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诱变剂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12-29 07:21 最新历史版本 3443 1 0 全文编辑
  返回词条

诱变剂

诱变剂 
 
(图)诱变剂诱变剂

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或根本的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统称为诱变剂。当各种诱变剂被人为地强加于地球环境中之后,生物基因的情报系统由于诱变剂的作用受到损伤而发生紊乱,不能正确地传递遗传信息,具体地说就是发生了突变。那么这类诱变剂则被认为是环境诱变剂。未经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经过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称为诱发突变。(1)环境诱变剂的种类。一般来说环境诱变剂可以分为3 大类型:物理性环境诱变剂(例如,电离辐射、紫外线、电磁波等)、化学性环境诱变剂(主要是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包括药品、农药、食品添加剂、调味品、化妆品、洗涤剂、塑料、着色剂、化肥、化纤等)和生物性环境诱变剂(真菌的代谢产物、病毒、寄生虫等)。除了上面所说的外源性环境诱变剂之外,还有一些内源性的环境诱变剂。内源性的环境诱变剂是在人体健康异常的情况下产生的,如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等。在各种不同的环境诱变剂中,最令人不安的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2)环境诱变剂的利弊。1927 年,美国遗传学家H.J.Muller 首次利用x 射线成功地诱发了果蝇突变,开拓了诱发突变的新领域。从此以后,人们利用诱发突变进行育种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在农学、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当时的人们并不明白环境诱变剂也会对人体产生“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严重后果,故人类也为此承受了不少的伤害。目前,在深入研究、积极监测、严加防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环境诱变剂仍然可以造福于人类。例如,随着太空科技的发展,利用太空飞行器搭载作物种子进行“太空育种”已经操作了一段时间;核能的和平利用,已为人类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最近我国又计划利用“核爆炸”实现藏水北调,将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方向的青海、新疆与甘肃,以改变我国大西北的生态环境。(3)环境诱变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从接触诱变剂到产生有害后果。有时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是作用于生殖细胞的话,那么要在下一代,甚至几代以后才表现出来。例如,长期遭受日光照射的海员、渔民、牧民,在身体暴露处发生皮肤癌的几率较大,发病期可以在10~40 年以后,平均发病年龄在70 岁以上,开始是色素沉着和角质增生,继之发生癌变

抗诱变剂

使自然突变率或诱发突变率降低的作用物为抗诱变剂,是诱变剂的反义词。据报道,腺嘌呤、鸟便嘌呤可作为细菌自然突变的抗诱变剂。抗诱发突变的作用物大致有如下几种:(1)使诱变剂作用降低的作用物(对X射线引起的突变而言,如预先加上半胱氨酸等SH化合物,会使射线产生的OH、自由基不起作用,而使突变率降低);(2)给予促进作为突变成因的DNA损伤(前突变损伤premutational dam-age)的修复作用物,如在紫外线照射后用可见光照射会使突变率降低(光致活);在突变剂处理后进行非营养性培养(缓冲液等)也会使突变率降低(液体保持致活liquid hilding recovery)。(3)阻碍前突变损伤向突变过渡的作用物[如在紫外线照射后,给咖啡咽(caffeine),会使哺乳类细胞突率降低]。

参考资料

http://bio.biox.cn/Biology/200701/20070106140754_12274.s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