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理学   
[0] 评论[0] 编辑

皮肤感受器

1. 皮肤感受器


皮肤感受器(cutaneous receptors)是存在于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负责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这些感受器是人体感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递不同类型的感觉信息(如触觉、温度、痛觉等)到大脑,帮助人们感知和适应外部环境。皮肤感受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1 机械感受器


机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对机械刺激如压力、振动和触摸敏感。主要类型包括:

- **梅克尔盘(Merkel's discs)**:对持续压力和触摸敏感,提供精细的触觉感受。

- **麦氏小体(Meissner's corpuscles)**:对轻触和快速变动的触摸敏感,主要存在于手指和唇等敏感部位。

- **帕西尼小体(Pacinian corpuscles)**:对深压和快速振动敏感,分布在皮肤深层和内部器官周围。

- **鲁菲尼小体(Ruffini endings)**:对皮肤的拉伸和持续压力敏感,帮助感知皮肤的张力变化。


1.2 温度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thermoreceptors)对温度变化敏感,分为冷感受器(cold receptors)和热感受器(warm receptors)。冷感受器主要对20-30°C的温度范围敏感,而热感受器对30-45°C的温度范围敏感。超出这些范围的温度会刺激痛觉感受器。


1.3 痛觉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nociceptors)对有害刺激如极端温度、化学物质和机械损伤敏感。痛觉感受器分布广泛,几乎覆盖了整个皮肤表面。当这些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会发送信号到大脑,产生疼痛感。


1.4 化学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s)对化学物质敏感,如皮肤接触到刺激性化学物质或发生炎症时,这些感受器会被激活,传递痛觉和其他感觉信息到中枢神经系统。


1.5 毛囊感受器


毛囊感受器(hair follicle receptors)位于毛囊周围,能够感知毛发的轻微移动。它们对轻触和振动敏感,有助于增强皮肤的触觉感知能力。


皮肤感受器在维持人体健康和适应环境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这些感受器,人体能够感知外部环境的细微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参考文献:

(1) Guyton, A.C., Hall, J.E. (2006).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2) Purves, D., Augustine, G.J., Fitzpatrick, D., et al. (2001). Neuroscience.

(3) Kandel, E.R., Schwartz, J.H., Jessell, T.M. (2000).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4) Johnson, K.O. (2001).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cutaneous mechanoreceptor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5) Julius, D., Basbaum, A.I. (2001).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nociception. Nature.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化学感受器    下一篇 固氮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