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小腺
前庭小腺(英文:lesser vestibular glands,拉丁文:glandulae vestibulares minores)是女性外阴的微小腺体,位于尿道口和阴道口之间的阴道前庭区域,属于外阴黏膜下的小型外分泌腺,功能是分泌黏液以润滑阴道前庭,辅助性交及局部清洁。
1. 解剖位置与结构
位置:散布于阴道前庭的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尤其靠近尿道口和小阴唇内侧,深藏在黏膜下组织中
数量:每侧分布有多个微小腺体,数量不固定,一般不对称
开口:腺体导管开口于阴道前庭表面,分泌物直接排出体外
结构:腺体由柱状上皮内衬,腺泡小,导管细短
2. 与其他腺体的区分
名称 | 学名 | 位置 | 功能 | 同源结构(男性) |
---|---|---|---|---|
前庭小腺 | glandulae vestibulares minores | 阴道前庭表浅区域 | 分泌润滑液,日常维持前庭湿润 | 无明显同源结构 |
大前庭腺(巴氏腺) | glandulae vestibulares majores(Bartholin glands) | 阴道口后外侧(5点、7点方向) | 性唤起时分泌大量润滑液 | 射精管球腺(Cowper腺) |
尿道旁腺(斯基恩腺) | paraurethral glands(Skene glands) | 尿道口旁、阴道前壁 | 可能参与“女性射液”,含抗菌分泌物 | 前列腺同源器官 |
3. 功能与作用
润滑阴道前庭:分泌少量清澈黏液,保持前庭湿润,避免摩擦
协助清洁:黏液有助于排出微生物或细小异物
辅助性交舒适性:与大前庭腺一起为性交提供黏液支持,减少干涩感
4. 临床意义
虽然前庭小腺体积极小、不易显现,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具有临床意义:
前庭炎或局部感染:前庭小腺感染可引起轻微红肿、灼痛、瘙痒,常与其他外阴炎症并发
局部过敏或干燥:小腺功能下降可引起阴道口干涩,影响性生活质量
误诊可能:其开口很小,在炎症或局部病变(如扁平苔藓、红斑狼疮)中不易观察,可能被忽视
5. 总结
前庭小腺是女性外阴前庭区域散在分布的小型黏液腺体,虽不起眼,但在维持阴道口湿润、提高性舒适度及局部自洁中扮演基础性角色。与大前庭腺、斯基恩腺共同构成女性外阴的外分泌系统。
如你希望,我也可以整理一份女性外阴腺体总览对比表供参考。是否需要?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