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医学名词   
[0] 评论[0] 编辑

杜冷丁

杜冷丁是哌替啶(Pethidine)在中国的商品名,它是一种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哌替啶常用于缓解中度至重度的急性疼痛,例如手术后的疼痛、创伤引起的疼痛以及某些慢性疼痛的管理。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类似,哌替啶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来产生镇痛效果。


### 哌替啶的特性


1. **化学结构**:哌替啶是一种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吗啡和其他天然阿片类药物不同。

2. **药理作用**: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结合,哌替啶能够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和感知,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3. **起效时间**:哌替啶通常在注射后几分钟内起效,口服给药的起效时间稍长,约20-30分钟。

4. **持续时间**:哌替啶的镇痛效果通常持续2-4小时。


### 临床应用


1. **急性疼痛**:如术后疼痛、创伤引起的疼痛、分娩时的疼痛等。

2. **慢性疼痛**:某些情况下用于管理慢性疼痛,但应谨慎使用,避免长期依赖。

3. **镇静作用**:在某些医疗程序中用于镇静和缓解焦虑。


### 副作用


哌替啶的使用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包括:


1. **常见副作用**:

   - 头晕、嗜睡

   - 恶心、呕吐

   - 便秘

   - 口干

   - 出汗增多


2. **严重副作用**:

   - 呼吸抑制:过量使用哌替啶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

   - 心血管效应: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

   - 神经系统效应:如癫痫发作、意识模糊。

   - 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严重时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3. **成瘾性和耐受性**:长期使用哌替啶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耐受性,需逐渐增加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镇痛效果,停药时可能出现戒断症状。


### 使用注意事项


1. **剂量控制**: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不可随意增加剂量。

2. **监测副作用**:特别是呼吸抑制和心血管效应,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心脏功能。

3. **避免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哌替啶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应尽量避免。

4. **慎用人群**:对有呼吸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和孕妇需谨慎使用。

5. **药物相互作用**:哌替啶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镇静剂、安眠药、酒精等)共同使用时,可能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


### 结论


哌替啶(杜冷丁)是一种有效的镇痛药,广泛用于缓解中度至重度的急性疼痛。尽管它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但也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副作用和成瘾性问题。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控制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通过谨慎使用和监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哌替啶的镇痛效果,同时降低其潜在的风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男子性功能障碍    下一篇 系统性红斑狼疮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