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分子生物学   
[0] 评论[0] 编辑

报告基因

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是一种用于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和功能的工具基因,通过其产物(通常是易于检测的蛋白质)可以定量和定位目标基因的表达。报告基因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研究中。


**常用的报告基因及其特性**:


1. **荧光蛋白基因**:

   -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源自水母Aequorea victoria,GFP在紫外光或蓝光下发出绿色荧光。

   - **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 RFP)**:如DsRed和mCherry,发出红色荧光。

   - **蓝色荧光蛋白(Blue Fluorescent Protein, BFP)**:发出蓝色荧光。

   - **黄绿色荧光蛋白(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 YFP)**:发出黄绿色荧光。

   - **应用**: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用于实时监测活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定位。


2. **酶类报告基因**:

   - **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 Luc)**:源自萤火虫,催化荧光素氧化产生光。

   - **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 Rluc)**:源自海肾,催化共价物氧化产生光。

   - **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 LacZ)**:源自大肠杆菌,水解X-gal产生蓝色产物。

   - **应用**:酶类报告基因用于高灵敏度的基因表达定量和筛选实验。


3. **选择标记基因**:

   -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Neo)**:赋予细胞对G418抗生素的抗性。

   - **嘧啶霉素乙酰转移酶(Puromycin N-acetyltransferase, Pac)**:赋予细胞对嘧啶霉素的抗性。

   - **应用**:选择标记基因用于筛选和建立稳定表达目标基因的细胞系。


**报告基因的应用**:


1. **基因表达分析**:通过测量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特定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模式。例如,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的表达,可以实时监测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2. **基因调控研究**:利用报告基因研究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调控元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例如,将启动子序列与报告基因连接,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


3. **信号通路研究**:通过报告基因检测信号通路的激活状态。例如,将报告基因置于特定信号通路的响应元件下,测定信号通路的活性。


4. **细胞定位研究**:利用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动态变化。例如,通过GFP融合蛋白观察目标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


5. **药物筛选**:利用报告基因筛选调控基因表达的药物。例如,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筛选小分子化合物,找到能够激活或抑制目标基因表达的药物。


**报告基因的设计和构建**:


1. **选择合适的报告基因**: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报告基因,如荧光蛋白、酶类或选择标记基因。


2. **克隆报告基因**:将报告基因克隆到适当的表达载体上,确保其在目标细胞中的表达。


3. **连接调控元件**:将目标基因的调控元件(如启动子、增强子)连接到报告基因上,研究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4. **转染或转化细胞**:将构建好的载体导入目标细胞中,建立表达报告基因的细胞系或转基因生物。


5. **检测和分析**:利用荧光显微镜、荧光素酶检测仪、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和调控机制。


**报告基因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 **灵敏度高**:酶类报告基因具有高灵敏度,能够检测低水平的基因表达。

- **实时监测**: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可以实时监测活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和动态变化。

- **定量分析**:报告基因表达水平可以精确定量,便于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基因表达。


**局限性**:

- **背景信号**:某些报告基因可能在目标细胞中存在背景表达,需要优化实验条件以降低背景信号。

- **细胞毒性**:某些报告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对细胞产生毒性,影响实验结果。

- **表达调控**:报告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到细胞自身调控机制的影响,需要慎重选择和优化报告基因系统。


**参考文献**:

1. Gorman CM, Moffat LF, Howard BH. Recombinant genomes which express 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 in mammalian cells. Mol Cell Biol. 1982;2(9):1044-1051.

2. Chalfie M, Tu Y, Euskirchen G, Ward WW, Prasher DC.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rker for gene expression. Science. 1994;263(5148):802-805.

3. Bronstein I, Fortin J, Stanley PE, Stewart GS, Kricka LJ. Chemiluminescent and bioluminescent reporter gene assays. Anal Biochem. 1994;219(2):169-181.

4. Misteli T, Spector DL. Applications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in cell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Nat Biotechnol. 1997;15(10):961-964.

5. Ripp SA, Jegier PA, Johnson TE, Brigati JR, Sayler GS. Bioluminescent bioreporter integrated circu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al bioanalysis. J Environ Monit. 2008;10(4):426-433.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蛋白质降解    下一篇 DNA甲基化分析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