眼对眼,和主体对称得十分之好。
仔细分析起来,却好像观察者分别站在不同观察点得到维纳斯的形象和她的镜像,又把它们组合到了同一画面中去。这类现象为什么能得到了心理上的认可呢?剑桥大学的Kubovy M.提出过一个解释:当一幅画面并非从投射中心被观察到时,欣赏者的感觉系统倾向于推断出一个投射中心来,并且认为那就是己方观察点,如此很有可能造成某种视角上的混杂及暧昧不清。难怪有人发出感叹:每个匆匆一瞥得到的世界,都是模糊和残缺的。
电影电视中“维纳斯效应”也十分常见。回想一下,希区柯克电影中人们不时看到镜中女主角花容失色,于是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其实想想大可不必——女主角此时注视的多半是摄影机和导演的手势,并非落入我等视网膜这张惊恐得变了形的脸或其他若干可怕事物。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