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
内容
带童趣的性教育
有关人类生殖器官的形态学知识。
有关人类性生理和性发育的知识。
人类生育的知识。
人类正常的性行为反应。
避孕的知识。
人类各个年龄阶段的正常性发展和性行为。
男女性征上的异同。
性变态和性紊乱的表现及其防治知识。
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及其防治知识。
性病的表现及其防治。
建立和谐的夫妻性生活的技能。
性罪错的防范。
有关性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知识。
有关性功能、性病的一些基本药物知识。
道德
一般人将性教育视为减少如未受保护的性行为之类风险行为的必要措施,以及使个体从事个人性活动时能作出明智的决定。除此之外广义的性教育包括接受同性恋(同志教育),但不是如某些保守人士认为的将学生教成同性恋。另一个对性教育的观点,在历史上受到性学家如Wihelm Reich和心理学家如佛洛伊德与James W.Prescott等的启发,认为性教育的目的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与社会控制的解放。这个观点的提倡者关心一个政治问题:道德观该由社会还是个人指导?性教育因此可以当作提供个体必须的知识来解放社会组织所造成的性压抑,使个体自行做决定。性压抑则可能被视为是社会性有害的。 对美国另一群大且有舆论力量的对性教育议题团体来说,他们关心的政治问题是道德观该由国家还是家庭指导?他们认为性行为的指导应该留在家门内,而性教育代表政府的介入。他们亦宣称有些性教育课程意图破坏先前存在的守身如玉的概念且鼓励接受如同性恋跟婚前性行为等行为并不违反道德。他们指出如Coalition for Positive Sexuality的网站作为例子。
女同男同双性恋跟跨性别(通称LGBT)年轻人性,虽是人类的本能,但它并不像呼吸和饮食可以不学自会,古人早就说过,性不学则损天命,丧伦理。
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
目的
(1)使个人获得与年龄增长相一致的有关性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应有知识。 (2)使个人对性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包括自己和他人)能采取客观和理解的态度。
(3)消除个人在性发展和性行为中的焦虑和恐惧等种种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4)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与处理男女两性关系及其相关的道德与法律,增进对自己性行为所负的责任感。
(5)帮助人们建立和谐的婚姻关系和科学文明的性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6)抵御色情作品、娼妓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毒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
(7)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8)促进健康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成,防止性放纵和性罪错。
重点时期
1.婴儿期:确认婴儿的生物学性别,按性别给孩子取一个合适的姓名,按性别穿相符合的衣着和购置相应的玩具。 2.幼儿期:帮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依性别规定他(她)的性别角色行为和动情反应,对孩子展示裸体和生殖器不采取简单斥责或欺骗的态度,既要教之以丑耻感,又不民为怪和隐瞒。对男女儿童性器官的差别和“我是从哪里来的”提问父母可坦然相告,而不必讳如深。要让孩子与同龄的同性和异性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培养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自然而健康的态度,建构健康的人格。
3.少年期:讲解有关男女生殖器官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知识;讲解月经、遗精现象及其生理意义和保健知识;如何正确看待手淫问题的教育,青春意识的正确引导;提供少男少女坦然、直率正常交往机会,发展同学之间正常的友谊,促使他们形成抗拒性诱惑和妥善处理两性交往等问题的能力,防止早恋和性罪错;对女孩还要加强自身保护的教育。
4.青年期:有关恋爱择偶观的教育,提高妥善处理两性交往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婚前性行为问题的教育;性道德和持重、含蓄的性文明观的教育;防止性放纵和性罪错的教育;婚前优生优育及有关性行为知识的教育;新婚性生活的指导及避孕、计划生育的指导。
5.成年期:有关性爱的艺术,如何提高夫妻性生活质量的教育;如何防止婚外性行为、乱伦的道德教育;如何进行子女性教育的教育;性病及其他有关生殖系统病的防治,有关性生活的保健教育等。
6.老年期:关于老年人性生理和性行为变化规律的教育,从心理上帮助老年人树立对晚年性生活的信心,调动老年人维持性生活的能力。
方式与方法
家长示范性别认同法:由父(母)对同性别孩子进行言语、穿着、生活习惯、行为举止等方面的示范教育。 伙伴模仿法:让小孩与同龄的同性和异性广泛接触,家长、教师可通过观察孩子对其他(她)伙伴的态度与交友言行、穿着模仿,指导其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
故事暗示法:家长、教师都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故事中主人翁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向受教育者进行暗示。
生物模型讲解法:教师和家长可利用植物、动物或模型,深入浅出形象地讲解生物性的行为和生理过程。
案例剖析法:教师和家长可充分利用报刊杂志上介绍的有关性罪错的案例和周围发生的事例,对学生和子女进行有关性道德、性罪错防治的教育。
课堂讲授或专题报告法:请有关性学专家或医师来举行办课堂专题讲座,系统讲授有关性生理知识和性卫生知识。
个别咨询法:医院和学校均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对有关疑虑、困惑和性障碍的来访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阅读通俗性教育书刊:可利用通俗的性科学书刊和图片、录像对各年龄层次的人进行群体的和个体的普及教育。
举办性教育展览:可通过举办人类生殖、优生、优育、性知识教育展览,对社会人群进行直观教育。
兴办新婚学校:对凡来登记结婚的男女青年进行优生优育、性交行为、避孕、计划生育的专题教育。
一般原则
按对象(年龄与性别)适时、适度教育的原则。即性教育应男女有别,长幼有别,依年龄增长情况,适时进行有关性知识的教育。适度是指根据对象的理解水平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性知识教育。 下面启发教育为主的原则。即应以正确的人生观、性意识、性行为方式和正确的性道德进行正面启教育为主的性教育内容。而对于性变态和性紊乱、性罪错的防治教育则“点到为止”,以个别咨询指导宜。
家庭、学校、社会同步教育的原则。即性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做到家庭、学校、社会、舆论协调一致,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性教育要与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相互渗透,协调配合,保证性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群体普及及教育与个别咨询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即性教育既要“点”“面”结合,将知识的普及教育,共性问题的防治与个别特殊问题的咨询与解决结合起来;又要防与治相结合,一面做好“预防第一”的宣传,一面积极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家庭性教育
1.孩子出生后,无论性别如何,在取名、着装、生活用品的选择上都不应混淆,以免孩子从小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胧意识,从而影响孩子的性取向。 期望孩子是父母所盼求的性别,或双亲偏爱男孩或女孩,或有意地把女孩扮男装或将男孩扮女装,均会影响孩子的性自认,导致后来性格和行为上的改变。
2.当孩子能听懂言语时,家长应把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在洗澡、着装、修整发型及玩具选择等方面要有明确的性别区分。还可通过书报、画册、影视、讲故事等去引导孩子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孩子对生殖产生一种自然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接受大自然,热爱人类,认识生命本质,使性自认得以完成。
3.自由探索自己的身体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开端。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选择适当时机,如洗澡、睡前等,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要孩子认识到生殖器官与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并不神秘,而且引导孩子要保持自体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当孩子提出有关性方面的疑问时,父母不应回避,宜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言语和方式予以解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解决和满足。
5.父母自身行为的模范也很重要。父母之间感情真挚、融洽,道德高尚,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就会使孩子热爱人生,热爱生活,正确对待性的问题。
6.对常遇到的问题应恰当予以理解。如人是怎样出生的?可以从植物开花结果讲起,接着联系到人的性与生殖,也可以从动物的生殖活动进行示范性比喻。浅显地介绍人类生殖的生理,有助于孩子弄清问题。进行性教育时既要如实相告,又不能太复杂;既要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又要把一些具体细节很自然地延迟到孩子的未来生活中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